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题画原文翻译赏析(汇总4篇)

题画原文翻译赏析(汇总4篇)

时间:2023-12-06 10:13:25 古诗文

题画原文翻译赏析 第1篇

陈与义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生于洛阳。不过按照古代户籍划分,他算不上地地道道的洛阳人—他的老祖宗本来一直居住在京兆,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后来赶上安禄山造反,只得入蜀避乱,后来才把家搬到了洛阳。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宋史》本传说他“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今河南杞县境)酒税监。

24岁时,陈与义考中进士,随后当上文林郎。这是个闲职,负责开德府(今濮阳)的文学教育工作。陈与义干了3年后辞职,回家与一帮好友吟诗赏画,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又过了两年,他被任命为辟雍录,也就是到太学的预备学校里当老师。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陈与义的母亲辞世。他在汝州服丧期间,结识了州守、词人葛胜仲。两年后,由葛胜仲举荐,他入京做了太学博士。次年,他29岁时的诗作《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竟被徽宗看上了。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入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遂亡。陈与义自陈留避难南奔,经襄阳,转湖南,绕广东、福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抵当时的南宋首都绍兴(今浙江绍兴)。陈与义为高宗旧臣,高宗得知他的忠心,便任命他为礼部侍郎。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召为给事中,参与讨论政事,抄发章疏,稽察违失,以备顾问应对。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旋而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正月,授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唯师礼用道德以辅朝廷,尊主威振纲纪而呕心沥血。

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在朝廷放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高宗说:“今梓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

丞相的.意思是,多数人主张打回汴京,收复中原,若不如此,恐怕将来因失去机会而受到追究。而高宗则认为,二帝被掳,连同太后、嫔妃、宫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议和恐难于返回。陈与义听了之后,赞成丞相的用兵,反对高宗的议和,便婉转地说:“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高宗曰:“然。”从道理上以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苟延残喘。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他很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朝廷复以资政殿学士(授予罢政宰相的职衔)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执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举洞霄宫系衔)。

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题画原文翻译赏析 第2篇

这是一首题画诗。此诗首、颔联写画中山水,尺幅有万里之势;颈联写暮景,回应“苍然”;尾联写作诗,谓画中景非笔墨所能传出,既极赞画之神妙,又自惭诗之拙。此诗具体起笔突兀,通体气势雄浑,很有杜意。

起笔两句,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苍然”的赞叹隐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意境全出。

及至第五、六句“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其物与心之互相感发的关系,至此已脱颖而出。

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之引发。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又都在不言之中,真所谓“尽而不尽”。

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谈中见新奇。古人认为“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简斋此诗,可证此论。全诗自然至极,淡泊至板。然而这淡泊却是“豪华落尽见真淳”之淡,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淡。绝非索然寡味,深远就寓在这淡泊之中。无限的绚烂,也融于淡泊之中,真乃淡而有致,淡而有味。

题画原文翻译赏析 第3篇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以《墨梅》(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对学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风有了改变,转学杜甫。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只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 成为南宋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前期诗歌:

陈与义前期的诗,多表现个人生活情趣,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较远。如《襄邑道中》写春日乘船而游,表现对风光的流连和对现实的冷漠,然而文字明快,情真意切。这个时期他写了不少类似于这样的诗。

后期诗歌:

南渡以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特别是由陈留至临安走了三年多,一个读书人既无宽裕的资费又无别人照料,其艰辛之状可想而知。然而这一趟长途跋涉却对他的思想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一路上对现实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激发了他的爱国憎爱分明感,是一个思想的飞跃,也是他的诗词创作的一个分水岭,诗风由个人生活情趣转向沉郁悲壮,痛恨于金兵南侵,无奈于朝廷苟安,感怀家国,慨叹时势。如《伤春》《居夷行》《次韵尹潜感怀》等,都属于这类作品。

主要贡献: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灵运、眺)、韦(应物)、柳(永)之间”。他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他是专学杜甫的,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题画原文翻译赏析 第4篇

王守仁〔明代〕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来自: 元霄2017 > 《15》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大 哀 赋

大 哀 赋 夏完淳越以乙酉之年,壬午之月,玉鼎再虧,金陵不复;呜呼!黄旗紫盖,雪戟霜矛,何以南朝天子,竟投大将之弋;式亏国族,深轸宸情,祭通侯于太牢束帛,戍王人与扬水流薪,帝子没而烟凝南浦,...

国秀集-唐-芮挺章

《国秀集》(唐)芮挺章编。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上苑今应雪作花寜知此地花为雪自从迁播落黔巴三见江上舞新花故园风光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邉候早春信飒惊楼上梅...

题画 柳岸江洲图|清王翚清...

题画 柳岸江洲图|清王翚清...题画 柳岸江洲图|清王翚。

全唐诗第99卷

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自从迁播落黔巴,三见江上开新花。故园风花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江水侵天去不还,楼花覆帘空坐攀。傥知巴树连冬发,应怜...

南溪诗社||105期 雪

冷冷的风带着雪花儿吹过岁月的轮回,飘进记忆的童年,曾经的雪人,曾经的雪中追逐,此刻化作无尽的思念…卢梅坡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

国学原典·集部·全唐诗(下)·卷八百三十六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手把新诗说山梦,石桥天柱雪霏霏。卷836_20 【中秋十五夜月】贯休 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玩相呼。卷836_21 【鹭鸶有怀(前东阳王慥使君养一鹭鸶名瑶花)】贯休 ...

【诗海选粹】 雅苑诗社(67)

【诗海选粹】 雅苑诗社(67)副 主 编 阿远 边义 霍庆来 高山 卧虎山人 董峰 微澜? 明月轩云 海之言 张刃 一叶轻舟还 傅鹤年 丝韵 月...

古代咏梅短诗300首(上)

《梅花》(辽金元)元好问。《水墨梅花》(辽金元)戴表元。《题松雪墨梅》(辽金元)邓文原。《梦题墨梅》(辽金元)揭傒斯。《梅花》...

宋祁的的诗词全集、诗集(1578首全)之十九

宋祁的的诗词全集、诗集(1578首全)之十九.721、《抒怀上孙侍讲学士》 宋·宋祁 仆本寒乡士,始愿托田陇。727、《送常熟尉钱访》 宋·宋祁 隽誉高乡品,仙姿并国游。732、《送郭太保知相州》 宋...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