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悲壮诗句(共8篇)

悲壮诗句(共8篇)

时间:2023-09-16 09:50:33 古诗文

悲壮诗句篇1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出塞》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

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

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

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

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

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

辛苦刺楼兰。

《饮马长城窟行》

隋·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登单于台》

唐·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蓟中作》

唐·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营州歌》

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代出自蓟北门行》

宋·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渡河北》

南北朝·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幽州夜饮》

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悲壮诗句篇2

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重阳节,在长江之滨的夔州,百病缠身、滞留于此的56岁诗人杜甫,独自登台,眼见秋江秋色,耳闻秋江秋声,感怀国难家愁,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于这首诗,历来评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胡应麟《杜诗详注》称:“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律诗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杨伦《杜诗镜铨》评其为“杜集七言律第一”,近现代及当代很多评家也都各自从此诗的章法、句法、字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点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只意图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对此诗作论述,借以体味杜诗的苍凉悲壮之美。

此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从结构上看,情、景泾渭分明,写景似乎只为抒情起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细细品味,方觉此诗绝非如此简单,而且作为“诗圣”的杜甫,写诗的手法也断不会如此平庸。此诗景中含情、情寓于景,整体感觉意境高阔深远浑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给人以苍凉悲壮的美感。

先看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独自站在高台之上,仰望:风急、天高,空谷中传来哀啭久绝的猿鸣,俯视:水清、沙白,猎猎秋风中鸟群在低低地盘旋。这里写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每一种用一个字形容:急、高、哀、清、白、回,这六个物象就像六个镜头,表现了夔州江滨景色特有的形、声、色、态。我们可以想象:农历九月,两鬓斑白、形销骨立的诗人,独自站在峡口的高台之上,凌厉的峡风掀起了他单薄的衣衫,吹乱了他的头发,面对眼前这灰白黯淡的景物,他怎能不心中生出苍凉悲壮的情感?陶道恕评论此联:“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词‘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联诗人的视野更为阔大,他写落木、江水,用“无边”、“不尽”来形容,更用“萧萧”、“滚滚”来写其动态的气势,好比画家的写意,着意渲染浓厚的秋意,而这浓厚的秋意,不正是作者心中的悲秋之意吗?悲自然之秋其实也是悲自己的人生之秋。听着落木�O�@之声,看着长江汹涌之状,作者心中那人生老大、壮志难酬的感怆恰如这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充满无限的苍凉悲壮之意。此联作者用大手笔,写大景物,读者的思绪也仿佛被这浩大、浓郁的秋色、秋意所浸染,淹没在这满地秋叶、满江秋水之中,与整个意境浑然融为一体,陡然间产生一种情感共鸣。所以陶道恕先生评价这一联:“大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这两联写尽了秋景,也饱含了秋意,两联28字,无一秋字,却处处都在写秋景、抒秋意,正表现了杜甫诗艺的炉火纯青、手法的不露痕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又说:“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用在此处,“我”即作者胸中之情。你看,他写静景:天高、渚清、沙白,色彩是清、白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那种温暖的色调在这里难觅踪影,整个画面恰似一幅清瘦的水墨山水画,苍凉凄清,动景:风、猿、鸟,也是“急”、“哀啸”、“飞回”,凌厉、哀婉、低回,更强化了这种苍凉凄清的感觉,这种惨淡的色调、低回的旋律无不是被作者内心的色彩所浸染过的,也正是作者心中之境在外在之境上的映射。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作者写峡风之急速,天空之高远深邃,落木的“无边”、“萧萧”,长江的“不尽”、“滚滚”这一系列阔大、雄伟的意象,给予读者的是一种崇高之美,更显人类在大自然威力面前的渺小、无奈,进一步呈现了作者心中的那种悲壮之情。所以我认为前两联看似在单纯地写景,其实是景中含情,情寓于景,是在渲染一种浓烈的悲秋氛围,这样也使得后面的情更为蕴藉深厚,更具感染人的力量。

在前两联营造的深厚意境的基础上,后两联水到渠成,直抒胸臆,把心中的苍凉悲壮之情淋漓尽致地加以展现。先看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言道:“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无人陪伴的诗人,寂寥之中登上高台,他视通万里,思接百年,联想到自己离家万里,常年漂泊,独在异乡为异客,时值季节之秋,又逢人生之秋,怎能不和前人一样,生出悲秋之情呢?诗到此处,“秋”字才被点了出来,承上启下,“万里”和“百年”分别从时间、空间的角度,极言自己漂泊之远、作客之久,感时多病,寂寞孤单。宋人罗大经分析此联说:“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回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这也正与前面的写景互为呼应,情和景水乳交融。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安史之乱方休,地方军阀混战又起,自己又年老多病,好友一个一个离开人世,知己日渐稀少,国难家愁,怎不让人徒生“艰难苦恨”之叹而两鬓斑白呢?酒可解千愁,然而此时诗人却百病缠身,欲“借酒浇愁”而不能,人生旅程行将结束竟至于“潦倒”,这种痛苦谁人能解?谁又能解?所以我感觉:此联十六个字力重千钧,蕴涵丰厚,有晚景凄凉的感慨、老病缠身的哀伤、半生漂泊的愁苦,更有忧国忧民的情志,在此,诗人把自己个人的命运、悲哀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把它放在开阔宏大高远的时空中来展示,把悲哀写得相当深厚博大,具有一种崇高感和悲壮美。而这种崇高和悲壮美又是在前面淋漓尽致、大笔泼墨的景物描绘的大背景之下,得以充实并充分完美地表达出来的,没有前面大场面大手笔的描绘、渲染,此处的抒情就不会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和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这首诗以“悲秋”为主题,格调苍凉悲壮,具有悲剧一样的震撼力。其实,秋在人们眼中不一定都能引发悲伤的情感,文学史上也有很多喜秋的诗歌,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还有王安石的《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都让人感觉秋天的明净爽朗,精神勃发。杜甫的《登高》之所以以“秋”为描写对象,以“悲”为情感基调,固然是因为“悲秋”历来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但主要还是和他一生的悲剧命运有着更直接的联系。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从而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产生崇高悲壮之美。年轻时的杜甫,怀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然而却每每不被重用,遭到排挤、贬谪,到晚年还要“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竟落得个“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境地,写《登高》两年多以后,贫病交加,凄凉地死于漂泊湘江的小舟中,他的一生不正是一出让人闻之落泪的人生悲剧吗?此时的诗人仿佛于冥冥之中已料知自己的悲惨结局,所以他写景抒情都渗透着浓郁的苍凉悲壮的情感色彩,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杜甫》里说:“他在风雨雷电中挣扎,血污的翎羽在空中缤纷地炫舞,他长号,他哀呼,唱的越急切,节奏越神奇,最后声嘶力竭,他卸下了生命,他的挫败是胜利的挫败,神圣的挫败。”正是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炽热情感和国难家愁、仕途坎坷的激烈碰撞,使得他的一生结局为“胜利的挫败,神圣的挫败”,才发出了如此苍凉悲壮的一叹三喟。

总之,杜甫的这首《登高》所呈现出的苍凉悲壮之美,深深地打动、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让人们认识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歌的深沉内涵和独特风格,它的艺术感染力真可谓是“前无昔人,后无来学”。

悲壮诗句篇3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下曲(二首)》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横吹曲辞·出塞》

唐·张籍

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

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

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

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

《塞上曲》

唐·裴说

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

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四首》

唐·裴说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悲壮诗句篇4

1)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 影渐不见声渐无,情思却被天涯阻。

3)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4) 风萧萧兮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暮霭纷纷。

7)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8)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

9)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10)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

11) 短聚别离愁满腹,翘首凝望,身影无寻处。

1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3)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14)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15)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秋风清》唐·李白

16)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7)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18)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二首》唐·李白

19)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唐·李白《长门怨》

20)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21) 一曲哀怨幽恨诉,曲尽人散,临行叮咛嘱。

22)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3)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24)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5)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26)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7)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8)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29)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0)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31.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____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32.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____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33.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____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34.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5.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____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36.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____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37.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____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38.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____李白《送友人》

39.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____白居易《南浦别》

40.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____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41.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____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42.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4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李白《送友人》

4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5.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____黄景仁《别老母》

46.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____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47.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____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48.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____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49.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____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50.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k月。____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悲壮诗句篇5

1、《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主颈,归来献天子。

3、《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4、《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5、《赠裴旻将军》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劫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6、《送刘司直赴安西》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7、《凉州赛神》

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

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8、《凉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9、《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10、《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1、《出塞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悲壮诗句篇6

1、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唐·杜甫《垂老别》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3、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6、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2、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14、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15、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16、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1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1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悲壮诗句篇7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从军行》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陇头吟》

唐·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唐·李白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营州歌》

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悲壮诗句篇8

13、《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4、《诉衷情》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15、《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6、《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7、《鹊桥仙·华灯纵博》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18、《蝶恋花》

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