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古诗石灰吟(精选18篇)

古诗石灰吟(精选18篇)

时间:2023-08-16 08:44:57 古诗文

古诗石灰吟篇1

一、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教师板书:石灰吟。朗读课题。

顺势解题:

(1)吟是一种古诗的体裁。比如。有吟诵、赞美之意。

(2)看着这个诗题,你会有怎样的疑惑?

2、教师过渡: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听录音朗读古诗。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教师朗读,提出要求: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2、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放开来,自由读读吧!

3、指名读。老师有两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1、能读下来。2、声音响亮地放开来读。

教师及时的评价:

(1)读下来了,而且还超越了老师的要求,谢谢你打响了头跑。

(2)符合要求,恭喜过关。

(3)他试图在寻找一种读诗的感觉,这种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肯定。

4、教师范读。之后师生互换读。

5、指名读。教师评价:有板有眼。已经不是在读字了,而是在读诗了。

6、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2、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

看着“千锤万击”这四个字,你能想象石灰在运出深山之前,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吗?(每一次的敲打一定是很疼的。石灰被铁锤击破了头,砸断了腿。被凿子挖开的心,掏出了肚。)

(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

看着这四个足以灼热你心灵的文字,你似乎感受到此时的石灰正处于怎样的状态?(烈火的高温已经让石灰浑身发烫。仿佛要化了一样。)——理解“若等闲”——你能替烈火中的石灰发出一句呐喊吗?(让烈火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我根本不在乎!)

(3)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

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4)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5)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要留清白

石灰之所以忍辱负重,承受煎熬,原来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气节。

4、教师总结: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样的石灰?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5、引导朗读: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做到眼中有石灰之形,心中有石灰之情。

6、指名朗读,教师相机评价——敬佩之情早已在你的朗读中流溢了出来。

石灰听了你的朗读,一定会感谢你的!

四、走进石灰,体验于谦的坎坷人生

1、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首诗理解为石灰,也许它并不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能留传至今,它还写了什么?

2、诗歌表面写石灰,其实在字里行间隐隐的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28字,猜测一下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能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大胆猜,只要有理由,有根据。只有你不敢的,没有老师不能承受的?

3、周围合作,大胆猜测于谦会是个怎样的人?

4、组织交流:

(1)一定遭遇过挫折与打击。

(2)一定是个打不倒,压不垮的人。

(3)一定是个为人正派的人。

(4)一定是个刚正不阿的人。

(5)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的人

5、于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教师出示材料: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人——今杭州。中进士,任地方官十几年。在任期间,于谦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救济灾荒,关心百姓,具有很高的威望,同时也公元1449年,明英宗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的瓦剌军作战。土木堡一战明军大败,50万人马全军覆没,明帝英宗被俘。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扶英宗之弟为景帝,并亲自督战五昼夜打败了瓦剌军,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也得以归国。可是回朝后,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曾有人劝其逃离,但于谦一生正气。

6、刚才发言的同学,你从这段资料中,找到了印证了吗?

7、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人格的印证与际遇的预兆。

8、赞颂石灰,体会诗人的无限情怀

1)一诵——少年抒怀

十二岁的于谦就写下了《石灰吟》这样慷慨激扬的诗。想想当时的少年于谦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学生交流,如:于谦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就想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么高声诵读这首诗?(学生诵读)——教师评价:好一个志存高远的于谦。听了你的朗读,彼时的于谦一定会和你成为好友。

2)二诵——为官感悟

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十几年的为官生涯时,一定会感慨万千。他会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呢?(学生交流,如:嗨,我于谦一生清清白白,为国为民,总算无愧于自己年少时的誓言。)假如你是为官后的于谦,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再次吟诵这首诗?(学生诵读)——你的朗读道出了于谦的心声,真是于谦的知音。

3)三诵——临刑陈词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试想,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会怎样吟诵这首少年的诗作——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这是于谦最后的深情呐喊。铮铮铁骨,浩气长存,这是于谦一生秉性的再次体现。

4)四诵——后世评价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后人评价他:“有巍巍定难之功,有侃侃立朝之节,有孜孜及民之惠,有徼徼律贪之洁。”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石灰吟》,就是学习他的崇高精神。人已远去,精神长存,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

古诗石灰吟篇2

1、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咏牡丹

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3、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4、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

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5、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7、就义诗

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8、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9、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岳飞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10、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古诗石灰吟篇3

1、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2、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3、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4、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5、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6、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7、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8、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1、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12、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13、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14、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15、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16、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17、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1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9、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20、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21、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刘沧《经炀帝行宫》

22、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23、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24、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25、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26、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27、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28、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29、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3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1、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32、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曹植《怨歌行》

33、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34、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35、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6、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3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38、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屈大均《秣陵》

3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0、关山万里作雄行。——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2、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4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45、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4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7、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4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9、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5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1、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5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3、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古诗石灰吟篇4

【篇一:《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篇二:《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篇三:《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篇四:《过零丁洋》】

文天祥(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篇五:《锦瑟》】

李商隐(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诗石灰吟篇5

1、《大雪》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2、《江雪》柳宗元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独钓寒江雪。

3、《大雪独留尉氏》苏轼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

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湿。

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

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

4、《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对雪》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6、《雪诗》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7、《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9、《冬至夜怀湘灵》

唐代: 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10、《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

宋代: 陆游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古诗石灰吟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2、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2、看诗句,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

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3、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

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

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

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3、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

2、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3、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

4、情感朗读,赛读。

5、齐读。

三、拓展延伸

1、总结古诗。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

2、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不信,我们再来看一首: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此诗借物咏志,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怀抱。“混沌”,天地未分之前,指自然界。“乌金”喻煤炭如黑色的金子。“阳和”,原指和暖的阳光,这里指煤炭的热力。“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两句意为: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爝(jue)火”,小火把。“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意思是: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鼎彝”指帝王宗庙的祭器;“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这两句的寓意是: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最后两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愿意尽最后一滴血、一份热,为人类造福。

四、总结学法

1、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石灰吟》?

2、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五、作业

1、收集有关于谦的故事。

2、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

古诗石灰吟篇7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听雨》

宋·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7、《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9、《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1、《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墉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2、《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3、《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相送》

南朝·何逊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16、《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7、《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8、《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9、《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诗石灰吟篇8

1.《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白鹭鹚》

李德裕

余心怜白鹭,潭上日相依。拂石疑星落,凌风似雪飞。

碧沙常独立,清景自忘归。所乐惟烟水,徘徊恋钓矶。

2.《崔卿双白鹭》

顾非熊

朝客高清爱水禽,绿波双鹭在园林。

立当风里丝摇急,步绕池边字印深。

刷羽竞生堪画势,依泉各有取鱼心。

我乡多傍门前见,坐觉烟波思不禁。

3.《咏双白鹭》

雍陶 格律:七律

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

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榜白莲鱼未知。

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

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4.《崔卿池上双白鹭》

年代:唐 作者:贾岛 格律:七律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洒石多霜移足冷,

隔城远树挂巢空。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

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

5.《白鹭》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格律:七绝

雪然飞下立苍苔,应伴江鸥拒我来。

见欲扁舟摇荡去,倩君先作水云媒。

6.《又题白鹭洲江鸥送陈君》

年代:唐 作者:徐铉 格律:七排

白鹭洲边江路斜,轻鸥接翼满平沙。

吾徒来送远行客,停舟为尔长叹息。

酒旗渔艇两无猜,月影芦花镇相得。

离筵一曲怨复清,满座销魂鸟不惊。

人生不及水禽乐,安用虚名上麟阁。

同心携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

天涯后会眇难期,从此又应添白髭。

愿君不忘分飞处,长保翩翩洁白姿。

7.《己未耿天骘著作自乌江来予逆沈氏妹于白鹭洲》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格律:

朔风积夜雪,明发洲渚净。

开间望锺山,松石皓相映。

故人过我宿,未尽跻攀兴。

而我方渺然,长沙一归艇。

款段庶可策,柴荆当未暝。

与子出东冈,墙西扫新径。

8.《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绝句》

杜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白鹭鸶》

卢仝

刻成片玉白鹭鸶,欲捉纤鳞心自急。

翘足沙头不得时,傍人不知谓闲立。

11.《白鹭》

白居易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12.《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李白

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

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徒令魂入梦,翻觉夜成秋。

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

13.《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14.《白鹭鸶》

李白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15.《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白鹭》

刘长卿

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

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

16.《白鹭》

李嘉佑

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

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17.《白鹭汀》

顾况

靃靡汀草碧,淋森鹭毛白。

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鱼策。

18.《白鹭咏》

李端

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

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

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

19.《白鹭儿》

刘禹锡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20.《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宋·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古诗石灰吟篇9

一、读诗。

石灰吟原文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猛火焚烧若轻易,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明净在人世。

[编辑本段]

石灰吟原文(二)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猛火焚烧若轻易 。心累了的句子 表达心累的句子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青白在人世好词好句

一、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的节奏。(细致诗中前鼻音的字较多)

二、引导学生在书中讲明诗意。

二、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细致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二、解诗。古诗石灰吟的诗句

一、自由读诗,结合文中的彩图,试着理解诗意,提出不理解的题目。

三、引导学生提出本身的题目,教师举行归结梳理。“若”、“轻易”、“吾”、“清气”、“满”、“乾坤”的意思理解是重点题目。

二、引导学生在书中讲明诗意。

古诗石灰吟篇10

沈老师执教的是古诗《石灰吟》,全诗不到三十个字,却被她挖出了很多东西,如了解诗人、理解背景;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故事延伸,拓展内容;创设情境,激情朗诵;……从这一系列教学设计中,无不透出教者的思考、探索与创新。总之,这是一堂很有实效的课。

一、整体感觉较顺,给人一气呵成、抑扬顿挫的感觉。开头沈老师清楚介绍了“吟”这种文体的写法,包括后来的“托物言志”的特点,这对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

二、“创设情境,激情朗诵”的教学,非常值得学习。语言文字仅仅是外在的表象,更何况诗歌的语言那么精炼,如何引导学生将沉默的文字还原成有声的语言,挖出深藏于诗中的东西,从而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呢?沈老师作了很好的尝试。她更加注重气氛的渲染和情感的铺垫,更充分地点燃学生的诵读激情,一次次“入情入境”的朗读很有感染力。

三、故事延伸,拓展内容好。沈老师很自然地从读故诗到介绍石灰的资料,介绍于谦这个人物的一系列故事,还有从于谦小时候崇拜的人物——文天祥讲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相似的品质等。从这些教学中,不但可看出她准备充分、精心设计,也使人知道她是用心良苦。因为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增加课外的阅读量、提高理解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古诗石灰吟篇11

1、《燕昭王》

作者: 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2、《题画竹》

作者: 戴熙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3、《论诗十绝》

作者: 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4、《登高》

作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咏史》

作者: 高適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古诗石灰吟篇12

1、《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初入淮河(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3、《牡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4、《和张仆射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少年行(选一)》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6、《从军行(选一)》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1、《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13、《出塞(选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5、《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鼓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7、《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8、《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宋·陆游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19、《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古诗石灰吟篇13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古诗石灰吟篇14

1、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2、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5、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6、大家齐唱大风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8、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9、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现代_《记南征诸将》

10、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11、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12、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读陆放翁集》

1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4、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15、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6、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宋陆游《金错刀行》

17、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19、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0、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2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2、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2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24、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_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现代_《记南征诸将》

25、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宋岳飞《满江红》

26、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2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2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30、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张籍《蓟北旅思》

3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3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35、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36、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

3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38、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

39、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40、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

41、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42、相对向、斜阳凄怨。——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4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5、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4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7、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8、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宋陆游《关山月》

49、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50、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宋岳飞《满江红》

古诗石灰吟篇15

《石灰吟》是一首用以抒发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之情”的诗。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孩子在领悟诗意的同时,学习并感受诗人用以寄托强烈情感的方式。教学中,梁老师始终围绕一个“吟”字做足文章。

从”吟“引出想象教学中,梁老师提醒孩子们”吟“是一种古典诗歌的形式,但同时也表示着一定的具体意义,即为”说“。那么,石灰究竟想说些什么呢?孩子们很快通过自己浅显易懂的语言理解并说出了诗句的意思。甚至有些孩子将其纺组成一篇丰富形象的童话故事。

从“吟”感受诗情作者以石灰自居,并非觉得好玩,而是想通过石灰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那么如何让孩子去理解和感受这层意思呢?课堂上,梁老师问孩子们:”石灰说了这么多勇士般的豪言壮语,他的心里又会怎么对自己说呢?”以期通过这样的教学思考环节来鼓励孩子们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走近诗人的内心,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从“吟”开始拓展,“同学们,石灰说完了自己的话,于谦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刚才有同学们说意犹未尽。用你们来替石灰和于谦继续说吧。好吗?”进行拓展练习。

同时,梁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在教学一、二句诗时,紧紧抓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这两个词让学生反复诵读,想象情景。从而深切的感受石灰的高尚品质。

教师对文本研读较深,教学设计匠心独运,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引领学生阅读。能够以诗带诗,补充资料,设计情境诵读,一步步渲染打动学生内心,使人物形象逐步丰满,鲜明起来,扣响了学生心灵之弦,让他们从内心里迸发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心声。在一次次的朗读指导中,于谦的高大形象,崇高气节在学生心里扎下深深地根。

古诗石灰吟篇16

1、《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2、《秋日望西阳》

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3、《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刘沧

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

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色空。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4、《别妻》

陈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离歌凄凤管,别鹤怨瑶琴。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5、《早发》

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6、《晚次宿预馆》

钱起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7、《败荷鹡鸰图》

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8、《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9、《海上寄萧立》

独孤及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10、《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许浑

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

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

古诗石灰吟篇17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咏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5、《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8、《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马诗·其五》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11、《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2、《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3、《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4、《幽兰操》

唐·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15、《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6、《感遇·兰叶春葳蕤》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17、《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8、《咏桂》

唐·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19、《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0、《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诗石灰吟篇18

1、《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白马篇

曹魏·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望阙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7、《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

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8、《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宋·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使当时_,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赛鸦几夕阳。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9、《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0、《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

唐·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1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