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共3篇)

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共3篇)

时间:2024-01-17 11:24:36 总结报告

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作物体的动量,即 p=mv ,单位为 kg\cdot m/s 。

2、标矢性:矢量,其方向与时刻速度相同。

1、大小: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的大小。

2、方向:动量的变化量的方向也就是速度变化量的方向。

1)若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规定正方向后就转化为代数计算( a xxx、末速度同向, b xxx、末速度反向)

2)若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用矢量合成来计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方向相同

3、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作这个力的冲量,即 I=Ft 。

2、单位:牛 \cdot 秒,符号 N\cdot s 。

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作这个力的冲量,即 I=Ft 。

2、单位:牛 \cdot 秒,符号 N\cdot s 。

3、标矢性:冲量是矢量。

4、冲量的四种计算方法

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2、表达式: Ft=\Delta p=p^{\prime}-p 。

3、意义:合力的冲量是使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合力的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量的量度。

4、标失性: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可以在某一方向上应用动量定理。

5、利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确立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单个物体还是整个系统)。

2)进行受力分析(求每个力的冲量,再求合力的冲量。或者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冲量)

3)分析过程找初末态(选取正方向,确定初、末态的动量和各冲量的正负)

4)列方程求解(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碰撞遵守的规则

1)动量守恒

2)机械能不增加,即碰撞结束后总动能不增加,表达为 E_{k1}+E_{k2}\geq E_{k1}^{\prime}+E_{k2}^{\prime}

3)碰撞后若是同向运动,原来在前面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至少有一个改变或两物体速度均为零。

2、碰撞类型

1)弹性碰撞:碰撞结束后,形变全部消失,动能没有损失。(动能、动量都守恒)

m_{1}v_{1}+m_{2}v_{2}=m_{1}v_{1}^{\prime}+m_{2}v_{2}^{\prime}\\ \frac{1}{2}m_{1}v_{1}^{2}+\frac{1}{2}m_{2}v_{2}^{2}=\frac{1}{2}m_{1}v_{1}^{\prime2}+\frac{1}{2}m_{2}v_{2}^{\prime2}\\\\ v_{1}^{\prime}=\frac{(m_{1}-m_{2}v_{1}+2m_{2}v_{2})}{m_{1}+m_{2}}\\\\ v_{2}^{\prime}=\frac{(m_{2}-m_{1}v_{2}+2m_{1}v_{1})}{m_{1}+m_{2}}

2)非弹性碰撞:碰撞结束后。形变部分消失,动能有部分损失。

m_{1}v_{1}+m_{2}v_{2}=m_{1}v_{1}^{\prime}+m_{2}v_{2}^{\prime}\\ \frac{1}{2}m_{1}v_{1}^{2}+\frac{1}{2}m_{2}v_{2}^{2}=\frac{1}{2}m_{1}v_{1}^{\prime2}+\frac{1}{2}m_{2}v_{2}^{\prime2}+\Delta E_{k损}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结束后,以同一速度运动,形变完全保留,动能损失最大。

m_{1}v_{1}+m_{2}v_{2}=(m_{1}+m_{2})v\\ \frac{1}{2}m_{1}v_{1}^{2}+\frac{1}{2}m_{2}v_{2}^{2}=\frac{1}{2}(m_{1}+m_{2})v^{2}+\Delta E_{k损}

1、反冲现象

1)定义:当物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速度离开物体时,剩余部分将获得一个反向动量,这个现象叫反冲运动。

2)特点: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系统受到的外力,系统动量守恒。(发射炮弹、爆竹升空等)。

3)规律:遵从动量守恒定律。

4)特征:系统的动能是增加的,因为反冲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动能。从做功角度看,在反冲运动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均做正功。

2、爆炸问题

1、解释:爆炸与碰撞类似,物体间相互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远大于系统所受的外力,所以系统动量守恒。

2、特征:动能增加位置不变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有难度的知识点,经常与其他知识点联系命题,难度较大。在解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解题思路,如确立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分析初末态物体的状态、列方程。刚开始遇到不会写的题目很正常,把错的、不会的记到纠错本上,下次遇到同题型就不容易犯错了。前面整理的知识点汇总如下:

后续会更新关于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一~三)的知识点,准高一或者已经上高中的同学如果上课公式没记全可以收藏查漏补缺。如果有帮助的话记得关注我呦,后续会带来更多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梳理。

我是 @涛涛的物理小课堂,一个本硕都是物理师范的研究生,分享高中物理知识,也会针对其他有趣的物理话题进行回答。

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

1) p=p^{\prime}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 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 p^{\prime} 。

2) m_{1}v_{1}+m_{2}v_{2}=m_{1}v_{1}^{\prime}+m_{2}v_{2}^{\prime}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3) \Delta p_{1}=-\Delta p_{2}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大反向。

3、适用条件

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2)近似守恒:系统受到的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3)某一方向守恒: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外力矢量和为零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