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刘禹锡:秋风引原文注释及赏析(实用4篇)

刘禹锡:秋风引原文注释及赏析(实用4篇)

时间:2023-11-24 12:14:18 古诗文

刘禹锡:秋风引原文注释及赏析 第1篇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作品鉴赏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公元280年(**太康**),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认为此诗第五句甚妙。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但是前面所写并没有离题。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南朝*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全诗借古讽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刘禹锡:秋风引原文注释及赏析 第2篇

原文:

庭前芍*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

妖:艳丽、妩媚。

芙蕖:即莲花。

国*: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卓绝,艳丽高贵。

京城:指代当时唐朝时期的京城洛阳。

译文:

庭前的芍*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洛阳城。

赏析:

芍*、荷花也算是享有盛名的佳卉,诗人只用了“妖无格”和“净少情”,便将这两种花的美中不足点了出来。应该说诗人观察得很细,笔法却是写意的。芍*与牡丹同科(牡丹又名“木芍*”),盛开时极艳丽,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顶端,未免呆板、张扬了些,花形少变化,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绿叶扶疏中,千姿万态,婀娜多姿,花*丰富。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艳,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而且,即使在最盛开之时,荷塘里也还是绿肥红瘦,不成气候。诗人在点评了“芍*”、“芙蕖”的.美中不足后,笔锋陡转,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微观到宏观,直抒胸臆:“唯有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那种春光万里、姹紫嫣红、倾城倾国的美景,诗人只字不提,一个“动”字,就把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给了读者去延伸……昔日的唐都就是今日的花城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当您置身于牡丹花的海洋,就会了解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的诗句了。

解读: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芙蓉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的“妖无格”和芙蓉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的花有了人情味,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刘禹锡:秋风引原文注释及赏析 第3篇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李?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为什么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呢?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又为什么如此敏感呢?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若说‘不堪闻’,便浅。”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苏?有首《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刘禹锡:秋风引原文注释及赏析 第4篇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秋风诗。

“引”是一种文学体裁,具体来说是指古体诗的一种,格律一般较为自由,与“歌”“行”体裁相似,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就在于用看得见的景物来衬托看不见的秋风。

秋风本来来去无痕,很难被捕捉到,然而诗人却从雁群中看到了秋风,从庭树中看到了秋风,这就使得秋风形象可感。

秋风去哪里了呢?萧萧声中,正送别远去的雁群。这是写“秋风之远”。从辽远的天际一直到眼前的庭树,秋风无处不在。它的存在使得天地之间更加萧索、孤寂。一个“送”字,饱含深情,引出了诗人的秋思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早晨秋风就撩动庭中树木,远在异乡的孤客最先闻到秋声。这是写“秋风之近”。秋风不只吹向万里天空,更吹入庭前树木,吹进诗人心间。庭树的摇曳是秋风的问候,引发了诗人对于千里之外故园的思念。

一个“孤”字,写出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以及秋风萧瑟中内心的孤寂,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因为“孤”,所以能“最”先闻。试想一个内心世界热闹的人,哪里有空去观察秋风在哪里呢?唯有孤独之人,对于秋风到来更为敏感。这个“最”中,有着诗人无限的感慨、无限的情愁、无限的乡思。它是无数游子对于故乡最深情的遥望。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与他《秋词》里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豪放诗境,恰恰相反,显得低沉忧郁,伤感无限,可视其为“秋风双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