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电子课程设计总结(必备22篇)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必备22篇)

时间:2024-05-04 11:08:42 总结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篇

针对“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的就业结构型矛盾,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的改革。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国家层面,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对象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将率先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向职业教育转变。嘉应学院于2001年升为本科院校,在改革院校之列,应做好规划应对学校即将到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的转型。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目标

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了软件和集成电路、数字家庭以及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本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应契合产业发展方向,针对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和智能安防领域,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此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调与产业的对接,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实现该目标,需要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培养学生的职业定位

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研究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系统软硬件底层开发。硬件相关工作方面:学生通过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等基本原理的学习,能够从事相关基础元器件的研发工作。软件相关工作方面,学生通过操作系统、处理器内部体系结构和接口电路工作原理的学习,能够编写硬件的底层接口程序,从事一些基础的研究工作。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需要熟悉生产设备的工作过程,能够应用和操作设备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应用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层次处于上述两种类型学校学生的中间,必须要实现差异化培养,具有自身不同于研究型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特色,在产业结构中寻找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应该熟悉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了解元器件的性能参数以及影响其工作的因素,能够根据客户提出的设备的性能指标和不同要求,“选择”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通过合理的组合连接,形成生产设备,或是能够测量某些物理参数的仪器和仪表,或者是智能家居中的控制系统、安防系统等等。该类型学生主要从事的是系统集成工作。从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结构来看,大部分企业还是生产型的,从事研发的企业和研发方面提供的工作岗位相对较少,所以对从事底层设备研发的人才需求有限,而对系统集成人才需求较大。

工作岗位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嘉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改革思路。智能化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的仪器设备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算法运行,脱离人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基于此,确定培养的学生的未来的职业定位为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广东省电子行业发达,提供的相关产业岗位较多,95%以上的学生会在广东省内就业。就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调试和安装工作。作为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就业之初可以做为企业研发部门的软件、硬件工程师,随着相关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以及自己本人的不断努力和学习,有部分优秀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可以成长为产品的项目工程师。如果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则可以成为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只要努力,职业提升空间较大。

课程模块设置

学生要想在将来能够胜任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和系统集成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号转换变换、总线接口和软件编程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的模块设置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产业对接模块。针对学生将来从事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作,要求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如下:基础模块包括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信号与系统、传感与检测、数字信号处理、虚拟仪器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提高模块包括了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微机与单片机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产业对接模块含有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和智能家居等课程。基础模块电子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为提高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提高模块中的课程主要学习由8位,16位和32位处理器内部体系结构和编程方法和系统硬件描述语言,这些是智能电子产品的核心。而产业对接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智能电子产品系统。

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框架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该模块包括国防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与技能课、体育和全校性公共任选课,总计57学分,1004学时。具体课程为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廉洁修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I-IV,含口语与写作)、大学计算机基础、健康与心理教育、大学语文(含应用写作)、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体育(含选修),公共任选课。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法律和国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成为一个道德和人格上成熟的人。

专业课程教育模块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2篇

课程设计是学生即将完成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本门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操作应用铸就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各种电路都有大概的解,这次对调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制作,让我解设计电路的过程,也让我解关于调频接收机的原理与设计理念。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不可能与理想情况完全一致。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要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路,必须要细心,耐心,认真。在老师的指导下,整个电路稳定工作。课程设计过程中很多步骤在设计时需要反复实践,其过程很烦琐,有时花很长时间设计出来的电路还是需要重做,那时心中会很急躁,就需要我们静下心,仔细查找原因,然后作出相应的改动。整个过程花我不少时间,可当做完时才发现做这个实验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有时无法找出错误便更换器件重新接线以使电路正常运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把理论中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并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电路的连接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设计中独立解决问题,也包括怎样去查找问题。在整个课程设计完后,总的感觉是:有收获。以前上课都是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而现在却可以将以前学的东西作出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确学得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以下是我实验时这门课程觉得应注意的问题:

(1)多看资料书,再试着组装,由易到难,由小到大。

(2)思路很重要,不能盲目,首先要有一条主线,再以主线为基础分支。

(3)这门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要多动手。

(4)独立思考很重要,但同学间的相互帮助比较是很有益的,我平时还是喜欢和同学讨论,和同学一起不但可以相互查错,还可以相互学习,体验别人的错误,增长自己的经验,扩展自己思路。

通过这次对调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制作,让我解设计电路的过程,也让我解关于调频接收机的原理与设计理念。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不可能与理想情况完全一致,。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各种电路都有大概的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

本学期开设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要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路,必须要细心,耐心,认真。在整个电路的设计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各个单元电路的连接及电路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仔细比较分析其原

理以及哪种更加可行。在老师的指导下,整个电路稳定工作。课程设计过程中很多步骤在设计时需要反复实践,其过程很烦琐,有时花很长时间设计出来的电路还是需要重做,那时心中会很急躁,就需要我们静下心,仔细查找原因,然后作出相应的改动。

通过这次对调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制作,让我解设计电路的过程,也让我解关于调频接收机的原理与设计理念。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不可能与理想情况完全一致,。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整个过程花我不少时间,可当做完时才发现做这个数字钟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主要是在调试时花不少时间,其间换不少器件,有的器件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运行中就无法看到效果,所以调试花我不少时间,有时无法找出错误便更换器件重新接线以使电路正常运行。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把理论中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并在调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电路的调试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设计中独立解决问题,也包括怎样去查找问题。似乎所有的事都得自己新手去操作才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小小的课程设计让我可以熟练的操作multisim软件,也解不少器件的功能的应用,也加深对数字电路认识和理解。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用软件仿真,如果是实际加工电路板就更加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因此,我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这次对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们解设计电路的程序,也让我们解数字钟的原理和设计理念。要设计一个电路总要对着一个参考电路图才可以连接,但是最后的成品却不一定与想象的完全一样,因为在事迹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所以要合理布局这样连出来的成品才比较美观。设计过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面前,我们没有退缩,而是

勇敢的去面对,积极的去解决,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他人的帮助,最终取得成功。通过亲自动手连线,试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巩固书本的知识,同时也学到新的学问,明白实践的可贵性。动手能力的提高,细心与耐心的培养,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是我们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最大的收获。

在整个课程设计完后,总的感觉是:有收获。以前上课都是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而现在却可以将以前学的东西作出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确学得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如:如何利用现有的元件组装得到设计要求,如何找到错误的原因,如何利用计算机来画图等等。但也遇到不少的挫折,有时遇到一个错误怎么找也找不到原因所在,找老半天结果却是芯片的管脚接错,有时更是忘接电源。在学习中的小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犯,在动手的过程中却很有可能犯。特别是在接电路时,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而且很不容易检查出来。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这次课程设计,加强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解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更多的认识。而且还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下次就忘,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印象深刻。

在制作PCB时,发现细心耐心,恒心一定要有才能做好事情,首先是线的布局上既要美观又要实用和走线简单,兼顾到方方面面去考虑是很需要的。另外就是制板和焊接,在这方面问题不是很大。

最后就是调试,出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比如发现有部分功能没有实现,仔细检查一遍,才发现有根线接错,而且有些地方存在虚焊现象。改正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

此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受益匪浅,今后的制作应该更轻松,自己也都能扛的起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感谢老师的指导,也同样谢谢其他各组同学的无私帮助!

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查找资料,我终于完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这篇论文。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设计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和同学完成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对模拟电路的粗略认识和对相关软件不很解的状态,开始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非常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

虽然我的论文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可以自豪的说,这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有我的劳动。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3篇

课程设计是学生即将完成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本门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操作应用铸就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各种电路都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次对调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了解了设计电路的过程,也让我了解了关于调频接收机的原理与设计理念。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不可能与理想情况完全一致。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要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路,必须要细心,耐心,认真。在老师的指导下,整个电路稳定工作。课程设计过程中很多步骤在设计时需要反复实践,其过程很烦琐,有时花很长时间设计出来的电路还是需要重做,那时心中会很急躁,就需要我们静下心,仔细查找原因,然后作出相应的改动。整个过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可当做完时才发现做这个实验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有时无法找出错误便更换器件重新接线以使电路正常运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把理论中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并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电路的连接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在设计中独立解决问题,也包括怎样去查找问题。在整个课程设计完后,总的感觉是:有收获。以前上课都是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而现在却可以将以前学的东西作出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确学得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以下是我实验时这门课程觉得应注意的问题:

(1)多看资料书,再试着组装,由易到难,由小到大。

(2)思路很重要,不能盲目,首先要有一条主线,再以主线为基础分支。

(3)这门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要多动手。

(4)独立思考很重要,但同学间的相互帮助比较是很有益的,我平时还是喜欢和同学讨论,和同学一起不但可以相互查错,还可以相互学习,体验别人的错误,增长自己的经验,扩展自己思路。

通过这次对调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了解了设计电路的过程,也让我了解了关于调频接收机的原理与设计理念。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不可能与理想情况完全一致,。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各种电路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

本学期开设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要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路,必须要细心,耐心,认真。在整个电路的设计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各个单元电路的连接及电路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仔细比较分析其原

理以及哪种更加可行。在老师的指导下,整个电路稳定工作。课程设计过程中很多步骤在设计时需要反复实践,其过程很烦琐,有时花很长时间设计出来的电路还是需要重做,那时心中会很急躁,就需要我们静下心,仔细查找原因,然后作出相应的改动。

通过这次对调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了解了设计电路的过程,也让我了解了关于调频接收机的原理与设计理念。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不可能与理想情况完全一致,。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整个过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可当做完时才发现做这个数字钟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主要是在调试时花了不少时间,其间换了不少器件,有的器件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运行中就无法看到效果,所以调试花了我不少时间,有时无法找出错误便更换器件重新接线以使电路正常运行。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把理论中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并在调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电路的调试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在设计中独立解决问题,也包括怎样去查找问题。似乎所有的事都得自己新手去操作才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小小的课程设计让我可以熟练的操作multisim软件,也了解了不少器件的功能的应用,也加深了对数字电路认识和理解。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用软件仿真,如果是实际加工电路板就更加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了,因此,我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这次对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们了解了设计电路的程序,也让我们了解了数字钟的原理和设计理念。要设计一个电路总要对着一个参考电路图才可以连接,但是最后的成品却不一定与想象的完全一样,因为在事迹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所以要合理布局这样连出来的成品才比较美观。设计过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面前,我们没有退缩,而是

勇敢的去面对,积极的去解决,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他人的帮助,最终取得了成功。通过亲自动手连线,试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巩固了书本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新的学问,明白了实践的可贵性。动手能力的提高,细心与耐心的培养,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是我们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最大的收获。

在整个课程设计完后,总的感觉是:有收获。以前上课都是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而现在却可以将以前学的东西作出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确学得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如:如何利用现有的元件组装得到设计要求,如何找到错误的原因,如何利用计算机来画图等等。但也遇到了不少的挫折,有时遇到了一个错误怎么找也找不到原因所在,找了老半天结果却是芯片的管脚接错了,有时更是忘接电源了。在学习中的小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犯,在动手的过程中却很有可能犯。特别是在接电路时,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而且很不容易检查出来。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而且还记住了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印象深刻。

在制作PCB时,发现细心耐心,恒心一定要有才能做好事情,首先是线的布局上既要美观又要实用和走线简单,兼顾到方方面面去考虑是很需要的。另外就是制板和焊接,在这方面问题不是很大。

最后就是调试了,出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比如发现有部分功能没有实现,仔细检查了一遍,才发现有根线接错了,而且有些地方存在虚焊现象。改正了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受益匪浅,今后的制作应该更轻松,自己也都能扛的起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感谢老师的指导,也同样谢谢其他各组同学的无私帮助!

经过了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查找资料,我终于完成了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这篇论文。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设计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和同学完成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对模拟电路的粗略认识和对相关软件不很了解的状态,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非常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

虽然我的论文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可以自豪的说,这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有我的劳动。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4篇

一、《电子产品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现有的认知体系为基础,以培养具备技术指导、研发助理所具备的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时基于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技能组织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活动,精讲多练、务求实效。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围绕电子产品设计研发助理、电子产品生产一线技术支持等岗位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岗位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定;根据企业需要以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将实际研发项目、典型产品案例及学生创新项目作为载体构建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在教学中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建立过程化、标准化、开放式的教学评价。

二、《电子产品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按照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来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框架,用从而构建教学内容。要根据电子从业人员的典型岗位,提炼出其典型工作任务有硬件电路设计、测试方案制定、文件整理以及产品故障分析,结合校企合作,本课程中以典型、真实的电子产品为载体构建教学内容。根据电子产品的结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硬件电路、软硬件结合、软硬件结合,本课程选取了直流稳压电源、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xxx信号合成器三个电子产品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其中直流稳压电源为校企合作单位康xxx的主要产品之一,通过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加强学生电子产品系统设计的能力以及;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为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项目,根据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流程将项目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在子任务的完成中,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特别是程序读写能力以及系统调试能力得到加强,并且学生按照大赛要求进行分组以及分工,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xxx合成电路的制作来自电子设计竞赛,这个项目主要以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为主,强化学生模电、数电等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序化

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为基础,xxx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负责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项目间按照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编排,我们的学生普遍程序设计能力较弱,项目1为纯硬件电路,电路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成功率通常较高,提高学习积极性;项目2偏软件,注重程序编写和调试能力的培养;项目3是软硬件结合电路,偏硬件,注重软硬件的联合调试。按照电子产品设计与与制作过程对项目内的教学内容进行序化,即由方案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各单元电路设计以及制作,系统统调。

三、《电子产品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程以学生主题,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按照电子产品设计的工作过程进行产品开发,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达到预定目标。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中,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融小组讨论法、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多种方法,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中,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教学过程如下:首先展示成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工作过程,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在计划阶段,主要任务为资料搜集整理以及方案分析;第二阶段为设计阶段,根据成员分工分别进行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文档整理,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第三阶段阶段为实施阶段,即系统联合调试阶段,主要任务是测试方案的制定、测试数据以及故障排除,旨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阶段评价、总结以及现场清理,以小组为单位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分享设计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四、《电子产品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条件

该课程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关注专业领域的新思想、新成果,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以部级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为依托,从理实一体化实训场所、校内生产性实训场所以及校外定岗实习三个层次保障课程的教学。

五、《电子产品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机制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5篇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

电子竞赛是国家教育部发起的全国普通高校四大大学生群众性科技竞赛活动之一,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大学生电子竞赛不仅全面推动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促进了全国普通高校电子类专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课外实践教学改革。从2005年参加电子竞赛以来,我校大力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比赛,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反映出一些问题,最明显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问题。

我校电子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现状

在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参赛学生暴露了高校在电子类专业教育中的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系统综合运用开发能力不强;硬件偏弱而软件编程能力较强;实践动手设计电路能力不足;新技术新器件应用能力不高等,这就对传统电子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反映了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两个问题:一是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偏少,在所开设的电子类实验课程中,基本都是课程相对独立,缺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我校应少开一些单科性实验,多开一些综合性实验,使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占实验总数的20%。在选择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同时,应多开设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实验内容,这有利于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应用能力的提高。二是在完成验证性实验的过程中,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在有限的90分钟里仅能完成实验规定的内容,无法充分体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 使学生无法思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抑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违背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且实验内容应及时更新,使得实验项目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将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充实于电子理论和实践教学中。

提高电子类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点

造成电子类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现状的重要原因就是在教学中没有引入实际项目教学,在实践中忽视了理论的指导。几年来,我校对学生的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专业团队申请了福建省教育厅“卓越工程师”项目,采取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我校对电子专业培养方案采取一年一小修订,两年一大修订的原则,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全面讨论、审核、修改,加强新课程、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新器件与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以专业方向课程为体系,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全面素质为目的,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审核、修改。另外,根据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在选用专业课程教材方面,优先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高质量、权威且实用的教材,力求教学内容与电子发展方向紧密联系。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第一,教师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电子竞赛为契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产学研科研项目,将项目中的新技术、新电路应用于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二,加强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的比重,严格要求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强调对实验数据分析、总结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在“课程设计”、“学年设计”等综合实践环节中大胆采用新方法、新器件设计,突出表现创新、实用能力,力争在教学中探索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软硬件建设

首先,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师听课、评课、研讨,协助教师制定实践课程教学计划,定期召开各班“教”与“学”专题班务会、座谈会,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交流学习心得,听取学生对实践课程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学生的评教快速响应并及时通报,各任课教师及时落实整改,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次,建立电子创新实验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环境,展现新思维、新设计的舞台,在学院和物理系领导的支持、关心下,我系建立了电子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均在完善中。创新实验室面向提高班学生、课外活动骨干、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等优秀本科生开放。再次,我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了配合各类竞赛的开展,学院还每年举办电脑节、科技文化周、创新大赛、院级电子设计竞赛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部级和部级的各类科技竞赛,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实例

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讲授外部总线串行扩展章节时,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介绍知识过多,学生感觉学习内容枯燥;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缺乏整体概念;应用技术介绍较少,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软件编程介绍过多,硬件设计强调不够,这就使得学生碰到实际问题时,缺乏构建硬件系统的思路和能力。

在不改变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学生电子竞赛题目,让学生强化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下面以“LED点阵电子显示屏制作”(2010年福建省电子竞赛作品)项目为例,阐述如何完成从课堂教学到电子设计实践的顺利转型。

LED点阵电子显示屏实现了LED大屏幕显示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由键盘控制、显示、温度采集、LED大屏幕显示等功能模块组成。基于任务要求,本系统对汉字词组显示和大屏幕显示进行了重点设计。此外,扩展了单片机接口、温度采集、滚动屏幕显示、旋转屏不变,掉电保护等功能。

竞赛选题之初,参赛学生没有学过LED电子屏的设计,面对这些性能指标茫然无措。指导教师则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和设计思路,首先确定该系统的设计框图(见图1),该系统主要由STC89C52控制器、角度传感器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掉电保护存储芯片、矩阵键盘控制电路、24×24 LED显示模块等组成。

根据系统框图对角度传感器及掉电保护存储芯片进行选型。这时,可以联系本书当前讲授内容I2C总线。在掉电保护存储芯片的选择上采用AT24C04;在角度传感器方面采用TILT-03-I2C-90双轴倾角传感器,重要原因是这两款芯片都具有I2C总线,即使没有使用过这两款芯片,只要严格遵守总线的时序要求和通信协议,一样可以快速实现芯片的数据存储和角度测量功能。然后,根据系统方案的要求及芯片的选择,设计掉电显示和角度测量的流程图,并利用Proteus 完成电路软件级仿真(见图2),最终实现电路硬件级设计。本系统具备屏幕旋转汉字显示、AT24C04实现掉电保护、DS18B20温度采集显示等性能,其调试与测试过程如图3、4、5所示。本作品获得了福建省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

通过以上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改革,使学生明白了即使竞赛之前没有设计过LED点阵,但是对于比赛采用的单片机理论包括单总线、I2C总线,以及74HC595串入并出芯片,74LS138译码器,4×4矩阵键盘等都是平时实验必备的基础。这些内容都是《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教学大纲必做的项目,如LED动态扫描显示实验、4×4矩阵键盘输入实验、AT24C04数据读写实验、基于51单片机的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等。我校教师在日常实践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性能、如何配置SFR实现单片机第二功能,以及时序图、单总线、I2C串行总线、SPI串行总线、Microwire总线等,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单片机整体系统开发思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枯燥的基础学习中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综上所述,电子设计竞赛是一项理论竞赛与实验竞赛相统一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培养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它既强调理论设计,又强调系统实现;既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又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与高校培养人才的初衷不谋而合,从而成为推动我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最大动力。始终注重在理论教学中通过虚拟电子仿真实验室来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课堂,使电子专业理论学习更加生动活泼,而在实践中各个环节都需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撑。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加强对电子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建设,才能培养出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xxx,xxx信.结合电子竞赛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6).

[2]xxx,xxx.Proteus软件在单片机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贾玉凤.从电子设计竞赛探索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4).

[4]周锋.电子设计竞赛与实践教学环节改革[J].科技信息,2010(15).

[5]张俊谟.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第2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6篇

通过这一周的课程设计,我对一些专业知识和电子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尝试着去应用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本次电子课程设计主要是对本学年学习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同时加上电路等知识,设计一些课题。经过几天的奋战,我感受很深.

我和xxx、xxx三个人在参加学校电子设计大赛并获奖后,便成了参加明年的北京市电子深感自己在培养动手能力这方面还需很大的努力。于是,这次我们在积累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和培训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把这个课程设计作为一次练兵,争取为明年的北京市电子设计大赛做足准备,取得一个好成绩。

电子课程设计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现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平台,又是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一次考核. 我们运用各自在各方面的优势中和起来,形成了一个团队.通过团队力量,才使设计得以完成.可以说,我们三个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少了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单片机是我们下学期要学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具有强大的功能.由于我们对单片机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为了下学期学习单片机打好基础,于是这次设计主要是以单片机为主的.一个是单片机编程器,另一个便是对单片机的一个应用 电母鸡.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调试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出不来结果,或三个人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但在最后都达成了一致. 最后在调试结果出来后,我们更是无比的兴奋,无比的自豪.总之,通过这次电子课程设计,我不仅对自己的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和应用,更了解到团队精神的力量.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用终身。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7篇

关键词: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思维导引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气和电子信息专业的一个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电气专业知识时,《电路分析基础》是其第一个课程。这个课程主要是基于电路,以器件和电路拓扑为约束为关键的,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电路理论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计算方法,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1]。在对《电路分析基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课程中各种相关的概念容易混淆,对于一些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学生无法解答。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理解,对分析方法的由来还不够了解,对于课程上学习的理论还比较孤立,在综合性题目面前也就无法综合各种理论进行解答。从教师方面来看,如何把知识间的联系好思维的过程以最佳的效果展现给学生,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的思考,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中研究的重点。

一、《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特点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电气电路各种分析方法、基本概念等及进行介绍。分析方法介绍:如果总假设的条件可以得到满足以及简化电路的模型,那么对线性变电路可以通过使用线性方程等分析工具,在电路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由此可以推出多种分析的方法。概念:《电路分析基础》对课程概念介绍上主要针对数学分析和推理,对于工程的概念介绍并不深入,和模拟电路课程相对比而言,《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展开课程设计项目的深度还不够。因此,很多学校在这门课程中没有安排设计教学内容。因为在该课程中会出现工程性的问题,而且电子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很强的工程应用,如果在课程中涉及到这些问题,对刚刚学习这个课程的学生来说就会产生困惑。例如,在这个教材中把一些的输入电压称之为输入信号,但是很多学生对于信号和电压之间的联系还不理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的不理解。《电路分析基础》作为学生学习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课程,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型知识是较多的,由于在接触这门课程时几乎无法涉及到工程问题,因此在教学时就要转换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让学生能适应这门课程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实践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基于《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这些特点,采用思维导引模式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是一个新的方式,这里将通过案例进行探讨。

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设计中思维导引的案例分析

在本章中对课程设计中思维导引应用主要从案例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的。

(一)课程内容

教师在进行第一课的讲授中可以通过使用思维大导图展现一个完成的体系,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的对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可以根据这个体系不断的细化内容,而且在复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回归到这个体系中。例如,使用MindManager8设计的思维导图。图中对课程的整体进行了映射,学生通过思维的导图可以获得这些概念,电路模型的构成、基本定理、分析方法等等,在不同阶段中的课程,通过导图学生可以建立自己的导图,独立思考,更好的理解知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设计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点联系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热情和水平的提高。通过思维导引设计思维导图不仅能更好的组织教学内容而且还有利于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把一个问题的关联元素以清晰的层析,进行展现,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思维导图够帮助学生构建问题情境,使得知识形成更加的生动,学生探索的热情也得到了提高。诸如文章中提高学生自己完善节点电压的思维导图,使得课程上学生被动的学习转换为主动的思考,学生思维能力才得以发展。因此,通过使用思维导引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活动效率的提高,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值得教师在教学中使用。

参考文献:

[1]钟xxx.电子信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建设[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355-357.

[2]钟xxx.电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C].2009 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议论文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02):64.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8篇

通过这一周的电子课程设计,我对一些专业知识和电子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尝试着去应用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本次电子电子课程设计主要是对本学年学习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同时加上电路等知识,设计一些课题。经过几天的奋战,我感受非常深。

我和xxx、xxx三个人在参加学校电子设计大赛并获奖后,便成了参加明年的北京市电子深感自己在培养动手能力这方面还需非常大的努力。于是,这次我们在积累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和培训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把这个电子课程设计作为一次练兵,争取为明年的北京市电子设计大赛做足准备,取得一个好成绩。

电子电子课程设计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现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平台,又是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一次考核。我们运用各自在各方面的优势中和起来,形成了一个团队。通过团队力量,才使设计得以完成。可以说,我们三个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少了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单片机是我们下学期要学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具有强大的功能。由于我们对单片机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为了下学期学习单片机打好基础,于是这次设计主要是以单片机为主的。一个是单片机编程器,另一个便是对单片机的一个应用电母鸡。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调试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出不来结果,或三个人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但在最后都达成了一致。最后在调试结果出来后,我们更是无比的兴奋,无比的自豪。总之,通过这次电子电子课程设计,我不仅对自己的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和应用,更了解到团队精神的力量。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用终身。

通过这次为期近半月的电子课程设计,我们深感自己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我们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多半是苍白的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只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真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如果缺乏必要的及时锻炼,那将会感觉到力不从心。理工科本来就是一门集思维和动手能力于一体的学科,要想真正掌握好,思考、假设和实验验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通过很多的理论学习之后,我们通过电子课程设计和相关的实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加以利用,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另外,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社会里。通过团队的'协作,也培养了我们团结互助,相互协调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共同完成了小组的任务,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共同把一个个问题解决。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也享受着这次电子课程设计中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那就是自己亲自动手解决好实际问题,虽然我们做的还不够,但是我们也算是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走向实际运用,通过这种模拟式的学习,我们加深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通过这个电子课程设计,我们大家把整个学习阶段的各种学科知识窜联在一起,更好地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为以后的实践环节做铺垫,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要有所掌握才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人而异,合理分配任务,团结协作,一起朝着任务的方向不断地奋斗,大家都很辛苦,各自完成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我们都深感动手起来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亲自去解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在实践过程中修复了以往学习的很多漏洞。我们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提升。希望以后能多举行多参与这类型的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层面去,理论结合实际学习才会更有声有色。要把我们学到理论知识的真正利用到生产实际中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运用。

我们忘不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努力与收获,我们也相信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我们付出的越多,相应地收获也就越多。我们有大块的时间在准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和学习,多多交流才能更好更轻松地学习。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9篇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计划的制定

为进一步深化“3CE”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期间教研室课题组老师对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和任务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入研讨,制定了课程设计的实施细则:①将课程设计放在短学期的18至21这4周来集中实施;②制定课程设计报告规范性材料包括存档封面、课程设计过程表格、课程设计技术报告封面、课程设计技术报告目录、课程设计技术报告正文格式、课程设计技术报告打印设置);③建立了课程设计的课题库和元器件库,以及元器件的购置领用制度;④制定了乐山师范学院“2+1”学期制短学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工作计划。为保证课程设计正规化和规范化的实施作了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具体方案的落实与实施

课程设计就是按设计题目任务要求,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和客观条件,完成和实现课题目标的全过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就是在开设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以及实验课程之后,运用所学模电和数电知识,完成特定功能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等。这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查阅资料、设计方案与组织实验等工作,并写出总结报告。我们根据课程设计的特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真正把课程教学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及主要设计流程如下:课题选题电路设计提交元器件清单电路安装、调试撰写设计报告验收、答辩成绩评定。

课题与选题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选题是课程设计首要的第一环节,既要符合电信专业的综合培养目标,覆盖所学主干课程知识,又要体现电子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达到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工程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课题组的指导老师精心设计了20个课程设计题目,并制定了每个题目的具体设计任务和要求,以任务书的书面表格形式,供各组(每组不大于2人)学生进行选题。刚开始同学们选题只想挑选简单易做的题目,这个过程老师要悉心讲解每个课题的具体任务、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鼓励并对选择任务多、难度较大、完成得好的课题要酌情加分。

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是整个课程设计中花费时间最多的环节之一,老师首先系统讲解课程设计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设计要点,并以成功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讲授;对每一个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的选择,然后对方案中的各部分进行单元的设计、参数的计算和器件的选择,最后将各部分连在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系统电路图;指导学生要求利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来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这个电路设计期间是一个仔细认真反复纠错的过程,只有电路设计通过了软件仿真各项设计指标以后,才能进行硬件电路板的设计与安装。

电子电路的安装

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在电子设计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对理论设计进行检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任何一个新产品往往都是在安装、调试并反复改多次方能最终完成。在电路安装、调试之前,要求电路设计正确,软件仿真也通过后,提交元器件清单。虽然学生已经在大一就进行了电子安装及工艺训练课的实践,但时隔一年多,许多同学的安装焊接技术已退化,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手把手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来强化训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在自己设计的PCB板或万通板上焊接时遵循以下安装原则。

(1)所有元器件在安装前应尽可能全部测试一遍,以保证所用元器件均合格。

(2)所有集成电路的安装方向要保持一致,以便于正确布线和查线。

(3)安装分立元件时应使其标志朝上或朝向易于观察的方向,以便于查找和更换。对于有极性的元件,例如电解电容器、晶体二极管等,组装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切匆搞错。

(4)为了便于查线,可根据连接线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颜色的导线。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色线、负电源用蓝色线、地线用黑色线、信号线用xxx等。

(5)连线尽量做到横平竖直。连线不允许跨接在集成电路上,必须从其周围通过。同时,应尽可能做到连线不互相重叠、不从元器件上方通过。

(6)为使电路能够正常工作与调测,所有地线必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参考点。正确的安装方法和合理的布局,不仅可使电路整齐美观、工作可靠,而且便于检查、调试和排除故障。如果能在组装前先拟订出组装草图,则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果,使安装既快又好。

电子电路的调试

电路的调试对于电子装置的最终形成和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老师详细讲解电子电路的调试步骤,指导学生在调试前要对电路进行检查,包括连线是否正确;元、器件的安装是否良好,有无短路和连接错误的地方;电源供电(包括极性)、信号源连接是否正确;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的情况等;通过了上述的直观检查无误后,就可转入调试。调试包括测试和调整两个方面,它是为达到电路设计指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测量判断调整再测量”的反复过程。调试的方法通常采用先分调后联调(总调)的原则,它包括通电观察、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的过程。在调试过程中电路会不可避免出现异常工作状况,学生要学会去查找、分析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并把它看成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

撰写设计技术报告

撰写课程设计的技术报告是对学生写科技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的能力训练。通过写报告,不仅把设计、组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而且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我们对学生的设计技术报告进行了规范化的要求,技术报告应包括以下几点。

(1)课题名称。

(2)内容摘要。

(3)设计内容及要求。

(4)比较和选写设计的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

(5)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6)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和PCB设计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截下仿真图并说明仿真数据和波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7)组装调试的内容(包括使用的主要仪器仪表、电路调试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数据和波形与计算结果的比较、调试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等)。

(8)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列出系统所需元件清单。

(9)收获、体会。

(10)列出参考文献。

验收与答辩

经过小学期的4周集中训练和实践,将自主设计的成果和作品以答辩的形式进行汇报和总结,答辩是有技巧的,答辩本身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展示的训练,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这一环节,训练他们沉着冷静、自信应对在答辩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我们安排每组10分钟的答辩时间,要求先播放、阐述自己的设计幻灯(文档),然后演示自己的硬件作品,最后回答老师提出的2~3个问题。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应该实事求是,不宜虚张声势,不懂装懂,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对确定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时,要态度平静地说明为什么未曾涉及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宜不着边际强行回答;有没有科学的求学态度,也是答辩的考核目的之一,千万不能给老师留下虚假狡辩的学术态度。遇到程度性问题,不能把话说得太死,恰当运用模糊词语,为自己留有余地。设计者对不同的意见要保持谦虚接纳的态度,同时要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辩论中要客观、公正,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语气平和,语言委婉,不能武断和伤人自尊,即使发问者有错误,也要举止文明,保持学者风度,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供对方参考就可以。答辩完毕,无论气氛如何,应该有礼貌地向在场师友致谢。

3严格进行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教师主要根据学生课题完成质量情况即平时成绩20%+答辩及作品质量50%+技术报告30%,三个部分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在场并认真完成自己的设计,我们制定了工作指导、检查登记表,规定了9次师生见面辅导时间,并做好每次的指导记载。答辩及作品质量:主要验收学生的硬件作品的完成质量,采用作品演示加答辩方式来综合评定学生的答辩及作品质量成绩。技术报告:学生科技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的写作能力,我们同样制定了技术报告评分细则,主要包括:调查论证(资料的查阅与收集情况),方案设计与技能(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图形绘制与EDA软件仿真工具的掌握程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工作量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报告质量(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方案正确,分析处理科学;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设计有应用价值),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0篇

本学期实时测量技术实验以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xxx老师命题,学生可以选择xxx老师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并且组队操作其他的事情(包括设计总体方案、硬件电路、软件设计、焊接、调试等工作),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趣味性强,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xxx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 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 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之所以使用avr单片机作为我们的执行核心,不仅是因为xxx老师说avr现在是社会上应用比较多的单片机,也因为想通过使用avr锻炼自己的c 语言编程能力,养成良好的c语言编程风格。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础 的,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少有人会一步登天吧。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与队友的合作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而团队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曾经听过,mba之所以最近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欠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电压电流测量装置虽然结束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是我们的骄傲!相信 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永远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 去充实自己,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长短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更加努力的去完善它,增进它。只有不断的测试自己,挑战自己,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和快 乐!to us, happiness equals success! 快乐至上,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珍惜每一分一秒,学到最多的知识和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是我们在实时测量技术试验上学到的最 重要的东西,也是以后都将受益匪浅的!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1篇

1、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2、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在制作pcb时,发现细心耐心,恒心一定要有才能做好事情,首先是线的布局上既要美观又要实用和走线简单,兼顾到方方面面去考虑是很需要的,否则只是一纸空话。

4、在画好原理图后的做pcb版时,由于项目组成员对单面板的不熟悉,导致布线后元件出现在另一边,增加了布线难度,也产生很多不曾注意的问题,今后要牢记这个教训,使以后布线更加顺利。

5、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xxx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一切,这有什么不好?我们不断的反问自己。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们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意义就可。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为社会而工作。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失落呢?于是我们决定沿着自己的路,执着的走下去。

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致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

对我们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实习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们学也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们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6、此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受益匪浅,今后的制作应该更轻松,自己也都能扛的起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7、在此,感谢于老师的细心指导,也同样谢谢其他各组同学的无私帮助!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2篇

通过这一周的课程设计,我对一些专业知识和电子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尝试着去应用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本次电子课程设计主要是对本学年学习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同时加上电路等知识,设计一些课题。经过几天的奋战,我感受很深。

我和xxx、xxx三个人在参加学校电子设计大赛并获奖后,便成了参加明年的北京市电子深感自己在培养动手能力这方面还需很大的努力。于是,这次我们在积累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和培训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把这个课程设计作为一次练兵,争取为明年的北京市电子设计大赛做足准备,取得一个好成绩。

电子课程设计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现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平台,又是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一次考核。 我们运用各自在各方面的优势中和起来,形成了一个团队。通过团队力量,才使设计得以完成。可以说,我们三个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少了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单片机是我们下学期要学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具有强大的功能。由于我们对单片机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为了下学期学习单片机打好基础,于是这次设计主要是以单片机为主的。一个是单片机编程器,另一个便是对单片机的一个应用 电母鸡。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调试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出不来结果,或三个人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但在最后都达成了一致。 最后在调试结果出来后,我们更是无比的兴奋,无比的自豪。总之,通过这次电子课程设计,我不仅对自己的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和应用,更了解到团队精神的力量。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用终身。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3篇

关键词:电子系统课程设计;CDIO;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XJG-10-6-22、JXJG-11-6-8)、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江西理工大学校级教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LGJG-10-6-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工程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CDIO中各个字母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以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综合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诚信,从而使培养出的大学毕业生具备卓越工程师的职业道德、正直和富有责任感。这是使工程师在越来越依赖于复杂技术系统的环境中保持高效、创新和卓越所必需的。江西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并获江西省教育厅立项资助,在“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导向,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对该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一、“电子系统课程设计”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不足

以往的“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都是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主导的软件编程为设计题目。MCS-51系列单片机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8位微处理器,也是国内单片机教科书中的主体内容。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体的电子系统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内容是有一定道理,并且在以前确实取得过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各种基于不同架构的微处理器不断发展及其芯片的推出,使得先前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更高的需求,这迫使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也要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首先,在内容安排上,传统的课程设计指导书详细讲解了MCS-51单片机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思路及其设计步骤,而且设计内容单一,过于程式化,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即可,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创新能力,从而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不断涌现,特别是32位基于ARM Cortex-M0/M3的微处理器功能强大,并且有取代传统8位单片机的趋势。从这种意义上讲,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体的系统设计不仅谈不上创新,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充其量是重复一个过时的大作业罢了。因此,以MCS-51单片机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内容,限制甚至扼杀了学生接受新技术的机会,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大形势。

其次,传统课程设计布置题目是安排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在学期末两周内完成。期间可能有些课程期末考试将会与课程设计的时间相冲突。这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用于课程设计,很多问题都来不及思考就在匆忙中完成课程设计。在设计方法上采用Protel软件设计和绘制原理图,再在实验平台上进行连线,通过Keil C51环境进行编程和编译,最后下载到实验平台上的单片机进行调试,这种方法让学生难以全面地想象出电子产品设计的整个流程,导致学生看不到自己设计出的实物样品而缺乏乐趣。

再次,长期以来大多数院校都是在“电子工艺实习”实践教学完成一年后才开始设置“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在“电子工艺实习”电子产品制作(实际上大多数都是买来现成的收音机电路板,然后让学生焊接元件和调试)中,学生对模拟电路、电路基础都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在“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中,学生对数字电路和软件编程得到了训练。但是两门课程开课时间间隔过长,而且它们之间没有建立必要的对接点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最大弊端是在开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路基础、单片机原理、C语言等系列课程之后,学生缺乏对现代电子产品从设计到制作这一完整过程的掌握。

二、基于CDIO模式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以面向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课程设计的题目设计内容单一、过于程式化,大多是几个实现单一功能的实验叠加起来,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相差甚远。以面向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研发相结合,每个项目组织几个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逐步深入、全面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树立他们的信心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中,关键是题目内容的设计合理与否,它将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因此,指导该课程设计的教师最好具有实际工程实践经历,而且在设计题目内容时应紧扣实践教学内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结合实际的电子产品研发过程,结合大学生电子竞赛题目的考核要求拟订合适的题目。一般遵循以下原则设计题目:一是实用性。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应用价值,并能与实际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二是可行性。选择学生易理解、感兴趣的题目,尽量贴近企业工程项目,其实施过程与实际科研项目有众多相似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难度适中。题目难度过大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课程设计望而生畏,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难度过小则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达不到课程设计的要求。四是综合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与其他机电、电气、信息类课程的专业知识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工程项目化,树立统筹工程概念

从模拟电路设计到数字电路设计、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整体设计思想;从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出发,以工程项目为主线,编排课程设计的内容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课程设计的选题应具有工程项目化、内容多样化,设计要求具有挑战性,而且均具备从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将传统的设计由单纯模仿型变为思考与实践综合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搜集课程设计题目。例如:以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拟订合适的题目,或通过学校与周立功单片机有限责任公司、南昌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去了解企业的需求,并将他们急需解决的科研项目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经验和特长自己拟题。此外,也可以寻找一些与历年全国和各省市的大学生电子竞赛主题合适的题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依据上述要求设计的题目具有了明确的设计要求,使学生积极投入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3.以先分散再集中的模式布置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综合实践的能力

以往的课程设计是集中在两周内完成的,导致存在突出的矛盾:设计内容多与设计时间紧张。先分散再集中的课程设计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将传统的集中式课程设计变为分散模式就是将课程设计内容与理论教学并行实施,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和软硬件设计方法与理论教学同步实施,最后集中时间制作、调试各个模块并组合形成完整的样机加以调试。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以课外作业形式完成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等各个模块的设计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案,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创新性设计,指导老师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设计,也给指导老师充足的时间进行指导。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融合进行的教学方式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环环相扣、互相呼应,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机统一。

4.利用电子EDA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层出不穷。在“电子系统课程设计”中,将电子EDA工具中的Proteus软件代替传统的采用Protel软件设计绘制电路与PCB以及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是课程设计改革的一个重点,将电路仿真分析和设计、PCB设计在Proteus软件+Keil C51环境下进行设计与实现。现阶段许多学生选用传统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和设计PCB,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用Keil C51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对于学生来说,设计一个电子产品需要跨越的软件平台有点多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和设计效率,不利于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Proteus软件具备数模混合仿真、单片机仿真、ARM7仿真功能以及PCB设计功能。采用Proteus软件工具可拓宽学生创造设计能力的培养,也是软件发展多样化的需要。学生应用该软件和Keil C51进行电子产品设计所花的时间只有以前的一半,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在今年江西省Proteus + Keil C51电子设计大赛中,有的学校派不出参赛学生,而江西理工大学派出了阵容强大的参赛队伍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5.重视课程设计的答辩和总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要肯定学生的设计成果就务必要重视课程设计的答辩。实施课程设计答辩是学生间、师生间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是指导老师检查课程设计效果好与差的有效手段。通过答辩可以发现课程设计过程中一些共性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答疑,以使学生加深印象。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答辩,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与即时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设计中的各个细节问题。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同样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设计思想、技术方案和设计步骤。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认真总结和剖析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设计心得或体会。指导老师也要对整个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不仅要肯定好的一面,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并尽可能给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对课程设计的答辩和总结,可使学生发现设计过程中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使指导老师对整个课程设计过程有总体的了解,使得老师和学生都获得更大的收获,从而圆满地达到课程设计的要求与目的。

三、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与传统的课程设计有较大的不同: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多样化,注重实践过程,并加强对实践结果的总结与合理性分析。课程设计题目较好地融合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指导思想,提高了学生通过自己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要顺利完成基于CDIO的课程设计,不仅要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并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CDIO是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尽管它的历史还很短,但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通过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将会极大增强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Crawley, al.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M].New York:Gardners Books,2007.

[2]Edward F. Crawley,The CDIO Syllabus―A Statement of Goals for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1[Z].

[3]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9.

[4]朱玉.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改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98-99.

[5]xxx占.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1):148-150.

[6]xxx,xxx.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6):67-69.

[7]唐炜.基于“项目驱动”的单片机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30-132,154.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4篇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器各一个。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在制作pcb时,发现细心耐心,恒心一定要有才能做好事情,首先是线的布局上既要美观又要实用和走线简单,兼顾到方方面面去考虑是很需要的,否则只是一纸空话。

5、在画好原理图后的做pcb版时,由于项目组成员对单面板的不熟悉,导致布线后元件出现在另一边,增加了布线难度,也产生很多不曾注意的问题,今后要牢记这个教训,使以后布线更加顺利。

6、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xxx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一切,这有什么不好?我们不断的反问自己。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们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意义就可。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为社会而工作。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失落呢?于是我们决定沿着自己的路,执着的走下去。

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致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

对我们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实习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们学也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们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7、此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受益匪浅,今后的制作应该更轻松,自己也都能扛的起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8、在此,感谢于老师的细心指导,也同样谢谢其他各组同学的无私帮助!

通过这次为期近半月的课程设计,我们深感自己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我们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多半是苍白的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只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真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如果缺乏必要的及时锻炼,那将会感觉到力不从心。理工科本来就是一门集思维和动手能力于一体的学科,要想真正掌握好,思考、假设和实验验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通过很多的理论学习之后,我们通过课程设计和相关的实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加以利用,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另外,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社会里。通过团队的协作,也培养了我们团结互助,相互协调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共同完成了小组的任务,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共同把一个个问题解决。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也享受着这次课程设计中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那就是自己亲自动手解决好实际问题,虽然我们做的还不够,但是我们也算是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走向实际运用,通过这种模拟式的学习,我们加深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我们大家把整个学习阶段的各种学科知识窜联在一起,更好地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为以后的实践环节做铺垫,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要有所掌握才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人而异,合理分配任务,团结协作,一起朝着任务的方向不断地奋斗,大家都很辛苦,各自完成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我们都深感动手起来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亲自去解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在实践过程中修复了以往学习的很多漏洞。我们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提升。希望以后能多举行多参与这类型的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层面去,理论结合实际学习才会更有声有色。要把我们学到理论知识的真正利用到生产实际中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运用。

我们忘不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努力与收获,我们也相信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我们付出的越多,相应地收获也就越多。我们有大块的时间在准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和学习,多多交流才能更好更轻松地学习。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5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

两院院士xxx教授曾说过:“人类是否可以有统一的教育模式?不可能,原因在于,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而‘未来’是无法详细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只能不断讨论和不断永无止境地改革发展。”为了提高电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专业性人才,做好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储备目标,培养出的学生可以与市场直接接轨是目前各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模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1]。因此,针对国内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电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加强与工程背景紧密结合的思想,开展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不断发展的就业市场紧密接轨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高校电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1.国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外大都划分在电工类,也有归在计算机科学类当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电信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可以分为电路、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及电磁场4大类。(1)电路类。电路类的体系结构以苏联和欧美体系最具代表性。其中,苏联体系注重理论基础,重视分析方法,授课内容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欧美体系注重课程的实验教学及其工程应用性。国外的电路类课程教学体系多,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教学安排具有层次性,强调实验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同时,注重电路的工程应用背景、注重计算机技术在电路中的应用、注重电路问题的电磁场基础。(2)电子线路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电路和电子学”、“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模拟电路”等课程及相关实验。英国剑桥大学通过本科前两年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在之后的专业课程设计中,更强调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开设了“电气和纳米材料”、“先进远程通信”、“电子传感器和检测”、“微电子机械系统设计”、“图像处理和图像编码”等课程及相关实验。(3)信号与系统类。国外信号系统类课程的建设在注重数字技术发展对体系的影响的同时,注意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及时跟踪未来技术及其可能对课程产生的影响。(4)电磁场类。欧美大学的电磁学类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为三步走:基础课程教学阶段、核心课程教学阶段和扩展课程教学阶段。基础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现象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和特性;核心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特性;扩展课程注重的是与工程实践的接口。

2.国内高校。国内有442所高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中辽宁省有29所。主要开设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通信电路、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理论、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主干课13门。

二、我国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三、培养目标的确定

2.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及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可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就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培养大纲制定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工程实践和应用的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确立了理论类和技术类两条专业课程主线。

1.理论类课程群建设。专业性和综合性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我们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也应该朝着专业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开展改革,也就是在保证理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我们的自身特点及优势,制定了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结构和实践类教学体系结构。理论类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外,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信息与系统和信息与通信两大课程群。信号与系统课程群包括:电路原理(含实验)、信号与系统(含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含实验)和信号检测与处理;信息与通信课程群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含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含实验)及电磁场与电磁波。

2.技术类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确定了理论体系结构之后,我们又开展了技术与实践教学体系论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指向,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与理论体系结构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完成了计算机四年不断线计划,建立了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技术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群包括:高级语言课程设计和高级语言编程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群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含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含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EDA技术及应用课程群包括:EDA技术及应用(含实验)和EDA技术课程设计;微机与单片机课程群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含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含实验)、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创新实践课程群包括:工程项目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机器人擂台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

五、培养方案的特点

经过多次调研、分析、修改完善及研讨,并经有关专家审核,最后形成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年的培养方案。其特点如下:

1.提出课程群建设的思想,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整个培养方案共分为两大类(理论类、技术类与实践类)、7小类(信息与系统、信息与通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EDA技术及应用、微机与单片机、创新实践)课程群。课程群思想的提出使得电信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变得十分清晰,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师生理解和执行。

2.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就业市场的直接接轨,必须对现有电信专业的技术实践类课程进行改革。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注重以工程背景为实践类课程设置的核心思想,力求建立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EDA技术、DSP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相关课程建设,采取稳扎稳打、稳步推进的原则。

3.计算机四年学习不断线。为了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还注意设计了四年计算机学习连续化,实现计算机四年不断线学习[2]。

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整个培养方案的修订贯彻人才战略的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加强理论教学拓展,保持综合性、专业性的专业教学优势。坚持本科教育与工程教育接轨的教育思想,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编写注重工程应用的教材,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实现分类施教、差异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更强,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和分析能力都得到较好的培养,并且对自身的认识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

参考文献: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6篇

本学期实时测量技术实验以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老师命题,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并且组队操作其他的事情(包括设计总体方案、硬件电路、软件设计、焊接、调试等工作),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趣味性强,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阅历,收获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独 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 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之所以使用avr单片机作为我们的执行核心,不仅是因为老师说avr现在是社会上应用比较多的单片机,也因为想通过使用avr锻炼自己的c 语言编程能力,养成良好的c语言编程风格。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这些最基础 的,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少有人会一步登天吧。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与队友的合作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而团队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曾经听过,mba之所以最近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欠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电压电流测量装置虽然结束,也留下很多遗憾,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是我们的骄傲!相信 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永远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 去充实自己,只有在解自己的长短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更加努力的去完善它,增进它。只有不断的测试自己,挑战自己,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和快 乐!to us, happiness equals success! 快乐至上,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珍惜每一分一秒,学到最多的知识和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是我们在实时测量技术试验上学到的最 重要的东西,也是以后都将受益匪浅的!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7篇

福建省武夷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开设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分列为三门子课程:包括60个学时的理论课程、20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和1周的课程设计,其中实验课和课程设计为实践环节。用倒三角图表示课程结构、学时安排以及三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内容较多,学生普遍感觉较难,涉及知识面广、应用性较强。

二、课程教学探讨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学生上理论课普遍感觉比较抽象、较难理解与掌握,合适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对于一般本科学生比较合适。教师在黑板写的时间,学生有短暂的时间进行消化和记笔记,有利于对内容的即时理解和课后复习,使得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比如,在讲授到三极管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时,学生对于小信号等效电路画法比较难于掌握,而仅仅用多媒体授课放映效果不理想。教学中可以结合板书,分步画出三极管的H模型,结合小信号等效电路的依据,在黑板上一步步画出来,学生理解起来就更方便。这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是比较基础的理论内容,基础内容讲透了,有利于后续章节的顺利展开。但是对于某些比较难用语言描述的概念或者复杂的演变过程,使用多媒体动画效果进行讲解可以更形象生动,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例如,P、N型半导体中电子的扩散与复合,晶体管、MOS管器件中的电子、空穴的运动,电流的运动以及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等。这些内容如果采用板书,画图太多、耗时较长,也很难做到形象表达。若用多媒体加上Flas的方式学生就会更感兴趣,有利于知识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画面切换快,学生记笔记跟不上,授课时注意放慢速度,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适当结合板书对内容作出提纲挈领性的总结。这样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既缓解了课程内容多与学时数明显不足的矛盾,又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省时、直观、形象的优点,因此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2.营造讨论式教学环境,加强课外辅导。

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结合实际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每节课上教师可以适当提出1-2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之前的教学效果,教材的后面章节,比如反馈、功率放大等,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困难,学习兴趣急剧下降。每周设置1-2个课外的时间段老师给学生们答疑解惑,在学与问的过程中,学生对每堂课的内容能及时消化和吸收,这样学生对整体内容能更好地进行理解,学会融会贯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1.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大纲中包括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总计有8个,选做5个;综合性实验有2个,选做1个。实验采用自编的实验指导书,书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使用仪器、实验操作步骤和思考题等等,要求学生结合实验原理和思考题认真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对实验项目有基本理解,教师批阅后再根据情况进行讲授。在实验过程中,摒弃传统的“老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求学生自己调试电路和操作实验仪器,独立排除实验故障,找出问题、原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个实验项目。实验报告中学生需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误差,对实验现象做合理的分析及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这样学生能结合理论与实践,动脑动手相互结合,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

2.重视课程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3.强调专业仿真软件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的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验证、设计和分析已成为一种趋势。主要原因有:(1)计算机仿真不局限于地点和时间,比较方便,用电脑装好软件就可以进行电路的设计;(2)其可替代采用简化电路模型搭接实际电路进行验证的传统设计方式,同时可有效地对电路参数确定和方案选择,并在设计初期对产品的性能进行可靠预估,从而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时间、节省设计费用,因此成为了现代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利用仿真结果得出电路性能受电路中某些关键参数的影响,可更好地理解电路的特性和性能指标,对实际电路设计和调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电子技术中应用较广泛的仿真软件有Proteus、Pspice和EWB等等。教师对于刚刚接触仿真软件的学生,应先结合实际情况讲解一个软件的基本用法,系统地介绍相关的电子资料和软件安装的方法。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大学生基本上都有个人电脑,挖掘其

自学能力,对引导其触类旁通具有现实意义。对于课本上难理解的内容,比如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等可通过仿真实现,通过仿真过程与结果分析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学习好一门软件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四、重塑培养方案,改革评分机制

传统的培养方案是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加起来是一门课程,教师评出总成绩,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只是作为总成绩中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改革后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分列为三门子课程,三门课程各给出总评成绩。理论课评分是按照“3+7”的机制评分,实验成绩按照“3+4+3”机制评分,课程设计按照“1+4+5”机制评分,详细评分机制如表1所示。改革前实践成绩比重偏低,很难考查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对实践环节总是马虎、敷衍,心里想着实践成绩不理想,还可以靠期末笔试成绩提起来。评分机制改革后,学生比较重视实践教学,做实验和课程设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五、总结

1.经过学校上述教学探索和实践,使得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感觉模拟电子技术虽然有点儿难,但是他们觉得能学到许多知识。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8篇

本学期实时测量技术实验以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老师命题,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并且组队操作其他的事情(包括设计总体方案、硬件电路、软件设计、焊接、调试等工作),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趣味性强,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 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 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之所以使用avr单片机作为我们的执行核心,不仅是因为老师说avr现在是社会上应用比较多的单片机,也因为想通过使用avr锻炼自己的c 语言编程能力,养成良好的c语言编程风格。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础 的,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少有人会一步登天吧。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与队友的合作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而团队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曾经听过,mba之所以最近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欠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电压电流测量装置虽然结束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是我们的骄傲!相信 在这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永远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 去充实自己,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长短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更加努力的去完善它,增进它。只有不断的测试自己,挑战自己,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和快 乐!to us, happiness equals success! 快乐至上,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珍惜每一分一秒,学到最多的知识和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是我们在实时测量技术试验上学到的最 重要的东西,也是在这以后都将受益匪浅的!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19篇

通过这次为期近半月的课程设计,我们深感自己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我们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多半是苍白的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只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真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如果缺乏必要的及时锻炼,那将会感觉到力不从心。理工科本来就是一门集思维和动手能力于一体的学科,要想真正掌握好,思考、假设和实验验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通过很多的理论学习之后,我们通过课程设计和相关的实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加以利用,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另外,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社会里。通过团队的协作,也培养了我们团结互助,相互协调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共同完成了小组的任务,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共同把一个个问题解决。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也享受着这次课程设计中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那就是自己亲自动手解决好实际问题,虽然我们做的还不够,但是我们也算是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走向实际运用,通过这种模拟式的学习,我们加深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我们大家把整个学习阶段的各种学科知识窜联在一起,更好地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为以后的实践环节做铺垫,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要有所掌握才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人而异,合理分配任务,团结协作,一起朝着任务的方向不断地奋斗,大家都很辛苦,各自完成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我们都深感动手起来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亲自去解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在实践过程中修复了以往学习的很多漏洞。我们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提升。希望以后能多举行多参与这类型的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层面去,理论结合实际学习才会更有声有色。要把我们学到理论知识的真正利用到生产实际中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运用。

我们忘不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努力与收获,我们也相信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我们付出的越多,相应地收获也就越多。我们有大块的时间在准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和学习,多多交流才能更好更轻松地学习。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20篇

通过此次电子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电子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电子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电子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电子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电子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电子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21篇

以下是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系统规划内容包括:

(1)系统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2)系统规划目标、任务

(3)人员组织

项目负责人(如企业经理,可虚拟)。

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4)项目建设进度

进度表中应规定各个任务优先次序和完成任务的时间安排,给项目组成员分配具体任务和确定任务完成的时间。(用visio作甘特图)

(5)现状初步调查

初步调查主要调查企业当前电子商务开展的现状、基础设施条件、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6)可行性分析

包括开发新系统必要性,新系统开发方案的经济性(含项目成本预算),技术上的`可行性,组织管理上的可行性及环境的可行性等。

二、系统分析内容包括

(1)新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可借用相应工具用图形方式描述,如Visio绘制业务流程图、活动图、状态图等。

(2)需求分析,构建逻辑模型。

用Visio或其他工具绘制UML用例图

三、系统设计内容

(1)电子商务系统的硬件平台

网络设备、服务器、客户端主机

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第22篇

本学期实时测量技术实验以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老师命题,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并且组队操作其他的事情(包括设计总体方案、硬件电路、软件设计、焊接、调试等工作)。趣味性强,同时也可以学到非常多东西。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 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非常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 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之所以使用avr单片机作为我们的执行核心,不仅是因为老师说avr现在是社会上应用比较多的单片机,也因为想通过使用avr锻炼自己的c 语言编程能力,养成良好的c语言编程风格。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础的,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非常少有人会一步登天吧。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与队友的合作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而团队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曾经听过,mba之所以最近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欠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电压电流测量装置虽然结束了,也留下了非常多遗憾,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是我们的骄傲!相信 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永远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 去充实自己,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长短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更加努力的去完善它,增进它。只有不断的测试自己,挑战自己,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和快 乐!to us, happiness equals success! 快乐至上,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珍惜每一分一秒,学到最多的知识和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是我们在实时测量技术试验上学到的最 重要的东西,也是以后都将受益匪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