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精选11篇)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精选11篇)

时间:2023-11-23 11:36:31 古诗文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1篇

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灞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肃,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47.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2篇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4.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5.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二、花草类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3篇

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感慨万千。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如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都以“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

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如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纳兰性德《点降唇》“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都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朝思暮想而不得相见的伤感情思。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4篇

作为傲霜之花,他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他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他清高的气质。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予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5篇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39.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6篇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现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10.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11.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12.落花

“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使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如李煜《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7篇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20.寒蝉

寒蝉(秋蝉)是悲凉的代名词。如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头,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思。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8篇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一杯_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32.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四、自然现象类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9篇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_甫:“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傍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2.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10篇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槐荫中学开展集体教研活动

五台县槐荫中学开展防艾知识课堂

五台县槐荫中学召开第二期中层干部述职会

槐荫中学教师参加教育心理学业务考试

五台县槐荫中学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落实孟局长“五个一”表彰会的讲话精神

五台县槐荫中学召开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培训会

五台县槐荫中学探索农村办学新路子

五台县槐荫中学举办“诵千年古诗 扬中华美德”主题诗歌朗诵比赛

五台县槐荫中学开展爱校荣校主题教育班会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_2语付香娥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9、夜宿山寺》付香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松鼠》_周明皓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太阳》课件_周明皓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16 夏天里的成长》-6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17 盼》课件-6语杨继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分数混合运算》_6数陈蔚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分数除以整数》_6数陈蔚林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赏析 第11篇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37.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诗人见流水感叹年华易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水流的持续不断给人以无奈之感。“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