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李绅《悯农》古诗翻译赏析(共6篇)

李绅《悯农》古诗翻译赏析(共6篇)

时间:2024-01-05 09:56:43 古诗文

xxx《悯农》古诗翻译赏析 第1篇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xxx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

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xxx《悯农》古诗翻译赏析 第2篇

xxx(772846)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亳州。父xxx, 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xxx)、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xxx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xxx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806)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xxx掎幕府。因不满xxx掎谋叛而下狱。xxx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共倡新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xxx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xxx(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

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年),xxx党失势,xxx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期间,xxx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xxx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xxx德裕为相,起用xxx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xxx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xxx节度使、xxx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太尉,溢文肃。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xxx《悯农》古诗翻译赏析 第3篇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xxx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xxx: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犹:仍然。

6、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7、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xxx《悯农》古诗翻译赏析 第4篇

xxx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作有《新题乐府》二十首。

第一首开篇两句,特写“春种”、“秋收”的景象:春天,农夫种下代表着希望的谷种;秋风中,农夫又大汗淋漓地收割沉甸甸的谷穗。“一粒粟”和“万颗子”是对丰收景象的生动描写,“种”和“收”包含着诗人对农民劳动的赞美。第三句,诗人将视角进一步放大到四海之内,强调丰收的景象。“无闲田”,意为荒地已变成良田,点明农民的辛勤劳作。此句描绘的是丰收的盛况。到第四句,语意急转直下。“农夫犹饿死”这一结果的出现,让人大感意外。在大丰收的背景下,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使人震惊,发人深省。

第二首前两句又是一个场景描写:正午时分,农民顶着烈日在田里劳作,汗珠一滴滴落在了土地上。盛夏的天气如火烧般让人感到痛苦,又值正午时分,农民耕作的辛苦可见一斑。在这里,诗人将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后两句诗人再次以出人意料的笔法对残酷的现实发出了拷问:现在还有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呢?这是诗人的质问,同时也把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

两首诗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其结局出人意料,意味深长,给人留下无尽的思考。

xxx(约772~846),字公垂,祖籍安徽亳州。青年时,xxx曾目睹农民整日辛苦劳作却得不到温饱的情形,于是怀着同情和愤慨之情,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二首,他因此被称为“悯农诗人”。

xxx《悯农》古诗翻译赏析 第5篇

这是xxx《悯农》诗中的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然而,诗人的本意并不是要赞美农民的劳动,这样层层递进的写法,是为了下文制造悬念。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xxx《悯农》古诗翻译赏析 第6篇

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天种下一粒谷种,秋天就可收获一万粒。天下没有一片闲田,却仍有被饿死的农夫。

晌午在xxx给禾苗除草,汗珠滴落在禾苗下的泥土上。有谁知道那盘中的食物,无不凝聚着农夫们的辛勤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