首页>古诗文>范仲淹的诗十五首(合集5篇)

范仲淹的诗十五首(合集5篇)

时间:2023-11-18 10:39:18 古诗文

范仲淹的诗十五首 第1篇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批评当时的**,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大家都知道,范仲淹不是博山人,而是苏州吴县人,博山是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的娘家,也就是说他的.外祖母家在博山。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故了,那时他的母亲还很年轻,便冲破世俗的束缚,带他改嫁到了长山县(今淄博市周村一带)的朱氏家中,少年时代的范仲淹,在朱家经常受到虐待,他的母亲感到非常伤心,便把他护送到博山的荆山寺读书学习,后人敬佩他的政绩和节操,便在他少年读书学习的地方建祠纪念。

范仲淹的诗十五首 第2篇

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舷。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

范仲淹的诗十五首扩展阅读

范仲淹的诗十五首(扩展1)

——范仲淹的诗

1、《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西溪见牡丹》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

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3、《定风波》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4、《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5、《剔银灯》

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呆、老成尩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6、《武夷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7、《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9、《京口即事》

突兀立孤城,诗中别有情。

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

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

六朝人薄命,不见此升*。

10、《书酒家壁》

当炉一曲竹枝歌,肠断江南柰尔何。

游子未归春又老,夜来风雨落花多。

11、《送黄灏员外》

三十馀年交旧心,相逢那复议升沉。

卑飞尘土味诚薄,达宦风波忧更深。

自古荣华浑一梦,即时欢笑敌千金。

追陪未久还离索,早晚轩车重见寻。

12、《庐山瀑布》

灵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

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

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

阔电不得瞬,长雷无敢蛰。

万丈岩崖坼,一道林峦瀑。

险逼飞鸟坠,冷束山鬼润。

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

13、《芝山寺》

楼殿冠崔嵬,灵芝安在哉。

云飞过江去,花落入城来。

得食鸦朝聚,闻经虎夜回。

偶临西阁望,五老夕阳开。

14、《欧伯起相访》

海涯牢落若为怀,惟子相过未忍回。

劲覃不随风偃去,孤桐何意凤飞来。

樽藏金醴迟迟进,匣锁云和特特开。

**功名有天命,浩然携手上春台。

15、《舟中》

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舷。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

16、《明月》

明月照前墀,牛弦奏流水。

清风如未回,敢望无云起。

17、《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8、《赠茅山张道者》

有客*生爱白云,无端年老尚红尘。

只应金简名犹在,得见仙岩种玉人。

范仲淹的诗十五首(扩展2)

——范仲淹作品都有哪些(范仲淹最著名的十首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千古名句,被广为传颂,小孩子都能脱口而出。不过你知道这两句话出自于哪部作品吗?你肯定有印象,就是一时间不能想起来。如果告诉你出自《岳阳楼记》,你是不是有一种亲切感?

范仲淹的诗十五首 第3篇

据《宋史》载,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奏议》十五卷,《丹阳编》八卷。[177]北宋有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南宋时有乾道刻递修本、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皆二十卷。

作品名称

《江上渔者》《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忆杭州西湖》《鹤联句》《河朔吟》《游庐山》《春日游湖》《新定感兴五首》《酬和黄太博》《绛州园池》《送魏介之江西提点》《归雁》《登表海楼》《过馀杭白塔寺》

《访陕郊魏疏处士》《和葛闳寺丞接花歌》《怀庆朔堂》《春日游湖》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古鉴》《过太清宫》《送石曼卿》《阅古堂诗》《赠张先生》

《上汉谣》《野色》《纪送太傅相公归阙》《石子涧二首》《答梅圣俞灵乌赋》

《苏幕遮·怀旧》《渔家傲·秋思》《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御街行·秋日怀旧》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岳阳楼记》《严先生祠堂记》《答手诏条陈十事》《灵乌赋》《上**书》《天竺山日观大师塔记》《与韩琦书》《与唐处士书》《上攻守二策状》《上吕相公并呈中丞咨目》《邠州建学记》

《道服赞》《师鲁帖》《远行帖》《边事帖》

人物评价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178],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的诗十五首 第4篇

苦读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天禧**(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母丧后方更名 )。

泰州治堰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淮盐贮运及转销。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

天圣三年(1024年),张纶奏明朝廷,仁宗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天圣四年(1026)八月,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

执教兴学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书》,奏请**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 **王曾对万言书极为赞赏,时晏殊在枢府,王曾便极力推举范仲淹,晏殊遂面圣陈述范仲淹既往政绩。 十二月,仁宗征召范仲淹入京,任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秉公直言

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岁,章献太后(宋真宗章献皇后)依然主持朝政。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威严”,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上疏奏报内廷,没有获得答复。[35-36] 范仲淹又**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

范仲淹的诗十五首 第5篇

范仲淹(北宋时期***、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先世邠人(今属陕西)人,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他是北宋著名***,曾向仁宗赵祯上条陈十事,要求**当时弊政。他又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其《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世所传诵。他的词,有的写边塞生活,有的写羁旅情怀,或苍凉悲壮,或缠绵深婉,对后来的苏轼、王安石有一定的影响。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在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若夜昏怠,辙以水沃面。往往饘(zhān)粥不继,日昃(zè)固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概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