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电场部分总结(热门8篇)

电场部分总结(热门8篇)

时间:2024-03-30 11:36:19 总结报告

电场部分总结 第1篇

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

2、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1、定义: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2、定义式: C=\frac{Q}{U} 。

3、单位:xxx( F )、微法( \mu F )、皮法( pF )。

4、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高低。

5、决定因素:由电容器本身物理条件(大小、形状、极板间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两极板间电压大小无关。

1、组成:由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构成,中间被电介质材料隔开

2、决定式: C=\frac{\varepsilon_{r}S}{4\pi kd} 。

3、定义式和决定式的比较

1、做直线运动的条件

1)该粒子所受合外力 F_{合}=0 。

2)该粒子所受的合外力 F_{合} 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2、若电场为匀强电场

动力学角度: a=\frac{qE}{m};E=\frac{U}{d};v^{2}-v_{0}^{2}=2ax

功能关系角度: W=qU=\frac{1}{2}mv^{2}-\frac{1}{2}mv_{0}^{2}

五、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

1、运动规律

1)沿速度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沿电场力方向的分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2、两个结论

1)不同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同一电场加速后再从同一偏转电场射出,其偏移量合偏转角总是相同的。

2)粒子经电场偏转后射出,其合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本专题主要是电场的知识内容,很多同学都会觉得高中电场很难学,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平时对电的概念比较模糊,力学我们可以联想有更好的生活场景代入,电学我们只能想象电荷、电流、电场的概念。其实电学跟力学一样,本质上都是讨论力与运动,我们的学习策略可以相互迁移,只不过我们需要额外去记更多的新概念,但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当然,高中的力学知识点得熟练掌握,才能让你事半功倍。前面整理的知识点汇总如下:

后续会更新关于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一~三)的知识点,准高一或者已经上高中的同学如果上课公式没记全可以收藏查漏补缺。如果有帮助的话记得关注我呦,后续会带来更多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梳理。

我是 @涛涛的物理小课堂,一个本硕都是物理师范的研究生,分享高中物理知识,也会针对其他有趣的物理话题进行回答。

电场部分总结 第2篇

1、定义及意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电流做功不仅有大小而且有快慢之分。用电器的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只能说明用电器电流做功快,并不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2、公式:P=W/t=UIt=UI,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器。

3、单位:xxx(W),千瓦(kw)

4、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5、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原理;(2)实验电路图;(3)实验步骤;(4)数据处理。

电场部分总结 第3篇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2、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功是电能转化的量度。电功是过程量,电流做功时,总伴随着能量状态的变化。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的数值与该用电器此时消耗的电能数值完全相同。

3、电功的公式及其变换式:W=UIt(变换式W=U2/Rt,W=I2Rt),即电流在某段电流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电功的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

5、电功测量: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电场部分总结 第4篇

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xxx=Fv平 {P:瞬时功率,xxx: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_;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

(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

(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106J,1eV=×10-19J;

(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电场部分总结 第5篇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电荷(带电体)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物质。电场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其基本性质就是对置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电场力。电场的检验方法:把一个带电体放入其中,看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试探电荷:用来检验电场性质的电荷。其电量很小(不影响原电场);体积很小(可以当作质点)的电荷,也称点电荷。

电场部分总结 第6篇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 \varphi=\frac{E_{p}}{q} 。

3、标失性:电势是标量,但也有正负之分,正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高,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低,电势的正负号代表大小。

4、相对性:电势具有相对性,同一点的电势会因选取的零电势点的不同而不同。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称为电势能。

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1)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改变量的负值,即 W_{AB}=-\Delta E_{p}=E_{pA}-E_{pB}。A、B表示始末位置。

2)电势能的大小: W_{AB}=E_{pA}-E_{pB} ,若令 E_{pB}=0 ,则 E_{pA}=W_{AB} ,即一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数值上等于将其从该点移到零电势能位置过程中静电力所做的功。

1、定义:在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作电势差。

2、表达式: U_{AB}=\varphi_{A}-\varphi_{B} 。

3、静电力做的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U_{AB}=\frac{W_{AB}}{q} 。

4、影响因素:电势差主要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电荷 q 及电场力做的功 W_{AB} 无关,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5、电场强度的方向和大小与电势差的关系:在电场中,电场强度方向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曲面

2、特点

1)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即跟场强的方向垂直。

2)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3)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4)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反之越小。

1、内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 U_{AB}=Ed , d 为电场中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2、适用范围: E=\frac{U_{AB}}{d} 只能用在匀强电场中进行定量计算,在非匀强电场中, E 是电势差随空间的变化率,用 E=\frac{U_{AB}}{d} 得到的是 A、B 间电场强度的平均值。

电场部分总结 第7篇

1、场源电荷

2、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它所带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

简称场强

国际单位:N/C

电场强度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即如果Q 是正电荷,E的方向就是沿着PQ 的连线并背离Q;如果Q 是负电荷,E的方向就是沿着PQ的连线并指向Q。(“离+Q而去,向-Q而来”)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本身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反映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性质,其大小表示电场的强弱,由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和点的位置决定,与检验电荷无关。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

1V/m=1N/C

电场部分总结 第8篇

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需要关注到物理总结学习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各种物理难点,从而采取有效举措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思考,培养自身发现问题与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高中学生应当拥有自己的错题集,尤其是对高三学生来说,错题集能够让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而物理总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通过提纲挈领可以把散乱的知识点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帮助高中学生构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比如,对于课堂中提到的物理定理关键性,如果把物理定理看成是建筑的图纸,图纸不完整就不能建设出宏伟的建筑,所以,物理定理学习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时期的物理定理必须要自身去体会和感悟,然后在使用和练习的过程中加深对其知识的理解。并且,要懂得使用物理定理分析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此一来,就可以亲身体验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以及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