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训诂学总结(优选5篇)

训诂学总结(优选5篇)

时间:2024-03-29 08:14:26 总结报告

训诂学总结 第1篇

凡遇原文有误字误读须更正的,就用“某当为某”或“某当作某”这个格式。比如:

(1)《太素·顺养》:“莞藁不荣。”xxx善注:“莞藁当为宛槁。”

(2)《xxx·夏官·训xxx》:“诵四方之传道。”注:“故书“传’为“傅’,xxx春云:傅当作传。”

这术语表示用本字说明假借字。比如:

(1)《诗经·卫风·氓》:“隰则有泮。”xxx:“泮读为畔。”(按泮为泮官,畔为田界)

这术语多用来拟声注音。段玉裁说:“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切,故为比方之词。”比如:

(1)《说文》:“哈,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

这术语和前面讲的“言”不同。使用这术语时,必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与词义的推原有关。其格式为“某之xxx也”,“某之为xxx也”。比如: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顼,而在xxx之内也。”xxx:“xxx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xxx。”

训诂学总结 第2篇

这个术语表明被解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样子”。它的基本格式为“某,某貌”。有时也用“...之貌”。比如:

《诗经·王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毛传:“蚩蚩,敦厚之貌。”(一说借为“嗤嗤”,犹嘻嘻,笑也。)

这术语用来指明文句中的虚词。比如:

(1)《诗经·xxx·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_毛传:“思,辞也。_

都用来表示事物种类,“属“强调事物的共同性,“别“强调区别性

“一曰”用以指出别义,或指出并存数说;“一名”限于用来指别名

这个术语是表明某字当读本音。

《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经典释文》注云:“乐,音洛;土,如字。” 这也就是说,“土”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读。

通语指非地区性的普通词语。凡语即一般通用的词语。代语指方言之间意义相同可互代的词语。转语指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转变的词。

用“变文”这个术语说明引用原文时词语有变动。古人写文章为避免前后重复或为增添文章色彩,引用前人文章时有意改变某些词语。

汉初的经学书籍都是用隶书写的,当时称为“今文”。到了汉武帝末年,xxx因建王府而拆孔子住宅,在夹壁中发现了些用战国时代字体(有人又称为科斗文)写的经书,和原来存世的今文经书有些不同,于是就有许多人去研究它,这就称为古文经学。随后就形成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的对峙。今文经派重在微言大义,古文经派重在章句训话;今文经派认定孔丘之后才有经,古文经派主张六经在孔后前便存在。至今已经演化为两种不同学派的分别。

训诂学总结 第3篇

浑言:笼统地说。析言:分析地说

这是指出近义词的共同义和区别义时所用的术语。比如:

《说文·鸟部》:“鸟,长尾禽总名也。”段注:“短尾名佳,长尾名鸟,析言则然,浑言则不别也。”

“浑言”也称“统言”“通言”“散言”或“散文”,“析言”也叫“对言”或“对文”。比如:

《说文·草部》:“茅,xxx。”段玉裁注:“按统言则茅营是一,析言则管与茅殊。”

“浑言”彰其同,“析言”明其别,旨在揭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与区别

训诂学总结 第4篇

使用这个术语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放在前面。它往往用来表示以一般释特殊或以具体释抽象。“谓”相当于“指的是”或“说的是”比如:

(1)《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

这个术语有时也用来表示比喻意义。比如:

《诗经·邯风·谷风》:“何有何亡,龟勉(辛勤努力)求之。毛传:“有,谓富也;亡,谓贫也。”

这个术语加在解释的词语之前,组成“某,xxx也”的格式。它有阐述的意思,多用来串讲大意,或总括一段话的中心意思。比如:

(1)《诗经·豳风·东山》:“慆慆不归。”《毛传》:“慆,言久也。”

(2)《左传·僖xxx十年》:“子鱼日: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xxx:“勍,强也。言楚在险隘,不得陈列,天所以佐宋。”

用这个术语组成“某,xxx也”的格式,大致和现代“等于说”当。

如《xxx·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句,xxx:“老,敬也,幼犹爱也”

相当于现代的“叫”或“叫作”。使用这些术语时,被解释的词在后面。比如:

《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xxx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充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谓之”和“曰”、“为”的作用一样,可以任用其一。“谓之”亦作“为之”(《尔雅·释丘》:“绝高为之京”),又作“之谓”《xxx·告子》:“生之谓性”)。

训诂学总结 第5篇

以形说义 古代书面语言是用汉字记录的,最早的汉字是根据字义来绘形的,所以相当一部分字的字形和字义有关联,这就确定了分析字形对了解字义的重要作用。所谓“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xxx,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在运用以形说义这一方法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第一,笔意与笔势的问题:在运用以形说义的原则时,必须以笔意为据。颜之推《xxx家训》中曾说:“学者若不信说文之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划有何意焉。”这就是说,xxx当时的字形,已经看不出“一点一划”之意,只有较早的文字,才有笔意。由于发展,文字符号化,变成了笔势,字形与字义的联系逐步隔断了。如硬拿笔势说义,则会穿凿附会。第二,异形和数义的问题。字有异形,词有数义,这是文字和语言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数义往往是词义引申的结果。因此,在以形说义时,应着重确定其xxx,用xxx统帅其引申义。同样,字虽有异形,只要它们记录的确实是同一个词,这些不同的形体也能统一在同一xxx或相与有关联的意义上。由于汉字的形体往往是对它所记录的词的意义的描绘,而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义是彼此有联系的、共同形成一个系统的,那么,不同的字形只要它记录的确实是同一个词,它总是可以统一在这个词的xxx或多义词的几个义项上的。用以形说义的原则来统一不同的字形,对于给词义作出准确的训诂来,是十分必要的。第三,本字和借字的问题,以形说义的原则只应用于记录这个词的本字,但训诂学家在说义时往往又并不拘于文献所用之字。这是因为,文献用字有通假现象也就是同音代替(即采用同音字来代替本字)。这种现象使字形与字义完全脱离了联系。在以形说义时,要注意不要把借字的字形来附会解释字义,而应当沿着声音的线索,有根据地找到本字。

因声求义 字形对于语言中的词来说,是外在的因素,语音才是词真正的物质外壳。这不仅因为古代有用字上的通假现象,还因为,同源字的产生、方言词的分化,都是以声音为联系的。仅靠字形来确定了义,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训诂学发展到因声求义,是一个很大的前进。清代和近代学者非常重视声音的问题,是十分正确的。xxx、xxx两先生在总结前人文献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把训诂学进一步提高到“语言学”的理论上来。他们把 “文字”、“声音”、“训诂”结合起来,以声音为主导组织成有体系的“语源学”。利用声音来求义主要有二个方面:第一,是解决同音替代问题,排除通假造成的形、义分离现象,求得本字、以便更好地运用以形说义的原则。古书中存在着很多通假现象。所谓通假,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取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样一来,字形与语义之间的联系被掩盖了,以形说义的原则无法贯彻因而形成了训诂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求本字不应当局限于《说书解字》。其二,应用“同音”、“音近”来阐明假借,一定要有确凿的文献作为佐证。仅仅凭着古音的相同或相近胡乱联系,不但作不出正确的训诂来,反而会因穿附会,把形、音、义的联系搞乱,把古书的意思曲解。第二,解决方言词的问题,求得方言词声音变化的轨迹。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毛传》:“卬,我也。”“卬”,今北方方言变为“俺”。“卬”古与“吾”通(模、韵对转),今转为“俺”。第三,是推求语源,解释某些词诠释命名的由来。前人早有“声训”之说,所谓“声训“,就是从声音线索推求语源的方法。《说文》从声音线索排求语源的例子非常多,举例示范:《说文·艸部》:莍,茮榝实,裹如求者。”茮”即“椒”字,“茮榝”即今之“花椒树”。“莍”是今之“花椒子”。《尔雅·释木》:“茮榝酿醜 (多)实。”xxx:“莍萸子聚生成房,xxx亦呼茮莍。”花椒树结实时有外壳(房)花椒予聚于壳内,此《说文》所说的“裹如求”。“求”即“莍”的语源。《说文·八卷上》:”裘,皮衣也。古文作求。” 古人皮衣多用羊皮(狐xxx极珍贵的),聚毛揉如小丸叫“珍珠毛”,紫羔皮亦作小圆珠形。治求必揉毛如丸,而与椒实相似,此“莍”字得名之由来,即推寻语源之例。

核证文献语言 《说文解字》是一部依据六艺群书实际语言资料作出训诂的专著。它一再指出“经艺之本”,这就是说,剖析字形、分辨训诂必须以古代文献中生动的语言为本。xxx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历来有成就的训诂学家莫不循此而把它发扬光大。段玉裁应用文献语言解释训诂有两种方法:第一,旁征博引古籍群书、细密、深入、全面地说明训义。第二,对文献语言先有正确的了解、而后得出正确的训诂。依据文献语言,是从事训诂的很重要的方法。古代文献语言与后代书面语言,既有差异,亦可互相沟通。运用文献语言能找到古今互相沟通的线索,使训诂更加明确。古代文献语言也有保留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更是疏通训诂的必要方法。应用“同音”、“音近”的方法来解决通假问题和推求词义来源,是不能离开当时的语言实际的。如果离开确凿的文献语言的佐证,仅仅根据声音妄加推测,势必多有谬误,所以有人把“同音”、“音近”比作小学家犯罪的凶器,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文献语言的实际出发来解决同源字的问题,舛误就会减少或避免。

考察古代社会 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词和词义的发展都是利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地联系着的。因此,了解 一个词的意义和词义的发展变化不仅要考虑到它的形体和声音、而且还要对与这个词有关的人类社会生活情况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更准确地掌握这个词的意义和它的发展变化,并且进一步掌握和这个词有关系的一些词。与词义发展有直接联系的是社会生活,社会生产也直接影响词义的发展。为了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才产生了语言。所以语言中词的意义与生产劳动是最密切相连的。不了解古代数学、天文学、医学建筑学 ......的发展状况,缺乏古代礼仪、服装、器物等文化知识,就很难对某些词语作出正确的训释。词义的发展与社会制度有关。语言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离不开人的社会性,离不开人类的历史发展,必然要反映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历代不同的社会制度。因此,训诂学家训释词义时,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必须有所了解,有所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解说。

训诂的运用 固然,同一民族的语言在发展中总有它较为稳定的因素,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之间共同的或对应的成分是大量存在的。但是,随着时同的推移,生产方式、社会制度以至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理,都会发生变化,时间越久远,变化越巨大。语言必须完全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才能担负起社会交际的职能。因此,当社会有了巨大的变化之后,要绝对准确地翻译前代的文献,后代语言总是无法完全胜任的。时代相隔越远,这种无法翻译的情况就越突出。特别是,古代的政治、文学、医学和其他科学等等,都有很多今天的人们所未能见到的独特之处。要想准确描绘古代的状况,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细腻地再现古人的表达,翻译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

运用于古代文献的注释工作 我国古代文献非常丰富,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待发掘、整理,在古代文献中,虽有一部分已经过注释家们注释,但一则由于当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多有不够准确之处;再则,前代人的注释到了今天,在语言上又产生了新的隔阂,仍为一般人所不理解;此外,还有更大量的文献古籍从未经过整理,不能为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所以今后文献注释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要想准确地注释古书,非通晓训诂学不可。

通过训话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及其科学文化 由于语言的社会性,作为研究语言思想内容的训诂学,总是跟社会的研究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我们既必须通过研究古代社会来作出正确的训诂,又需要通过研究训诂来获得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运用于工具书的编纂 任何时代都要编纂为自已时代所需要的语言工具书。有了工具书,才有利于文献古籍和科学文化的普及。而对工具书的编纂和修订离不开训诂学。 首先,工具书的体例要参照前人训诂专书和注释书,我国最早的宇典是xxx的《说文解字》。它首创了用偏旁部首来统帅文字形体的编排方法,这个编排方法,至今仍为现代新编的字典辞书所采用。比如,《新华字典》虽然改成了音序排列法,但人们常有读不出音的字需要查检,因此,还必须附上以部首编排的索引。 其次,今天编纂字典辞书时释词的方法仍未越出前人的范围。汉代人释词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互训。互训是用同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法。训诂首先从同义词的调查研究入手,在实际的语言材料里找出同样环境的词,加以比较、综合,然后用来互训。这种互训的方法,是取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在词义上相同的方面,但也无形中给比较它们的不同方面提供了条件。除了同时代的语言可作互训外,古今的异言也可以作互训。《尔雅》在《释诂》、《释言》里曾用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 中用以翻译《尚书·尧典》的文字,与《尧典》的原文比较,以今释古,作出了许多互训。第二,推原;训诂解释词义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方法叫推原。前面,我们在“因声求义”这个训诂方法,也讲到了同源字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推原的释词体例,就是这种训诂工作的具体体现,前面说过,这种方法,如果没有大量的文献语言作为佐证,常会穿凿附会。但是,这种体例,对于今天编纂语言工具书,特别是编写同源字典、仍是有参考价值的。第三,义界。用一句或几句话来xxx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方法叫做义界。义界比互训在训诂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普遍,这是因为语言中决然相同的两个词是很少的。互训只能对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相对同义的词进行比较,并不能说明词的概括意义。用义界的方法来训释词义,对帮助人们了解词的概括含义,是更为行之有效的。由此可见,不通训诂、对 些词语的解释,不可能确切,常会望文生义而降低工具书的科学性和使用价值。

运用于指导阅读和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许多人常以“不求甚解”的办法一略而过。这样做,必然会影响对文章的深人准确的理解。为了更有根据地解释这些疑难问题,语文教师有必要懂得些训诂常识。不只是xxx的解释需要运用训诂,很多课文中的成语,也需运用训诂才能解释得通达流畅,还其xxx。

训诂在汉语科学研究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训诂学曾经一度是文献语言学的总称,而古代语言的面貌必须通过大量的文献才能被如实地描写出来,所以,古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是离不开训诂学的。 首先,前而已经说过,在训诂学尚未从注释书中独立出来、小学附属于经学的时期,有关古汉语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篇章结构等的资料,都是零散地保留在注释书和工具书中的,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不可能脱离这些资料。同时,只有把不同时期的语言加以综合比较,才能看出语言发展的历史。所以汉语史的研究也离不开这些资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训诂学绝不简单地等于语义学,它其实包括了古代汉语研究的各方面的内容。除以上提出的五点外,训诂学对文献校勘学、目录学、考古学研究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今后训诂学的发展,一方面要继承前人,用注释书和工具书的方式,进行具体的训诂实践,使古代文献中的语言文字障碍进一步得到扫除,从而推动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在前人已总结出的训诂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使其理论化、系统化,发展为一门具有汉民族特点的语义科学。

感谢阅读,欢迎讨论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