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李商隐《贾生》原文赏析(汇总7篇)

李商隐《贾生》原文赏析(汇总7篇)

时间:2023-12-14 10:21:01 古诗文

李商隐《贾生》原文赏析 第1篇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836—84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诗词《贾生》的诗意赏析

李商隐诗词《贾生》的诗意赏析

李商隐《贾生》原文赏析 第2篇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836—84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贾生》原文赏析 第3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

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在的蝴蝶。(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喻指词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暗指词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李商隐《贾生》原文赏析 第4篇

这是*诗歌史上最难解的一首诗,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就曾感慨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清代诗人王士帧也说:“一篇锦瑟解人难。”这首诗具有超越诠释学的穿透与征服力量,千百年来它既膝陇晦涩,又家喻户晓,一直在激起人们欣赏探究的兴趣,因此它又是解释最分歧的一首诗,它似乎具有笼罩大地的可变性抒情结构,在它那七宝楼台光怪陆离的大厦中,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意。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诠释《锦瑟》的文章多达一百五十余篇,而且还不断有人在进行新的探索。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书局,1988年1月版)共收录清代之前(含**初年)的四十种解释,加上今人钱锤书和他们自己的按语,一共是四十二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咏令狐家青衣说;

2、咏瑟声适怨清和说;

3、悼念亡委说;

4、自伤身世说;

5、自题诗集序诗说等。

这些说法中以“悼亡说”和“自伤说”最有名。刘。余二师的解释是承**初年张采田的“自伤身世说”而来的,但他们抛弃了张氏解释中的穿凿附会成分,因而显得更圆通,比较能为人们所接受。

先不妨总体上来把握一下全诗的大意:首联“思华年”是一篇总纲。“无端”这个虚词揭示迷茫情感的意绪总源。两句大意是:锦瑟啊,你为什么凭空白地有五十条弦呢?面对着弦弦柱柱弹奏的乐声,我不禁追忆起自己的盛年光景来。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庄子梦中幻化成蝴蝶而人蝶两茫;一个是望帝死后魂魄化为杜鹃啼血悲鸣。春心,应该指**上。身世上伤痛的感情。两句大意是:人生的变幻迷离,有如庄生梦蝶不知身世是人是蝶;人生的伤痛,有如望帝的伤春意绪,托杜鹃的悲鸣表达出来。腹联壮丽多姿又云烟渺渺。前句用沧海鲛人之泪成珠的传说,后句用中唐诗人戴叔伦“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名言。大意是说;在惨淡的月夜,沧海之珠,带着冰凉的泪水,犹似我身世的沉沦;而蓝田的美玉在日光照耀下,又烟气蒸腾,好像我的追求化作幻灭的云烟。尾联叙觉后之悟。可待是岂待之意,反洁副词。恫然,指心中凄然失意的精神状态,与首联的“无端”相呼应。大意是:这些情思,这些感慨,哪里需要等待今日追忆往事时才产生呢?就是在事情发生的当时早已令人不胜惘然,如今的追忆更是不堪回首了。

当然,不敢说这就是确解,因为其他各种说法也都有能自圆其说或不能融通之处。问题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对这首诗作出怎样科学的解释,而在于对这种诠释困境作出诗学的超越。

当代学者刘学锴先生在充分研究了李商隐诗歌解释史上的分歧现象之后,提出了“融通众解,不废单解”的诗学主张。他认为如果紧紧抓住诗人明白揭示的全诗主意──因闻瑟而追忆华年不胜偶然,便不难发现许多异说原可以相容或相包,并在“思华年”而“惘然”这个基点上得到融通。历代对此诗的解说,有一个大体的发展趋势,即由单一具体走向综合。抽象与虚泛。最早出现的咏令狐家青衣(婢女)说,托名苏武的咏瑟声说,都是把它的内涵理解得比较具体单一的。这两说基本支配了宋元明三代。清代以来,随着对义山诗研究的深人,悼亡、自伤身世、**诗歌创作说纷起,对诗的内涵理解逐步扩大与虚化。到当代,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从象征性境界或象征性结构的角度将诗的内涵进一步虚化,有将颔、腹两联解为梦、幻、泡、影者,解为写困惑、失落、幻化等惘然之情者,解为幻梦、寄托、失意无为者。随着**涵理解的由实趋虚,是各种歧说的相互渗透与吸收。这一发展轨迹反映了人们对义山这类意蕴虚泛的诗歌认识的全面与深化。这首诗只要抓住“思华年”与“惘然”这个中心,将颔、腹两联所展现的迷幻、哀怨。凄寥、虚渺诸种象征性境界,既看成锦瑟所奏出的音乐境界,又看成是诗人华年所历的人生境界和思华年时不胜惘然的心灵境界。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自伤身世说最能兼融众说,华年身世之悲,迷幻哀怨凄寥虚渺诸境,既可包含悼亡之痛乃至其他爱情悲剧体验,又可包含其以诗歌创作所着重表现的心灵境界。人生感受。以自伤身世为主轴,既可涵盖悼亡说,又可旁通**诗歌创作说,而咏瑟声说也包含其中了。总之,含悼亡之痛的惘然自伤身世之情,因锦瑟的悲声而起,借诗歌中展示的境界以传,这也许可以作为融通众多歧说的简要概括。

李商隐《贾生》原文赏析 第5篇

要想认识把握《锦瑟》的特点和难处,首先要明白这首诗运用比喻。象征和典故的艺术特征。

先看比喻。一个正常的比喻一般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用来作比喻的形象或意象,叫喻象;一方面是被比喻的事物本身,叫喻体。如果只有本体,没有喻象,就不成比喻,而如果只出现喻象,不出现本体,比喻就比较模糊朦胧。李商隐的诗歌常常大量出现带比喻性的或象征性的形象。意象,但被比喻象征的本体,往往被埋伏起来,因此很难捉摸。像这首《锦瑟》就是这样。第一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的锦瑟是个象喻,但喻什么,它所喻的本体没有交代。诗中跨过厂这个本体说锦瑟(作为喻象的锦瑟)使他“思华年”,引起了他的追忆和情思。丢掉了本体,而直接由喻象跨越到情思,这就造成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朦胧之感,有人讲锦瑟五十弦足自伤身世和年华,比喻自己“无端”到了五十岁;有人说,古来用琴瑟**比喻夫妇,瑟本二十五弦,现在成了五十弦,说明弦断了,断弦比喻妻子死了。于是出现厂“自伤身世”和“悼亡”说。第二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又是两个象喻,由两个故事造成的意象,本体又没有出现。在这种朦胧的象喻面前,持自伤说的认为,是说自己身世犹如一场梦幻,只有像杜鹃哀鸣一样,把遗恨托之于诗歌;持悼亡说的则讲庄子梦蝴蝶和望帝变杜鹃是身化异物,因此这两个象喻仍然是暗示要死,表现那种悼亡伤痛的情绪。第三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中,两个喻象不仅本体仍然没有出现,而且喻象本身出更朦胧。明月照大海,大海有遗珠,珠上有泪,这已经足够模糊朦胧;蓝田有美玉,美玉又生烟,这已经是纯粹的意中之象,连画面也难有了。这种喻象,自伤说认为大海遗珠比喻自己才不为世用,因而有泪,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比喻只有文采,不可淹没。悼亡说则认为珠有泪是伤痛的哭泣,玉生烟是喻玉体埋葬地下。

总之,这五个象喻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都隐藏了本体;

2、自身都带有朦胧的多层次性质;

3、象喻间义没有明确的逻辑上的联系。这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也不相同。“相见”诗中虽然比喻的本体也没有出现,但那个爱情事件本身、那些缠绵的场面、那些外在形象多半还是有联系的,让你看到一个相思离别的过程。而《锦瑟》这些象喻本身就不连贯。由此可见,《锦瑟》朦胧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李商隐所有的无题诗。

再看用典象征。本诗成为千古诗谜的另一个原因是中间四句并列运用的典故所描绘出的四幅象征画面,包含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涵蕴着人生的所有境界:物我两忘心沉梦幻的境界,超越生死心向未来的境界,情天恨海心授魂销的境界,人琴俱亡心寄云峤的境界……凡此种种构出一种永恒的神秘,神秘的永恒。因此宋代西昆派诗人杨亿说:“(本诗)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即是说诗意无边而目.愈研究愈出新意,但钻研起来很难,然而诗的妙义却取之不竭。《锦瑟》的魅力还体现在用典的独特性上,它的奇怪之处在于即使你明白了典故的内涵仍然无法探知诗旨所在,因为义山用典有增殖现象,即它诗中的典故具有发散的暗示件,能引发人们多方面进行联想,沟通欣赏者所历的各种人生体验。他的诗典无一个是经过改造后而呈出新的面貌,他将慧眼参悟原典所获致的感受所产生的梦幻,作为暗示的发射中心,并以此为源构出一幅幅象征画面,画面之间是跳跃的,不是意念的转换,而是意境的融接,梦的叠合,甚至是不可捉摸的意识流程,一种情绪的`状态。这是一种绝对全新的表现手法,如果说李白杜甫的诗是历历楼台,那么李商隐的《锦瑟》就是渺渺云烟。他继承了李贺,用一种更典型更绝对的形象思维,把一切交待、叙述、说明都舍去,几乎只剩下朦胧的图像、层叠的画面。这首诗拨动人的琴弦不止一根,至少有五十之数。钟情者从中伤痛爱情,诗家从中发现诗心,天涯漂泊的游子吟《锦瑟》思乡泪垂,一生不幸的人从中感到彻骨的凄凉……它给人们留下了极大的驰骋想像的艺术空间。

李商隐《贾生》原文赏析 第6篇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JIASHENG

Li Shangyin

When the Emperor sought guidancefromwise men,fromexiles,

He found no calmer wisdom than that of young Jia

And assigned him the foremost council-seat at midnight,

Yet asked him about gods, instead of about people.

——李商隐的爱情诗赏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个时候你也一定在想着我,大你正为我担心,问我什么时候能回来?我被这连绵不断的秋雨所阻隔滞留在这偏远的巴山地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你身边。等我再与你在深夜同坐在西窗之下剪着烛花之时,我一定告诉你此时此刻我是多么的想你……

这是一首想老婆的诗。“共剪西窗烛”表达了夫妻间的亲昵之情态和恩爱之情。李商隐和妻子王氏俪情深感情真挚。当时唐朝正处在严重的*派之争的“牛李**”之中,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是属于李*,可是当时确是牛*当政。所以注定李商隐仕途不会得志,再有再大的本事与雄心也是上不去,只能倍受排挤做个小官到处在外飘泊。李商隐和妻子王氏结婚不到12年,妻子就不幸过逝了。妻子的走后,使李商隐更显得惆怅感伤。他的上司好心想把色艺双绝的歌伎张仙给他做小,可是李商隐却拒绝了。李商隐到死都未再娶……忧郁惆怅伤病的李商隐写给亡妻的悼亡诗也隐晦异常,这首《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 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中的最后一句“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细细品位起来真是令人伤感异常……

李商隐:《正月崇让宅》

李商隐《贾生》原文赏析 第7篇

①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②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③才调:才气。

【简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