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大学应用语文总结(推荐10篇)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推荐10篇)

时间:2024-02-03 10:24:22 总结报告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相关

一、提出问题

二、研究方法

1.被试。本文研究的被试为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的学生。

2.研究工具。第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量表。第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测量表,即他们参加全市统考的成绩。

4.数据收集与分析。问卷共发放了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9份。问卷的记分是采用莱科特五级记分制,从高到低分别是5、4、3、2、1分。所获得的数据用SPSS统计之星软件进行统计并做了相关关系的分析。

三、结果

2.中学生自主学习和英语综合应用的相关关系情况一览表。(见下表)

四、讨论

1.上表结果显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均分为68,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均分为89,这表明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状况都很好,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成果很好,符合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2.从上表结果还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相关性为正相关,而且相关水平非常显著(相关系数为*)。这说明如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就会提高,如果提高了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这说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这意味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五、结论

综合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我们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情况符合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我们做教师的看到了自己的教学成果,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努力的信心。同时,我们发现要想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首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应开发其学习自主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具有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自主学习能力,而不能只看重英语知识的灌输。为适应呼和浩特市发展和交流的需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我们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教师必须了解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是不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的。

附录:问卷调查

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选项。

1.我____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2.我____课前预习。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3.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我____有记载,如日记、心得等.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4.我____参加课外活动来学习英语。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5.我____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表演等。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6.我____对自己英语学习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很了解。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7.我____选择合适的辅助学习资料。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8.我____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9.我____认为制定学习计划对我的英语学习起作用。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10.我每天____听半小时以上英语。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11.我____坚持记一定量生词。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12.我____能看一定量的英文资料。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13.我____在课上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起来发表见解。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14.我____认为与老师和同学谈论英语学习能促进我的英语学习。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15.我____喜欢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学习,而不是教师一言堂。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16.我____听同学们互相说英语。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E.不是

17.当其他学生上讲台讲课时,我____总觉得无事可做。

A.不是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18.你的英语成绩为____。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andForeign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Press,1981.

[2]xxx、刘永.自主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5(2).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基本语言能力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实现成为关注重点。有效教学,简单说来,就是使老师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甚至超额完成。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做法。

一、建立趣味课堂

针对小学生特点,小学的语文教学应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激情,放松学生紧张的学习心情。以“乌鸦喝水”这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场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内容通过表演的方式讲述出来,然后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讨论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乌鸦的什么优点,或者让学生与乌鸦进行身份置换,让他们讲述自己作为一只乌鸦在那种情况下会作何反应,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活泼了课堂,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养成踊跃回答问题的习惯,从而紧跟老师的讲课步伐。这对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来说也是一个可行性较强的方法。总体来说,建立趣味课堂对于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助力作用。但是也应注意的是,趣味性课堂的创建要遵循有意义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所以,老师应特别注意掌握趣味课堂的“度”,不能盲目将课堂打造成无意义的趣味课堂,为了趣味而趣味,这样会使学生对于课堂的重视程度降低,也会使老师的教学效果下降,不利于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有效进行。

二、实现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具备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已被大量运用于各种学科的课堂中,小学语文课堂也不能例外。情景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具有较高的带入度,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带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感,也就更容易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以“升国旗”这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在讲述课文之前向学生讲述国旗图案的来源,国旗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升国旗。然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向同学们播放有关升国旗的相关视频,视频强烈的代入感可以触碰到学生心灵中的爱国情,有助于学生对于接下来课文的理解。在课文讲述完毕后,老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讲述在参与升国旗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升国旗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升国旗,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引导讨论,释疑解惑

开展课堂讨论应作为语文课堂的常用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其学习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应极为重视。讨论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与学生间的讨论,一种则是学生与老师间的讨论。以“谈礼貌”这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先分小组让学生之间讨论讲礼貌的重要性,生活中存在的讲礼貌的行为以及不讲礼貌的行为,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将自己的讨论总结进行阐述。根据学生的阐述,老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问,将礼貌问题上升到道德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深度拓展到新的领域。可以对现在社会上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阐述,将其中的偏激观点收集起来,进行改正,向学生讲述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反思归纳,增强信心

小学语文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某个故事,识别某个汉字,其最终目的是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的陈述能力是需要尤其注意培养的基本能力,课堂小结是锻炼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陈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课堂小结就是对所学知识点的总结概括,是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汲取过程,所总结的正是学生需要重点记忆的地方,应被老师重视。而且,课堂小结中,老师应减少干预,将总结交给学生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既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首次记忆,而且在总结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问题,可以进行查漏补缺,达到完善吸收。最后,老师要在此阶段帮助学生解决疑虑,并对学生总结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使学生能够做到对知识点的真正掌握。

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体现的不仅是老师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发展能力。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老师应极为注重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多变的学生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才能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于京京.小学语文课堂学生提问行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第3篇

一、有声无声恰到好处

英语是一门语言艺术,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它的语言特征,那就是读,读又分为大声朗读、低声阅读、无声默读,在课堂中有效处理好有声朗读和无声默读两者的关系,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在关键的地方,带着学生一起齐声朗读,让学生全面调动自己的各个神经系统,先是通过眼睛获取英语文本或图片信息,然后传播到大脑,再传递给舌齿,发出声音,再传播给耳朵,反馈给大脑,构成一个循环立体的记忆识别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大声朗读不仅可以训练英文单词的发音、语调、嘴型,还能感触朗读过程中的语感,感受其中所要表达的语意和情感,而低声阅读和无声默读则是为了在自己原有的英语知识层面上,去运用原有的英语基础,去获取英语文本信息中所表达的语意、情感等,这时学生更多是在低声和无声中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让知识在运用中提升其价值。比如,在每一节新授课中,对于生词的记忆和理解,我们先可以去让学生大声朗读单词、拼读单词、多遍朗读和拼读以后,再去朗读短语,再让学生低声朗读或无声默读短文,让学生去品味这些生词在文章中的意思和性质,甚至还能通过默读逐渐形成对生词用法的初步认知。这时的大声朗读就是动,而低声朗读或无声默读就是静,动静结合,全面调动学生的语言神经中枢的作用,学生在兴奋和安静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独立交流全面激发

在小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以及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更多地要调动学生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但是又不能忽略基本知识的获取。结合小学生的特征,小学英语的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每周要开展4~5次的英语集体教学活动,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在课堂中,我们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理解的空间,又要给学生交流对话的机会,从独立思考中让学生去理解学习的知识,识记相关的词句的用法。比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牛津小学英语》5B第一单元第一教时(Part Band PartC)中,我们给学生独立地正确地听、说、读、写单词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Chinese,Science,Computer Studies,然后让学生交流合作进行应用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It’s…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in the…We have…首先在学生独立完成单词的读、写过程中,已经基本达成第一个目标,而在学生交流应用句型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句型,还练习了发音和语调,在聆听同组同学的训练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听力和判断能力,对自己应用和同伴的应用中提升了自己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此独立思考是静,交流合作是动,动静合一,相辅相成,静中巩固,动中反馈,效率就大大提升。

三、总结反馈全面巩固

每节英语课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们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收获,小学英语教学完全不在于应试能力的提升,而在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在我们课堂中,学生的总结是必须的,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回顾的时间,让学生在脑海中再次呈现单词的拼读、意思,让每一个学生思索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感受自己的发展和进步。然后再请部分学生总结一下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总结自己的收获,并请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完善,对于学生无法进行完善的过程,老师再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以达到全面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仔细分析这些细节,学生的自我总结反思是静,在静中,学生逐渐提升了自我总结分析的能力。学生表达自己的课堂收获,这是动,在动的过程中,语言表述提升了汉语和英语的表达能力。而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分层隐性提问的方式,对不同层面上的学生进行提问,了解不同层面学生的收获,这对于老师而言是xxx的过程,而接下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必要的巩固补充,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补充中进行查漏补缺,这对教师而言,是要在课前有充分的预设备课,并随学生的掌握情况作全面的补充和完善。通过总结、反馈、补充、完善等一系列动静结合的过程,让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第4篇

一、在电动力学课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目前,我国各类企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同国外企业打交道,从中获取高新技术与经验。但是由于技术人员不懂外语,在交流中大都由外语专业人员翻译,而这些翻译人员由于不懂技术,当涉及到技术细节时往往不能把别人的真实意图表达出来,从而错失良机。为此,全国各地从小学到大学在各个层次上实施双语教学。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欢迎,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一教学活动仅在少数高校(重点本科院校)行得通,在一般高校(比如二本、三本、大专)很难坚持下去,其主要原因在于一般高校往往缺乏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老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各高校应对双语教学老师进行岗前培训,并适当鼓励学生学英语,通过开展英语方面的活动来培养其兴趣。本文就在电动力学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这一问题对我校学生作了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一共发放调查问卷312份,收回286份,有效问卷240份(每人一份),其中物理专业学生126人(占总人数的),非物理专业学生114人(占总人数的),男生94人(占总人数的),女生146人(占总人数的)。同意在电动力学课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生107人(占总人数的),不同意的学生103人(占总人数的),其余30人没有明确意见。在同意的107人中,女生79人,男生28人,其主要原因是双语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大部分高年级学生在过了英语等级考试之后就不再学英语了,在专业课上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同学们掌握专业知识,有效地阅读和写作外文资料。在不同意的103人中,女生50人,男生53人,其主要原因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英语水平以及学生自身的情况提出了质疑,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其中62人认为如果专业老师的外语水平达不到双语教学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也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枯燥,还有31人认为学生自身的英语听说能力还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电动力学课是物理专业的必修课,其专业内容较难,盲目的在电动力学课中实施双语教学可能会适得其反。在对学生是否上过双语课的调查中,结果表明只有12人上过双语课,只有1份问卷认为效果一般,其余问卷均表明效果较差。在对是否学习过电动力学这门课的调查中,结果表明只有36人上过,但是在课堂上并没有使用双语教学。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学校正在开始在各个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初级阶段效果并不理想。双语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四种:(1)英文教材,英语汉语并用讲授(以英语为主);(2)英文教材,对定义、定理、主要的名词概念用英语讲授,其余用汉语讲授,板书用英文;(3)中文教材,定理、定律、原理及概念用英文表述,板书用英文;(4)中文教材,名词、概念给出英文表达,板书用英文。在同意双语教学的107名学生中,只有1人选择第一种教学模式,7人选择第二种,14人选择第三种,剩下的85人选择最后一种。这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和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较差。因此,要想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应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和英语培训,并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提高老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只有这样,双语教学活动才能在各个专业开展起来。

二、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和应对措施

根据以上的调查和分析,为了在电动力学课程中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双语教学课不是简单的双向翻译课,而是通过有效地使用英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方式将专业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解可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英文讲授或中英文相结合)。从教学本质上说,双语教学方法与一般教学方法并无差异,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仍然可以通过课题引入、创设情景、设置疑问等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和回答问题,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

(2)用标准的英语正确地表达教学内容,尤其是定理、定律、原理等等。老师不仅要把知识表达准确,而且也要把英语发音表述清楚,在课堂上杜绝中式英语。各章节内容的预习、复习以及小结尽量用英语,从而使学生能建立比较完整的概念。

(3)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双语教学是以专业知识为主两种语言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上不能把双语课上成英语课。当学生不能从英语的角度理解某些专业知识时,老师要及时用中文讲解,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课堂小结的时候老师应该用英语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归纳,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4)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实现教学互动。要精心选择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应用双语,逐渐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双语教学课不是语言技能的培养课。要使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素质。

(5)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投影仪可以把“电动力学”中的电场线、磁场线等物理图像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且还可以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便可用于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加师生互动和必要的中英文讲解。(6)双语课程的选择和开设时间。对于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上双语课之前,应首先开设专业外语课程。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外语基础才能更好地上好电动力学这门双语课。因此,专业外语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下或二年级上,然后在大二下或者大三上开设电动力学这门双语课,这样才会做到事半功倍,否则,双语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总而言之,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在电动力学课程的建设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然而,在开始阶段,双语教学活动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寻找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我们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

三、双语教学的意义

在我国高校使用双语教学既是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增强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学生掌握最新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新知识、新科技的更新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稍不留神就会被甩到后面。因此,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能同时掌握汉语和外语,以及培养拥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人才素质的内涵要素。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形势,中国要想跻身世界经济洪流,需要大量的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底又通晓英语和英语国家文化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新的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等先进的科学技术都不能与外界脱轨,因此,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学好外语,在专业课中使用双语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格式固定;内容结构固定;语言模式相对固定

在职业学校教学中,应用文因其实用性和在未来工作中应用的广泛性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应用文教学却存在着尴尬,虽教学难度不大,但教学效果往往很差。笔者多年从事应用文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认为应用文教学应“精讲多练”,突出一个“写”。“精讲”即是精讲理论,是为“写”提供理论依据;“写”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是为了达到应用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在精讲理论时应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紧扣“三个固定”来进行。

紧扣“格式固定”

应用文有它的特点,在人们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格式。这种固定的格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明确每种应用文的固定格式,让学生先模其“形”。格式上的这种“形似”会使学生的写作在外在形式上符合应用文写作的规范。这应是应用文写作教学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目标。

应用文种类繁多,每一个文种都有自己的格式,如果让学生分别记忆,会感到记忆量大,且易混淆。如果能对各种格式进行适当的归纳与总结,就会起到删繁就简,方便学生学习与记忆的目的。笔者对事务类、公文类、礼仪类应用文格式做出如下总结:要么是三部分结构,即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要么是五部分结构,即由标题、称呼、正文、结束语、落款五部分组成。两者的不同在于有没有“称呼”与“结束语”,而这两者又是配套存在的,即有“称呼”,就会有与这一文种相对应的“结束语”。所以,在学习每个应用文种时,学生只需问自己一个问题:“该应用文有没有称呼?”然后就能判断出该应用文种的格式。如此一来,教学简单,学生也更易懂。

基于此,每当开始新的应用文教学之前,笔者都会事先明确应用文在格式上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这一认识,并在学生学习一定量的应用文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应用文种在格式上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更为清晰完整的认识。如公文类应用文、礼仪类应用文、事务类应用文中的专用书信、条据中的便条因都有明确的写作对象,所以其格式均为五部分结构;而事务类应用文中的计划、总结,条据中的单据均不需要有称呼,所以其格式均为三部分结构。这些规律性总结可以将应用写作理论删繁就简,极大地简化教学,也会让学生记忆得更清晰。当然,也有特例,如事务类应用文中的会议记录、简报,宣传类应用文中的新闻,经济类应用文等在结构上有其特殊性,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特别记忆。

紧扣“内容结构固定”

应用文写作的重头戏是正文的写作,学生往往对此感到束手无策,因为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如何思考。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是学生缺少生活与工作的经验,二是学生尚未掌握所写应用文种在内容结构上的规律。解决经验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在例文的选择与练习题的设计上多思考,多寻找适合教学的例文,而对正文内容结构规律的认识则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理解、总结。

虽说文无定法,但同一种应用文在相同与相似的使用范围下,其内容结构也具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正文内容的结构具有三段式的特点,即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且每一部分写什么内容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如计划正文的开头部分即计划的前言,一般写计划制定的依据与目的;主体部分写明计划的三要素,即所要达到的目标、采取的相应措施、所作出的时间上的安排或工作的步骤;结尾部分多数写计划执行中所要注意的事项,而且如前面已写得较充分,这一部分也可省略不写。再如请示的正文也分三部分,即请示的理由、请示的事项,结束语。请示的缘由就是提出请示事项的理由、背景、依据;请示的事项就是请求上级批准、帮助、解答的具体事项;结束语是对受文单位提出要求,常用的写法有“以上请示,请批复”。这种正文内容结构上的规律可以说普遍存在于每一种应用文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让学生形成这种规律性的认识。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的困惑。

紧扣“语言相对固定”

学生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最初阶段多数是进行模仿写作:一模格式,以求形似;二模内容,以求神似;三模语言,以求韵味十足。而模仿语言又是学生最难过的一关,因为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已习惯用叙述、说明、议论风格的语言表情达意,对应用文直陈其事、质朴简练、多用偏正、介宾、动宾结构的语言特点毫无认识,更谈不上运用了。所以,在进行写作练习时,许多学生心中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不知用什么样的词语与句式表达才合乎规范。这应该是教师要帮学生解决的难题。那么,教师应怎样做才能教会学生去模仿语言从而突破这个难关呢?笔者认为可分三步走:

(一)分析例文时,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语言,让学生初步了解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如在分析申请书、计划等应用文时,笔者先简单介绍介宾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的结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划出文中使用的这些短语,并结合所讲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短语的特点及在文中如何应用,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这些短语。

(二)在分析例文后,总结出每种应用文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让学生仿写

其实,应用文除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固定的惯用格式外,甚至还形成了“出现次数较多、使用频率较高、具有相对固定位置的术语”,这些术语相互组合形成某些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这种语言模式可以给初学应用文写作的人以很好的指导。如申请书正文的内容结构应分三部分:申请的理由、申请的事项、申请人的态度,这三部分可用如下语言模式:

我是×××,我现在……(写遇到的困难或处于的情况)。为了……,我想……,特此申请……,请批准。

我今后一定会……,以报答领导与组织的关心。

再如凭证性的条据——收条、领条、欠条、借条的语言模式是基本相同的:

今收(领、借、欠)到……单位(或个人)……物品××个(元)。此据。

当然,这几种条据在个别地方也有不同要求,只需讲完后特别说明即可。

在给出每种应用文的语言模式后,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介宾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在语言模式中的运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应用文语言特点的认识,并要求其在写作时自觉运用这些短语。

一开始,多数学生面对陌生的“语言模式”感到无从下手,笔者就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如何套用语言。在反复练习中,学生慢慢明白“原来应用文写作只要照葫芦画瓢就行了”。尽管这些“语言模式”对学生思维有一定的束缚,但对初学者来说,却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有时个别学生也会写出“超出规矩”但又合情合理的语言,笔者也会及时加以肯定。但对那些还不太熟悉应用文写作的学生,笔者坚决要求其按“规矩”来写。

当然,语言是最灵活的,每种应用文的语言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因为使用情况的不同,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变化不是太大,只需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即可。

(三)在反复推敲与比较中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在学生基本掌握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后,教师可通过反复推敲与比较以提高学生写作用语的准确性。同一个动宾结构,可能有多种搭配,但往往只有一个是最符合客观实际的。如“学习气氛”,横线上可填“营造”,也可填“浓厚”,但两者的意思有差别,究竟填哪个,需根据客观实际情况选择。同样道理,同一个意思也可用多种句式表达,但往往只有一个最符合应用文语言特点。如在指出活动目的时,学生喜欢用“为了使同学的课余生活更丰富,使同学间关系更友好”这样的使动句式,语意表达也清楚明白,但读起来总觉得不够顺口,如改用动宾结构“为丰富课余生活,增进友谊”,就更符合应用文的语言规范。如此反复练习,学生会逐渐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也在锤炼语言中感受成功写作的快乐。

通过以上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讲解与练习,学生可基本掌握应用文写作“三固定”的特点,并在大量的练习中慢慢练就写作应用文的技能与技巧,在不断的创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由原来的不喜欢学应用文,逐步变得爱上应用文。

参考文献:

[1]xxx.文秘应用文写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组.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各类专业通用(语文)(第三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xxx.秘书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95.

[4]xxx.文秘应用文写作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开放式文秘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之一[J].南方论刊,2010(11).

[5]xxx浅谈如何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以文秘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6]xxx引进生活元素 倡导生活写作——文秘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J].才智,2010(14).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第6篇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双语课;软件工程;教学改革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现实要求高校要培养大量既具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的专业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专业人才。在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大量专业外语词汇,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的能力。因此,在当前新兴的软件服务外包教学中,创新的专业技能教育联合双语教学,可以提升软件外包人才培养质量。

1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软件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目前,印度是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市场中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占全球市场总额的65%,因为其有人力资源优势。而我国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虽然处于高速增长期,但每年至少存在20万的人才缺口,人才瓶颈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作为山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地方高校,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建立了山东省首个“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制定培养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原则就是提高双语课比例,培养既精通专业,又具有与世界交流能力的国际软件外包人才。

2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我国双语教学的起步较晚,应该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美国和欧洲,基于内容教学理念的各种教学方法都以学科知识为背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注重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1]。其次,我国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语言教学通常情况下只能称为TEFL(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而只有当目的外语逐渐成为日常交流用的语言之一,双语教学才能称为ESL(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2]。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高校和各种培训机构中出现了三种双语教学模式:① MIC全浸入模式;② 双语混合模式;③ 汉语为主模式。

全浸入模式

全浸入模式是我国双语教学的最高层次。教师采用全英语或接近全英语的形式授课,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非常高。笔者的观点是,全浸入式双语课应该尽量安排在大三之后,大三之前给学生进行一定的双语训练,并将本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作为前置课。

双语混合模式

双语混合模式是当前高校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教师采用英汉结合方式,先用英语讲解重点和难点,再用汉语解释。这种模式在一定的课时内用两种语言重复同一知识点,必然会影响正常进度。笔者的观点是,为保证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增加双语课的课时。其次,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再决定是否用汉语解释。

汉语为主模式

以汉语为主教学是一种最初级的双语教学模式。教师主要使用汉语讲授内容,重点是介绍专业英语词汇。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没有专业英语基础的低年级课程中,比如我校在大一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增加学生的专业词汇,为全浸入式双语课作准备。

3软件工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2007年,笔者担负的软件工程双语课经过层层筛选获得了校级双语课立项,每年在大三的四个专业班级中选出一个作为该课的双语班。在几轮课程的尝试过程中,笔者大胆借鉴了国外大学的“双向交流型”课堂模式和培训机构的项目实战作业方法,在下列几个方面摸索得到了一些适合软件工程特点的双语教学经验,特别针对新的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改革了实验环节的双语教学,获得了学校和学生的肯定。

教材和参考书的选择

高水平教材是一门课程成功的基础。相比普通课程,双语教学中学生更加依赖教材。为了保证学生在获得前沿专业知识时又能掌握最标准的专业英语,我们坚持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在课堂中引入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学科知识。同时,为了协助学生理解英文教材,我们给学生指定了涉及该领域的多本中英文权威书籍,激励学生多读参考书。

双语授课方式的探索

在选择双语授课方式时,我们考虑在提高课堂英语讲授比例的同时更加重视使学生听懂,能消化吸收。因此,我们采用“渐进式”双语穿插模式授课,要求学生会用汉语解释关键内容,课程后半段基本用全英文授课,并通过提问来确定学生接受情况,随时灵活调整。例如:在讲白盒测试时,对最简单的覆盖方法“Statement Coverage”,会完全使用英语讲解,并让学生分析该方法的缺陷,而对比较复杂的“Multiple Condition Coverage”,则用部分汉语辅助讲解,以保证学生对难点的正确理解。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避免“Yes or No Questions”式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学生即使不明白,也会大声说“Yes”,也没有得到任何锻炼口语的机会。笔者增加了因果式和假设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用英语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真正学到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获得成就感。

此外,根据软件工程服务外包的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我们在通用的双语教学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了下面的双语互动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达到了非常好的双语互动教学效果。

1) 内容回顾 (Recapitulation)。

作为一项作业,笔者要求学生坚持用英语写“课程日记”(Course Diary),即课后用英语对每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每节课开始时,我们会开展一个“Recap”(内容回顾)环节,由学生用英语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这项作业首先使学生将听到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总结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其次养成了其主动应用专业英语写作的习惯;最后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自主阅读检查(Self-reading Review)。

通过“Self-reading Review”(自主阅读检查)环节,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每次课后作业,教师会给学生指定独立阅读内容,让学生总结预习过程中碰到的专业英语词汇,针对学生总结的内容,教师再进行补充和针对性的讲解。这项内容虽然会占用课堂时间,却为后面的英语讲课扫清了障碍,突出了重点,大大提高了讲课效率和学生水平。

3) 双向互动(Two-way Interaction)。

中国的大学课堂一般为气氛严谨的“单向传授型”模式,教师处于传授知识的主动地位,而学生成为接收知识的被动者,课堂很少有交流,即使有也是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提问。在笔者的课堂中,任何时候有问题,学生可以举手直接发问,教师得到及时反馈,学生及时弄懂问题,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4) 小组陈述(Group Presentation)。

软件工程包含了很多理论,如果使用“填鸭式”方法,学生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因此,笔者对一些重点理论加入了案例讨论内容,这些讨论有时在课程开始,从而引出核心理论,也可能在课堂结束,通过案例让学生体会所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并引出对本次课程的总结。例如:在讲授“软件过程模型”时,通过一个实际失败项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项目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每个小组使用提前准备的幻灯片用英语陈述,其他小组对其解决方案进行质问。最终,大家讨论得到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过程”出了问题,从而引出课程的核心内容“软件过程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实际问题中体会到理论的重要性,并学会了用英语来分析、思考、阐述、讨论和总结问题,提高了学习热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双语多媒体幻灯片的设计

多媒体幻灯片主要依据授课计划和原版教材设计,并针对双语教学和课程特色进行了改进。首先,以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设计幻灯片,对于复杂和核心的内容辅以中文解释。其次,配合双语授课模式,每节课开始的幻灯片都归纳本次课涉及的专业英语词汇,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最后,幻灯片中尽量多采用各种图表结果和设计图,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增强教学效果。

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

对比程序设计课程,软件工程中增加了很多理论性内容,学生只能先获得一个感性认识,而后通过实践才能深入体会。因此,在实验课中,我们参考了一些IT外包项目和培训机构的案例,精心设计了两个实战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开发团队,在两个实战项目中分别选择担任不同角色,根据项目特点选择不同的开发过程,最终提交各阶段英文设计文档。在每个阶段,每个团队都要制作英文幻灯片并派出代表陈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很多课堂无法涉及的开发细节经验,熟悉了开发过程和角色责任,锻炼了撰写英文文档和英文口头表述能力,对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起到了巨大作用。

课后作业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软件服务外包的软工双语课,我们注重的不是作业的数量,而是作业体现的教学效果。作业主要有“主动作业”和“被动作业”两部分。“主动作业”是和课堂教学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复习”,二是“预习”。“被动作业”包含两部分,一是根据需要布置的笔答题,二是实战项目需要提交的英文报告。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笔者发现,“主动作业”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外语技能上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许多学生不再害怕查阅英文资料和撰写英文报告,对今后的深造或工作都有很大信心。

在考核中,我们加大了平时学习表现和实验成绩的比例,作业占5%,课堂表现占15%;实验占20%;期末考试占60%。期末试题和答题采用英语形式考试。由于平时课堂、课下和实验都营造了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学生能够轻松地应对最终考试。

4结语

相比普通的软件工程课程,软件服务外包方向的软件工程双语教学必须突出两个特色。第一,培养软件外包企业需要的“适用性”专业人才;第二,培养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了突出以上两个特色,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得到一些经验,在双语授课模式、实验教学、作业和考核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双语教学在高校仅处于起步阶段,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仍是一项长期工作。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还应该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全面展开,使学生能尽早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无障碍地学习和思维,成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xxx,张秀峰. CLIL学习理念对双语教学的启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161-162.

[2] xxx,xxx 在高校双语教学中探索针对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97-298.

[3] 盖兴之. 双语教育原理[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Special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to Cultivate Software Outsourcing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HAN Ting-t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Department,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China)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第7篇

一、 培养学生语音方面的独立意识

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起初,学生对英语语音知识一知半解,因此要先教好48个音素和语音基础知识,如连读、爆破、语调、国际音标等。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语音作业。上课时再进行正音。句型、课文要跟随老师或磁带朗读,继而进行模仿训练。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活动进行操练。一些规则可以事先不说出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平时课内外语音练习只需示范一下,不必题题讲解,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与总结。因为学生有了以上语音基础知识再去做有关练习时难度不会很大。要求其独立完成,首先可以培养其英语语音的各种“语感”,如单词重音感、句子语调感等;其次,各种语音规则由其总结,印象会更加深刻,记得更牢。至于学生碰到的难点,老师指导一下。以上做法,目的是培养学生过好语音关的独立意识。

二、 培养学生学习句型和课文的独立意识

三、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独立意识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应该寓阅读能力的培养于平时的教学之中。在平时讲到课文或有关阅读理解题目时,让学生独立理解其中的含义。可以采用提问、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事先懂得它们的意思,鼓励他们大胆翻译,只要意思正确,翻译形式可以多样化,这样既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了这方面的独立意识。

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好问、归纳总结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点或不理解部分。这就首先要求学生平时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一旦碰到问题,能够解决的就自己思考解决,确实感到困难的再问,不要不动脑筋就问。同时又要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学习中碰到自己确实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不能含混过关,而是应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因为学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及时发问。这样老师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指导他们。因此,独立思考与勤学好问这两方面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还有,要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养成自己归纳总结英语知识的习惯。这方面关键是老师做好引导工作,采用各种引导方法,诱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对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才能印象深刻,运用自如。如教授限制性定语从句时,写出大量的句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 ① 当先行词是人时用who或that引导定语从句。 ② 当先行词是物时用which或that引导定语从句。 ③ 当先行词既有人又有物时只能用that来引导。

五、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意识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第8篇

关键词:复习方法;修正;达标练习

一、复习进度

高三语文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庞杂,复习时间却非常有限,一轮复习时间从2014年9月―2015年3月,复习进度是本学期要上到文言文虚词部分和翻译部分,本学期有将近四个月的复习时间,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11个专题,经过归纳整理基本划分成了三大专题:成语、病句、语用题。计划需用五到六周的时间,我们将较多的复习时间留给复习周期较长的古代诗歌鉴赏模块,分类型、分题材进行复习,让学生把握诗中景、物、事、典与诗人所抒之情、所述之理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归纳整理读懂一首诗的基本方法。这一模块初步预计在11月末结束。12月进入文言文复习,针对高考文言文考查原则“选文在课外,知识在课内”的原则,先对必修全五册书中的文言知识进行回顾,尤其是必修四、五中的重点篇目,再从高考试题出发,把握近年来考查的高频文言实虚词,为文言翻译打好基础。对于高考名句默写则是贯穿复习始终,不断强化,将重复作为记诵名句最好的方法,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复习巩固课背诵文和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二、复习方法及其修正

针对这一届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问题,我确定了以夯实基础为主、方法指导为辅、达标训练为本,面面俱到、不留空白的复习方法。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在正确使用成语以及修改病句方面,我们不惜花费大量的课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总结做题方法。在做这些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惑,新课标卷与以往的大纲卷不同的是取消了字音、字形、标点符号的考查,而字音字形又是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所以就有些矛盾,究竟是花大力气让学生狠抓基础,少些功利之心,着眼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是直接大刀阔斧地舍弃。我们权衡了之后还是在字音、字形、标点符号上花费了一些时间,因为高考试题对以上基础知识依旧有隐性的考查,不过收效如何还有待商榷。

关于复习方法的修正,对于我来讲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处在摸索之中,就必然会有思考,每一专题从哪些角度来讲会让学生接受得更好,哪些知识点还需深入挖掘等等,而对于复习方法的修正,也正是我对高考备考思路方案的再次梳理。比如,在复习修改病句时,我总结高考必考的六大语病,将每一类语病的错误特点都做了总结,但是学生并未完全理解并掌握,所以我在反思之后,想到是学生自己没有对这六大语病的错误类型和修改方法做一总结,于是我让学生画了病句类型的树形结构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记忆和理解,这样留给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这也充分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让我思考语文备考课是否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看书、做题、总结、练笔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享受语文的魅力?

三、对于达标练习的修正

达标练习这一做法是我在高三复习中采取的一个新的做法。达标练习即我在每一专题结束后,经过三到五天的冷却期,专门命制达标过关试卷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过关标准是正确率达到80%,未达到标准的学生进行第二次补考,如果还是未达到过关标准,再进行第三次补考,重要的是反思和总结。

如何看待达标练习的作用,我制订了“前后比照、修正为要”的准则。其作用一是通过前一轮的复习,对学生复习的状态进行测试,给学生复习的压力和动力;二是通过每一次的过关考试帮助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让其在复习中有资料可用;三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以考试形式进行的达标练习测试能够再次巩固学生所学。对于达标练习的修正,还需要再关注“修正”这两个字,修正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的,因为是首次采用这样的形式,所以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些许困惑,而修正正是针对这些困惑,我们对达标练习进行的调整。

例如,在遇到全班学生正确率80%都没有达到时,要思考正确率的要求,思考试卷难度等问题,比如说修改病句难度较大,是不是应该把正确率降到70%;在复习主观题专题时,该如何定义80%的准确率,题目的难度应该怎样把握等。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第9篇

按照《英语中考说明》,把握考试重点和范围带领学生进行总复习。将每一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已经学过的知识。老师还要让学生利用早读的时间进行单词短语句型的背诵,特别要将其融入到课文中进行课文的背诵,背诵过关后还要进行默写加强学生的记忆。英语学习的内容复杂繁多,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对出现频率高的、学生总是不会做的知识重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反复练习。对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知识可以进行简单的口头复述,但一定要全面。对学生总是容易出错的知识,要总结并引导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和记忆。同时还要让学生做往届中考的试题,总结常考的知识重点,反复出现的单词、句型和短语,为学生解答不懂的试题,让学生能够记住做过的每一道题。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这对学生考试做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在上课的10到20分钟内带领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样,听力的练习也很重要。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放课文听力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来锻炼学生的听力,让学生能在考试的时候快速地找到重点,为英语的听力考试打好基础。

2. 分类复习阶段

分类复习阶段就是要帮助学生做专题复习。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单选阅读以及作文的专题复习。首先,对于单选题的专题练习,老师除了要督促学生背单词记短语之外,还要利用上课的5至10分钟进行单词短语的考察,检查学生的记背状况。同时,老师还要带领学生复习各种词的用法。带领学生多做题,因为做题可以培养学生做题的感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单词的用法。老师还要把学生经常做错的题总结出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以加强记忆。其次,对于阅读的专题复习,老师应要求学生回家多做阅读,当然在学校的练习也必不可少。在课堂上练习阅读时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地阅读,并且培养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老师应教授学生阅读时的技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做题速度,也能提高他们做题的准确性。如果在阅读时遇见不明白意思的单词,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可以跳过这个词,但如果影响到文章的理解,那就要根据文章的前后猜测词意。最后,对于写作的专题练习,老师应在每个星期都设置一节作文课,组织学生写作文并且当堂批改,总结出学生在写作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为学生现场答疑。老师还要帮学生多总结一些万能句、优美的开头句、表达自己观点的句子让学生记忆,让学生多看往届的作文题,多背一些文章培养写作的感觉。

3. 综合复习阶段

复习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时老师应该更加注重综合复习。多为学生准备一些模拟考试卷子做最后的综合复习。在这一阶段,老师应更加注重教学生做题技巧,而不是为学生讲解为什么要选这个。在这一阶段就是需要大量的做题。在这一阶段学生会对做题出现厌烦心理,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帮助学生做好最后的综合复习。

4. 自由复习阶段

在考试前的一个礼拜内就是学生进行自由复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复习。让学生在课上看卷子,复习自己觉得薄弱的知识,让学生看错题,为学生解答不明白的问题,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心理的引导,告知学生考试时要注意的问题,为学生消除考试焦虑。在这一阶段适当地讲一些做题的技巧,但老师更应该注意学生所问的问题,在最后为学生们统一做最后的巩固。

5. 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总复习中,复习中的重点就是要把书本和习题结合起来。其实语言类的学科本身就没有重点,就是靠日积月累的学习。但是为了给学生增加考试的信心,适当的画重点也是可以的。总之,复习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解决复习时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多做题多练习以养成总结错题的习惯。要督促学生多背多记好的优美的句子,并且能将这些句子运用到作文中去。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就算是考试相信学生们也会从容不迫的面对。

[参 考 文 献]

[1] xxx. 如何做好中考前的英语总复习[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9).

[2] xxx. 中考复习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8(Z1).

大学应用语文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 英语 旅游专业课程 无缝衔接 项目课程

1.引言

旅游英语专业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英语和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英语课程,但英语口语课程与旅游专业课程相互脱离,从而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旅游专门人才能力的提升。要克服两者相互脱离的现象,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项目课程的结构设计、项目课程的工作任务、项目课程的知识负载、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四个方面实现英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才能达到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

2.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之一的朝阳产业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行业引领职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经验的精髓。旅游英语专业只有建立项目课程体系,实现英语课程,尤其是英语口语课程与旅游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才能使学生成为“英语+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旅游专门人才,在人才市场具有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才能使旅游英语专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

必要性

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由粗犷型向集约型发展,国民经济将进入到一个经济转型的发展时期。旅游业作为绿色环保型产业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业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大力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尤其是要努力培养更多的旅游业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从事涉外旅行社和涉外饭店工作,既懂业务,又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一线工作人员。目前,这方面的工作人员十分缺乏,其中,最紧缺的人才是英语导游。

3.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机制

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机制的内涵及要素

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机制的内涵

所谓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机制(Mechanism for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Tourism Specialized Curricula)可以理解为:以学习者为本,凸显课程结构设计中英语课程的主导地位,强调英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在知识负载方面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确定英语课程以英语口语教学为主线贯穿整个专业教学过程,突出英语语音和听力教学,注重课程内容向工作任务描述的转换,反映专业课程对应岗位群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体现旅游工作领域的特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

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机制的要素

无缝衔接机制由两大要素构成,即专业的贴近度和岗位的结合度,其核心是工作任务的细致描述,其关键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工作过程中的结合点。两大要素融为一体则是通过英语口语项目课程系列这一主线和旅游专业英语项目课程系列这一辅线共同来实现的。该主线包括英语口语、旅游英语口语、领队英语等项目课程,这一项目课程系列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旅游工作岗位所必备的英语口语能力,它是一条教学明线;与之相对应的是由旅游英语、饭店英语和领队英语三门项目课程所构成的课程结构设计辅线,它是一条教学暗线,它所包含的这两门英语课程在教学中仍将突出口语教学的比重。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更强调旅游专业知识的广度,而后者更注重旅游专业知识的深度;在教学中,这两条线相互依托,齐头并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专业知识的输入更具系统性和专业性。两条凸显英语口语教学的明暗线的交叉点就是学生的综合实践,其综合实践体现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的综合评定效度

衡量和考察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的教学效果,需要一个合理的综合评定效度,该综合评定效度可通过相应的主体系列考试(Main Suite Examinations)来实现。该系列考试旨在考察学生运用英语来谈论和解决与旅游行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共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主线英语口语系列课程考试,占口语总分数的60%;另一部分是辅线专业英语课程系列中的口语考试,占口语总分数的40%。这两个百分数植相加,构成综合评定效度(Integrated Assessment Efficiency)。该效度可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它能够比较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口语水平。

关联的深度

英语课程有关介绍旅游背景知识的内容是以主要客源国概况或中外文化比较等课程为主,强调英美文化,兼顾中国民族文化和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了解知识文化(knowledge culure),突出普通文化(common culture),强调不同民族的普通文化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跨文化交际所涉及到的各国风俗方面的禁忌要着重介绍。

关联的广度

鉴于课时所限,课堂教学中讲授的文化所涉及的广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应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具体的实施标准应依据旅游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另外,还可以通过开设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关联的深度和广度是对立的统一,在“够用为度”的原则下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力求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达到“学有所长”,这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努力达到“博而精”的境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将一线教学和二线校园文化建设联系起来,成立各类英语社团或俱乐部,营造跨文化交际的氛围,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实现英语口语学习由试误到顿悟的转变。

4.旅游英语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

项目课程的结构设计

在旅游英语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其结构设计方面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具体而言,英语听力针对政策与法规、主要客源国概况或中外文化比较方面,英语口语注重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英语口语作为核心技术课主要是国内景点讲解,遵循“立足本市、本省,辐射全国”,注意将教学内容同领队考证与英语导游考证挂钩,使之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旅游英语侧重对导游业务和饭店管理的总体介绍,旅游英语口语注重沿途讲解和景点讲解,领队英语强调其需要履行的职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尤其是要注意主要客源国家的禁忌。饭店英语应以口语练习为主,突出前厅用语、兼顾客房和餐饮用语。

项目课程的工作任务

根据项目课程的要求,英语课程与旅游课程的教学分为入门、深入和强化三个阶段。课程内容的载体是工作任务,所有课程均应通过细化描述的工作任务来实施。第一学期为入门阶段,侧重英语语音练习操练及提高英语的辨音能力,熟悉和掌握英语变体,这是英语听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听力课程开设四个学期。第二、三学期为深入阶段,重视学习和掌握与旅游行业相关内容的英语常见表达方式,强调英语语音的规范性,这一阶段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和综合就业竞争力。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上半段为强化阶段,注重将所学旅游行业工作领域的主要内容实际运用于专业相关领域的能力,为第五学期下半段和第六学期的毕业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项目课程的知识负载

按照项目课程的要求,所教授的知识必须均匀地分配到每个教学单位里,每个项目的内容必须保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因此,每个项目只有在课程取材和课时分配上保持知识布局的均衡,才能确保细化描述的工作任务的完成。

课程取材

为实现英语和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 英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在知识负载方面必须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其对应度所遵循的标准是英语课程的知识点应取材于旅游专业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而不厌,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学有所长。这就要求必须找到英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之间的最佳切入点,以及切入的深度和广度。为此,旅游背景知识所涉及的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知识文化和普通文化知识,可以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系列和英语口语课程系列来获得;旅游交际技能则通过英语口语课程系列来掌握。

课时分配

在旅游项目课程体系中,英语课程应超过旅游专业课程,保证英语总课时占专业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英语听说课程学时占三分之一,覆盖三至四个学期;综合英语课程占三分之一,涉及三个学期,专业英语课程占三分之一,跨越两到三个学期。旅游专业课程只占专业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其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模拟导游、饭店客房服务管理等课程可以考虑采用“1+1”教学模式来进行,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课程总学时所占专业总学时的比重,这也是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一种创新。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

旅游英语专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非常重要。这些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专业项目课程所确定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外部框架,但是,仅有这一框架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的内部机制,找到两者在工作过程中的结合点,从而达到有效整合的目的。该内部机制必须是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如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校企股份合作等。无论是哪种合作方式,都必须强调长期性和互惠性。只有合作建立在长期的、互惠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其整合的实效性,才能真正使学生在由仿真模拟实训室向实际工作环境过渡中逐步学会执行项目课程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和完成相应的工作过程。

5.结语

通过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项目课程的结构设计、课项目程的知识负载、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四个方面实现英语课程与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是摆在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所以,实现英语课程与旅游专业课程无缝衔接必将有助于提高旅游英语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增强旅游专门人才的综合职业技能,更好地促进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xxx,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