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高中必修一历史总结(推荐5篇)

高中必修一历史总结(推荐5篇)

时间:2024-02-08 09:24:36 总结报告

高中必修一历史总结 第1篇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

①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④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2.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首先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

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xxx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形成过程:

世界市场进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途径

初具xxx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

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

最终形成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

(2)初步形成的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3)逐渐成熟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中心:美国和德国。

2.主要成就: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开始的标志)

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3.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

(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6.世界一体化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一体化趋势的评价,有利有弊。

高中必修一历史总结 第2篇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xxx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xxx曲辕犁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高中必修一历史总结 第3篇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xxx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xxx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_(“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xxx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xxx、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xxx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xxx具有至尊权威,国家_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xxx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xxx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xxx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xxx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xxx,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xxx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xxx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xxx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xxx一)

颁布xxx;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xxx,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

①权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 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 制、诏 、玺)

④皇位世袭

2.特点 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_务九卿(xxx):_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 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四、郡县制

1.背景:

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

②xxx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

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_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建立相应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实现了对地方_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4.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行省长官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在行使时受中央节制。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内朝(中朝)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尚书省(最先拥有实权)、中书省、门下省

3.xxx—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3)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分散皇权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xxx—分割相权

xxx,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_、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朝后期,宰相权势扩大。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举制——xxx时分科选拔,xxx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xxx各朝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xxx,殿试等。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_,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根本——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直接——胡惟庸案

2.措施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加强了君主专制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xxx治

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

二、内阁的创立

1.原因

减轻皇帝沉重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2.形成与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奠基)

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正式形成)

明宣宗——票拟 xxx (发展)

明英宗——票拟制度化 (发展)

明神宗——xxx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顶峰)

3.性质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4.权力

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取决于皇帝的xxx。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过程

(1)清初(皇太极): 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

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机要),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xxx:xxx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

(3)雍正: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上传下达)

2.特点

简 速 密

3.职能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不得私自与官员交往

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将诏令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执行

4.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全_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造就了众多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这使公民更多的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濒临海洋,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强烈。

(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二、确立过程

1.梭伦改革(奠基)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根据财产多寡,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3)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xxx提尼改革(确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_;组成十将_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等。

(3)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_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_员会的权力;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3)作用:这次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评价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2.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进步性:

(1)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4.局限性:

(1)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民主。

(2)小国寡民体制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等成为社会的动荡的隐患。

第6课 xxx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狭义:罗马公民法

广义:通行于xxx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影响: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

概念:在xxxxxx早期,xxx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2)万民法

背景: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 商贸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

内容: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影响: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xxx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民法大全》

时间:6世纪

过程: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xxx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作用:标志着xxx体系最终完成

三、主要内容

1.类型

形式:成文法 、习惯法

结构:公民法 、万民法

2.核心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实质

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四、作用

1.维系统治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

(2)调整纠纷,缓和社会矛盾,xxx国统治

(3)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深远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3)近代资产阶级将其作为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高中必修一历史总结 第4篇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多轮次教学。

高三历史教学要在一个学年中涉及古今中外大量史实,课时很紧张,又要把有限时间进行一轮、二轮、三轮复习。教师基本上是对课程的重复和机械强化,致使每轮学习都比较肤浅,没有了复习课的深度与广度。结果是: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到厌倦,以及对教材的重复和盲从。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背下来的东西在考试中用不着,考查的东西很多是记忆教材知识之外的东西。

为改变这一状况,在今后复习中应将一轮二轮结合在一起进行,放慢进度:以现有教材为依托,以通史体系对知识进行整合。这样难度虽大,但能稳打稳扎,一步到位,在并不充裕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具体做法如下:

(一)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改变方法

1、端正态度:学生认为所有知识高一、高二都已学过,高三无非是在“炒现饭”。上课会没有多少兴趣而且缺少对知识的求知欲。教师应在高三开始复习前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高考赢在态度。对待复习课的态度要和新课程一样,一切都是“零起点”。

2、改变学习方法:如果高一、高二是在对基础知识的逐层掌握,那么高三就要做到宏观把握,高屋建瓴,“先见森林,再见树木。”

(二)教师课堂讲解的深入与拓展:复习课不同于新课

1、加强知识间的整合。

历史学科的知识浩瀚,但时间性强,阶段特征明显,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密切,总体上是繁而不乱,有规律可循。复习时要注意知识间的重组,打破国界,打破代界,打破模块界,用一条线串起来。每一次整合的过程都是对教材知识的回顾整理、归纳分析的过程,也是一次重新学习和升华的过程。

(2)处理好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之间的联系

选修课,从课程目标来看,其内容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从内容体系来看,选修是对必修的拓展和延伸;从高考命题来看,选修更侧重考察学生理解教材的能力。可见,选修内容不可轻视,但目前现状是:选修内容较多但在高考试卷中所占分值较少,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更好进行选修的复习呢?

在复习课中应将选修内容渗透到必修课教学之中:如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联系补充选修2第2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3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等相关内容,则会更便于学生理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实质和特点。在运用中突出选修内容的选择性,不用面面俱到;同时利用选修内容加强学生对史料的辨析和解读,体现选修课的探究性和针对性。

2、学术观点的引入

历史学科是一门拓展性极强的学问,掌握的信息量越多,构建的知识体系也就越完善。

学术观点的引入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较为前沿的历史学术观点开始逐渐渗入高考试题。部分学术观点性质的试题成为学生获取高分的障碍。因此,向学生适当地介绍这些历史观点不仅以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成为确保高考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对学术观点的引入一定要把握好: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必须xxx生发展规律。

3、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和培养

课程目标要求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经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教材是历史信息的一个载体,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媒介。复习课中提升对教材信息的解读、获取、加工、表达非常关键。

(1)明确指导:教材在章、节、目、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和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整合;①读模块目录,进行专题间整合。同一模块的专题在内容和目标上有一致性,这样整合能以简单有效方式理清复杂的历史现象,从中找到典型特征。②读单元章节目录,理清历史史实间联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宏观把握,也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③读单元正文内容,建立主干知识结构。高考是对知识面综合考查,复习中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要纵横联系前后贯通,对教材中大量史实加以整理归纳,实现对教材核心知识的建构。

(2)注重教材的运用:阅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提取信息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归纳问题的过程。课前教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阅读时将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粗读是为了弄清课文大体结构,明确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思路。粗读后再精读,即针对学习目标和思考题全面细致阅读,对重难点部分反复阅读。通过分层,把握中心句,找到关键词来加强理解。阅读完成后,就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寻找问题的依据。最后引导学生对阅读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在教材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充实细化,再把各部分按一定思路构成有机整体,以规范简洁书面形式写下来。

4、运用多元化史观

近年来,历史考试中比较关注一些史学理论:如近代化史观、文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史观,能引导和促使学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去认识丰富多彩的历史现象,理顺历史史实间的联系、突破重难点。如对_的评价:(1)革命史观: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现代化史观: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3)社会史观: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4)全球史观: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其次,关于历史试题的筛选与讲评,要有针对性

任何有效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用心的教与学生踏实的学这两大环节,要想赢得高考,高三复习还需要有高质量的试题来巩固。

(一)选题要慎重,远离垃圾题。

大量做题是高三教学中核心环节。通过做题来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发现问题,这固然是一个重要也是必要的方法,但选好题,做好题便至关重要了。一般说来,在众多资料中,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考前模拟题,还有很多学校组织一线教师的自主命题含金量较高,这应成为学生训练的首选题。

(二)试卷讲评的针对性

要使训练有效,教师对试卷的评讲就应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针对不同题型,做到讲前心中有数。哪些题目得分较低,共性问题是什么?哪些题目是教师一人讲解好还是由学生一起解决?

1、加强主观题训练:主观题是学生得分最难的题型。训练中可采用“评—改—析—练”的模式。即第一步,在每次考试的试卷中抽取几份样卷,在班上由学生评价打分,并说明失分的理由;第二步:修改完善学生答案。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从选择的知识点,语言的组织及答题的方法各方面进行。第三步:对比答案。与参考答案进行比较对照,认清自己答题的不足。第四步:及时检测。把刚刚讨论的方法及出现的问题运用到相近的试题中去,看是否适用?这样学生参与的方式远比教师千百次强调“做题前要审题,答题时要规范”效果好得多。

讲评课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一是讲评课不能过“满”,给学生以思考提问时间;二是不能唱独角戏,要学生参与其中。

(三)加强学生主观题答题的指导

1、答题形式上:要求答案的程序化、条理化。清晰美观有利得分;字迹书写规范化;语言学科化,要求言简意赅,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高中必修一历史总结 第5篇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明朝产生

(1)出现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地点:江南地区

(3)出现部门:纺织部门

(4)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

2.清朝发展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表现

(1)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2)分工更细

(3)雇工数量增多

(4)部门和地区增广

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2)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二、“重农抑商”政策

1.首倡商鞅变法,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

2.推行的目的:

(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3.明清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1)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

(2)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4)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4.关于对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积极作用: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违背了历史潮流。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海禁”的直接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海禁”的表现

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明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

官方贸易:积极开展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不断

3.“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5.“闭关锁国”的表现:清代初年,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xxx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