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推荐12篇)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推荐12篇)

时间:2023-12-13 09:45:53 古诗文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1篇

内容摘要:沈从文小说《边城》问世之前,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文学作家的作品一直主导着当时的文坛,这些作品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个否定意义的中国形象;沈从文在《边城》中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肯定意义的中国形象――作家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描写,通过对湘西人善良人性和纯朴民风的展示,特别是通过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刻画,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中国形象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边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边城》创作于1934年,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思想文化界出现的启蒙主义思潮逐渐成为主流,启蒙话语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性话语,对异国文化的肯定和对本民族的自我批判和反省意识的觉醒相伴而生,“民族自我批判性”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

文学创作在实践启蒙思想上的表现,就是向世人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贫穷、落后、积弱、愚昧、需要改造的特点,展示一个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

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作家,以尖利的笔锋,将这种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贯穿其整个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自然景物描写,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传达给读者的,都是负面的信息。

在对乡土自然景物描写方面,鲁迅采取上直截了当的否定态度,其笔下的故乡完全是一幅“枯藤老树昏鸦”的灰暗景象。比如在《故乡》、《祝福》等作品中,故乡的自然景物都显得是如此的灰暗、荒凉和寂寥。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鲁迅小说所着力表现的是国民性的弱点:麻木的看客、愚昧的乡族、自私的邻人。在《阿Q正传》中,鲁迅更是把启蒙主义的核心命题“国民性批判”推到了极致;其余的小说,也莫不从纵深处挖掘了国民的病态心理和精神瘤病。

在鲁迅的作品中,中国形象,中华民族的形象始终弥漫着阴暗的色彩。这种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在鲁迅之外的其他“五四”启蒙文学作家的作品中,也大量存在;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里,它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学,它对改造国民精神和国民形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引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其贡献是很大的。

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被这种负面的国民性话语所主导、所主宰、所压抑,时间久了,其国人势必产生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始终被人瞧不起。

于是,当文坛被“国民批判性”话语支配多年以后,焦虑中的国人渴望借助一种新的文学形象,来展示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及生命力,来实现对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回归。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家应运而生。他们通过新的文学形象,重建民族文化信仰,重造民族新神话,重铸民族精神,重塑民族形象。《边城》则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

《边城》最大的贡献,也是沈从文对中国20世纪文学最大的贡献,是他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描写,通过对湘西善良人性和纯朴民风的展示,特别是通过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刻画,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1.《边城》的自然山水之美。

同样是描述乡土自然景物,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笔下的故乡与鲁迅有着根本的不同,甚至,它们是对立的。鲁迅笔下的故乡始终笼罩着一层阴暗的色彩,而沈从文的笔下的边城则显得那样的明亮艳丽:

“小溪流下去,绕山咀流……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玄……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在沈从文笔下,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景物清晰可见。美丽的自然山水让人留恋忘返。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作家用晶莹饱满、温润明亮的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整部《边城》就是一幅轻描淡抹、烟雨朦胧、意境悠远的山水画;白塔、竹林、小溪、渡船这些景物,更是浸润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意象,它实际上就是唐诗宋词的'那种意境。

在《边城》里,作家对湘西的自然景物完全是持肯定的态度,它与鲁迅对乡土景物采取直截了当的否定态度大相径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这种自然山水之美,对于小说里人性之善、人性之美的描写,对于小说主人公的诗性人格的展示,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效果。

2.善良的人性之美

《边城》作为一部中国乡土抒情小说的经典之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它首先表现了湘西边民人性之善良。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形象,与鲁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迥然的不同。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愚昧、麻木、胆小的奴隶形象;而沈从文《边城》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渡船老人、顺顺,还是翠翠、傩送、天宝,都无一不是善良纯朴、聪明勇敢的形象。

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说:他就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首先表现的就是主人公善良的人性。

小说中的渡船老人,勤劳、善良、本分、敦厚、温柔,凡是一切传统的美德,他都具备。在渡船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切传统的美德,一切人性的善良。

小姑娘翠翠,人小,不吃公家俸禄,所以她没有那么多责任,但是她乖巧、勤劳,而且心善,是爷爷的好帮手。

顺顺仗义疏财,扶强济困,正直,公平。他的两个儿子也是豪爽、直率,遇到危险时,能够挺身而出,吃苦出力时从不退缩。

不论是渡船老人还是顺顺,也不论是翠翠还是顺顺的两个儿子,他们都是非常善良的,都具备传统的美德。人性的善良,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得非常充分,这在鲁迅作品里是很难看到的。

3.纯朴的民风之美。

沈从文把这种善良美德描写成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结果,更是当地纯朴的风尚习俗使然。这里人人尊重古礼,“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悔无扰”,仿佛世外桃源。他们不论贫富,不讲地位,没有欺诈,善待别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友好,道德高尚,且古道热肠,成人之美。不论村姑,还是船夫,或者水手,他们都活得率真自然,甚至连沦落风尘的卖身女,也显得那么富有真情。

4.诗意性格之美。

沈从文除了对边城人性的善美浓彩重抹之外,还处处展示边城人诗意的性格。小说中有一段关于美妙的歌声与美丽的梦幻的描写,集中地突出了翠翠的诗意性格:“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翠翠为什么会喜欢傩送而不喜欢天保?因为吸引翠翠的,是傩送身上充满诗意的品质,他长得英俊,山歌唱得特别好,而且还选择很浪漫的对歌来决定婚姻大事。他们之间的爱情,自始直终,充满了诗意。

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公渡船老人,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人物形象。他也会唱山歌,会吹笛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在夏天的夜晚,在满天星斗下,在柔和的月光中,他为翠翠唱歌吹笛。老人悠扬的笛声,不仅会让翠翠感动,也会感动我们每一位读者。

《边城》正是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表现,对湘西人性之善和湘西纯朴民风的表现,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表现,构建了一个没有现代文明侵蚀,没有都市喧嚣与堕落的美好而人性的湘西世界,完成了对诗意的中国形象的塑造。

早在《边城》问世之前的“五四”时期,就萌发了乡土抒情文学,它歌颂传统,歌颂地方,歌颂乡土,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赖和眷恋。沈从文通过小说《边城》,把这种乡土抒情文学推到了高峰,展现了的诗意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的出现,唤起了国人对自我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感。

以《边城》为代表的诗意的中国形象的出现,并不是对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文学作家所塑造的负面的中国形象的否定,实际上这两种形象正好代表了中国20世纪 20到30年代完整的中国形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她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她有苦难,有悲剧;但她也有文化优势,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的民族品格、不懈进取的创造活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M],版,第180-190页。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M],版,第133-149页。

[3]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版,第208-218页。

[4]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M],1979版.第3-50页。

[5]蒋泥、甲乙.速读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沈从文卷.北京:蓝天出版社[M],版。

[5]鲁迅研究会.鲁迅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1981版,第1-28页。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2篇

读沈从文《边城》的感受

湘西是那样的美丽,青山绿水。翠翠,又是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她的羞涩是纯正的、不做作的, 那位深爱着孙女、渴望孙女能够得到幸福的善良、憨厚的老船夫,也无法摆脱传统的束缚。

为了孙女的亲事,他内心所呈现出的渴望、焦虑、矛盾、挣扎——是那样令人痛心和无奈。是的,他岂是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是在与整整一个时代在较量,他怎能跨越越时代给孙女一份自己把握的幸福?—— 最后,老船夫带着一生巨大的遗憾走了,他无法把握女儿的幸福,也无法能够把握孙女的幸福。而翠翠,除了在原地等待幸福,无法自己选择。没有第二条可以选择通向自己幸福的`路。这条通向自己幸福的路难道就是翠翠一个人的路吗?显然不是的,这也许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天天正在发生的故事。那每日坐在溪边高岩上默想的又岂是翠翠?那难道不是千百年来无数渴望幸福的女人?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一方面人性的淳朴在那里保持的非常干净,但另一方面一个没有创新,没有纷争的地方却也说明这里经济文化的落后和信息的闭塞。翠翠的爱是真诚的,但似乎从某个角度来说,却是无比的卑微。

不过对于整篇小说,那种人性美和自然美倒是可以让现在的人深受启发和感动。从美的角度来看,沈从文的笔下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他无限深情地为读者展示出一幅幅原始自然的山水画,和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3篇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边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边城》创作于1934年,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思想文化界出现的启蒙主义思潮逐渐成为主流,启蒙话语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性话语,对异国文化的肯定和对本民族的自我批判和反省意识的觉醒相伴而生,“民族自我批判性”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

文学创作在实践启蒙思想上的表现,就是向世人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贫穷、落后、积弱、愚昧、需要改造的特点,展示一个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

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作家,以尖利的笔锋,将这种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贯穿其整个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自然景物描写,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传达给读者的,都是负面的信息。

在对乡土自然景物描写方面,鲁迅采取上直截了当的否定态度,其笔下的故乡完全是一幅“枯藤老树昏鸦”的灰暗景象。比如在《故乡》、《祝福》等作品中,故乡的自然景物都显得是如此的灰暗、荒凉和寂寥。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鲁迅小说所着力表现的是国民性的弱点:麻木的看客、愚昧的乡族、自私的邻人。在《阿Q正传》中,鲁迅更是把启蒙主义的核心命题“国民性批判”推到了极致;其余的小说,也莫不从纵深处挖掘了国民的病态心理和精神瘤病。

在鲁迅的作品中,中国形象,中华民族的形象始终弥漫着阴暗的色彩。这种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在鲁迅之外的其他“五四”启蒙文学作家的作品中,也大量存在;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里,它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学,它对改造国民精神和国民形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引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其贡献是很大的。

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被这种负面的`国民性话语所主导、所主宰、所压抑,时间久了,其国人势必产生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始终被人瞧不起。

于是,当文坛被“国民批判性”话语支配多年以后,焦虑中的国人渴望借助一种新的文学形象,来展示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及生命力,来实现对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回归。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家应运而生。他们通过新的文学形象,重建民族文化信仰,重造民族新神话,重铸民族精神,重塑民族形象。《边城》则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

《边城》最大的贡献,也是沈从文对中国20世纪文学最大的贡献,是他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描写,通过对湘西善良人性和纯朴民风的展示,特别是通过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刻画,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1.《边城》的自然山水之美。

同样是描述乡土自然景物,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笔下的故乡与鲁迅有着根本的不同,甚至,它们是对立的。鲁迅笔下的故乡始终笼罩着一层阴暗的色彩,而沈从文的笔下的边城则显得那样的明亮艳丽:

“小溪流下去,绕山咀流……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玄……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在沈从文笔下,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景物清晰可见。美丽的自然山水让人留恋忘返。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作家用晶莹饱满、温润明亮的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整部《边城》就是一幅轻描淡抹、烟雨朦胧、意境悠远的山水画;白塔、竹林、小溪、渡船这些景物,更是浸润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意象,它实际上就是唐诗宋词的那种意境。

在《边城》里,作家对湘西的自然景物完全是持肯定的态度,它与鲁迅对乡土景物采取直截了当的否定态度大相径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这种自然山水之美,对于小说里人性之善、人性之美的描写,对于小说主人公的诗性人格的展示,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效果。

2.善良的人性之美

《边城》作为一部中国乡土抒情小说的经典之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它首先表现了湘西边民人性之善良。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形象,与鲁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迥然的不同。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愚昧、麻木、胆小的奴隶形象;而沈从文《边城》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渡船老人、顺顺,还是翠翠、傩送、天宝,都无一不是善良纯朴、聪明勇敢的形象。

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说:他就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首先表现的就是主人公善良的人性。

小说中的渡船老人,勤劳、善良、本分、敦厚、温柔,凡是一切传统的美德,他都具备。在渡船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切传统的美德,一切人性的善良。

小姑娘翠翠,人小,不吃公家俸禄,所以她没有那么多责任,但是她乖巧、勤劳,而且心善,是爷爷的好帮手。

顺顺仗义疏财,扶强济困,正直,公平。他的两个儿子也是豪爽、直率,遇到危险时,能够挺身而出,吃苦出力时从不退缩。

不论是渡船老人还是顺顺,也不论是翠翠还是顺顺的两个儿子,他们都是非常善良的,都具备传统的美德。人性的善良,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得非常充分,这在鲁迅作品里是很难看到的。

3.纯朴的民风之美。

沈从文把这种善良美德描写成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结果,更是当地纯朴的风尚习俗使然。这里人人尊重古礼,“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悔无扰”,仿佛世外桃源。他们不论贫富,不讲地位,没有欺诈,善待别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友好,道德高尚,且古道热肠,成人之美。不论村姑,还是船夫,或者水手,他们都活得率真自然,甚至连沦落风尘的卖身女,也显得那么富有真情。

4.诗意性格之美。

沈从文除了对边城人性的善美浓彩重抹之外,还处处展示边城人诗意的性格。小说中有一段关于美妙的歌声与美丽的梦幻的描写,集中地突出了翠翠的诗意性格:“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翠翠为什么会喜欢傩送而不喜欢天保?因为吸引翠翠的,是傩送身上充满诗意的品质,他长得英俊,山歌唱得特别好,而且还选择很浪漫的对歌来决定婚姻大事。他们之间的爱情,自始直终,充满了诗意。

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公渡船老人,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人物形象。他也会唱山歌,会吹笛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在夏天的夜晚,在满天星斗下,在柔和的月光中,他为翠翠唱歌吹笛。老人悠扬的笛声,不仅会让翠翠感动,也会感动我们每一位读者。

《边城》正是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表现,对湘西人性之善和湘西纯朴民风的表现,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表现,构建了一个没有现代文明侵蚀,没有都市喧嚣与堕落的美好而人性的湘西世界,完成了对诗意的中国形象的塑造。

早在《边城》问世之前的“五四”时期,就萌发了乡土抒情文学,它歌颂传统,歌颂地方,歌颂乡土,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赖和眷恋。沈从文通过小说《边城》,把这种乡土抒情文学推到了高峰,展现了的诗意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的出现,唤起了国人对自我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感。

以《边城》为代表的诗意的中国形象的出现,并不是对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文学作家所塑造的负面的中国形象的否定,实际上这两种形象正好代表了中国20世纪 20到30年代完整的中国形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她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她有苦难,有悲剧;但她也有文化优势,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的民族品格、不懈进取的创造活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M],2004版,第180-190页。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5版,第133-149页。

[3]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6版,第208-218页。

[4]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M],1979版.第3-50页。

[5]蒋泥、甲乙.速读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沈从文卷.北京:蓝天出版社[M],2004年版。

[5]鲁迅研究会.鲁迅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1981版,第1-28页。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4篇

一 、一读《边城》 认识

不论是夏志清还是金圣叹,他们对沈从文先生的解读都是十分到位的,有深刻并且独到的见解,如夏志清的“田园牧歌式”,或者“乡土文学作品”都极贴切地解读了《边城》。

我们不难从中看到茶峒这个小世界的环境美、人性美、民俗美,当然也有概括邻里之间的和谐美,男女之间的爱情美,祖孙之间的亲情美。“于是祖父想了半天,方想起一个住在城中的老熟人……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放,喝一杯雄黄酒”,这两句话,描绘出了边城中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热情好客的性格。

翠翠与傩送在热闹喜庆的端午节邂逅,傩送不计较翠翠误解自己为粗鄙的男子,并且派自己的伙计护送翠翠回家。这样,便在这对青年心里种下了朦胧的爱的“种子”。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中,还有笔墨写道:“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当翠翠在第二年端午得知傩送的船在青浪滩时,她天真地问爷爷“爷爷,你的船是不是在下青浪滩呢”。还有爷爷提起前年的旧事,翠翠“嗤地笑了”,这里沈从文用了对比的手法,翠翠微微带着恼着的神气回答爷爷提到去年与天保相见的故事。一“恼”一“笑”,可见翠翠对傩送的喜欢是胜过天保的。同时,在完整的《边城》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傩送特意来翠翠家,请她去自家吊脚楼看赛龙舟,傩送心意的种种,在字里行间展现得明白如画。还有他宁肯放弃“碾坊”,做个平凡的摆渡人——他愿意选择翠翠,陪伴在翠翠身边。如果翠翠对傩送的爱,是含蓄的表现,那么傩送对翠翠的爱就是从平淡到浓厚的展示。这是湘西世界的爱情,令人羡慕动容,也为他们心生祝福。

那么,围绕翠翠而展开的“田园牧歌式”的诗化小说,老船夫与孙女的浓浓亲情也是很多读者所深刻理解的。为了陪翠翠看赛龙舟,爷爷请朋友帮忙看渡船,难得地放下摆渡的工作,满足翠翠的愿望。水上有人问及翠翠有人家了没,“祖父则很快乐地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因此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而爷爷对翠翠的婚事极为上心,去年躲雨,在顺顺家巧遇了天保,得知天保看上翠翠,慎重地让天保选择“车路”或“马路”,让翠翠自己选择托付一生的人。在目送宋家堡新娘结婚时,为翠翠吹《娘送女》的曲子,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乐趣。这位老人独自一人,辛苦地抚养苦命的外孙女,待她日渐长大,又操心着她的人生大事,在必修5选文中翠翠与老船夫的对话“人老了应当歇息”,读到了翠翠的体贴,平日里陪爷爷摆渡船,乖巧听话,温顺可爱。爷爷请她拦住过船人,她便成了爷爷得力的小助手。

以上都是对《边城》“美”做了恰如其分的表现。沈从文自己谈到创作动机时也说“我要表现一种‘人性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性形式’,为人类‘ 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

我们可以解读到湘西的优美健康。官民同乐,船总也慷慨大方,盛大的中秋端午节日,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边城是个宁静安详、人与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村民质朴善良、没有钩心斗角、看轻金钱名利的小城。这里的民俗美,风景更是美。赛龙舟比赛,村民都提前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团队练习,鼓声震耳。当地妇女、孩子,都换上新衣新帽,吃完丰盛美味的午餐后,早早簇拥到了河边,期待男儿们的竞争。当然,捉鸭子活动也是激动着无数人的心。“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这些景象描画,比不了城市夜景的五光十色,比不了城里的形式多样的休闲项目,却引来现代人对“世外桃源”的沉醉倾心。

二、再读《边城》认识

沈从文曾说:“我主意不在领导人们去桃源旅行。” 当他将目光转向乡土的现代境遇时, 乡下人在现代社会的悲剧命运,使他梦断桃源, 一种浓重的乡土悲悯浸润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①仔细了解沈从文先生创作的背景,我们知道,1933年秋日,沈从文在北京西安门内达子营,“树影筛下的细碎阳光的18世纪仿宋灯笼式红木小方桌上”开始了《边城》的创作。当小说写至第三节时,因母病重,沈从文于1934年1月7日开始返乡之旅,故地重游,沈从文失望至极。他目睹“湘西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受到了冲击,在给妻子张兆和的信中他写道:“看到了现特别是停靠芦溪,近17年前一段关于好友赵开明与绒线铺漂亮女孩翠翠的往事与眼前神情冷漠吸食烟的赵开明以及翠翠去世后留下的小翠翠,更令人辗转难眠,”最后他联想到,那刚起了个头的小说《边城》,便对创作思路有了更加清晰的构想,返京之后他一鼓作气写出了《边城》。②

沈从文可以大方地言明:这本书不是为多数人写的,“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地从于民族复兴大业人”。

沈从文又说:“20年来的内战, 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 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 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典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留给人们的是凄凉的余韵和会合无缘的感伤。悲剧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它让人看到的是一种残缺的美, 正因如此,才唤起人们对完美的追求, 激发了人们对问题的思考, 发现问题的所在,直至解决问题, 使生活趋向完美。

从这一系列的言语中,我们知道现实的“凤凰”是不够完美才要在小说中创作一种“尽善尽美”的“桃花源”。再次重读,文本中其实也是有不完美的丝丝痕迹。美与不美的界限是什么,从美学角度,不同的批判标准,同一个事物就会有不一样的标签,审美活动是人对物的解读过程。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写道:“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譬如我们看到,宋家堡的新娘,十五岁就嫁人了。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强调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她们是没有自主权决定自己的一生的,求学读书更是要受到世俗的白眼。在新时代中,宋家堡的“新娘”还未成年,便已为人妇。这多少对现代学生来说,是“不美”的习俗了。文中还有提到“马路”“车路”两种追求心上人的方式,还有“碾坊”“渡船”两种象征着生活富裕贫穷的选择。有评论家这样说:这两种是边城里相对的阶层矛盾。“车路”是通过媒人之言,决定一对青年男女的婚姻。如天保看上了翠翠,便想请媒人去白塔下的翠翠家提亲。假如,祖父武断决绝,便可答应下这事,翠翠的人生大事就掌握在爷爷手中。相比于新社会,这也算是一种落后了。女性的地位不高,没有新时代追求婚姻的自由权和选择权,这也是湘西世界的一大“不美”习俗了。相比之下,“马路”就是一种属于边城人的美的习俗,很大程度上,这对婚姻的结合是两两心甘情愿的。“渡船”是傩送对清贫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是他自己选择未来生活的自由。“碾坊”呢,是富裕生活的物质基础,却违背男女青年的婚姻自我意愿。所以,文本存在着对比,通过沈先生的对比,这些美的世界里的不完美被呈现出来,凌宇说:“丰富的社会性永远是人性真正优美健全的必要条件”。湘西世界是个完整的社会,它有都市人向往的美。同时,在其中也存在着不美,这些不美好引发我们的反思,并让我们保持那份淳朴善良与对乡村世界美的印记。

三、悲剧,两个家庭的不幸

再读边城,读者把它的悲剧归纳为两个家庭的不幸。一个是船总顺顺家的不幸,一个是老船夫家的不幸。是什么把这两个家庭的不幸连接在了一块呢?是爱情。这段发生在茶峒的爱情,把一个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顺顺以及重义轻利、安分守己、老实憨厚的老船夫的两个家庭牵扯到了一块。

前年端午,翠翠去河边看赛龙舟,与傩送偶遇在河边,懵懂的他们,各自在心里种下了好感。去年的端午,翠翠和爷爷在躲雨时,在顺顺家巧遇了天保,天真灵巧的翠翠,进入了天保的心中,悄悄地把喜爱之花,播在了天保心田,而翠翠的心里却惦记着另一个人。天保派人向老船夫打听,船夫给他两条路选择:“马路”,或是“车路”。天保在与弟弟傩送的聊天中,得知弟弟也喜欢着翠翠,二人决定以唱歌的方式,各自争取翠翠的欢喜。在一个云淡风轻的晚上,傩送爬上了小溪对面的山上,代替哥哥为翠翠唱了一夜的歌。一切都只是年轻人之间的平常事,却因爷爷误会天保为翠翠唱歌,将翠翠告诉他“在歌声中飞到天上摘了虎耳草”的事传给了天保的伙计。满心的喜欢,被一盆凉水从头灌了下来。翠翠的心里早住着弟弟,他怀着心事去闯滩。心不在焉或者命运捉弄,天保闯滩出了事故,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对于船总,儿子的死,是一种不幸,他把这种不幸归于傩送、天保都想娶回家的翠翠。

爷爷不知道天保出事故,正准备替翠翠做婚事的主,高兴地跑去找天保的伙计,见到顺顺家摆着丧葬,顺顺也不给爷爷好脸色,憎恶这个摆渡人浑然不觉,他孙女害死了自己的天保。美好的婚姻,却是有人丢掉了性命。天保遇难的“不幸”导致了顺顺态度的转变,傩送对翠翠也是回避,他走了,留下翠翠和爷爷为伴。期待越是大,现实得到的失望越浓。被两个人爱着,至少有温暖的感觉,其中还有自己喜爱的人。一瞬间,来不及享受快乐,她便失去了自己爱的人。不仅仅是傩送的离开,爷爷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也离她而去。这时翠翠是“不幸”的承受者,还没感受爱情雨露的滋润,竟也连最亲的人也失去了。

天保的死造成了顺顺家的不幸,而爷爷的死,却是翠翠的不幸。她的不幸里还承受着顺顺家的不幸的“制造者”,傩送的离开给我们长长的哀叹。不幸的翠翠,没有一个亲人,母亲年轻时与一个军官相爱,违背了世俗,军官“死”了,她没了父亲。母亲生下她不久,喝了溪边凉水,也随军官去了。这是两个家庭的不幸,也是两代爱情的不幸。母亲的爱情不符合社会世俗规定,悲痛地结束了;翠翠的爱情不幸,原因之一是顺顺自私迷信的思想作祟。天保的意外,是不受翠翠控制的,为何把她作为“替罪羊”,当作“不吉祥”的物件,劝傩送也远离她。傩送的出走,是对翠翠的惩罚还是他对哥哥的愧怍,是对父亲威性的屈服,还是对最终碾坊、渡船的艰难抉择的逃避呢?沈从文先生独立翠翠一人在白塔下“等”。“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悲伤的氛围笼罩在人心头久久无法平息。沈从文先生的笔调平淡,他笔下的悲不写悲痛欲生,正如曹文轩归纳《边城》为“降格艺术” ——“从前, 我们总以为, 艺术要比生活更强烈, 殊不知, 真正的艺术恰恰是比生活更浅淡,《边城》是降格之艺术的一个经典”③。

不幸的爱情故事,归结为人性的复杂。翠翠善良乖巧、可爱懂事,边城民风淳朴,人与人和谐,平等随性,重义轻利,这一切的善与美,凸显出翠翠的不幸。老船夫的不果断,顺顺的不开明,傩送的不担当,翠翠的不勇敢,这些人性的弱点,也是湘西世界的不幸。

四、 中学教师的《边城》

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更多的是从小说的三要素来解读《边城》,侧重于人物性格的分析,但他们往往忽视了人性的全面,解读不出边城人的真善美。还有老师从细节描写着手分析,从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特色,或者是写作风格等方面教授同学。

其中,文本解读还有一定的不足:

1.湘西除了是个美的世界,也存在着不美的方面,应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美”。

2.有时过分强调写作技巧,会忽视阅读方法的传授,我们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理性看待人物性格,人是复杂的个体,他会有本性的善的一面,也会有人性的局限性。如船夫的不果断、顺顺的自私封建、傩送的不担当、翠翠的软弱和过于执着的等待……

评优长城亿元寒碜分担劲旅几日党风雄风烘干坯料原著意文航寄看中祝贺蒙古包乒乓秃顶磨刀压低藏匿亩产。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意识,如概括为一个爱情悲剧,也可归纳为两代人的爱情悲剧或者两个家庭的“不幸”,在田园牧歌式的社会中,这种不幸被美好的人性衬托得更加“悲戚”。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5篇

读沈从文的《边城》作文

边城就像一首歌,有高音也有低音;边城就像一首歌,有赞美也有讴歌;边城就像一首歌,有旋律也有节奏。

边城――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城。

天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的妙龄少女――翠翠,唱出了对祖父的深切依恋;唱出了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翠翠与祖父的祖孙情,唱出了亲情的.无限;翠翠与天保兄弟的爱情,唱出了爱的美好与心的纯洁;天保与傩送的手足情,唱出了心的选择。

边城,唱出了人们淳朴的人情美。

一首首情歌唱出了爱的心;一把把虎儿草,唱出了情的真;一个个人唱出了世间的真情!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6篇

翠翠是个在风日里长养着,从小与七十多岁的祖父和一只黄狗相依为命的女孩。她的童年里只有爷爷与渡船的记忆,这一个水灵的女孩在水边生长着,在水上发生着自己的故事。老船夫是个尽职的渡船人,无论天晴天雨,必守在船头。

在两年前的端阳,翠翠原本与祖父约好一起进城去看划船比赛,可不曾料想却与祖父失散,留下自己等到天黑之际仍不见祖父。在干着急的时候遇见了二老傩送,这是故事发生中的第一个误会。翠翠误以为二老是语气轻佻的两个水手中的一个,以为对方让她上_所在楼层想要欺侮她。因此一开始说话就有点冲,还骂了二老。这个误会使二老注意到了这个女孩。也使女孩愧疚,内心不安而对二老有了特殊的情感。翠翠回家后整整沉默了一晚,将二老悄悄地种在了心里。

第二个误会是老船夫跟翠翠说媒的时候,翠翠误以为是二老,在满心羞涩的时候,老船夫却说出是大老的时候,翠翠是不作声,心中却有股想哭的冲动。老船夫误以为翠翠跟大老是合适的一对,就让大老去选择“车路”或者“马路”来取悦翠翠,但这一开始给了希望给大老最后却让大老很失望的做法却为后文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大老因为知道二老也钟情于翠翠,又自觉比不上二老时,就决定从茶峒离开,驾家中那只新油船下驶,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在这种郁闷的心情之下,即使是水鸭子的大老也被淹坏了。第三个误会也在文中出现了,作为大老父亲的顺顺和二老即便知道老船夫想要撮合二老和翠翠的事,但那个死去的大老却用一个凄凉的印象,镶嵌在了这两父子的心中,因此两父子对老船夫的种.种试探与撮合行为都视若无睹,有意躲避。仿若人之常情般,即便知道大老的死与老船夫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心里却始终有个大疙瘩,认定是老船夫的拿娇与不爽快间接造就了这一惨剧。因此对老船夫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冷漠与隔离感给老船夫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多次想要解释,想要与二老父子两拉近一下关系,却始终未得机会。最终成了老船夫的一大心事,像一个巨大的石头一样压着他而无法释怀的心事,他忧心忡忡的心事。最后老船夫在这忧虑与抑郁中死去了,留下了无依无靠的翠翠。

翠翠与二老间缘分由误会开启,同时姻缘也在误会中被无情的扼杀了。两人互生的情愫无法在这样的误会与情境中得到发展。爱情仿若不单单是两个人的事情,在感情的过程中可以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很多无法为人所左右的因素,不管你乐意与否,事情自顾自地往前发展着,徒留下个二老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悬念。我想,即便二老回来,在这种.种的误会中,二老与翠翠也无法心无芥蒂的相爱。这是两个有缘无分的可怜之人,却是世上千千万万对爱无可奈何的男女青年中的一对而已。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7篇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边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边城》创作于1934年,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思想文化界出现的启蒙主义思潮逐渐成为主流,启蒙话语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性话语,对异国文化的肯定和对本民族的自我批判和反省意识的觉醒相伴而生,“民族自我批判性”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

文学创作在实践启蒙思想上的表现,就是向世人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贫穷、落后、积弱、愚昧、需要改造的特点,展示一个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

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作家,以尖利的笔锋,将这种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贯穿其整个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自然景物描写,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传达给读者的,都是负面的信息。

在对乡土自然景物描写方面,鲁迅采取上直截了当的否定态度,其笔下的故乡完全是一幅“枯藤老树昏鸦”的灰暗景象。比如在《故乡》、《祝福》等作品中,故乡的自然景物都显得是如此的灰暗、荒凉和寂寥。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鲁迅小说所着力表现的是国民性的弱点:麻木的看客、愚昧的乡族、自私的邻人。在《阿Q正传》中,鲁迅更是把启蒙主义的核心命题“国民性批判”推到了极致;其余的小说,也莫不从纵深处挖掘了国民的病态心理和精神瘤病。

在鲁迅的作品中,中国形象,中华民族的形象始终弥漫着阴暗的色彩。这种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在鲁迅之外的其他“五四”启蒙文学作家的作品中,也大量存在;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里,它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学,它对改造国民精神和国民形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引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其贡献是很大的。

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被这种负面的国民性话语所主导、所主宰、所压抑,时间久了,其国人势必产生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始终被人瞧不起。

于是,当文坛被“国民批判性”话语支配多年以后,焦虑中的国人渴望借助一种新的文学形象,来展示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及生命力,来实现对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回归。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家应运而生。他们通过新的文学形象,重建民族文化信仰,重造民族新神话,重铸民族精神,重塑民族形象。《边城》则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

《边城》最大的贡献,也是沈从文对中国20世纪文学最大的贡献,是他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描写,通过对湘西善良人性和纯朴民风的展示,特别是通过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刻画,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1.《边城》的自然山水之美。

同样是描述乡土自然景物,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笔下的故乡与鲁迅有着根本的不同,甚至,它们是对立的。鲁迅笔下的故乡始终笼罩着一层阴暗的色彩,而沈从文的笔下的边城则显得那样的明亮艳丽:

“小溪流下去,绕山咀流……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玄……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在沈从文笔下,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景物清晰可见。美丽的自然山水让人留恋忘返。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作家用晶莹饱满、温润明亮的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整部《边城》就是一幅轻描淡抹、烟雨朦胧、意境悠远的山水画;白塔、竹林、小溪、渡船这些景物,更是浸润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意象,它实际上就是唐诗宋词的那种意境。

在《边城》里,作家对湘西的自然景物完全是持肯定的态度,它与鲁迅对乡土景物采取直截了当的否定态度大相径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这种自然山水之美,对于小说里人性之善、人性之美的描写,对于小说主人公的诗性人格的展示,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效果。

2.善良的人性之美

《边城》作为一部中国乡土抒情小说的经典之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它首先表现了湘西边民人性之善良。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形象,与鲁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迥然的不同。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愚昧、麻木、胆小的奴隶形象;而沈从文《边城》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渡船老人、顺顺,还是翠翠、傩送、天宝,都无一不是善良纯朴、聪明勇敢的形象。

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说:他就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首先表现的就是主人公善良的人性。

小说中的渡船老人,勤劳、善良、本分、敦厚、温柔,凡是一切传统的美德,他都具备。在渡船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切传统的`美德,一切人性的善良。

小姑娘翠翠,人小,不吃公家俸禄,所以她没有那么多责任,但是她乖巧、勤劳,而且心善,是爷爷的好帮手。

顺顺仗义疏财,扶强济困,正直,公平。他的两个儿子也是豪爽、直率,遇到危险时,能够挺身而出,吃苦出力时从不退缩。

不论是渡船老人还是顺顺,也不论是翠翠还是顺顺的两个儿子,他们都是非常善良的,都具备传统的美德。人性的善良,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得非常充分,这在鲁迅作品里是很难看到的。

3.纯朴的民风之美。

沈从文把这种善良美德描写成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结果,更是当地纯朴的风尚习俗使然。这里人人尊重古礼,“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悔无扰”,仿佛世外桃源。他们不论贫富,不讲地位,没有欺诈,善待别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友好,道德高尚,且古道热肠,成人之美。不论村姑,还是船夫,或者水手,他们都活得率真自然,甚至连沦落风尘的卖身女,也显得那么富有真情。

4.诗意性格之美。

沈从文除了对边城人性的善美浓彩重抹之外,还处处展示边城人诗意的性格。小说中有一段关于美妙的歌声与美丽的梦幻的描写,集中地突出了翠翠的诗意性格:“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翠翠为什么会喜欢傩送而不喜欢天保?因为吸引翠翠的,是傩送身上充满诗意的品质,他长得英俊,山歌唱得特别好,而且还选择很浪漫的对歌来决定婚姻大事。他们之间的爱情,自始直终,充满了诗意。

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公渡船老人,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人物形象。他也会唱山歌,会吹笛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在夏天的夜晚,在满天星斗下,在柔和的月光中,他为翠翠唱歌吹笛。老人悠扬的笛声,不仅会让翠翠感动,也会感动我们每一位读者。

《边城》正是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表现,对湘西人性之善和湘西纯朴民风的表现,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表现,构建了一个没有现代文明侵蚀,没有都市喧嚣与堕落的美好而人性的湘西世界,完成了对诗意的中国形象的塑造。

早在《边城》问世之前的“五四”时期,就萌发了乡土抒情文学,它歌颂传统,歌颂地方,歌颂乡土,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赖和眷恋。沈从文通过小说《边城》,把这种乡土抒情文学推到了高峰,展现了的诗意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的出现,唤起了国人对自我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感。

以《边城》为代表的诗意的中国形象的出现,并不是对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文学作家所塑造的负面的中国形象的否定,实际上这两种形象正好代表了中国20世纪 20到30年代完整的中国形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她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她有苦难,有悲剧;但她也有文化优势,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的民族品格、不懈进取的创造活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M],2004版,第180-190页。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5版,第133-149页。

[3]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6版,第208-218页。

[4]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M],1979版.第3-50页。

[5]蒋泥、甲乙.速读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沈从文卷.北京:蓝天出版社[M],2004年版。

[5]鲁迅研究会.鲁迅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1981版,第1-28页。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8篇

《边城》读后感_600字一

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她的承诺,她等他的回头,等到黄叶滑落,等到燕儿飞过,等等等到了最后,竟忘记了承诺。

翠翠,你是否还站在斑驳的小木船上,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随他徘徊于远端的垂阳,久久不归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静坐在那儿,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却无法挽留。等时过境迁,却不流一滴眼泪。你曾告诉过我,你喜欢等,因为等能让你感觉你正一步步与他相遇。你喜欢等的味道,因为它是时间,记忆沉淀而酝酿的。

你等,你闻着等的味道,时间却在时钟的画面穿梭,指针在你等待逆向转动,你和他的记忆,排山倒海而来……

这湘西边远的小城原本是静谧的;这破旧的渡口原本是残缺的;这时间流淌的故事,原来是没有的;然而因为渡口承载了他和你的承诺,故事因为有了你的等待,这小城开始布满了馨香。你难以忘记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换了生命的誓约,从此你用等谱写人生的奏鸣曲,你每天闻着等待的味道等待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他,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他!

“我不知道风是向哪一个方向吹,你的温存,我的靡醉。”翠翠,你是否感觉到徐志摩的唏嘘正如你一样呢?谁都不愿看见你一天又一天地守望在渡口上,苦苦地等待。如果我是沈从文,我必定不会让你日复一日地等待。因为我知道等待的味道很苦,很苦。你必定会在雨中与他再次邂逅,可惜!我是沈从文吗?我不是,所以我只能犹如一列火车从你身边缓缓驶过,用几滴和着我对你的爱怜,同情的泪珠告诉你:对不起,我无能为力!不过残缺也可以是一种美吧!尽管我不知道你下一刻是否能邂逅他,但我知道浓郁的山色锁不了你的情,曲折的流水圈不住你的爱。你始终会秉持永不灰飞烟灭的信念,一直地等等等……

流水坠月,遮不了山的青葱;寂静忆风,盖不了水的闲适;时间流淌,带下走你对他的等待。你一直在等待的味道中,一直地等,等着他再次出现于渡口。等……

《边城》读后感_600字二

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边城就是这么一出健康纯洁,而又弥漫有淡淡哀愁和浓浓诗意的爱情悲剧和人性的悲剧。

《边城》读后感_600字三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从字面上理解,《边城》的大意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城市的边缘,现代文明的边缘,战争的边缘的一个故事。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述了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

小说中的翠翠与爷爷一直生活在茶峒山城的深山里,陪伴他们的还有只狗。她在十三岁时认识了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天保十六岁,二老傩送十四岁,二老当地人也称岳云。翠翠爱上了二老,而同时这两人也爱翠翠。最终,大老选择离开,将翠翠让给二老,全在离开的途中失足落水而死,二老和船总认为是翠翠和她爷爷害死了他,有些不愿娶她。后来,爷爷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静静离开了,而二老因要娶翠翠与父亲顺顺吵架,无奈出走,这时,船总才让翠翠做二老的媳妇,但二老还没有回来。

在那时,人们依旧是包办婚姻,二老傩送已被一富人指定做女婿,且有碾坊做嫁妆,因此,二老与翠翠之间的自由恋爱很难达成。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9篇

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有感350字

湘西茶峒,渺远的歌声滑过山脊,酝着对山那边女子的祈盼,牵动着一颗为这情意颤动着的心。这是一座边城,城边有一条小溪,溪上泊着几艘渡船,船头站着一个诗般的少女,正侧耳听着远山传来的.淡远的歌声。

这是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边城里的风景是沉静古老的,岁月顺着一块块青瓦,顺着木制的房梁,顺着人们已经朦胧了的交谈的声音,向愈远处漫溯。翠翠就住在这,在溪边的白色小塔下,和爷爷,和那只黄狗。故事就是这样,带着朴实纯粹、寂寥悠远的调子,走进了这座城。

翠翠喜欢渡船,特别喜欢渡要到对岸去的新娘子。载着的仿佛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段故事,没有轰轰烈烈,只是云淡风清。端午那夜,翠翠遇见了二老傩送,一见便倾心;二老遇见了翠翠,一眼便钟情。二老隔着山以歌寄情,翠翠隔着溪痴痴地笑。

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静止的乡景变成了活着的故事,活着的边城停成了一幅画。这里不沾染尘世,澄澈剔透。说是有着隔世般的美好,却以忧伤的余韵蔓延开来。何来的忧伤?许是翠翠未果的情窦初开的遗憾吧;许是边城远去的不舍吧;又许是对人情百态的一种惆怅吧。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边城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白塔塌了又建,远去的人却仍未归来,善良单纯的翠翠仍在渡口日复一日的等待,等待一艘渡船拐过,等待寥远的情歌。

这是一座边城,城边有一条小溪,溪上泊着几艘渡船,船头站着一个诗般的少女,正侧耳听着远山传来的淡远的歌声。她将那杆往溪里一点,涟漪越晕越远,渡船也向着那远山划去……

【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有感350字】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10篇

读沈从文《边城》的感悟

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 。

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

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 、“船夫” 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

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 。“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 ,“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

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11篇

边城读后感

昨晚看完了沈从文的《边城》,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好像有点堵。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 一个可以不必再压抑情感、不再那么缓慢的时代。当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

其实,了解一个社会的生存状况,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中最可明晰,虽呈现的是男女间的关系,可暴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状况。男女间那源于自然的神秘吸引,中间隔着整整一部人类的艰辛历史。

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还是一个人性受束缚程度较低的环境,可是,我们依然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身上感受到深刻的历史痕迹——那已经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痕迹。

翠翠,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却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在每一个女人血液中的沉淀——是的,是经济文化的产物,而非原初性的;是属于东方的,而非人性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非动物的本能。——是的,那深刻在女性血脉中的面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

那位深爱着孙女、渴望孙女能够得到幸福的善良、可爱的老船夫,亦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性。为了孙女的亲事,他内心所呈现出的渴望、焦虑、自尊、自卑、掩饰、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矛盾、挣扎——是那样令人痛心和无奈。是的,他岂是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是在与整整一部人类历史较量,他怎能超越时代给孙女一份自己把握的了的幸福?—— 最后,老船夫带着一生巨大的遗憾走了,他无法把握女儿的幸福,亦无法把握孙女的幸福。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还能有第二条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吗?

边城读后感

明月挂在白塔上,流水轻轻地走向远方,一束火把在山头亮起,清脆悦耳的歌声回荡在山谷。火把来到河边,一个响亮有力的声音喊道:“渡河——”

一个是渡船的孙女,正值青春。乌黑油亮的发辫已经及腰,白皙的脸上微微泛着红晕,最动人的还是她那清澈的眼睛,透过那可以看到在那未耕耘的心上,一位穿着白衣的少年在哪里种下了一个梦。

端午的河街上,穿着各异的人站着,坐着,挤着,已没有一处地再容你放下一双脚。泛滥的水花拍到狭长的龙船上,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舞动着。一匹红布圈在那个白衣少年的头上,他两手挥舞着棒槌,这船便如同没羽箭似的,很迅速地向下游射去。

她再见到他时,已是夜晚,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两岸的高脚楼遗漏下淡淡的光。他捉住那只雪白的鸭子,湿淋淋地爬上岸。在小狗不懂事的叫声中,她第一次近距离的看着他,好生帅气。而她又在那不懂事的只言片语中有了一个梦。

白塔造福着这块土地,却也抵挡不了世间的人情世故。这小山城河街间,洋溢着人的开兴,也刻下了悲伤。她在这河面上驶着渡船,却见不到白衣的身影。

渡船驶进月亮里,月亮把它搂在怀里。两双颤抖的眼睛凝望着彼此,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边城读后感

连日的阴雨,心情本就有些郁郁,更那堪是夜晚,似乎寂聊也随之侵袭而来。不想陷入一种空洞和无助,就起身去泡了杯咖啡,让自己温热和活力起来。然后端坐在电脑前,慢慢地阅读起数日前朋友推荐的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初读,许是习惯性的读小说的方式,急切的想寻读里面的人物或情节,故对于小说开篇大段的景物描写似乎看不进去,可渐渐的,一幅曼妙的风情画卷随着文字徐徐展开,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湘西那美丽的世外桃园。翠翠就是在这样一个淳朴、天然、优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自然之女。

就是这样一个懵懂、娇憨、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美女孩,却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开始就已结束了的绵长而忧伤的爱。也许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难道这就是宿命么?“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故事的结尾以这样的反问戛然而止,让人唏嘘不已。掩卷,脑海中似乎浮现翠翠灯下托腮喃喃自语的神情:“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她的纠结让人生生的心疼起来:这漫长的日子她是否能够靠着那个初见时的甜美回忆安然度过呢?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使人惊艳的文字了,这惊艳不是华丽。而是不染尘世的纯美爱情遭压抑带给人的一种柔软、一种怜惜,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对命运不解的扣问。不由感慨有时男子如何竟有比女子还极致的细腻,沈从文先生如何知晓那样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那么隐微的心理,难道真如他所说:“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女子?”

有时间,有合适的心情,再读《边城》

边城读后感

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 第12篇

廖代纯

内容摘要:沈从文小说《边城》问世之前,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文学作家的作品一直主导着当时的文坛,这些作品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个否定意义的中国形象;沈从文在《边城》中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肯定意义的中国形象―――作家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描写,通过对湘西人善良人性和纯朴民风的展示,特别是通过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刻画,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中国形象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

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边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边城》创作于1934年,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思想文化界出现的启蒙主义思潮逐渐成为主流,启蒙话语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性话语,对异国文化的肯定和对本民族的自我批判和反省意识的觉醒相伴而生,“民族自我批判性”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

文学创作在实践启蒙思想上

的表现,就是向世人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贫穷、落后、积弱、愚昧、需要改造的特点,展示一个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

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作

家,以尖利的笔锋,将这种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贯穿其整个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自然景物描写,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传达给读者的,都是负面的信息。

在对乡土自然景物描写方

面,鲁迅采取上直截了当的否定态度,其笔下的故乡完全是一幅“枯藤老树昏鸦”的灰暗景象。比如在《故乡》、《祝福》等作品中,故乡的自然景物都显得是如此的灰暗、荒凉和寂寥。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鲁迅小

说所着力表现的是国民性的弱点:麻木的看客、愚昧的乡族、自私的邻人。在《阿Q正传》中,鲁迅更是把启蒙主义的核心命题“国民性批判”推到了极致;其余的小说,也莫不从纵深处挖掘了国民的病态心理和精神瘤病。

在鲁迅的作品中,中国形象,

中华民族的形象始终弥漫着阴暗的色彩。这种否定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在鲁迅之外的其他“五四”启蒙文学作家的作品中,也大量存在;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里,它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学,它对改造国民精神和国民形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引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其贡献是很大的。

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被这

种负面的国民性话语所主导、所主宰、所压抑,时间久了,其国人势必产生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始终被人瞧不起。

于是,当文坛被“国民批判

性”话语支配多年以后,焦虑中的国人渴望借助一种新的文学形象,来展示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及生命力,来实现对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回归。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家应运而生。他们通过新的文学形象,重建民族文化信仰,重造民族新神话,重铸民族精神,重塑民族形象。《边城》则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

《边城》最大的贡献,也是沈从文对中国20世纪文学最大的贡献,是他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描写,通过对湘西善良人性和纯朴民风的展示,特别是通过对湘西人诗意性格的刻画,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1《.边城》的自然山水之美。

同样是描述乡土自然景物,

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笔下的故乡与鲁迅有着根本的不同,甚至,它们是对立的。鲁迅笔下的故乡始终笼罩着一层阴暗的色彩,而沈从文的笔下的边城则显得那样的明亮艳丽:“小溪流下去,绕山咀流……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玄……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在沈从文笔下,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景物清晰可见。美丽的自然山水让人留恋忘返。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

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作家用晶莹饱满、温润明亮的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整部《边城》就是一幅轻描淡抹、烟雨朦胧、意境悠远的山水画;白塔、竹林、小溪、渡船这些景物,更是浸润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意象,它实际上就是唐诗宋词的那种意境。

在《边城》里,作家对湘西的

自然景物完全是持肯定的态度,它与鲁迅对乡土景物采取直截了当的否定态度大相径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这种自然山水之美,对于小

说里人性之善、人性之美的描写,对于小说主人公的诗性人格的展示,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效果。

2.善良的人性之美

《边城》作为一部中国乡土抒情小说的经典之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它首先表现了湘西边民人性之善良。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形象,与鲁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迥然的不同。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愚昧、麻木、胆小的奴隶形象;而沈从文《边城》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渡船老人、顺顺,还是翠翠、傩送、天宝,都无一不是善良纯朴、聪明勇敢的形象。

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说:

他就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首先表现的就是主人公善良的人性。

小说中的渡船老人,勤劳、善

良、本分、敦厚、温柔,凡是一切传统的美德,他都具备。在渡船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切传统的美德,一切人性的善良。

小姑娘翠翠,人小,不吃公家

俸禄,所以她没有那么多责任,但是她乖巧、勤劳,而且心善,是爷爷的好帮手。

顺顺仗义疏财,扶强济困,正

直,公平。他的两个儿子也是豪爽、直率,遇到危险时,能够挺身而出,吃苦出力时从不退缩。

不论是渡船老人还是顺顺,

也不论是翠翠还是顺顺的两个儿子,他们都是非常善良的,都具备传统的美德。人性的善良,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得非常充分,这在鲁迅作品里是很难看到的。

3.纯朴的民风之美。

沈从文把这种善良美德描写

成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结果,更是当地纯朴的风尚习俗使然。这里人人尊重古礼,“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悔无扰”,仿佛世外桃源。他们不论贫富,不讲地位,没有欺诈,善待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