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阮郎归俞紫芝翻译原文(合集3篇)

阮郎归俞紫芝翻译原文(合集3篇)

时间:2023-12-07 09:24:00 古诗文

阮郎归俞紫芝翻译原文 第1篇

朝代:宋代

原文: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旋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翻译:

湘南的天气多风多雨,风雨正在送走寒气。深深的庭院寂寥空虚。在彩绘小楼上吹奏着“小单于”的乐曲,漫漫的清冷的长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

思乡的梦断断续续在公馆中感到特别孤独,那种清凉寂寞的情怀实在无法描述;何况这正是人们欢乐团聚的除夕。衡阳还可以有鸿雁传书捎信。这郴阳比衡阳还远,连鸿雁也只影皆无。

创作背景:

《阮郎归》这个词牌,又名《醉桃源》、 《碧桃春》,其名来源于古代神仙故事,适合写凄苦的情感。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秦观被贬为监处州酒税,他平时不敢过问政治,常常到法海寺修行,但还是被罗织罪名,再次被贬至郴州,并被削去了所有官职和俸禄。词人丢官削禄,愈贬愈远,内心悲愤异常。在经过潇湘南徙的时刻,他几乎哭泣着说:“人人道尽断肠初,哪堪肠已无!”(《阮郎归》其三)。词人在郴州贬所渡过了整整一年,岁末时节,心情无比哀伤,便提笔写了这首词。

阮郎归俞紫芝翻译原文 第2篇

阮郎归俞紫芝翻译原文

阮郎归

宋代:俞紫芝

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

汀草畔,浦花旁。静鸣榔。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汀草畔,浦花旁。静鸣榔。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①。金章;此处指高官的服装。

②。鸣榔:即鸣榔,犹扣舷而歌。

③潇湘:清深的湘水。

【作品赏析】

《阮郎归》是俞紫芝所作的描写渔家老翁钓鱼的.词。

谢三郎是一个隐者形象。他白发苍苍,蓑衣垂钓;气节清高,不愿出仕;寄情潇湘碧水,自得其乐,闲适自在。运用对偶(白描、互文)手法,勾画出了谢三郎垂钓处的水边花草清新可人的景象,承接上片指明了“钓鱼船”的所在,不仅突出了美好宁静的氛围,也烘托了隐逸者乐在其中的形象和心境。

阮郎归俞紫芝翻译原文 第3篇

阮郎归

南园春半踏青1时,风和2闻马嘶3。青梅如豆柳如眉4,日长5蝴蝶飞。

花露重(zhòng),草烟6低,人家帘幕7垂。秋千慵困8解罗衣9,画堂10双燕归。

《阮郎归》注释

1、踏青:春日郊游。唐宋踏青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八者.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者。后世多以清明出游为踏青。

2、风和:春风暖和。

3、马嘶:指游人车马的声音。嘶,叫。

4、青梅如豆柳如眉:青梅结得像豆子那么大,柳叶长得像美人的眉毛。后世多以此句描绘明媚的春日风景。

5、日长:过了春分的节令,白天渐渐长了。这里还有整个白天的'意思。

6、草烟:形容春草稠密。

7、帘幕:帘子和帷幕。

8、慵(yōng)困:困倦。

9、罗衣:香罗衫。

10、画堂:彩画装饰的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