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有关长征诗词(通用19篇)

有关长征诗词(通用19篇)

时间:2023-12-20 10:04:24 古诗文

有关长征诗词 第1篇

关键词:长征诗词 文化价值 文化自信

红军长征过程中形成了影响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内涵丰富的长征文化。长征诗词作为长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红军在长征中生命洋溢的和他们在心灵深处所赢得的东西传给我们,与中华民族其他优秀的文化自信因子一同构建着当今中国先进文化体系。

一、长征诗词的文化内涵

长征诗词是以诗词的形式反映了长征中红军的道德、认知、审美以及各种活动的内容和状况,阐释了红军对外界、自身以及自身对外界关系的理解和观点。长征凝聚着中国_领导下的革命武装集团红军对中国革命的信心、信念和力量昭示,而长征诗词正是对这种意志、情感和精神的流露与传播。

二、长征诗词的文化价值

任何诗词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长征诗词也遵循着这一原则,同时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

(一)长征诗词记录和反映了革命斗争历程

红军长征过程中,沿途的行军打仗、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都在长征诗词中有所记录和体现。如的《七律・长征》。这首诗在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胜利结束的途中完成。这首诗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历程,记录了长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重大的军事斗争。作品对长征的艰难和红军的豪情,以写实的手法,用凝练的诗句予以高度概括和生动、形象地展现。

(二)长征诗词诠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中国的历史,从古到今,不乏英雄辈出,更不乏英雄主义的精神。中国_领导的革命红军长征中,红军将士表现出来的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的忠诚和坚定的信仰,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对革命赤胆忠心,不怕牺牲、敢于奋斗、勇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保证红军长征胜利的精神力量。长征诗词将红军长征为了实现革命的胜利, 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长征诗词昭示了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

长征诗词截取极富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概括了长征历史的全过程,以其逼真的审美意象和巨大的艺术感召力震撼着人类的心灵。长征期间,红军有紧张的战斗生活,吃野菜、树皮、在泥沼草地里行军。

在这种艰苦情况下,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在长征诗词中多有体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些诗句,在气势感染人的同时,更多的是革命者在面临革命危机,有被消灭的危险困境中,依然保持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仰和理想,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四)长征诗词体现了_人的家国情怀

中国_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要为xxx的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至始至终不变的情怀。长征的诗词中多处可以找到_人以救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表达。如《念奴娇・昆仑》以思想视野的开放性和厚重的历史感,充分展示了_人忧国忧民,以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作为集中的关注点,高度的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

三、长征诗词折射出的文化自信

“通过一切变化的因而过去了的东西,结成一条神圣的链子,把前代的创获给我们保存下来,并传给我们。”长征诗词所散发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一)坚持理性把握历史事件本质精神

长征诗词坚持理性把握历史事件本质精神,以文学和文字的样式记录长征那段历史史实。历史史实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殊的历史。长征诗词是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对中国_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反映。今天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在传统文化和革命先辈的革命文化基础上文化自信的建立。只有坚持理性把握历史事件本质精神,才能把中国崛起和民族精神的重建结合起来,中华民族才能坚定自主选择被实践证明了的自己的文化道路。

(二)坚持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长征诗词中有许多风景如画的美景,如“风景这边独好”、“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红旗漫卷西风”、这些长征诗词是中国_人情感世界的折射,体现了中国_人为了追求自由,实现“文”来化“物”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结果。歌德说创造使人自由。创造、自信,吸引着中华儿女,在受到屈辱、压迫和不公平的对待的时候,唤醒心中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得我们协调一致,运足底气,把时间、精力、智慧集中到一个目标上,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一代接一代锲而不舍地战胜困难,砥砺前行。已经成为历史的长征化成伟大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这力量在信息社会当代文化的多元板块结构中在发展,在接力,在弘扬,在传承。

(三)坚持铸就中华民族精神的驱动与支撑

长征诗词所阐发的精神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现代化的信心。文化的灵魂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文化的力量来自价值体系,也就是国家和民族美丑、真伪、好坏的评价标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只有传承好红色基因,用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铸就中华民族精神的驱动与支撑,我们的道路才能更加坚定。

参考文献:

[1]_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诗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3].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4]《赫尔德全集》第5编[M].施图加特出版社,1841.

有关长征诗词 第2篇

关键词:宋朝 梅花诗词 梅花意象

宋代是中国梅花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xxx在梅花欣赏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痴迷程度,梅花的一些著名典故、诗篇和绘画,多起源于宋朝。xxx对梅花的喜爱甚至影响到元明清时期,以致现在梅花诗词、画已经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关梅花美的认识、信念和人格象征意义在宋朝真正成熟、定型,梅花诗词成为最能体现宋代文人文化心态和人生意趣的一类作品。正所谓“一粒xxx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本文从xxx绘梅花的诗词入手,说说xxx花文化的意蕴及主要象征意义。

梅花雪中独开,清冷淡雅,本身又具美人姿态,自古便有“霜美人”、“冷美人”之类的称号,宋以前的文人爱将梅花比作玉人、美人、仙子等;xxx也继承了这一意义,xxx田为在他的《江神子慢》就写“xxx香雪,冰姿洁”。xxx《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把梅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香脸半开娇旖旎”。另外,宋代之前有xxx赠远的习俗,xxx继承了这一习俗。xxx曾写有《梅花》:“驿使何时发,xxx寄一枝”,欲寄一枝梅花给远方朋友,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更是xxx寄远的佳作。

北宋时期,由于xxx武的特殊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文人比较推崇理智恬淡、稳健淡泊的人生态度。而梅花清瘦脱俗、淡雅清香、傲雪独开的品质,恰好符合了他们的心态和审美需求,与文人内心期望的优雅、高洁品格,与他们修身治国即便失意也超然的人格追求不谋而合。所以,梅花被赋予了“君子”的人格,“梅妻鹤子”的xxx(xxx)《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xxx千古绝唱。

北宋中期,梅花的“君子”意象进一步传承发展,xxx写了42首关于梅花的诗,成为北宋xxx花第一人,《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xxx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开”。《梅花》:“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这些诗展现了xxx内心清逸孤高的性格志趣,更寄寓了他不甘与世委蛇的高洁品质与情怀。xxx著名的小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不屈服于恶劣环境,严寒中独开,借梅花象征坚持操守,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君子。李少云《梅花落》:“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深似我,零落此山中”。用梅花自比自叹,写出了文人土大夫遭遇挫折时的常有心态。

南宋半壁江山已失,朝廷却偏安一隅,“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xxx类爱国文人志士,空有满腔把报国志,但面对国家大势,却无能为力,个人仕途也灰暗一片,又受了佛教、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多文人渴望过一种清静闲适、无忧无虑的生活。至此,梅花又发展出了另一个象征意义――隐者高士。南宋xxx(1097-1171)《柳梢青》三:“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亭亭伫立移时,判瘦损、无妨为伊。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写梅花幽静淡泊,生在“茅舍疏篱”,与“淡烟寒月”为伴;xxx自号“清夷长者”,多次辞谢朝廷征召,终身隐逸,他笔下的梅花正是自己的写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有宋一代,梅花意象主要象征有四:一象征美人、仙子;二表情达意,传达对远方朋友、家乡的怀念;三象征君子;四象征隐者、高士,这四个象征意义在很多xxx作品中是同时存在,相互融通的。xxx《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立枯死,xxx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就描绘了梅花的外在“鲜妍皎”,“若风中仙”,又写了梅花在“穷冬万木立枯死”的恶劣环境下,“xxx独发凌清寒”的坚毅品格。

综上所述,宋代文人雅士们在欣赏梅花美丽外表之外,xxx、xxx、xxx、xxx,甚至妻梅,更多是借梅抒发人生情怀,把自己人生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梅花中,借梅花彰显自身高洁品质。因此,宋代开始,梅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象,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土沃壤里,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xxx佳作。

参考文献

[1]詹弘.从宋代诗词看xxx之风及其成因[J].xxx世界,2012(6).

有关长征诗词 第3篇

【关键词】英语诗歌;语音象征;诗歌韵律

索绪尔()(1980:101)认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英语诗歌的语言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诗歌之所以一直受人青睐就是因为其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感。正是这种鲜明的节奏,才把诗歌与小说、散文等文学种类区分开来。诗歌的节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生命力,也是为人们广为传诵的原因之一。

一、诗歌的语音象征

语音象征主要体现在词汇的语音层面上,语篇中巧妙地运用语音象征能够产生一定的表意功能,取得特定的文体效果(项成东1993)。例如:

The sound must be an Echo to the sense:

Soft is the strain when Zephyr gently blows,

And the smooth stream in smoother numbers f lows;

But w hen loud surges lash the sounding shore,

The hoarse, rough verse should like the torrent roar.

(A. Pope, An Essay on Criticism)

诗中第二行通过/ s/ , / f/ , / r/ , / n/ , / l/ 等柔和型辅音的连续运用, 摹拟“微风轻佛, 平静柔和”的意境;第三行通过长元音/ u: / 和/ u/ 以及辅音/m/,摹拟“xxx流”的音响;第四、第五行通过节奏变换,连续运用重读音节,产生了“惊涛拍岸”的紧张激烈的音响效果;另外双元音/ au/ (loud, sounding) 和长元音/o : / ( hoarse, roar) 的巧妙运用象征惊涛骇浪发生的回荡声响。

二、诗歌语音的谐音双关

语音的谐音双关,是指利用字、词间的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关系,一语双关地表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诗人在建构诗歌意象语言的外部言语中,最常用语音手段就是谐音双关的手段。诗人利用词语间的谐音一语双关地表达其微妙的主观情感。英语诗歌中,诗人也常使用语音的谐音双关手段建构诗歌意象语言的外部言语,委婉地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如爱尔兰诗人xxx(W. B. Yeats)《茵纳斯弗利岛》(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中,“Innisfree”(茵尼斯弗利岛)是爱尔兰西部的一个湖中小岛,诗人将这一小岛选作诗歌的中心意象,通过对它的描写,诗人将美丽宁静的大自然同车道纵横的人类社会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词语“Innisfree”承担了诗歌主体意象词语,同时“Innisfree”一词在发音上类似“inner’s free”,诗人通过运用这种谐音,含蓄地表达对“inner freedom”(内心的自由)的向往。这首诗的风格与中国古典诗歌《饮酒・结庐在人境》(xxx)非常相象,都表达了想要远离嘈杂、忘情遗事、融入自然的心态和强烈愿望。

三、诗歌的韵律

诗歌语言的特点是它有优美悦耳的韵律。这种韵律体现在诗行之间和一个诗行内的押韵上。押韵使诗歌和谐、优美,读来琅琅上口,xxx绕。同时,一个熟悉了的韵律反复出现,会使人感到听觉上的满足,并产生美的共鸣.同时,韵律又常常与人们表达的感情有关系,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基本的韵律,下文简单介绍几种。

押韵按押韵音在诗行中出现的位置可分为:尾韵(end rhyrne)和行内韵(internal rhyme)。尾韵(亦称脚韵)是指押韵在诗行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行内韵则是诗行中间的停顿或休止前的重读音节与该行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这种押韵法,在诗行停顿的节奏感上,又为诗歌增强了更强的音乐感。例如,英国诗人Thomas Nash在Spring《春天》一诗中写道: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

Cold doth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这一节用鲜明的尾韵和行内韵,使得全诗节奏明快,韵律强烈,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了春天的欢乐,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另外,该诗结尾处重复使用拟声词,模拟悦耳的布谷鸟叫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如身临其境,尽情享受大自然美妙的乐曲。

四、小结

在优秀的诗篇中,声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为诗歌的意思服务,是表达意思的一种手段。在声音的配合下,诗歌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交相融合,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也是诗歌区分于其他文学形式的重要特点之一。

【参考文献】

[1]xxx论英语诗歌的美感[J].黑龙江:鸡西大学学报,2008(3).

[2]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3]xxx.能指与所指:诗歌语言的符号学特性初探评[J].北京:外国文学研究,1997(2).

有关长征诗词 第4篇

关键词: xxx诗词风格 格式塔理论 风格

一、引言

提起xxx,人们会想起他的《风筝误》等十种曲,以及他的精辟戏剧理论。其实,xxx多才多艺,他还擅长于诗词。他的诗词与他的戏曲一样,大胆泼辣,意趣生动,彰显xxx的独特个性。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xxx诗词大都收集在《xxx全集》第二卷里。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和耐歌(词)等凡一千余首。从内容上看,或反映他的农耕生活,或游乐于山水之间,叙事抒情,放浪恣意,特别他反映明末清初社会动乱,百姓生活坎坷,这是他的诗歌精华部分。总之,xxx一生坑坷经历皆俯仰悲欢,见之于吟咏之间。与诗相比较,xxx的词不仅在数量上或者结体上稍弱,其词的风格上也近于曲,这也许与他善于戏曲有关。

诗词曲三者,在xxx看来,既不同,又相通。他在《窥词管见》中云:“作词之难,难于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诗为贵,词为次,曲为下。但他又说:“有学问的人作词,尽力避诗,而究竟不离于诗。”诗词的作法是相同的。所以他说:“考其体段,按其声律,则又俨然一诗。”

xxx说,写诗作词要“三忌字涩”,所以他的诗词明白无障,如《续刻梧桐诗》:

小时种梧桐,桐本细如艾。针头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长亦奚怪。好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与“小时种梧桐,桐本细如艾”,“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等这样的文字风格相近,老孺皆能读懂。

如《闺人送别・生查子》:

郎去莫回头,妾亦将身背。一顾一心酸,再顾须回辔。回辔不长留,越使肝肠碎。早授别离方,睁眼何如闭。

这是一首描写恋人别离的词,感情真切细腻,没有什么“忌字”,读之自然明白。

二、文献综述

xxx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戏曲家,同时他还擅长诗词。xxx诗词别具一格,意趣生动。随着对xxx研究的深入,xxx诗词翻译愈发凸显其重要性。现阶段,对xxx诗词英译研究仍较缺乏。因而,研究现状述评,将侧重与本课题联系较为紧密的文学翻译理论成果。

古典诗词的翻译研究方面,2003年xxx教授《汉诗英译论要》的出版是古诗词英译理论构建的第一次尝试。(xxx,2009:102)卓教授从汉诗英译的标准、原则、方法、心理过程、评价体系、译者的素质等方面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诗词英译理论框架。(xxx,2009:102)

xxx冲教授的古诗词英译理论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较严密的“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xxx,2009:102)

这两个理论体系,正如xxx所指出的:“一个(xxx)侧重微观,一个(xxx冲)长于宏观,相互补充,相得益彰。”(xxx,2009:102)

xxx与xxx从美学角度对翻译进行了解读。xxx分析了诗词曲赋作为翻译审美客体的主客观审美构成(客观系统:语音审美、文字审美、语法审美和修辞审美;主观系统:意境,具体表现为意象、虚白和禅境)和译者作为翻译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针对这些审美特征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及对译者的要求。

xxx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格式塔意象理论。她通过文学翻译实践,以及对他人文学翻译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两个方面的基本认识:首先,文学文本作为艺术客体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整体性,即格式塔质,它不是语言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具有艺术作品的完形性特征。(xxx,2002)其次,译者对文本客体的审美体验也具有其完形趋向性。(xxx,2002)译者在转换过程中体现的不是词语或句式的对应,而是整体意义和意象的再现,即用译文语言建构整体概念。(xxx,2002)

三、xxx诗词特色及其风格再现

“奇巧”为xxx诗词一大特色,xxx诗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颇具新意。xxx的诗词中之“奇巧”表现在其创新上。xxx把词中之新分为“意新”、“语新”及“字句之新”三种。(xxx,1998:126)

“意新”较易理解,即指立意之新颖。(xxx,1998:127)“语新”当指整体性的语言范式。(xxx,1998:127)用xxx的话来说,就是所谓“腔调”。(xxx,1998:127)“字句之新”则是词的创作中具体的字、词的运用。(xxx,1998:127)xxx诗词的“三新”紧密相关,是由内及外、由整体到部分的三个层面。

运用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有助于把握“语新”,再现xxx诗词风格及意境。根据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只有将文本视为整体而非孤立的个体,源语的意象才能在翻译中得以完整再现。

xxx的诗词艺术感染力很强,究其原因,他的诗继承了明末的公安派的创新精神。“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万历年间公安派xxx三兄弟(xxx、xxx、xxx)的理论主张,也是xxx的主张。他解释说:“所谓意新者非于寻常闻见之外,另有所闻所见,而后谓之新也。”在《窥词管见》中,他更进一步提出:“文字莫不贵新,而词尤为先。不新不可作,意新为上,语新之,字句之新又次之。”

如《暑夜闻砧・相思引》:

何处砧声弄晚晴?询来知是寄长征。时方挥汗,先虑涉层冰。?摇 若使秋来方动忤,几时将得到边城?忤敲暑夜,才是断肠声。

这首词写的是女子暑夜给在守边关的丈夫洗衣。这类题材在古代诗词中并不少见,在一般人看起来,这类题材已经写绝了。但是,xxx从另一角度,把这类别题材写出新意来,实在是高明。

又如七绝《伊园十二宜・宜春》:

方塘未敢拟西湖,桃xxx栽百十株。

只少楼船载歌舞,风光原不甚相殊。

该词表面咏的是自家门前的方塘,实则描写西湖。我认为,从古至今,描写西湖的诗不在千首之下,用这样的衬托xxx西湖之风光的,实为罕见。

《伊园杂咏》九首是xxx经过战乱以后回到故乡兰溪夏李村写的。当初,xxx18岁离开客地如皋回到金华谋生。不久,金华寓所在战火中被焚,他只得在江上舟中安身,之后,无奈回到老家,在亲戚朋友的援助下,在夏李村伊山头旁边用草蓬搭起草堂小筑,叫伊山别业。这九首诗是他住在草堂做“识字农”的“见景见情”。“桥从户外斜,影向波间浩”,写出他经过动乱之后淡定的农村生活心情;“移住月轮日,足踏群花影”,农村生活虽艰苦,但自然的山水、四季的缤纷还是很让人满足的。品读《伊园杂咏》,可感受其诗之奇巧。在格式塔理论观照下,翻译时应力图完整再现xxx诗词这一风格。

参考文献:

[1]xxx.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xxx.xxx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3]xxx.汉语古诗词英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外语学刊,2009,(2).102.

[4]xxx.中国古典诗词曲赋英译的翻译美学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4):111-116.

[5]xxx.词的本体特征:xxx词论的焦点[J].社会科学战线,1998,(6):126-127.

有关长征诗词 第5篇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xxx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xxx雪,xxx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1934--1935)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xxx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忆xxx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xxx,xxx如血。 念奴娇 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xxx三百万,搅得xxx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 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xxx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xxx? 过 草 地 xxx 绿原无垠漫风烟,xxx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xxx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长 征 _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xxx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七 律 _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以上列举了一些长征的诗词,前面几首是**的,后面三首分别是xxx、_、_的,你可以选择取用。 希望能够给你提供帮助。

有关长征诗词 第6篇

教学重点、难点:(一)读懂全文,体会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xxx长征中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唱这首诗。

教学流程及解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参加过市、县举行的徒步大会吗?你徒步最多走过多少里程?有什么感受吗xxx:身子很累;脚很疼;口很渴;腿很酸;心里很害怕――害怕我能不能坚持下来。

师: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xxx长征吧,红军战士对于长征的感受又是什么呢?(板书课题)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伟人的叙述吧。

这是一次正气浩然的长征,这是一次可歌可泣的长征,你对长征了解多少xxx:交流有关长征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理解诗中红军长征的艰难以及体会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做下了情感的铺垫。通过交流资料使学生了解那一段背景,为新课的学习作下知识的铺垫。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朗读。2、教师范读。3、填空。

的诗中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的翻越(五岭),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等五幅征难图。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因此,对诗的内容把握上,我采取让学生自己找词语填空的形式来学习。为诵读诗文、理解诗的意境节省时间。

三、读、唱诗句,体会意境

1、学习第一句诗

(1)教师引读:红军/不怕(学生--远征/难)

(2)组内学生:对比朗读(按照教师引导的方式)

师:从同学们的对比朗读当中,你了解到红军对于二万五xxx的长征感受是什么xxx:不害怕(即大无畏)师:从哪个词中看出红军的大无畏来。生:万水xxx、只等闲。师:指导学生理解和朗读“万水xxx”和“只等闲”。

(3)全班男女生对读

师: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精神,我们来个全班男女生对读好不好?

男生读:红军/不怕;女生读:远征/难;男生读:万水/xxx;女生读:只等/闲。

(4)男女生对唱

师:让我们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唱出来;范唱之后指导学生二部轮唱。

设计意图:通过男女生的对比读和唱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诗的语调、韵律和节奏,领悟意蕴,体会情感,以读和唱代讲。男生的声音洪亮能突出长征的艰难险阻,女生的声音细弱能突出红军的藐视困难。

2、学、三、四句诗

(1)播放五岭山、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的画面。

(2)学生看后讨论、交流感受。

学生:有的用词汇来描述。(板书)教师:因势利导―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学生:有的画简笔画,有的讲故事,有的回忆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场面,有的读诗句谈。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出作品节奏和韵律。(丸、暖、寒、颜)学生:个性化地朗读。

教师:教唱,学生学唱并感受红军面对困难的大无畏和取得长征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男生----教师----女生。

五岭/逶迤/腾/细浪,

---------------------

xxx/过后/尽开/颜。

有关长征诗词 第7篇

关键词:《全xxx五代词》;诗词之辨;词的起源;词学观念

一代文集的编纂,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古籍整理工作,更可贵的是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性的工作,上世纪末由xxx、xxx、xxx、xxx合力编纂的《全xxx五代词》便是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xxx五代词的整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从明代开始有人关注,到最新版的《全xxx五代词》,先后有几代学者倾注到其编纂过程中来。相较于xxx五代之后的全宋词、或者全清词,xxx五代词在数量上不能与它们相比,后来的学者每一次修补全xxx五代词,新见补入的绝对数量并不可观,但是由于xxx五代词处于词发展的源流阶段,其词体特征不如后来的宋词明显,鉴于前代编纂者对xxx五代词作为词发展萌芽阶段的模糊性、复杂性特征的认识不足,其xxx五代词的编纂自然存在着诸多缺憾。可以说,历代学者对xxx五代词的编纂过程正体现了词学观念不断进步、成熟的过程。

”不就是由一个七字句拆分成的两个三字句吗?更多的诗人作词时则是以写诗的方式来填词,xxx和十四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所作的《竹枝词》之三:

江畔谁家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怨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又如词调《xxx》,xxx有《xxx词》:

六幺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xxx。

白居易也有《xxx词》: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取新翻xxx。

此时不断翻唱的《xxx》歌词,也是七言绝句体。

此外,早期词作中词多以调为题,以词调为歌咏内容的核心,题目与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与诗歌“即事赋诗”的传统相似,也显示着早期词与诗歌的密切联系。所以,当董逢元看到xxx、施肩吾、xxx、释xxx等人的本为离别所感而发的xxx,误为词调《xxx》,以及将《采莲曲》当成《采莲子》,都是早期词近诗体、调即内容的特征所致,他从外在形态上对诗词作出的区分,也是造成部分诗歌误入《xxx词纪》中的一个原因。

有关长征诗词 第8篇

关键词:诗词 鉴赏方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诗歌是这“长流”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从古典诗词的宝库中吸取丰富的养分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要准确领会古典诗词的意蕴,就需要掌握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

一、扣住题目,联系背景,领会诗意

鉴赏古诗词,不要忽略题目。不少的古诗词,题目即为解读该诗的诗眼。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标题中的“幽居”即幽僻宁静的居所,这里已暗示着居室主人隐者的身份。把握住这一题眼,就找到了理解该诗的钥匙。又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抓住题眼中的“送”字,就知该诗是一首送别诗,抒发的是离情别绪。

二、咀嚼词句,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练、形象而富有表现力,多通过比喻、双关、隐曲、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在鉴赏时,反复咀嚼、玩味重点词句,将对诗歌的内涵挖掘得更为深透。《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28字,在描摹景物时,准确地把握住了事物的特征。“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出了秋之肃杀、凄清,为羁旅客漂泊异乡创设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再细细咀嚼“古”、“瘦”、“夕”、“断肠”等词语,游子那源源不断的乡愁就会汩汩流入鉴赏者的心田,引起情感的共鸣。xxx《声声慢》开首三句,连用14个迭字,将寻觅、凄清、孤寂、悲愁的心境描绘到极致,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离乱的哀愁。读来,似愁结不断,没有尽头,难以排解,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统摄全篇,体会意境

四、掌握表达技巧,明辨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有关长征诗词 第9篇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极为丰富的原始意象,古典诗词的艺术特征就是以意象为表现基础的。意象作为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进入古典诗词的意象更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诗人往往用意象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艺术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长廊中,有关时间和空间的经典意象层出不穷,原型意义的内容被大大地扩展开来,成为一种现实的、广泛存在的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这也就使原型概念在批评实践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按照荣格创立的原型批评,我们知道,每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古典文学中的原型作为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古老民族丰富的历史经历和心灵世界。原型在文学作品中被有效地形象化,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原始意象即原型得益于文学作品这个载体,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出现。原型批评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弗莱说:“(原型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在文学作品里反复出现,足可被认作人的文学经验之总体的因素。”{1}

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的创作中,“春草”就是这样一种原型,它经常用在表达送别、相思主题的作品中,成为抒发离愁别恨的一个意象。xxx曾说过:“艺术王国是一个纯粹形式的王国”,而“这些形式不是抽象的,而是诉诸感觉的”{2},所以,春草的意象也就构成了一种诗的纯粹形式,它凝聚着我们民族的丰富历史内容和文化意蕴。

春草意象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隐士》中:“xxx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这篇作品始见于东汉xxx的《楚辞章句》,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汉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xxx所作。因为xxx常到长安朝见汉帝,但朝中情况异常险恶,作为他的宾客的淮南小山担心xxx遇害,希望他不要在长安久留,早日归来。宾客们远望xxx离去和将要归来的道路,在明媚的春光里,他迟迟不归,只能望见满目萋萋的春草。思念之情非常急切,从“春草生”到秋天的“蟪蛄鸣”,时光流逝,感情愈烈。正如xxx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把情思融进物象,萋萋的春草凝聚着无限思念。春草既是报春的使者,更是诗人寄托离情别绪的载体。而美好的春色又总能逗引起怀念故人盼望团聚的思想感情,最能表达离愁无穷无尽的情思。

春草意象反映出来的其实是中国古代广阔深远的时空意识。宇宙浩瀚无穷,亘古不变,春草的形象犹如灞陵伤别的年年柳色反复撞击着xxx士的心灵。见春草而思念远方的亲人,这在交通、通讯非常落后的古代,是许多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动,而春草也成为一种原型,这一“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经过诗人们长期、反复地运用,产生了鲜明的象征意义。原型一旦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便会使读者如同重温远祖的切身体验那样,受到强烈的感染。荣格认为原型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意象。作家是在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下,不自觉地在作品中体现了某些原型;而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则由这些原型而触动了积淀在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这时会突然感到酣畅淋漓,得到心灵的震撼,xxx人类的声音都在心xxx。

自从“春草”在《楚辞·招隐士》中出现以后,春草原型和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结下了不解之缘,描写别离的诗人对春草这一意象十分钟情,使它成为诗词创作中一个固定的意象,而“xxx”也成为诗人笔下游子的代称。春草意象经常在后世的作品中出现。xxx曾把这个现象概括为:“见芳草则怨xxx之不归。”(《献河东公启》)绿遍天涯的萋萋芳草将人们的情思引向远方,碧草连天,寄托着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别亲友时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以春草为意象抒发离别情结的诗句不胜枚举: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xxx,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谢灵运《悲哉行》:“萋萋春草生,xxx有情。”

xxx《灞陵送别行》:“送君灞陵亭,xxx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刘长卿《谪仙怨》:“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独孤及《登后湖伤春怀京师故旧》:“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xxx《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xxx归不归。”

这首送别诗也出现春草原型,独特之处在于从时间上将来年的春草表现出来,在当前想到未来,在送别当日就流露出归期难定、离思方深的感情。题为“送别”却又无具体送别情节,以春草为反衬,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似浅实深,意蕴悠长,回味无穷。

xxx《春思》:“燕草如碧丝,xxx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从空间上表现异地的春草,描写春天的思妇看到xxx的绿桑,遥想远在燕地的丈夫也看到碧丝一般的春草,也一定萌发了盼归的感情。对《楚辞·招隐士》诗句的化用巧妙、自然。

在春草这一意象的运用过程中,白居易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非常著名,起到了一种总结性的作用。这首诗通篇写草,用丰满的形象对春草原型进行了全面的演绎和阐释,极写了春草“一岁一枯荣”的亘古不变,“春风吹又生”的生命顽强和“远芳侵古道”的辽阔雄浑,最后又归结到送别这一主题上。它是春草的颂歌,是春草的绝唱。

有关长征诗词 第10篇

《念奴娇·昆仑》、《忆xxx·娄山关》、《十六字令》、《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

1、《念奴娇·昆仑》

近代:**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xxx三百万,搅得xxx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译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xxx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

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日本。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2、《忆xxx·娄山关》

近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xxx,xxx如血。

译文: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xxx当空。xxx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3、《十六字令》

近代:**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xxx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译文:

山,高耸入云端。给快跑的马儿再加几鞭,翻越山巅未下鞍。惊诧高又险,回头瞥一眼,离天只有三尺三!

山,起伏如波涛,浩瀚似江海,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势奔腾迅猛如奔马,好似万马厮杀正酣战。

山,傲立苍穹如长剑,刺破青天剑锋没伤残。天像快要塌下来,全靠着山的支撑,天才得以铺展于宇宙间。

4、《七律·长征》

近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xxx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xxx雪,xxx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xxx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xxx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xxx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5、《清平乐·六盘山》

近代:**

天高云淡,望断xxx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xxx?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xxx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xxx狂龙捆缚?

有关长征诗词 第11篇

——xxx《马嵬》

读罢xxx的《马嵬》,笔者的第一感觉是没有读xxx“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深痛和大气,眼前也形不成读xxx的阔大景象。然而,当笔者第二遍第三遍读它时,渐渐感觉到这首诗的妙处来了。

乍一看诗的前两句“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联想到xxx风流的一生,笔者以为这首诗大约跟xxx的许多作品一样,是记叙个人生活,抒发个人离别之情的。然而,紧接着看到的却是“石壕村里夫妻别”一句,这时笔者不得不改变了思路,想到xxx写战乱、写人民离别之痛楚的“三吏”、“三别”,一下子,诗歌的思想境界扩展开来了,“个人之事”、“个人之情”已扩大到天下黎民之事,世间万人之情了。于是笔者读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良苦用心了。

但事实上,读者是不应当对诗文的写作对象,哪怕是隐含着的对象作这么偏面而狭隘的理解的。如若不是那么“呆板”地从“马嵬”,从“长恨歌”,从“石壕村”等字眼一个一个分析,通读诗文,笔者以为是可以看到许多种常人的“夫妻之别”的,征人出征前与爱妻的分别固然是其中的一种,但还可能是仕子上任前与妻妾子女的离别,也可能是由于封建家长制的原因而被迫与心爱的人分别的情况(例如焦仲卿与其妻的分别)……总之,诗人从男女分别这个小处落笔,写出了民众妻离(子散)的这个大的社会生活。这是善写家居生活旅行纪事的xxx的难能可贵之处,也是他作为“性灵派”代表作家“真性”的另一种形式的表现。怪不得有人说“伟大的诗人文人是不局限于一种内容,一种风格的”,笔者想这句话用在xxx身上也是很正确的。

对于末两句“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两句,笔者曾试图从音节、从对偶对仗等要求上对其进行改写,从对仗要求上说,把后一句改为“长生殿上涕泪多”更好,但当笔者考虑到诗文字词意义的连贯性,笔者意识到笔者错了,原文从第三句的“夫妻别”立即就接上“泪”,于是因“别”而“流泪”的意思就被突出地表现出来了,从而更让读者痛感离别之悲。而若用改文,则这种情象意义上的连贯性就大大逊色了。可见,诗人对于这首诗字词的运用上很具有匠心。

至于第四句中的“长生殿”与第一句中的“长恨歌”,虽然说诗文是忌讳用相同的字词的,但在此诗中,却非但没有因为这几个字词的重复而破坏诗歌的整体效果,反而互相照应而使得整首诗更是浑然成为一体了。

再从诵读的要求上来看看这首诗吧!试着以第一二句为例: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真可谓做到了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一联之内平仄相对,十分符合作诗为文的工对要求,读来抑扬顿挫。而就整首诗而言,其平仄处理也是十分好的,一、三句以“歌”、“别”等仄声收尾,而二、四句又以“河”、“多”等平生结句,这样平仄相间,读来极富音乐美。当然,音乐美的形成并非只靠这平仄处理得好,另外还靠此诗节奏和押韵上处理的妙处了。节奏上,试以一三句为例:

莫唱/当年/长恨歌 石壕/村里/夫妻别

这种二二三节拍读起来节奏性是很强的,对于诗歌音乐美的产生无疑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至于用韵方面,此诗也是十分注意吸收古代诗文的优秀写作传统的,诗人严格地按照二四句押韵,甚至连首句都入了韵,这又进一步增强了整首诗的音乐美。

有关长征诗词 第12篇

《念奴娇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xxx三百万, 搅得xxx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十六字令三首》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xxx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清平乐·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xxx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xxx?忆xxx·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xxx,xxx如血。

有关长征诗词 第13篇

长征 一部两万五xxx的浩瀚史诗 独版在二十世纪的中华大地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抄在了_的美式笔记里 让全人类的读者 为之颤栗 史诗因围剿的抑窒奋然起笔 几万双草鞋的灵感奔涌如铁流决堤 七百二十个日日夜夜 展开了万水xxx立体交叉的磅礴运思 艰难险阻多项辐合惊心动魄 力挽狂澜伏笔照应百感交集 声东击西运筹帷幄回肠荡气 霞光曙色彩线穿珠升华妙笔 风潇潇马嘶嘶穿越雪山 天苍苍地茫茫爬过草地 路迢迢人急意志如钢 诗浩浩歌漫漫创造壮举 造就了一种精神 震惊了两个世纪 把濒临绝境的旧中国 走出了柳暗花明翻天覆地 这条英雄的路啊 还要我们继续 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一直走下去 ** 红军不怕远征难,xxx万水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xxx雪,xxx过后尽开xxx长征歌 _、xxx合编于吴起镇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雩都河,xxx田打胜仗.十一月里来走湖南,宣临兰道一齐占,冲破两道封锁线,xxxxxx狗胆寒.十二月里来过汀江,广西军阀大恐慌,四道封锁线都突破,势如破竹谁敢挡.一月里来梅花香,xxx贵州过乌江,连占黔北十数县,红军威名天下扬.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改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三月打回贵州省,二次占领遵义城,打坍王家烈八个团,消灭薛吴两师兵.四月里来向南进,打了贵阳打昆明,巧妙渡过金沙江,浩浩荡荡蜀中行.五月里来泸定桥,xxx打得如飞跑,大渡河天险从容过,十七个英雄姓名标.六月里来天气热,夹金山上还积妇,一四两个方面军,懋功取得大会合.七月进入川西北,艰苦奋斗为那个,为了抗日救中国.八月继续向前进,草地行军不怕冷,草地从来无人过,无坚不摧是红军.九月出发潘州城,陕甘支队东北行,腊子口渭河安然过,打了步兵打骑兵.二万五长征到陕北,南北红军大会合,粉碎敌人新“围剿”,统一人民救中国!旗帜 八十年,终于让世人看到了奇迹.一个强大的中国,像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在血染的旗帜下,闪耀着辉煌胜利!我们不会忘记,八十年前,帝国主义列强肆意瓜分中国,母亲的躯体在流血.是**人在黑暗中摸索,历史性地作出了抉择,高高举起鲜红的旗帜———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砸烂旧世界,把一切害人虫统统消灭!我们自豪,我们荣耀,两弹一星令宇宙激动,神舟飞船遨游云霄.富裕的村庄变成了闹市,特区是母亲胸前的奖章xxx的旗帜迎风飘扬,指引我们奔向前方.马列主义是我们毕生的信仰,我们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憧憬祖国的未来,企盼着更加美好的时光.。

有关长征诗词 第14篇

[宋] xxx

从军去筑城,不如困长征。

从军去掘暂,不如鏖血战。

古今征战立奇功,貂蝉多出兜鍪中。

徒教力尽锸与杵,主将策勋士卒苦。

君不见每调一军役百室,一日十人戕六七。

草间髑嵝饲蝼蚁,主将言逃不言死。

闺怨

[清] xxx

流苏空系合欢床,

夫婿长征妾断肠。

留得当时临别泪,

经年不忍浣衣裳。

塞上

[xxx] xxx

xxx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赋得秋柳

[清] xxx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

条空不系长征马,xxx难藏觅宿鸦。

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

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日又斜。

塞下曲

[xxx] xxx

xxx去长征,连年惯野营。入群来择马,抛伴去擒生。

箭撚雕翎阔,弓盘鹊角轻。问看行近远,西过受降城。

有关长征诗词 第15篇

1.** 七律 ·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xxx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xxx雪,xxx过后尽开颜。2.** 《忆xxx·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xxx,xxx如血。3.**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望断xxx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xxx?4.** 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xxx三百万,搅得xxx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5.xxx长征犹忆泸关险 xxx远戍严防帝国侵 ——**1951年6.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1985年9月20日7.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_1979年10月13日8.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杨成武1980年2月16日9.旧貌换新颜 ——杨成武1985年5月29日10.浪淘沙 重过泸定桥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

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xxx1979年春11.那管寒烟照柳条,歼仇灭敌怒火烧。

红军遗迹今犹在,莫忘英雄夺险桥。——xxx1979年12.泸定深峡战敌顽,铁索强渡红旗传。

壮士悲歌垂千古,新桥落成万世欢。——叶介吾1979年13.泸定桥横铁索寒,战士悲歌英魂烈。

征程激荡过半百,永记当年创业艰。——xxx1985年5月29日14.一水扼津喉,桥横铁索寒。

飞师夺险隘,更上万重山。——何xxx1985年5月xxx弹雨枪林马不前,一桥飞渡箭难弦。

身肩民族存亡贵,写得光辉历史篇。——xxx吴16.河水南流,任澎湃波涛,难阻当年红军,奋勇前进,创造光辉纪录,完成长征,奠下胜利基础;旌旗西指,看神勇大军,全扫康藏残敌,努力建设,力求民族幸福,实行团结,组织友爱家庭。

——xxx1951年4月17.过 草 地 xxx 一九三五年八月 绿原无垠漫风烟,xxx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xxx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18.长 征 一九三五年八月,经巴西xxx 林 伯 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且喜境界新耳目,不xxx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xxx江 城 子 忆长征 xxx 一九八六年 长征xxx路遥迢,风xxx,雨飘飘。

浩气比 天,千军势如潮。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身居京 华,常盼归鸿早。

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三十五岁生日寄怀20.陈xxx 一九三六年,余游击于赣南山脉一带,往来作战,碑极艰苦。

八月值余三十五岁生辰,赋此寄怀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有关长征诗词 第16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和品评诗句,借助多媒体视频,xxx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字里行间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背景

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征。(生xxx课题)

2.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长征吗?(出示长征背景资料)

师:回首这惊心动魄的行程,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 长征》

3.播放课文朗读。

4.师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同学们,这首诗不仅是的代表作,也是诗中的精品。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学习,深入地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播放课文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理解信息的能力。初次感受长征带给人的心灵上的震撼。】

二、品词析句,感悟诗情。

(一)出示首联

1.生读一二句,边读边想,从这两句诗中读懂些什么?

2.根据你们的了解,红军长征途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3.(播放红军过雪山的视频)让生感受长征的艰难。

师:就这样,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长眠在路途中。二万五xxx长征难不难?(生答,板书:远征难)让我们读出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A:同学们,读课文不仅要用嘴,更要用心哪。长征途中,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敌兵围追堵截,不知有多少战士牺牲了,可这样的困难在红军战士的眼里不过是平常的小事。生读。

B:你们觉得红军战士怎么样?板书:勇敢无畏

4.还有哪些诗句也反映了红军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5.出示整首诗。

诗的一二句总写,金沙、大渡是万水的代表,五岭、乌蒙、岷山则是xxx的代表。下面读读诗的三四句,看看五岭、乌蒙给你怎样的感觉?

(二)出示颔联

1.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2.教师出示“五岭”、“乌蒙山”的图片,指导学生读“腾细浪”和“走泥丸”。

3.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过渡: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从中你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呢?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三)出示颈联

我们先来xxx渡金沙江这场战斗。(出示巧渡金沙江资料)

1.生读资料。

2.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

读出你们的心情。

(出示课件:铁索桥静止画面。)这就是位于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不要说攀着铁索过桥,就是站在江边一眼,你心里什么感觉?(心惊肉跳、胆战心惊……师应答:这就是寒!)

师:更何况对面还有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呢!(播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

说说这场战斗给你的感觉。

师:这些都是寒哪。战斗惨烈,战友牺牲,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寒光闪闪、寒气逼人哪!

出示:大渡桥横铁索寒 (xxx)

4、师过渡: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一暖一寒,两场战斗,两种场面,心情一样吗?你能把这两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xxx读。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战士们当时的心情。师生共读。

【设计意图:《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本环节的预设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充分对话。通过不同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以读促学、以读激情的目的。】

(四)出示尾联

岷山是红军长征路上所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红军心情怎样呢?(喜悦)

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练习朗读,指名读。xxx。

三、诵读全诗,深化理解

1.这首不朽的杰作,用56个字,负载着红军长征路上的艰难万险,饱含了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壮志,让我们连起来再读读这首诗吧!

2.出示整首诗,生读。

3.师介绍七言律诗。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对长征精神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集体诵读既是感情的一种宣泄,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四、总结提升

1.小结:老师从你们的诵读中听出了你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听出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这首诗不仅语言美、韵味美,节奏更美,音乐家还为它谱了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长征》。

五、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五岭 细浪

乌蒙 泥丸

远征难 金沙江 暖 勇敢无畏

有关长征诗词 第17篇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所以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xxx《文心雕龙》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况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简约性、象征性、音乐性、画意性。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思想否认或怀疑语言的表达能力。其实,“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之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之区别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即“有尽之言”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古典诗的水平之高下,主要不在于说出的东西,而在于说出的言词对未说出的东西所启发、所想象的空间之广度和深度。中国古典诗的语言所具有的上述基本特征,兹作如下论述。

一、言约旨远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xxx,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世说新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洪迈《容斋随笔》),“语少而意广”(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xxx之所编《诗人玉屑》引述了《漫斋语录》中这样一段话:“诗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xxx下语十分,晚xxx之作也。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之难也。”我们当然不必拘泥于这些比喻性的具体数字,也不必认为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到七言诗是一个距离“言约旨远”的水平愈来愈低下的过程。这段话无非指明了诗歌语言的一个特点: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说出来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xxx庚的《xxx子西文录》称赞xxx之含蓄深远说:“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xxx尔,气象宏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xxx虽小而大……”“小”者,词量少之谓也;“大”者,含意深远之谓也。xxx先生曾以xxx《春日忆xxx》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歌语言的这一特征:“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xxx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例如xxx的《春日忆xxx》中的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xxx。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xxx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xxx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xxx的诗一样。当时xxx在渭北(长安),xxx在江东,xxx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了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但仅仅词量少并不足以暗示未说出的空间之深远,“言约”一条并不足以保证“旨远”。这说出的少量语言还必须具有更积极的特点,才能达到“旨远”的目标。

二、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

它以表示具体事物或具体实景的语言暗示(象征)深远的意境。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利科认为,“语言的神奇性正是在于:语言是利用象征的特性玩弄‘指明一隐藏’的双重方向的运动的魔术——语言在‘指明’时就包含了一种新的‘隐藏’,而在‘隐藏’时又包含了再次指明的可能性”利科这段话是就一般语言的特性而说的,至于诗的语言,我想当然更具这种象征性特色。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xxx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xxx的《感遇》:“江南有丹橘,xxx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xxx不凋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xxx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

当然,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都以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见长,但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在中国古典诗中却是常见的现象,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这种语言构成了中国古典诗的一个重要特色。黑格尔也曾提到,东方诗人爱用具体的图像和暗喻的方式使人兴起对所写对象之外的与其本身有联系的东西的兴趣,也就是说“把人引导到另一境域,即内容本身的显现或别的相近现象。黑格尔还以此作为诗与散文意识的区别:散文意识注重所写对象本身的特性以及对此对象的内容及其意义的精确、鲜明和可理解性;诗则注重形象及其所引发的背后与之有关联的领域,因此,人们可以用散文对诗做不同的解释。散文是凭知解力表述真理;诗是用形象显现真理。黑格尔对诗的这一特点及其与散文的区别的说明,对中国古典诗也有一定的意义,只是黑格尔从西方古典的概念哲学和西方古典美学的典型论出发,把诗所写的东西背后的境域或真理只理解为理念、概念、典型,而中国古典诗所暗喻的未说出的领域则主要不是抽象的理念、概念,而是具体的深远的意境。

三、画意性语言

上面已经谈到诗的语言应是表示具体事物或具体实景的形象性语言,这一点实际上已涉及画意性语言,但单纯形象还不等于就是画意。例如,前引xxx的《感遇》虽然用的是形象性语言,但比较缺乏画意,而《终南别业》则是一首画意很浓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xxx,谈笑无还期。”这四句诗,虽然是语言而非绘画中的线条、颜色和人物姿态,但这样的语言却具有触发人的想像和联想的特点,让鉴赏者在头脑中产生一幅“状溢目前”的生动画面,“状溢目前”在这里就是有线条、有颜色、有人物姿态之意。

但是,这里所讲的画意性语言,并非指单纯描写景物的诗,而是指画意的背后还隐藏着深远的境界。xxx的《终南别业》,就既是诗中有画,而又在画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xxx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但仅仅这样来看待这首诗,则显然未能真正领略其诗意。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应是此意。也许我还可以在此再补上一句:“画外之画”,或许更能直接表达我的看法。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或诗论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的诗,崇尚有神韵的诗,而不是崇尚单纯形似的诗。

四、音乐性语言

语言是有声音的,与音乐有共同之处,音乐.比起绘画来更接近语言,因此,诗的语言之具有音乐性也比它之具有画意要更为直接。诗的语言的画意性在于提供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外在形象,使语言所未说出而又暗指的精神境界更具鲜明性,但仅仅画意性语言还不足以表达时间上先后之承续,不足以暗指精神境界的节奏性,这就需要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人与万物一体,息息相通,真正高远的精神境界也必然是这息息相通的整体之显现,它本身不但有画意,而且有节奏,有音乐性,它是回旋荡漾、波澜起伏、时而高扬、时而低沉的。因此,诗的语言也必然具有这种以节奏为基础的音乐性,从而使诗中已说出的语言能暗指未说出的深远境界的节奏和音乐性。黑格尔也曾说过,人的内心生活是回旋往复、震颤不停的,因此,音乐适合于表现内心生活的这一特点。“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音乐凭声音的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即是说,在音乐里主客的差别消失了,达到了一种完全忘我的境地。中国古典诗所讲的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的格律以及押韵、平仄、双声词、叠韵词等等都是诗的语言音乐性的表现,而且这种音乐性都是和诗的语言所暗示的意境、内心生活相配合的。例如xxx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xxx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xxx。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吊古思乡之情悠悠久长,押十一尤的韵最为恰切,如用仄韵则显然不妥帖。反之,xxx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xxx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xxx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首词用短促的入声韵,则正好表现其悲壮忠贞之情,如用xxx则不能与这种情感相配合。又如xxx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首句连叠七字,顿挫凄绝,仿佛可以听到诗人感情波澜起伏的心声。若非语言的音乐性效果,何能至此?

参考文献

[1]伽xxx:《真理与方法》第一卷,台北1993年版.

[2]xxx:《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62年版.

[3]高宣扬:《xxx的解释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

有关长征诗词 第18篇

关键词:视觉诗 图式―背景理论 象似性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

一、引言

视觉诗是一种用文字形式创造出的视觉诗歌形式,是文字与主题相关的图形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学现象。[1]美国诗人xxx・卡洛斯・xxx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一生执著于对诗歌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他的许多诗都很容易唤起鲜明的视觉画面,其中小诗“The Red Wheelbarrow”作为其视觉诗中的典型代表,一直吸引着学者们的注意。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该诗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传统的文体学角度(词汇特征、语法特征、语音特征、结构特征)、诗歌美学思想、xxx斯的创作主张,却忽略了这首诗取得诗学效果的内在认知机制。本文尝试在认知诗学的理论框架下,综合运用图式―背景理论、象似性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来对该诗进行认知解读,意在帮助读者理解该诗产生美感和主旨表达的认知理据。

二、图形―背景视角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原由丹麦心理学家xxx・xxx(Edgar Rubin)提出,他通过研究经典的“面孔/花瓶图”发现:“人的知觉场始终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部分更容易被知觉者所注意,背景部分的细节则比较模糊。”[2]认知语言学家泰尔米(Talmy)意识到,人们的语言表述习惯和认知习惯,有符合图形―背景理论的特点,于是将其引入语言研究领域,成为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背景”则是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红色手推车》中的图形和背景。这首诗共分为四个诗节,在一、二小节所勾勒的画面中,图形和背景清晰分明:相比放在其上的很多的东西,手推车是渺小的,渺小承载着巨大,通过这种小与大的鲜明对比,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手推车上。所以手推车是图形,很多但又不知是什么的东西是背景,从图形―背景的认知理论上来说,这样的组合能帮助读者提炼出清晰的图形――手推车,以促使读者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放在手推车上。为了更凸显手推车,诗人还特意在“手推车”前面加了个“红色的”,通过运用这样强烈色彩的词,更容易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红色手推车上。“so much”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这暗示了东西之多,然而,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无从得知,因为诗中并没有什么先行词,对此,我们可以如是理解:诗人为了使图形红色手推车被读者更直接地感知,特意模糊了具体的“很多东西”,这种模糊化、简单化的背景,可以使读者的专注点更加集中。

第二、三小节共同描绘了一幅红色手推车经过雨水的沐浴后晶莹发光的画面。在这两句诗中,手推车仍然是作为图形存在的,而刚停歇的滂沱大雨则充当了背景。不难想象,骤雨初歇,阳光乍出,被雨水充分滤过的手推车上闪烁着晶莹的雨滴,那红色更加光艳照人。最后一小节必须结合第二小节来理解,因为这两句诗共同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一群小鸡聚在手推车旁,充分地沐浴着阳光,或在啄土或在嬉戏的生动画面。该画面中,红色手推车转变成了背景,而图形则由旁边的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一群白色的小鸡充当。相比较而言,手推车是大的、是静态的,而小鸡是小的、是动态的,这种大与小、静与动的鲜明对比,会轻松地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小鸡的身上。同样,诗人使用了另一种强烈的色彩“白色”来形容小鸡,与前面的“红色”手推车形成鲜明的映衬,给整幅画面增添了色彩感。

三、象似性视角

象似性理论最早是由xxx(C. S. Peirce)于19世纪末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3]其后许多语言学家一直致力于发展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其中Haiman是象似性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把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isomorphism)和关系象似(motivation),其中关系象似在语言结构中最为普遍,“迄今为止,语言学界所归纳出来的关系象似原则主要有:距离象似原则、数量象似原则、顺序象似原则、独立象似原则、范畴化象似原则等。”[4]其中距离象似性,指“概念间的距离对应于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即在功能、概念以及认知方式方面越靠得近的实体,在语码层次上(如时空上)就越靠得近。与此同时,如果出现的成分位置如越接近,合在一起解释的意义就越强”。[4]此外,Peter Halter提到形状象似性,“是指篇章在整体(指整首诗)或局部(指段落或诗节)上模仿真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一般不出现在词汇和句法层面,而多见于篇章层面”。[5]故下面,将探讨距离象似性和形状象似性在该诗中的体现。

从距离象似性角度来看,显然该诗的第三小节“glazed with rain water”要比第四小节“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在时空上更接近第二小节“a red wheel barrow”。与此同时,从认知的角度对这三小节进行解释,正是在大雨过后且阳光尚未蒸发掉残留在手推车上面的雨滴时,诗人便见到了这辆手推车,而且一群白色的小鸡也从避雨处走出来,闲庭信步般走到手推车旁,所以相比附着在手推车上的雨滴,鸡群与手推车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同理,诗人把体积较大、红色的、引人注目的“red wheel barrow”放在了靠近“depends upon”的地方,因为它是用来供其他东西依靠的;而把体积较小、白色的、不太起眼的“white chickens”放在了诗篇的末尾,因为它们只是装点了画面。这些例子充分体现了语言单位之间的距离,再现了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距离的原则。

从形状象似性角度来看,该诗共16个词,分为四小节,结构大致相同,每个诗节都是第一行为三个字,第二行仅一个字,“形成错落有致的锯齿形结构”。[6]结合认知的角度,我们能体会出来,诗人想要通过这种前长后短的结构,表达红色手推车上负有很多重物,所以上面总比下面的重。此外,也可理解为是诗人可以采用“重叠的‘之’字型图案”[7]来模拟推车人上下坡的情形,“长的诗行如推车上坡,举步维艰,短的诗行如下坡直行,快步如飞”,[7]在这里,诗歌的形式已不单单是形式了,它似乎可以刺激到人的耳、目,使人切实感受到推车人生活的艰辛。

四、概念整合视角

概念整合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Fauconnier为代表的一批认知语言学家基于心理空间理论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理论。另一位集概念整合理论于大成的认知语言学家Turner曾言,“整合作为一种普遍的认知操作,也能够应用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赏析”。[8]众所周知,“诗歌就是诗人依其感情的强力推动,凭借想象去寻觅、熔铸、定型、组合意象的过程,而在欣赏中,读者首先受到意象的刺激,把诗歌中的一个个意象加以还原、补充,再造为自己头脑中的意象,再把意象组合为诗歌的形象或意境”。[9]

有关长征诗词 第19篇

念奴娇 昆仑 忆xxx 娄山关 十六字令三首 清平乐 会昌 七律 长征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1934--1935)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xxx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忆xxx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xxx,xxx如血。 七律 长征 (初稿写于1935年冬,后经多次修改,成为我们现在所见的定型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xxx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xxx雪,xxx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 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xxx三百万,搅得xxx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 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xxx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