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王昌龄的边塞诗分享(合集10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分享(合集10篇)

时间:2023-12-23 09:11:16 古诗文

xxx的边塞诗分享 第1篇

1、《从*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xxx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xxx愁。

2、《从*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掩尘骨,xxx士哭龙荒。

4、《从*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xxx战穿金*,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行·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xxx戍须看火,xxx深山不见踪。

8、《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xxx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

部曲皆相吊,xxx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2、《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xxx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血未干。

xxx的边塞诗分享 第2篇

1、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3、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xxx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渭城春雨轻尘,客舍青青xxx。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xxx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8、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9、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xxx,春光不度玉门关。

10、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1、雪净xxx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2、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xxx今古,白骨乱蓬蒿。

1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4、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xxx啾啾。

xxx的边塞诗分享 第3篇

槠楠无冬春,xxx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

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余,今往xxx。

郴土群山高,xxx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

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

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xxx的边塞诗分享 第4篇

1.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xxx《长信秋词五首》

2.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xxx《长信秋词五首》

3.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xxx《龙标野宴》

4.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xxx《龙标野宴》

5.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xxx《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6.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xxx《塞下曲四首》

7.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xxx《送魏二》

8.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xxx《长歌行》

9.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xxx《浣纱女》

10.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xxx《击磬老人》

11.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xxx《九日登高》

12.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xxx《九日登高》

13.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xxx《送程六》

14.夜阑须尽饮,xxx年心。——xxx《少年行二首》

15.行到荆门上三峡,xxx孤月对猿愁。——xxx《xxx主人》

16.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xxx《从军行》

17.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xxx《塞下曲·其二》

18.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xxx《塞下曲·其二》

19.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xxx《从军行》

20.白露堂中细草迹,xxx里不胜情。——xxx《长信怨》

xxx的边塞诗分享 第5篇

描写边塞诗句xxx

1、《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xxx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xxx愁。

2、《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xxx士哭龙荒。

4、《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xxx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xxx戍须看火,xxx深山不见踪。

8、《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xxx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xxx。

部曲皆相吊,xxx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2、《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xxx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附:xxx介绍

xxx( 698- 约757 ), 字少伯,xxx长安(今陕西西安)人。xxx开元十五年( 727 )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 734 )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xxx。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xxx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xxx”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 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

详细介绍:

xxx(698~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xxx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xxx《送xxx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xxx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xxx有诗送他(《送xxx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xxx《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xxx。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xxx有《闻xxx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xxx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xxx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xxx”.他的七绝前人往往以之与xxx并称。今存《xxx集》2卷,辑入《xxx小集》、《唐诗二十六家》,《xxx诗集》 3卷,辑入《唐百家诗》。《全唐诗》编录其诗为 4卷。又《新唐书·艺文志》着录xxx《诗格》2卷、《诗中密旨》1卷。现在所见到的《诗格》与《诗中密旨》,收于明人所编的.《格致丛书》。但前人也有怀疑不是xxx作的(《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司空图《诗品》提要、卷一九七《吟窗杂录》提要)。考唐时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所作《文镜秘府论》已述及xxx评诗之语。在遍照金刚所作的《献书表》中也说到《xxx诗格》 1卷(《唐文续拾》卷十六),可见xxx确曾作过《诗格》。至于现存的《诗格》和《诗中密旨》是否即xxx原着,则尚待考证。

xxx的边塞诗分享 第6篇

1.秦时明月汉时关,xxx长征人未还。——xxx《出塞》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xxx《芙蓉楼送辛渐》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xxx《出塞》

4.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xxx《塞下曲·其一》

5.寒雨连江夜入吴,xxx送客楚山孤。——xxx《芙蓉楼送辛渐》

6.忽见陌头xxx色,悔教夫婿觅封侯。——xxx《闺怨》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xxx《采莲曲》

8.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xxx《春宫曲》

9.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xxx《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xxx相送至白马寺宿》

10.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xxx《旅望》

11.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xxx《送裴图南》

12.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xxx如丘。——xxx《箜篌引》

13.少年猎得平原兔,xxx横捎意气归。——xxx《观猎》

14.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xxx《听流人水调子》

15.驰道xxx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xxx《青楼曲二首》

16.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xxx《送狄宗亨》

17.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xxx《送狄宗亨》

18.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xxx《西宫春怨》

19.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xxx《送郭司仓》

20.三奏xxx,xxx掩涕归。——xxx《胡笳曲》

xxx的边塞诗分享 第7篇

xxx描写边塞诗句

1、《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xxx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xxx愁。

2、《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xxx士哭龙荒。

4、《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xxx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xxx戍须看火,xxx深山不见踪。

8、《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xxx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xxx。

部曲皆相吊,xxx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2、《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xxx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附:xxx简介

xxx(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xxx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xxx”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xxx集》。

xxx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xxx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xxx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xxxxxx所编著的xxx诗集,载xxx为太原人,《xxx传》也认为xxx为太原人。

xxx生平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xxx选博学宏词科,xxx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xxx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xxx。xxx患疽病,快痊愈,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xxx由于吃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xxx又结识大诗人xxx,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xxx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xxx、xxx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xxx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xxx一见,竟成永诀,与xxx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xxx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xxx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xxx《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xxx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xxx等诗人郊游,也都有诗。

xxx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在天宝六载秋。《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尉。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 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xxx传》载:xxx“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xxx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xxx报仇。

xxx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xxx”。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xxx、xxx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xxx、岑参、xxx、xxx、储光羲、xxx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xxx擅长七言绝句,被后

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xxx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xxx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xxx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xxx,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xxx成就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xxx,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xxx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xxx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xxx评价

xxx是盛唐时享有xxx的一位诗人。xxx《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xxx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xxx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就相当丰富(如《小雅出车》《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首,达到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xxx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xxx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xxx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xxx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xxx的边塞诗分享 第8篇

xxx描写边塞的诗

(一)《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xxx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xxx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xxx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xxx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xxx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二)《从军行》

xxx的边塞诗分享 第9篇

秦时明月汉时关,xxx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未干。诗人用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武气概,胜利者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

骅骝骏马,是再好不过的马了,还要给它配上再美不过的白玉鞍桥,可以想见这马上骑手的威风。这英武的骑士是手持“金刀”(即金错刀)奋战沙场的。这骑士披一身月色,顶凛冽寒风,鏖战而归。但他全副精神仍沉浸在烟尘滚滚的沙场,那咚咚的进击鼓声还响彻耳畔。这风度轩昂、xxx不凡、充满自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这实在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从耿耿赤心发出的雄壮的呐喊,也分明寄寓着诗人的殷切希望。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血腥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xxx的边塞诗分享 第10篇

描写边塞的经典诗句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xxx陈陶.《陇西行》)

2、羌笛何须怨xxx,春风不度玉门关。(xxxxxx.《出塞》)

3、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xxx马戴.《出塞》)

4、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xxxxxx.《古从军行》)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xxx王翰.《凉州词》)

6、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xxxxxx.《凉州词》)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xxxxxx.《出塞》)

8、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xxx愁。(xxxxxx.《从军行七首》其一)

9、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xxxxxx.《从军行七首》其二)

10、xxx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xxxxxx.《从军行七首》其四)

11、表请回军掩尘骨,xxx士哭龙荒。(xxxxxx.《从军行七首》其三)

12、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xxxxxx.《从军行七首》其五)

13、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xxxxxx.《从军行七首》其六)

14、人xxx戍须看火,xxx深山不见踪。(xxxxxx.《从军行七首》其七)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xxx王贺.《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