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共10篇)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共10篇)

时间:2023-12-02 11:16:25 古诗文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第1篇

王景原文: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勇果有盛名。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迁奉圣都虞候。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二年,大破契丹众于戚城,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郑州防御使,出为晋州巡检使,拜横海军节度。契丹至汴,以其党代景。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胥吏所摇,由是部民便之。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以景为护_节度,岁余,迁镇凤翔。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世宗命景与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进讨,连陷砦栅,遂命景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大破蜀军于上邽,斩首数万级。

宋初,加守太保,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太祖宴赐加等,复以为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元靖。

性谦退,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_尽礼。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以万余缗遗昭。左右或言其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第2篇

王景是莱州掖人(现在的莱州市),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王景年轻时风流倜傥,善于骑射,不从事生产的正事,和同乡里的恶少年结伙做强盗,英勇果敢有很大的名气。后梁大将王檀镇守渭台,因为王景是隶属他的部下,于是与他一起和后唐庄宗李存勖奋战于黄河边。王檀有功,王景在其左右侍奉。庄宗攻入汴京,王景投降庄宗,迁升为奉圣都虞候。清泰末年,跟从张敬达围攻晋阳,遇到契丹来支援,于是王景率领其部下归顺晋祖。

天福初年,被授予相州刺史。范延光拥据邺城叛乱,所属郡县多被他胁迫而听从他,唯独王景分兵拒守。晋祖表彰他,让他升迁耀州团练使。后晋二年,在戚城大破契丹,又升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担任郑州防御使,后又出京担任晋州巡检使,被授横海军节度使。契丹攻入汴京,用他的乡党取代了王景。王景归途停留在常山时,听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栾城死了,随即抄小道回到自己的防区(横海军,在沧州),攻入城关,契丹人逃跑了。

周祖在还没发迹时(窘迫时)与王景交好,等到即位后升他兼做侍中。王景从行伍起家,平时也没什么智谋,然而面对政务并不刻薄,民众有案子,一定当面审问,没有大的.错误,就教育一下然后就放了他们。不被下面的官吏动摇,因此当地民众都认为带来了方便。广顺初年进朝做官,民众数百人挡在道上想留住他但没能留住,也有拉住王景马两边的脚踏(以此想留住他)。过不久,又让王景担任护_节度,一年之后,又升迁镇守凤翔。晋世祖即位,升为中书令。先前,秦、凤两州被蜀军攻陷,州旁的少数民族的人到朝庭请求朝庭派兵收复失地,晋世宗命令王景和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讨罚,相继攻陷砦栅,于是命令王景担任西面行营都部署,在上邽,斩敌首数万级。

宋初,担任太子太保,被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宋太祖设宴赏赐,又让他担任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号元靖。

王景性格谦虚,对下属谦和有礼。每朝庭有使臣到,即使地位不够高的人也一定降阶送迎,周到有礼。左右的人有人说:王位固然要尊崇,也不要过于压抑自己。王景说:人臣看重君命,本来就应该这样,,我只是担心不够谨慎罢了。当初被封郡王,朝庭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特别看重,用万余串钱赠送张昭。左右的人有人说这个礼太大。王景说:我在当兵的时候,就听说张尚书的大名。现在出使于我,是朝庭对我的厚爱啊。我怎么可以拿以往的旧例来限制呢。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第3篇

《旧唐书杜景俭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杜景俭,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B.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C.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D.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10.C(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中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

B.上古时长度单位产生很早,例如寸、咫、尺、丈、寻、常、豆、仞等都是长度单位。在周制中,八寸为咫,十寸为尺。

C.“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在古代,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占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

D.“忝”为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常见的谦称有鄙、敝、卑、窃、臣、仆等;常见的 敬辞有台甫、尊、令、贤、仁等。

11.B(豆是容量单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景俭从政谨慎。房嗣业在诏令未正式下来之前,就想大权独揽,景俭首先是劝说,劝说未果,于是叱散左右以防祸事发生。

B.杜景俭正直而不趋炎附势。武则天曾拿出梨花来问宰臣是何种祥瑞之兆,只有景俭认为不是祥瑞,提醒武则天可能是政令有失,得到武则天赞扬。

C.杜景俭敢于为他人请命。外族入侵,国土沦丧,驻守将领都受到牵连将要获罪。景俭认为他们是形势所迫,应该得到宽宥,所幸建议被采纳。

D.杜景俭怀公正悲悯之心。天授中,他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的时候,人们传言称遇到景俭审案,则可以活下来。

12.C(不是将领们将要获罪,而是沦陷地的百姓将要获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

(2)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

答案:(1)您现在拿着小小的诏书,真假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没有变数)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咫尺:小小的。相保:保证。非……耶:不是……吗?三个点各1分,句意2分)

(2)不久有诏书授予房嗣业荆州司马一职,(原来的想法)竟然未如愿。益州的百姓和官吏因此说:“录事的心意(想法)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俄:不久。人吏:百姓和官吏。意:想法,心意。三个点各1分,句意2分)

杜景俭,少年时以明经科中举,多次升迁后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处理政事,又鞭打下属官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严。杜景俭对他说:“您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几天的俸禄,连皇上的圣旨也等不得,就想要处理政事,这不是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您现在拿着小小的诏书,真假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没有变数)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呵斥左右令他们各自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有诏书授房嗣业荆州司马 一职,(原来的想法)竟然未如愿。益州的`百姓和官吏因此说:“录事的心意(想法)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钦犯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把季秋院内长出的梨花一枝拿给宰相们看,问:“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说:“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使秋天的树木再开花,即使周文王的恩德惠及道旁的芦苇,也不能超过。”唯独杜景俭说:“根据《洪范五行传》:‘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祸。’《春秋》也讲:‘冬天没有过分温暖的阳光,夏天没有反常的寒冷,春天没有凄冷的寒风,秋天没有久下不停的雨。’现在已经到了秋天,草木枯黄凋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说:“您是真宰相啊!”延载初年(694),杜景俭 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为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被贼兵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把沦陷地的百姓全部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不是他们的本意,请求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最终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过了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宫廷机密,降职司刑少卿,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第4篇

张俭望门投止文言文翻译

张俭亡命困迫①,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②,笃引钦就席曰:“张俭负罪亡命,笃岂得藏之!若审在此,此人名士,明廷宁宜执之乎?③”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专取仁义!”笃曰:“今欲分之,明廷载半去矣。”钦叹息而去。

笃导俭以北海戏子然家⑤遂入渔阳出塞。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连引收考者布遍天下,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俭与鲁国孔褒有旧,亡抵褒,不遇,褒弟融,年十六,匿之。后事泄,俭得亡走,国相收褒、融送狱,未知所坐。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褒曰:“彼来求我,非弟之过。”吏问其母,母曰:“家事任长,妾当其辜。”

一门争死,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之,诏书竞坐褒。及党地禁解,俭乃还乡里,后为卫尉,卒,年八十四。夏馥⑦闻张俭亡命,叹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翦须变形,入林虑山中,隐姓名,为冶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二三年,人无知者。馥弟静载缣帛追求饷之,馥不受曰:“弟奈何载祸相饷乎丨”党未解而卒。

张俭逃亡,困急窘迫,每当望见人家门户,便投奔请求收容。主人无不敬重他的声名和德行,宁愿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也要收容他。后来他辗转逃到东莱郡,住在李笃家里。外黄县令毛钦手持兵器来到李笃家中,李笃领着毛钦就座以后说:“张俭是背负重罪的逃犯,我怎么会窝藏他!假如他真的在我这里,这人是有名的人士,您难道非捉拿他不可?”毛钦因而站起身来,抚摸着李笃的肩膀说:“蘧伯玉以单独为君子而感到耻辱,你为何一个人专门获得仁义?”李笃回答说:“而今就想和你分享,你巳经获得了一半。”于是毛钦叹息告辞而去。李笃便引导张俭经由北海郡戏子然家,再进入渔阳郡,逃出塞外。张俭自逃亡以来,所投奔的人家,因为窝藏和收容他而被宫府诛杀的有十余人,被牵连遭到逮捕和审问的几乎遍及全国,这些人的`亲属也都同时被灭绝,甚至有的郡县因此而残破不堪。张俭和鲁国人孔褒是旧友,当他去投奔褒时,正好遇上孔褒不在家,孔褒的弟弟孔融年仅十六岁,作主把张俭藏匿在家。后来事情被泄露,张俭虽然得以逃走,但鲁国宰相将孔褒、孔融逮捕,送到_关押,不知道应该判处谁来坐罪?孔融说:“接纳张俭并把他藏匿在家的,是我孔融,应当由我坐罪。”

孔褒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不是弟弟的罪过。”负责审讯的宫吏征求他俩母亲的意见,母亲说:“一家的事,由家长负责,罪在我身。” 一家母子三人,争相赴死,郡县宫府疑惑不能裁决,就上报朝廷。灵帝下诏,将孔褒诛杀抵罪。等到党解除以后,张俭才返回家乡,后来又被朝廷任命为卫尉,去世时,享年八十四岁。当初,夏馥听到张俭逃亡的消息,叹息说:“自己作孽,应由自己承当,却凭空去牵连善良的人。一人逃命,使万家遭受灾祸,何必活下去!”

于是他把胡须剃光,改变外貌,逃入林虑山中,隐姓埋名,充当冶铸金属人家的佣工,亲自挖掘烟炭,形容憔悴,为时二三年,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夏馥的弟弟夏静带着缣帛,追着要馈赠与他。夏馥不肯接受,并且对夏静说:“你为什么带着灾祸来送给我?”党还没有解除,他便去世了。

①张俭:当时知名的“党人”。因检举宦官侯览的罪行,被诬陷遭追捕。

②外黄令:应作黄令。黄,县名,当时属于东莱郡。

③明廷:对县令的尊称。

④蘧伯玉,名瑗,春秋时卫国的贤大夫。

⑤戏子然:姓戏,名子然。

⑥谳:评议罪案。

⑦夏馥:当时为指为“党魅”。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第5篇

《俭啬老》文言文

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俭啬。恶衣蔬食①。侵晨而起②,侵夜而息。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④,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⑤,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⑩复嘱云:“我倾家赡⑾君,慎勿⑿他说⒀,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据鲁迅辑《古小说钩沉》本《笑林》

①恶衣蔬食:穿破旧的衣服,以蔬菜为食物

②侵晨:天快亮时。侵:接近。

③餍:满足

④或人:有的人。

⑤十钱:十枚铜钱。

⑤随步辄(zhe二声)减:随着脚步减少(准备给乞者的钱)

⑥赡:资助。

⑦没官:被官府没收。

⑧辄:就。

⑨比:等到。

⑩寻:不久,形容时间短。

11.慎勿:千万不要

12.他说:外传。

汉朝时有一位老人,没有后代,家富但节俭吝啬,穿破旧的衣服,以蔬菜为食物,早起晚息忙于产业,赚钱没有满足的时候,而自己还不满足。有人向他乞讨,不得已进房间取十钱,从房间出来,边走边减少施钱,等到了屋外,只剩下一半了,于是闭着眼睛忍下心来给那个乞丐,并不断叮嘱说,我把我的家产都给了你,不要向他人说我有钱,别人会向我乞讨的。不久老人死了,房屋土地被官府没收,钱财货物都充了公。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第6篇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侍郎、同凤*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巨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日:“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侍郎、同凤*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竞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除殿中侍御史

累除:多次授予

b.除书未到,即欲视事

视事:就职理事

c.于是再拜谢罪

谢罪:道歉请罪

d.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悉原:全部赦免

答:a(经过多次升迁后被授予)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夯)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傲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答: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益州的同僚官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寻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答:c(“武则天篡位”错,“有亏礼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陛下恩德广布,扩大到了草木,所以能使梨树第二次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上天理顺万物,可是我们却不能理顺,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啊。

参考译文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少年时应试中明经举,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视事,又鞭打僚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杜景俭对他说“:公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数日之禄,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就慌忙火急地视事,这不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公现在凭咫尺之制书,真伪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你真假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喝斥左右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又有命令房嗣业任荆州司马,竟未如志。益州的僚吏为这件事赞杜景俭说“:录事的心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

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因秋季院内长出梨花一枝而问宰相“: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道“: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秋木再花,即使周文王德及行苇,也不能超过。”杜景俭独说:“按《洪范五行传》:‘*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春秋》也讲‘:冬无过甚的阳气,夏无过甚的*气,春天无凄风,秋天无苦雨。’今已到了秋天,草木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道:“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内*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要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非出本心,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竟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机密,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第7篇

杜景俭,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侍郎、同凤*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侍郎、同凤*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b.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c.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d.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10.c(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中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

b.上古时长度单位产生很早,例如寸、咫、尺、丈、寻、常、豆、仞等都是长度单位。在周制中,八寸为咫,十寸为尺。

c.“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在古代,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占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

d.“忝”为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常见的谦称有鄙、敝、卑、窃、臣、仆等;常见的敬辞有台甫、尊、令、贤、仁等。

11.b(豆是容量单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景俭从政谨慎。房嗣业在诏令未正式下来之前,就想大权独揽,景俭首先是劝说,劝说未果,于是叱散左右以防祸事发生。

b.杜景俭正直而不趋炎附势。武则天曾拿出梨花来问宰臣是何种祥瑞之兆,只有景俭认为不是祥瑞,提醒武则天可能是政令有失,得到武则天赞扬。

c.杜景俭敢于为他人*。外族入侵,国土沦丧,驻守将领都受到牵连将要获罪。景俭认为他们是形势所迫,应该得到宽宥,所幸建议被采纳。

d.杜景俭怀公正悲悯之心。天授中,他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的时候,人们传言称遇到景俭审案,则可以活下来。

12.c(不是将领们将要获罪,而是沦陷地的百姓将要获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

(2)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

*:(1)您现在拿着小小的诏书,真假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没有变数)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咫尺:小小的。相保:保*。非……耶:不是……吗?三个点各1分,句意2分)

(2)不久有诏书授予房嗣业荆州司马一职,(原来的想法)竟然未如愿。益州的百姓和官吏因此说:“录事的心意(想法)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俄:不久。人吏:百姓和官吏。意:想法,心意。三个点各1分,句意2分)

杜景俭,少年时以明经科中举,多次升迁后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处理政事,又鞭打下属官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严。杜景俭对他说:“您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几天的俸禄,连皇上的圣旨也等不得,就想要处理政事,这不是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您现在拿着小小的诏书,真假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没有变数)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呵斥左右令他们各自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有诏书授房嗣业荆州司马一职,(原来的想法)竟然未如愿。益州的百姓和官吏因此说:“录事的心意(想法)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钦犯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把季秋院内长出的梨花一枝拿给宰相们看,问:“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说:“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使秋天的树木再开花,即使周文王的恩德惠及道旁的芦苇,也不能超过。”唯独杜景俭说:“根据《洪范五行传》:‘*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祸。’《春秋》也讲:‘冬天没有过分温暖的阳光,夏天没有反常的寒冷,春天没有凄冷的寒风,秋天没有久下不停的雨。’现在已经到了秋天,草木枯黄凋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说:“您是真宰相啊!”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为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凤*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被贼兵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把沦陷地的百姓全部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不是他们的本意,请求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最终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过了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宫廷机密,降职司刑少卿,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第8篇

《杜景俭》文言文翻译

原文: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s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巨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日:“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竞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参考译文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少年时应试中明经举,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视事,又鞭打僚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杜景俭对他说“:公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数日之禄,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就慌忙火急地视事,这不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公现在凭咫尺之制书,真伪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你真假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喝斥左右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又有命令房嗣业任荆州司马,竟未如志。益州的僚吏为这件事赞杜景俭说“:录事的心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

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因秋季院内长出梨花一枝而问宰相“: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道“: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秋木再花,即使周文王德及行苇,也不能超过。”杜景俭独说:“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春秋》也讲‘:冬无过甚的阳气,夏无过甚的阴气,春天无凄风,秋天无苦雨。’今已到了秋天,草木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道:“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内阁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要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非出本心,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竟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机密,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第9篇

杜景俭传的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巨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日:“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竞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除殿中侍御史

累除:多次授予

B.除书未到,即欲视事

视事:就职理事

C.于是再拜谢罪

谢罪:道歉请罪

D.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悉原:全部赦免

答:A(经过多次升迁后被授予)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夯)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傲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答: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益州的同僚官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寻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答:C(“武则天篡位”错,“有亏礼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陛下恩德广布,扩大到了草木,所以能使梨树第二次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上天理顺万物,可是我们却不能理顺,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啊。

参考译文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少年时应试中明经举,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视事,又鞭打僚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杜景俭对他说“:公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数日之禄,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就慌忙火急地视事,这不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公现在凭咫尺之制书,真伪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你真假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喝斥左右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又有命令房嗣业任荆州司马,竟未如志。益州的僚吏为这件事赞杜景俭说“:录事的心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

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因秋季院内长出梨花一枝而问宰相“: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道“: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秋木再花,即使周文王德及行苇,也不能超过。”杜景俭独说:“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春秋》也讲‘:冬无过甚的阳气,夏无过甚的阴气,春天无凄风,秋天无苦雨。’今已到了秋天,草木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道:“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内阁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要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非出本心,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竟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机密,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第10篇

毁宅诫俭文言文及翻译

选文中的长孙道生出生在贵族世家,自己也身为三公,却能以俭持家,朴实简洁,对弟子严加约束,甚至已经修缮的厅堂廊屋也不惜拆毁,态度不可谓不坚决。他引用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那句名言,正是他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写照。官宦之人多逐荣华富贵。长孙道生官比宰相,却“衣不华饰,食不兼味”,朴素廉约,尽显平民本色,为世人所称道。

一、原文

道生廉约,身为三司,而衣不华饰,食不兼味。一熊皮障泥,数十年不易,时人比之晏婴。第宅卑陋,出镇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庑。道生还,叹曰:“昔霍去病以匈奴[1]  未灭,无用家为,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乃切责子弟,令毁宅。(选自《魏书》)

二、译文

长孙道生廉洁而俭约,身为太尉,司徒,司空,而所穿的衣服不饰以华美,食不二味,所用的一副马鞯,数十年不换,当时的人们把他比为晏婴.所住的房屋,低矮而简陋.有一次出征后,家里的'子弟们把房屋全部修缮了一番,并建起了堂庑.长孙道生回来后,感叹道:“过往霍去病认为匈奴没灭,就不应该只顾自己的家.今天强大的敌人在北方边境游荡未平,我怎么能安心住这样华美的房子.”于是,就把子弟们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命令他们把所建的房屋毁掉。

三、注释

1、廉约:清廉节约。

2、三司:东汉时称太尉(最高军事长官)、司徒(最高行政长官)、司空(掌管工程的最高长官)为三司,北魏仍用这些官名。文中的长孙氏身兼司空。

3、花饰:华丽的服饰。

4、兼味:多样的菜肴。

5、鄣泥:亦作“障泥\_,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泥土,故有此名。又称“马鞯”。

6、易:更换。

7、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字仲平,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卿,崇尚兼爱,非乐,节用,非厚葬久丧等,类多出于墨子。

8、第宅:住宅。

9、出镇:北魏时多以镇将兼刺史、太守之职。这里指长孙道生曾在任廷尉卿出征北疆。镇:通“征”,出征。

10、颇更:颇,悉,皆。更:易换,替代。

11、堂庑:堂下四周之屋。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

12、霍去病:西汉名将。因屡建战功,汉武帝要为他建造府第,他拒绝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13、强寇:强大的敌人。

14、漠北:沙漠北面。

15、切责:严厉的责备。切,严厉。

16、尚:还。

17、乃:于是。

18、卑陋:低矮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