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春游一首诗(合集17篇)

春游一首诗(合集17篇)

时间:2023-07-31 08:09:13 古诗文

春游一首诗篇1

春游

偶游农家村,

四顾不由心。

远看青山绿,

林密幽径深。

近观杨柳翠,

水绿荡波纹。

花香沁人肺,

蜂舞蝶纷纷。

牧童仰天歌,

牛羊彻地吟。

鹿跃兔蹄腾,

鸟疾鹞翻身。

游客痴痴醉,

无人不销魂。

春游一首诗篇2

春游舜耕山

春天的舜耕山

耸立着迷人风光

诱惑着八方游客

前来寻访

蓝天上云儿如絮

满山披着灿烂的阳光

松柏苍翠

柳丝荡漾

一条石阶路

直冲云端上

上上下下的游人

欢笑在脸上绽放

姿态各异的石头们

沉睡在台阶两旁

绿草满山地爬

野花吐露芬芳

杂乱的草丛里

若隐若现着一个个坟场

冰冷冷的墓碑

诉说着岁月的凄凉

鸟儿的鸣叫

总会招引着目光

纵然寻它千百度

却不知它藏在哪棵树上

山顶的凉亭

是浏览风光的地方

所有迷人的风景

一一在眼中收藏

山下的城市

楼房排排车辆来往

好一个繁华的都市

宛如人间天堂

春游一首诗篇3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禅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赏析】:

朱氏编在上元二年。《蜀总志》:修觉山,在新津县治东南五里,山有修觉寺、绝胜亭。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①。诗应有神助②,吾得及春游③。径石相萦带④,川云自去留⑤。禅枝宿众鸟⑥,漂转暮归愁。

(此初游修觉寺而作也。上下两截,遥相照应。首联,景之自外而内者,就一远一近说;次联,记入寺之事;三联,景之自内而外者,就一静一动说;末联,记宿寺之情。诗有神助,非自夸能诗,是云胜境能发诗兴耳。川云自去留,写得流行无碍,语涉禅机。宿众乌,即陶诗众鸟皆有托意。用禅枝二字,便于游寺有关切。)

①陈后主诗:“云色入山扉。”②《南史》:谢灵运尝于永嘉西堂,吟诗不就,忽梦见族弟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之句,云此语有神助。③张骏诗:“春游诚可乐。”④梁武帝诗:“面势周大地,萦带极长川。”⑤顾况诗:“达生任去留。”⑥庾信《安昌寺碑》:“禅枝四静,慧窟三明。”此诗“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乃摹寺前之景,说得蒲洒自如。陆放翁诗“泉石相萦带,云烟互吐吞”,此写湖上之景,说得变见无常。一则参会禅机,一则旷观物态,意各有指,虽脱胎而却非蹈袭。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春游的诗句】

1、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2、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4、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 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5、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6、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7、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春游一首诗篇4

原文: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轻阴晚自开,_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译文:

淡淡的阴云薄雾傍晚自行散开,万里_朗朗映照着楼台。

曲江上春水弥漫两岸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啊一直不肯来?

注释:

⑴张员外籍:即唐代诗人张籍。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故称“张员外”。曲江:水名。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隋炀帝开掘的一个人工湖,唐代为著名游览胜地。白二十二舍人:即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白二十二舍人”。

⑵漠漠:迷蒙一片。《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阶草漠漠,白日迟迟。”淡云,薄云。唐刘禹锡《秋江早发》诗:“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开:消散。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⑶_:谓天气晴好。宋杨万里《明发房溪》诗:“_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⑷有底:有何,有什么事?对这句问话,白居易有诗《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作答:“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时:相当于“啊”,语气词。

赏析:

诗歌开篇描写了当天气候的变化。前三句描写了雨后曲江两岸的美丽景色。傍晚的天空还飘浮着淡淡的阴霾,但很快就消散了,显出了蓝天白日,碧空如洗,同楼台相映成画,美好的春天也就更为动人了。在曲江上,红花绿树倒映在江水之中,更衬托出春天的美丽。诗人用淡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画卷,节奏欢快自然。

从美学观点看,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往往格外给人以美的享受。大概,水中、镜里反映出来的形象,总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澄明而又微茫仿佛的美感,其动人情处,往往超过实体。此诗写景之美,正从水中得来:久雨乍晴,蓝蓝的天,明晃晃的太阳,千门万户的楼台,姹紫嫣红的花树,统统倒映在“曲江水满”之中。花树和楼台的倒影斑驳地叠映在水里。于是,花从翠楼顶上长出来,鱼从绿树中间穿过去。偶然,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楼台花树,摇晃生姿。这实比岸边实景更令人神摇心醉。

诗的结构也很有新意。它打破了绝句三句便转的规律,一连三句写景,第四句才陡然一问作结。这种结构上的特点,也很值得玩索。

这首诗是写给白居易的,除了倾诉自己的激情之外,也有惋惜和埋怨对方爽约的意思。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自己苦候、失望、埋怨的情绪,而是巧妙地极写曲江雨后空气清新景物明净所特有的美。曲江的春天,曲江楼台花树的迷人,愈是渲染得美好,愈显出辜负这良辰美景是多么可惜。末句虽只轻轻一问,尽管语气十分委婉,却把诗人这种心情表述得淋漓尽致。诗人构思巧妙,也于此可见。

春游一首诗篇5

春游

太阳公公

你明天一定要出来啊

风儿姐姐

你明天一定要吹轻点啊

乌云大叔

你明天回家休息吧

雨点弟弟

你明天和闪电阿姨去度假吧

咦,你们问我明天要干嘛

哈哈,我们班明天去春游呐

春游一首诗篇6

踏青路上

经历冬季冰雪的囚禁

刚刚被春风襁褓的野草

萌生于一切流动的风雨中

那怕是石缝里挤出

一点点黄土的泪痕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我不敢抬头看山看水

紧紧盯着脚下,眼睛

只怕踩死那些脆弱的生命

或是草木一秋的时光

我发现山坳里那片草地

去年被人踩踏的野草

今年却疯长起来

头上还戴着五颜六色的花帽

没有露出一丝痛苦,忧愁

我惊讶,感叹,怜悯

我那块没有愈合的伤疤

在踏青的路上触景生惧

脚步被那小草绊倒

地上却长出无数倔强的步履

春游一首诗篇7

1、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长恨歌》

2、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西江月》

3、依约春游归来倦,又似春眠未醒。——《贺新郎》

4、晓过青郊驿,春游白岳山。——《巫山一段云·白岳晴云》

5、病多辞社饮,贫甚辍春游。——《病中作》

6、春游有时马忘秣,夜话不觉鸡报晨。——《行路难》

7、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春游》

8、春游靴露指,夜读烛燃须。《治圃杂书二十首》

9、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10、铜龙晓辟问安回,金辂春游博望开。——《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

11、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子夜春歌》

12、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13、叹故苑花空,春游梦冷,万斛堆愁。——《木兰花慢》

14、燕惊午梦周遮语,蝶困春游落拓飞。——《鹧鸪天·寂寞秋千两绣旗》

15、回头问妻子,应怪春游频。——《春游》

16、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南乡子·千骑试春游》

17、二月春游须烂漫。秉烛看花,只为晨曦短。——《蝶恋花》

18、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水调歌头》

19、雪猎星飞羽箭,春游花簇雕鞍。——《朝中措》

20、日日踏春浑坐此,人间无醉奈渠何。——张耒《春日怀淮阳六首》

21、金鞭朱弹忆春游,万里桥东罨画楼。——《无题》

22、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著春游。——《河满子·对镜偷匀玉箸》

23、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咏意》

24、诚知春游频,其奈老大身。——《春游》

25、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荔枝香》

26、乍逢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酬李端校书见赠》

27、常恨春寻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8、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王勃《春游》

29、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王安石《天童山溪上》

3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春游一首诗篇8

春游·游春

天空下,

小雨淅淅沥沥轻声落下。

山脚边,

桃花一朵一朵相继绽放。

我们呢,

雀跃着,携着鼓鼓囊囊的背包。

那天色也来成全我们,

闪闪的微微地亮。

一声解散令下,

便敞怀在天地间忘忧地奔跑,奔跑。

啪嗒啪嗒踩过泥泞,

哪里还顾及脏。

熙熙攘攘挤到山腰,

眺望远方家乡的土地是多么妖娆。

抬起头仰望碧霄,

卡擦卡擦对着云石拍几张照。

俯下身窥伺河水,

发现几尾溪鱼在水草里躲藏。

凑近了观察神秘的化石,

沉思着未解之谜。

指点着巧夺天工的棋盘石,

争讲着流芳百世的千古佳话。

曲桥,索桥,独木桥,

来来往往。

飞镖,弓弩,玩垂钓,

大家伙儿兴致颇高。

或围坐在青青河畔,

畅谈着春游之趣,

品尝着美味佳肴。

那春回大地的'吼山啊,

有满山的元培学子的足迹相伴随,

怎么会觉得孤单?

春游一首诗篇9

我们去春游

烟雨迷蒙鲜花绽放

每一处活动点

莺歌燕语龙腾虎跃

任激情喷涌

疯狂逃生船

重重路障肆意阻扰

上顶峰众手相叠歌声飘荡

下陡坡水花飞溅笑语飞扬

障碍立刻逃遁得无影无踪

垂直极限

狰狞地藐视着孩子

拿下的信心在孩子心中点燃

气定神闲驱散恐惧

海滩美景尽收眼底

悠然将远处的老师呼喊

云霄飞车

倒立环转虎视眈眈

似乎翻江倒海魂飞魄散

险象环生惊魂未定

孩子的脸上写满淡定或兴奋

碧水蓝天

像母亲的怀抱

邀请老师泛舟湖上侃侃而谈

漫步滚动球挥洒童趣

把童年的欢快铺满湖面

我们去春游

播洒一路关爱

师生情的芬芳

飘满了我们的心田

也飘落在孩子人生的春天里

春游一首诗篇10

春游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同学兴高采烈,浩浩荡荡的向崇儒公园进军。

同学们哼起了小曲,神采飞扬!小鸟们抖动彩翼,为我们奏响春游歌谣。

我们走累了,就在哪里歇歇脚,无意的发现,花儿偷偷对我们微笑。

一路欣赏着这如诗的春景,不由赞叹,但奏起抗议歌谣的肚子,同学们不得各自哈哈大笑。

同学们几个围在一起聚餐,开心的不亦乐乎。

老师们则待在亭子里,赞美那美好的春天。

踏一路春风,洒一路欢笑,玩遍崇儒公园,春游的美好时光!

春游一首诗篇11

春游

一行行轻盈的脚步

触摸着春的脉搏

鸳鸯戏着浮萍

夕阳笑着绿萼

水轮唱着情歌

留下串串欢乐

桃花映着火热

写出点点蹉跎

风景独好这边

爱如碧水泛清波

情似绿柳娇羞色

不可不说

生活美妙如歌

春游一首诗篇12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审言

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翻译:

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注释

⑴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⑵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⑶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⑷淑气:和暖的天气。

⑸绿苹(pín):浮萍。

⑹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⑺巾:一作“襟”。

赏析: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杜审言在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公元689年(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

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春游一首诗篇13

《春游》

客念纷无极,

春泪倍成行。

今朝花树下,

不觉恋年光。

《春游》译文

我的旅思乱纷纷不能停息,

春游中我的泪水成倍成行。

今天红花绿树下,

我不觉又珍惜起这应该有所作为的青春年华。

《春游》赏析

关于这首诗中所包涵的情感与王勃短暂而又充满了起伏的一生有直接的联系。作者客居异乡,在春天里他人春游赏景时自己却思绪纷乱,泪流成行,这都源于青春年华在庸庸碌碌中流逝,内心的焦急愁苦令人神伤。而如今对私心膨胀而毫无效率竟至于难以有成的一切事,高尚士内心的`沉痛与此相类。其中三四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被后人用来表达对于流水般时光的怀念。

《春游》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春游一首诗篇14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迷迷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

啊,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春游一首诗篇15

春游

春游的日子

我们的快乐

不带一点忧伤

心情多么荡漾

在这清明天气

用朦胧的双眼

去捕捉我们的记忆

用交淡的心声

去唤醒我们的语言

用不羁的笑声

去填补我们的心境

忘了那些时候

独自的神伤

淡了那个季节

孤身的落寞

散了那个年龄

狂热的执著

也许生命中

再美好的时光

就是漫步在春天的脚步里

再怎么游玩

也不是两个人的世界

而是忘了自己

陶醉在迷人的风景里

慢慢徜徉

春游一首诗篇16

原文: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译文

春天里城中的儿女纵情地春游,微醉时斜倚高台欢笑地登上高楼。

满眼落花纷飞,让人生出多少惜春情意,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懂得春将归去的忧愁!

注释

⑴春城:指扬州。

⑵层台:高台。

⑶若何:如何。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183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一次春游后所作,从语言风格看,很可能作于皇祐(1049-1054年)年间,他多次放弃参加科举考试之时。

赏析

历代春游之作多不胜数,而此诗却颇能独出新意。

首二句写春游之景。王令家居扬州,乃繁华之地。春天的扬州更是满城春风春景,春柳春花。杜牧有诗“春风十里扬州路”,韩拥有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诗以“春城”以首,接之以“春游”,无限恣游之景,尽在一“纵”字之中。具体“纵”意,接下来“醉倚层台笑上楼”便展开一幅明媚春光下春城儿女纵情春游的热闹画卷。当此春情,渐上层台,渐倚高楼,如斯风光,好不醉人。一“醉”字,既可理解为春酒小酌,酒意使然,又可理解为春风化人,春景使醉。正是:莫问春情几许,但看春情如醉。

一、二句写春城儿女游乐之景,其欢乐业已至极,若再写欢,势必无言可下。因而诗人笔锋一转,由满城春花骤至满眼落花,感伤之意,倏忽袭来,令人防不胜防。此等落花,非被风雨所摧,故无苏轼“西园落红难缀”之恨;非因暮春所取,故亦无曹雪芹“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之怨。此处落花,落在繁华时节,落在盛春之际。韶光未逝,我独凋零,众人皆欢,我独悲婉。诗人‘偷穷心狂高,不肯束世程。揭欲望丘轲,今昔相招迎”(《谢束丈见赠》),空怀抱负在身,奈何世不相容。王令逝时年未三十,作此诗时亦正当二十余岁的大好年华,而忧愁苦闷如斯,决非偶然。“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用语平平,未有奇字,与其《假山》诗“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之奇险风格绝不相类,然而用意别出,自有机杼,故亦能传达出意味深长之感。

春游一首诗篇17

诉衷情·春游原文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翻译

有人在桃树下试穿丝衣,蝴蝶在残余的花间飞舞。芳草被华美的车子辗平,花枝上,花落已半。

风变得薰暖,白天开始长起来,杨柳的枝条柔美细长。一双燕子在风中飞舞,杨柳絮飘飘扬扬,地上铺满了落日的余晖。

注释

罗裳:织锦的裤裙。裳,下身的衣服,裙装。

蝶粉:指桃花初放,蕊粉末褪。

斗:比试。

遗香:指罗裳和少女身体散发出的清香。

玉轮:华贵的游车。

半面恼红妆:即“恼半面红妆”之倒装句。指因花瓣凋零而心生懊憾。

半面:指凋残。

红妆:指花瓣。

乍:开始。

袅:细柔摇曳的形态。

赏析

上片“小桃枝下试罗裳”,是说出游前的准备。天气渐暖,要换上春天的罗裳,不是一换就得,所以要试,试衣于小桃枝下,很可能是普通农家的女孩子。站在小桃枝下,映衬唐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如此,鲜艳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泽又引来了翩翩的蝴蝶。不说蝴蝶环绕飞舞,却说“蝶粉斗遗香”,蝶翅上扑落的粉末和女子遗落的香泽比赛,哪一种更香,这就婉转曲折深有意趣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本来也是美的化身,所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中,才有化蝶之说。

游春的人自然很多,有乘宝马香车的,“玉轮碾平芳草”,从芳草地上忽忽驶过,车中的贵妇娇娃,也只在车窗中露出了半面。但“半面恼红妆”,这半面娇容却引起这位游春少女的不快。可能是因为她们乘坐的香车对于芳草的摧残,也可能因为她们不暇他顾的高傲姿态。李商隐《南朝》诗云:“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讽刺南朝苟安于半壁江山,犹如徐妃之半面妆,如取用李商隐诗意,则“半面恼红妆”当指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只图苟安一时,如同南朝梁、陈末年故事。这种时事使人烦恼,故云:“半面恼红妆。”惟此,前面的“玉轮碾平芳草”也可解释为暗指南明弘光朝排斥忠良压制贤才,这样来解释这两句词,可能显得牵强一些,但是,“半面恼红妆”又似乎不是一般语言,很值得探究。

下片“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三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风才开始变暖,白天才开始变长,垂挂的柳枝才缀上新绿而随风飘荡。三句非常紧凑。从几种事物中观察,感受表现了初春的特点。而以下的三句“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却大有春事已过的景象。关于燕子,在子龙词中多次提及,如《山花子·春恨》“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眼儿媚》“只愁又见,柳绵乱落,燕语星星”、《蝶恋花·春日》“燕子乍来春渐老,乱红相对愁眉扫”、《江城子·病起春尽》“凭燕子,骂东风”。几乎都是与暮春春尽联系着。此处“一双舞燕”恐怕也不是早春景象,“万点飞花”更是暮春特有之景,“满地斜阳”也平添了一份凄清。这后面的三个四字句,与前面的三个三字句,意思上有承接,时间上有发展,似是感叹着“九十韶光如梦短”(《渔家傲》),由初春写到春夫,时间上的跨度是为了表现情感上的跨度。

这首词描写春游所见,情景相生,处处透着词人盎然的游兴。词的开始两句用烘托法。桃下试裳能让人产生“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的联想。而蝶粉斗香,又可想见女子春服艳丽如花的美好形象。接下来轮碾芳草,红妆半露,也是情态毕现,鲜明如画。整个上片着笔于人,浓墨重彩。下片则转而写景。风暖日长,垂杨袅袅,双燕翩翩,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景润人心,词人想必也是逸兴满怀。结尾“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微微露出美景不能永驻的淡淡春愁。正如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及梅尧臣《苏幕遮》“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所歌咏,在这样的时刻,文人总不免会透出一丝纤柔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