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春 读书 诗句(9篇)

春 读书 诗句(9篇)

时间:2023-08-07 08:23:46 古诗文

春 读书 诗句篇1

笔勤能使手快,多练能使手巧。

兵到战时方知穷,书到用时方嫌少。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怕读书难,就怕心不专。

不向前不知路远,不学习不明真理。

藏书再多,倘若不读算是一种癖好;读书再多,倘若不用只能成为空谈。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常学脑子灵。

—莎士2

吃饭要细嚼慢咽,学习要深钻细研。

创造使科学之树长青。

粗枝大叶害死人。

打开科学门窗的钥匙是问号。

刀钝石上磨,人笨勤奋学。

到处留心皆学问。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不尽的书,走不完的路。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读书不离口,写字不离手。

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读书不知意,等于嚼树皮。

读书全凭自用功。

读书需用心,一字值千金。

多问不吃亏。

多思出上策。

多学多练,多听多看。

复习是学习之母。

春 读书 诗句篇2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先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7、人学始明白,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8、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10、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11、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1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3、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6、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1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9、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0、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21、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22、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23、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5、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26、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7、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8、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29、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30、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1、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34、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韵》

36、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37、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3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春 读书 诗句篇3

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2、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3、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8、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10、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春 读书 诗句篇4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示子聿

春 读书 诗句篇5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4、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

7、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0、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

1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12、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1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5、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16、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1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18、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1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2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22、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23、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2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25、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26、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27、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28、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2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30、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31、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3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3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9、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4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41、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4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3、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4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4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46、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47、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48、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4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50、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51、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5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5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5、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5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57、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

58、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59、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6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61、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

6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春 读书 诗句篇6

1、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3、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柳宗元《读书》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6、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8、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皮日休《读书》

9、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1、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12、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格言联璧·学问类》

1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春 读书 诗句篇7

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2、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3、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4、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6、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7、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8、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9、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1、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2、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14、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5、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6、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17、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0、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3、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春 读书 诗句篇8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1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春 读书 诗句篇9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

这是陆游为教育儿子子聿而写的一首短诗。它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是读书学习的经验总结,因而富有一定的哲理性。

诗的前两句讲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他们不偷懒,不懈怠,用上了全副心血与精力,从少壮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刻苦研读,下足了工夫,所以到老年时在学业上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离开了踏踏实实的潜心追求,离开了青年时代的日积月累的.努力,要想得到成功是不可能的。在这里,诗人指出了“少壮工夫”的重要。正如俗语所说:“补漏趁天晴,学习趁年轻。”珍惜青春年华,打好学业基础,以求老来有成,这是古人做学问的一条宝贵经验,它对人们有着普遍的教育意义。

诗的后两句是讲学习的另一种重要规律,就是学习和实践的关系。虽然书本的知识是重要的,必需认真学习掌握。但是光从书本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是诗人切身感受之后对晚辈提出的谆谆告诫。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只能得到一些肤浅和皮毛的东西;要求“深”求“实”,获取全面的有用的知识,还要亲身去做,只有得到的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深化,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绝知此事要躬行”,诗的结句果断有力,不容含糊。诗人以决绝的语气强调了“躬行”的重要,这无疑是指导青年读书的正确途径。

陆游的这首教子诗富有高度哲理性,他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这两条读书的重要规律,给予我们很有意义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