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共10篇)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共10篇)

时间:2023-12-19 12:25:25 古诗文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第1篇

朝代:清朝|xxx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日xxx,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xxx,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xxx,与知府xxx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xxx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xxx。

桐城xxx记。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的日xxx,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xxx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xxx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xxx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xxx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xxx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xxx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xxx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xxx记述。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第2篇

1、原文:

xxx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晋国的大夫xxx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2、原文:xxx使人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xxx,宣xxx说[同‘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xxx死,闵xxx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xxx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南郭处士被请来为齐宣xxx,xxx很高兴,给这三百人奖赏。后来宣xxx死了,齐闵xxx当上皇帝,他喜欢一个一个听,南郭处士逃跑了。

3、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一片芦苇白苍苍,

清晨白露结成霜,

我那心爱的人儿哪!

就在河水的那一旁。

4、原文:xxx、xxx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着,xxx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xxx和xxx一起在园子里锄菜。地上有一块金子,xxx看见,照旧挥锄除草,看它跟瓦片、石头没有什么不同;xxx看见,把金子拾起来,丢下锄头离开了。

他们有曾同坐在一块席子上读书,正好有官员乘着大车、戴着官帽经过门前。xxx(无动于衷),依旧读书;xxx却把书扔下,出去观看。xxx把所做坐的席子割作两半,跟xxx分开坐。他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5、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xxx。

译文:夸父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边,因炎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手杖弃于路边,竞长成一片桃林。

6、原文:xxx、xxx少有令誉。年十三,xxx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xxx、xxx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美好的名声。(在他们)十三岁那年,xxx听说了他们的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_你可以叫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_于是(钟繇带着他们的两个儿子进宫面见xxx)。(面见皇帝时)xxx(紧张得)脸上流汗,xxx(亲热地)问他:_你的脸上怎么会流汗呢?_xxx回答说:_(我)敬畏害怕,汗水像酒水一样涌出来。_xxx再问xxx说;_(那)你为什么不流汗呢?_xxx回答说:_我害怕得发抖,连汗也不敢出。_

7、原文:xxx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xxx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xxx戴?”

译文:xxx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xxx,当时xxx远在xxx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xxx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xxx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xxx呢?”

8、原文:xxx礼尝叹荀淑、锺皓曰:“xxx清识难尚,xxx至德可师。”

译文:xxx礼曾经赞叹xxxxxx的品德说:“荀淑的见识高超,不能复加,xxx的道德高尚可以作为老师。”

9、原文:xxx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

载着车中。既至,xxx慈应门,xxx行酒,馀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译文:xxx去拜访荀朗陵,因为家穷又俭朴,没有仆人杂役,就让儿子xxx驾车,xxx拄着棍子在后面跟着。孙子xxx还小,就抱在车里。等到了荀朗陵家,荀朗陵的儿子xxx慈来开门,荀xxx在席间劝酒,他家其他六个儿子陪着吃饭。而荀朗陵的孙子xxx若也还小,就坐在爷爷腿上。这事传到朝廷,太史向上报告说:“有德的星星都向东方聚集了。_

10、原文:xxx、xxx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xxx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xxx、xxx之优劣。

译文:xxx和xxx朗一同躲避灾难,有一个人想和他们同乘一条船,xxx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xxx朗(对xxx)说:_船还有位置,为什么不给他上呢?_后面的敌人(向那人)追了过来。(这时)xxx朗就想抛下带着的那个人。xxx说:_我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_因此,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平定xxx、xxx朗的(品质)好坏。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第3篇

短篇文言文翻译

一、酒以成礼

【原文】

xxx(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xxx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托:假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③寝:睡觉。④因:趁机。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⑦觉:醒。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xxx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xxx行礼后喝酒,xxx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 问xxx为什么要行礼,xxx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xxx为什么不行礼,xxx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二、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xxx:“若欲闻射道乎?楚xxx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xxx左,麋交于xxx右。xxx引弓欲射,有鹄拂xxx旃而过,翼若垂云。xxx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xxx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 所能必矣!”

《郁离子》

【注释】

①于:向。②道:道理。xxx:同“畋”,打猎。④云梦:古代湖泽名,xxx秋战国时楚xxx的`游猎区。⑤使:让。引:拉。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 吏。⑦起:赶起。⑧发:跑出来。⑨交:交错。⑩鹄(hú):天鹅。⑾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⑿垂云:低垂下来的云。⒀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 注,附着。⒁xxx: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⒂置:放。

【参考译文】

常羊跟屠龙子xxx箭。屠龙子xxx:“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xxx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xxx的左边出现,麋在国xxx的右边出现。国xxx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xxx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xxx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xxx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三、次非杀蛟

【原文】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xxx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xxx春秋·卷十二·知分》)

【注释】

①荆(jīng):xxx国的别称。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③反:同“返”,回,归。④中流:江中心。⑤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⑥舟人:驾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义。⑦尝:曾经。⑧攘 (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⑨余xxx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参考译文】

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他在干(hán)遂买到一把宝剑。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木船刚到江心,xxx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 船。次非问摇船人:“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摇船人回答:“没有看见过。”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这只是江 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船上 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第4篇

xxx、xxx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xxx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xxx、xxx之优劣。

xxx、xxx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xxx感到很为难。xxx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xxx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xxx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xxx、xxx朗的优劣。

部分字词注释

歆辄难之:xxx当即对此事感到困难。

俱:一同、一起。

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愿意。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舍:丢弃。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了这种情况。

疑,迟疑。

纳:接纳,接受。

托:请托,请求。

宁:难道。

邪:(yé)通假字。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拯:救助。

纳其自托:接受了他把自己托付(给我们)的请求,即同意他搭船。

人物解析:

xxx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xxx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问题十分周到。我们应该向xxx学习,守信用、讲道义。不有失君子风度,有基于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像xxx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第5篇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两汉〕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xxx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xxx结缡,xxx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xxx,口无择言,谦约节俭,xxx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xxx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xxx。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我的兄长的儿子xxx和xxx,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xxx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xxx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xxx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第6篇

xxx年,大将军xxx把元顺帝围困在开平时,故意放开一个缺口,让顺帝逃走。常遇春很生气,因大将军的做法使自己没能立下大功。xxx说:“他虽是夷xxx人,然而毕竟曾久居帝位,号令天下。如果抓到了,我们的主上怎么处置他才好呢?是要封他为xxx为侯呢,还是杀了他以出气。我认为主上两者都不会,所以故意使他逃跑,这样也最合适。”常遇春一时还不能同意他的看法。后来回京师禀报,明太祖xxx果然并未怪罪。

xxx此举替明太祖省掉不少麻烦。然而xxx之所以敢私自这样做,是因他揣摩透了xxx心理的缘故。xxx从哪里可以看出xxx的想法呢?是从当初xxx遥封元顺帝、赦免xxx的儿子xxx并封其为归命侯而不杀这两件事知道的。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第7篇

朝代:宋朝|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xxx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xxx而特立;下则幽谷,xxx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xxx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xxx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xxx、xxx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xxx、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xxx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xxx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xxx,风霜冰雪,xxx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xxx无事之时也。夫宣上xxx,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xxx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xxx在清流山下击溃xxx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xxx、xxx,就这样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xxx、xxx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豪杰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的_,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xxx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xxx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xxx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xxx,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第8篇

朝代:宋朝|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xxx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xxx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xxx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xxx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xxx、太公之谋,而特出于xxx、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xxx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xxx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xxx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xxxxxx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xxx?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xxx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xxx;xxx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xxx,xxx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xxx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古时候被人xxx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xxx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xxx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xxx兵书(而在于使xxx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xxx嬴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xxx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xxx,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气势是不可以凭借的。xxx压不住他对秦xxx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xxx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xxx、xxx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xxx、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xxx攻打xxx,xxx脱去上衣*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xxx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xxx的进攻。越xxx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xxx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xxx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xxx做,xxx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xxx所不能惊惧他和xxx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那汉xxx之所以成功,xxx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xxx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xxx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xxx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xxx,xxx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xxx,谁能成全他?司马迁本来猜想xxx的形貌一定是xxx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这就是xxx之所以成为xxx吧!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第9篇

原文:

贤与不肖之等奚判乎?视乎改过之勇怯以为差而已矣。日月有食,星有离次。其在于人,言有尤,行有悔,虽圣者不免。改过什于人者,贤亦什于人;改过佰于人者,贤亦佰于人。尤贤者,xxx焉;尤不肖者,怙终焉而已。

人之生,气质不甚相远也,习而之善,既君子矣。其有过,则其友直谏以xxx。习而之不善,既小人矣。其有过,则其友多方文之。兹贤者所以xxx,而不肖者愈不肖也。吾之友有某君者,毖余曰:“子与某相好不终,是子之失德。子盍慎诸?”又有某君毖余曰:“闻子之试于有司,则尝以私于人,是大不可。”二子者之言,卒闻之,若不逊于吾志。徐而绎之,彼无求而进逆耳之言,诚敬我也。既又自省:吾之过,其大者视此或倍蓰,而其多或不可枚数。二子者,盖举一隅也,人苦不自知耳。先xxx之道不明,士大夫相与为一切苟且之行,往往陷于大戾,而僚友无出片言相质确者。而其人自视恬然,可幸无过。且以仲尼之贤,犹待学《易》以寡过,而今日无过,欺人乎?自欺乎?自知有过而因护一时之失,展转盖藏,至滔滔天之奸而不悔,斯则小人之不可近者已!为人友而隐忍和同,长人之恶,不又谐臣媚子之亚也。《书》曰有言逆于xxx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余故笔之于册以备观省且示吾友能为逆心之言者。

(摘自《xxx文集》,略有删节)

译文:

贤良与不肖的区别是如何划分的呢?应该看他对于改正过错的勇敢与怯懦并把它作为差别罢了。日月都有盈缺亏食,星辰也有陨落之时。对人而言,言语有不当之处,行为有后悔之时,即使是圣人也不可避免。改正过失十倍于人的人,他的贤达也一定会是常人的十倍;改正过失百倍于人者,他的贤达也——定会是常人的百倍。xxx明的人,越是光明磊落;越是不肖之徒,越仗恃作恶,终不悔改。

人刚一出生时,气质相差不大,学习并且达到好的境界,就已经成为一个君子了。如果他有了过错,那么他的朋友会当面劝谏以帮助他改正。如果引导不善,就会成为小人。当他有了过错时,他的朋友就会多方替他掩饰、推卸责任。这就是所说的xxx之人越来越xxx,不肖之徒越来越不肖的原因。

我有一个朋友告诫我说:“您与某人交好却没有保持到最后,是因为您有过错,您在这件事上为什么不谨慎呢?”又有一个朋友告诫说:“听说你在某次考试中,曾经因私人感情求助他人,这是很不对的。”二人的话,乍一听,不合我意。但慢慢地理解,他们没有所求而对我说出逆耳良言,是因为敬重我。反过来我又自省:我的过错,其中严重的比照这两件事或许严重数倍,而且数量多得不可枚举,他们二人,只不过举了一两个例子,人最痛苦的是对自身的不了解。上古帝xxx不能推行xxx道教化,士大夫们相互勾结攀比,做了许多苟且之事,往往陷入罪恶的深渊,而同僚们没有人出面劝谏质疑。这是因为这些人自认为很超脱,又幸好没有过错。况且xxx这样的大贤,犹且学习《易经》来减少错误,而这些人说没有过错,是欺骗他人呢还是欺骗自己呢?自己知道有过错而因为袒护一时的过错,尽力掩盖,以至罪恶滔天却也不觉得有悔意,这就是不可以接近小人的原因。作为别人的朋友却对他的过错隐瞒忍耐或曲意奉承,助长了朋友的恶习,他们的所作所为比那些专事谄媚的.佞臣俳优更可恶。《书经》说:“有违背你心意的话,一定要从符合道义上想一想,有投合你心意的话,一定要从不符合道义上考察一下这些话”我特意将它们写下来以备查看反省,并且展示给能提出逆耳良言的朋友们看。

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第10篇

原文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xxx春秋·察今》

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剑,代词。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这样。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