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中学生劳动个人总结(必备4篇)

中学生劳动个人总结(必备4篇)

时间:2024-04-08 10:46:08 总结报告

中学生劳动个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一、重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课程的选择中,要密切重视劳动技术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之间实现互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程的选择上,要注重贴近社会生活,合理融入生活化、劳动的元素。劳动技术课程,要将教学部门所规定的项目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能力结合起来,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制订计划,加强实践教学,加快发展。为了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在课程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和发展特点,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融入教学中去。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合理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参与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自己的兴趣。

另外,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要在学生主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和培养,这样,更能够体现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重视在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德育

在初中劳动技术教学中,总是充满着许多问题。这显得在劳动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变得非常重要。学生德育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加强德育,能够让学生重视劳动课程,培养动手能力,从而树立远大的抱负以及培养为国奉献的精神。

在劳动技术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道德教育。在教室中讲劳动技术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我们日常的手工制作,融合爱国的道德情怀,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道德熏陶。

三、加强创新,将鼓励运用到劳动技术课程中

1.从授知识到授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将书本中显而易见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中,学生也是仅仅接受固有的知识,不去更进一步地思考和创新。这明显与我们的素质教育不符。因此,我们在教学思想上,首先要改变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继而以教授新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学中,学生势必会亲自动手进行制作,这在实践中,需要我们冷静的头脑和灵活的技巧来应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着眼于培养学生道德素质,防止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素养和能力。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鼓励,是进行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运用鼓励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劳动技术课程教学中。

四、教学方式实际化,加强实践教学

任何事情离不开实践。当然,在学习中也不例外。劳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深入到课程教学之外,亲身体验劳动的难易,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收获知识的真谛。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将学习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心灵深处进行深化,最后改造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

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必修的内容。在教学中引入劳动技术课程可以让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在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教学方式的改进,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学生劳动个人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劳动报酬;初次分配;分配公平

一、劳动收入是初次分配的主体

经济学一个基本的原理是:在所有参与初次分配的诸要素中,劳动是在整个收入分配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劳动是从事物品和劳务生产的体力与脑力这两种人力资源的供给。xxx认为,劳动者具有物所不具备的适应人类需求改造自然的能力…虽然人和物在生产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物不论多么重要,它在生产过程中是一个被动的因素,像资本的价值只是转移到新生产的产品中去,并不创造新的价值,人们不能指望总是靠巧合从它那里得到新财富。而人则是一个主动的因素,他可以适应人类的需要去改造自然,使物具有对于人来说的新价值,这才是人类财富增多的主要来源。据西蒙・库兹涅茨研究,西方国家国民收人中由物质资本所贡献的份额已从45%下降到25%,而劳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从55%上升到75%。xxx认为,市场决定的收入约有4/5归提供劳动服务的人。所以,劳动收入分配是整个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决定成分,这是市场比较健全和各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的结果。美国劳动收入在国民收人中所占的份额,在19世纪后期占到50%,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上升,到了20世纪后期上升到74%。目前在主要发达国家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0%左右,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的贡献率。美国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大致为1:1:8,日本三者间的分配比例大致为l:1:5:。

从我国的现实来看:个人的劳动收入是初次分配的主要来源。鉴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个人财富积累不多的客观事实,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属于劳动收入即工薪性收入,而具有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的人群只是少数。1993―2003年lO年间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劳动者报酬、财产性净收入二项加总)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8,4,10年平均比重达到%。2005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中的资料显示:2005年,在城镇居民全部年收入中,人均总收入为11321元,其中工薪收入达7798元,仍为主体,占%;经营净收入占6%;财产性收入占%;转移性收入占%。在农民收入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75元。占纯收入总量的%,农民人均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1845元,占纯收人总量的%,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88元,占纯收入总量的%,农民人均得到的转移性收入147元,占纯收入总量的%。这些资料表明,在城镇居民的收人中,工薪收入比重有所下降,其他收入有所增加。在农村工薪收入在增加,经营性收入在下降。这些变化都有个中原因,但总体看来,初次分配收入依然是居民收入的主体,而劳动性收入又是城镇居民初次分配中的主体。

二、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的表现

在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低于GDP或人均GDP增长率。

近十年来,中国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高,跨入高利润时代。一面是中国工业企业跨人高利润时代,一面是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不断下降。从全国来看,我国的GDP增速虽是发达国家的几倍,但工资增速却远落后于这个速度。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在经济决速增长时期,工资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70%,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时间;而从1978年到2004年近30年,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而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20、日本的1/2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据有关部门统计的资料显示,虽然2007年政府、企业和居民所得均保持了快速增长,2007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收亿元,增幅达%。1999―2007年我国企业利润年均增长%。而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即便采用不变价计算,政府和企业所得增长不仅明显快于居民所得增长,如果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则这种收入分配的差距更大。

2.分配率比较低。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指标叫分配率:它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分配率中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得份额越大,社会分配越均等、公平。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从1985年到1995年,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所占比重逐年走低,1994年实行税制改革即分税制后,90年代后半期这一比重的下降速度更快。1995年至2000年,财政收入从亿元增加至亿元,在GDP总额中所占比重从%提高到%;与此相对应的是,职工工资在GDP中的比重却从%降到%。2006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而职工工资的比重则降为%。’

3.实际工资也比较低。

全国总工会2005年对10个省份中的20个市(区)1000个各种所有制企业以及1万名职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证明:企业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职工收人上没有得到体现。我国从1998年到2005年,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为%,城镇单位劳动报酬年均仅增长%。2002年至2004年3年中,港澳台企业年均效益增长33%,而职工工资增长为零。另据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对天津等5个城市的纺织企业调查,90%的企业职工工资3年分文未涨。从国际比较看,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编著的《IMP世界竞争力年鉴2002》资料,2001年各国每个制造业工人每小时全部报酬(美元)最高的是xxx,次之是美国为,第三是日本为,我国排在倒数第三名为,经济远不如我国发达的印度制造业工人每小时工资是我国工人的 倍。

三、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的途径

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既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1.组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使劳动者通过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增加劳动报酬。

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靠市场的力量。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贡献的大小由市场衡量,劳动报酬由市场决定和实施。在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劳动报酬水平。提高劳动报酬,必须提高劳动的质和量。提高劳动力中的人力资本含量,这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劳动者自身利用市场供给方的力量与需求方进行“博弈”。劳动报酬取决于劳动者自己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了解,取决于自身劳动力的质量以及劳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劳动者及其群体对其权益的维护和实现程度等。这些都需要作为市场主体的劳动者,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利用市场的力量,来提高自己的劳动报酬,进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保低”优先。 社会矛盾最容易激化的地方毫无疑问是社会的最底层。从行业划分的人均劳动报酬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报酬最低,建筑业聘用的农民工较多,其劳动报酬也较低。所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应当是提高农民、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下岗失业人员、低保人员的收入和社保水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并根据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增长状况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_明确要求,近两年内只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一次调整的地区,以及近年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明显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及现行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比例明显偏低的地区,原则上都要对最低工资标准再次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对企业贯彻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查处变相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的行为。

3.工资立法,用法律保障劳动者获得应有报酬。

通过强制性的立法介入市场的分配体系,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的需要,是规范分配行为、整顿分配秩序的需要,是加强法制建设的需要。工资立法的关键是确定工资增长机制,工资增长机制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工资增长机制无法与我国GDP增长、用人单位利润增长保持同步是近些年来突出的问题。因此,立法应当确立工资增长机制,这一机制至少应反映三种情况;(1)我国GDP的增长应与工资增长同步,应当成为工资增长的第一个标准。(2)用人单位利润的增长应当成为工资增长的一个自然指标。归根到底,用人单位利润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提高收入是劳动者作出贡献后应当得到的,这也是xxx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应有之义。(3)物价上涨的指数应当作为工资增长的指标,即应当通过工资增长将物价上涨的指数弥补回来。否则,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就会下降。所以,物价增长的指数应当成为工资增长的法定指标。

4.增加就业岗位总量。

我国劳动报酬偏低与我国劳动力的富余是分不开的,因此,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率提高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是积极发展具有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二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解决部分人就业问题;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争取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减轻外部市场就业压力;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从经济结构上增加就业机会。

中学生劳动个人总结 第3篇

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根据其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状况用劳动份额即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来刻画。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劳动份额经历了快速下降,对此,大部分学者用产业结构变迁、有偏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以及产品与要素市场的非竞争性等中期因素解释其成因国内研究的一个综述参见xxx等:《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度量与解释的研究进展》,载《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6期,第92-105页。国外研究的一个综述参见:Schneider, D., “The Labor Share: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vidence,” Sfb Discussion Papers, 2011.,很少有研究将劳动份额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特定阶段联系起来,分析初次分配格局演变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在我们所掌握的文献中,Maareky等人研究了制造业劳动份额演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跨国数据的回归发现,制造业劳动份额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确定的U型关系,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制造业劳动份额将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过程Maareky P., “Labor share, Informal sector and Development,” Mpra Paper, P., Orgiazzi E., “Development and the labor share,” Thema Working Papers, 2016.。xxx等人讨论了总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xxx等:《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第70-82页。xxx、xxx:《论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演变》,载《管理世界》2010年第5期,第45-55页。。运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发展与总劳动份额之间存在稳定的U型关系,转折点大约在人均GDP6000 美元(2000 年购买力平价,以下同)。上述文献尽管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但在理论与实证方面仍存在问题。一方面,这些研究通常假定了农村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并且转移劳动力的工资远低于其边际贡献,其理论基础是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存着严重缺陷Harris J. R. & Todaro M. P., “Migration, Unemployment &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0, D., “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u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Oxford Economic Papers, ,, 1967, .。另一 方面,这些研究尽管发现了劳动份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U型关系,但U型演进路径特别是拐点位置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并没有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力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化对经济发展与初次分配关系的认识。在理论上,本文将摒弃转移劳动力工资低于其边际贡献的假定,基于增长与结构转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构建一个两个产业三个部门结构转型模型,将农业技术进步、自雇者等因素纳入,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份额演进的一般规律和内在机理。在实证方面,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52个经济体1970―2010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在对自雇者收入进行合理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数据很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基于中国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劳动份额正处于U型曲线由下降转为上升的过渡阶段,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率将有助于拐点的尽早到来。

本文以下的结构安排是,第二节是理论分析;第三节是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和中国数据的比较分析;最后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 理论分析

经济发展通常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产业结构变迁过程。长期以来,围绕结构变迁的动因及路径,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古典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农业存在着大量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工业可以以由习惯和制度所决定的生存工资获得无弹性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将推动产业结构迅速变迁Lewis W.,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Manchester School, ,, 1954, .。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并不同意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观点,认为农业产出的变化将引起人口数量的相应变化,推动二元结构持续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剩余的出现。在最近的文献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结构变迁是诸如异质性偏好等需求端因素与部门间生产率差异等供给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业技术进步是工业化的重要前提,而工业与服务业生产率水平高低决定着工业化程度Ngai R. & Pissariadies C., “Structural change in a multi-sector model of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7, R. & Zweimüller J., “Structural change, Engel's consumption cycles and Kaldor's facts of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2008, .。

在本节中,我们将基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一个简单的两个产业三个部门经济模型来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初次分配格局的变迁路径。借鉴Hansen & PrescottHansen G. & Prescott E., “From Malthus to Solow,”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2, .和Gollin et. alGollin D. et. al.,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2, .研究的主要思路,我们的模型包含了两个产业:生产农产品的农业和生产工业品的工业。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我们的模型除生产农产品的农业部门、生产工业品的企业外,还包括了自雇者,它与企业一样供给工业品。将自雇者引入结构转型分析框架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研究发现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劳动力除进入正式部门就业外,大量不取得雇员工资而为自己工作的劳动者,即所谓的自雇者Yamada G., “Urban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self-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ory and evid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96, .关于自雇者与雇员较为详细的界定参见联合国统计署:《国民收入核算体系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根据Gindling & Newhouse的估计,大多数低收入经济体的非农自雇者数量多于雇员Gindling T. & Newhouse D., “Self-Employ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World Development, ,, 2014, .。M一步研究则发现,自雇者比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下降Pietrobelli C. et. al.,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determinants of self-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 2004, .。第二,发展中国家总劳动报酬中,自雇者收入占据较大比重,特别是人均收入较低的经济体,自雇者收入往往会超过雇员报酬占GDP比重Gollin,D.,“Getting Income Shares Righ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1,.。

假定三个部门的生产函数分别为:

Ya,t=A(1+γT)tLa,t,if t

A(1+γM)tLa,t,if t≥tn(1)

Yms,t=A(1+γT)tLms,t, if w-c

A(1+γM)tLms,t,if w-c≥F2(2)

Ymf,t=A(1+θM)tKt,if wt=

A(1+θM)tLαmf,tK1-αt,if wt≠(3)

式中,Ya,t、Yms,t、Ymf,t分别是农业、自雇者和企业的产出;La,t、Lms,t、Lmf,t分别是农业、自雇者和企业所使用的劳动;Kt为企业的资本存量;A为全要素生产率系数。我们假定,农业与自雇者只使用劳动进行生产,其生产技术有两种: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其外生技术进步速度分别为γM和γT为便于分析,模型假定农业与自雇者技术进步速度相同,放松这一假定并不影响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满足γM>γT且传统技术进步速度相当缓慢,在短期为零。企业除使用劳动外还使用资本,外生技术进步速度为θM,满足θM>γT。

我们假定,农业在某个时刻tn之前一直使用传统技术进行生产,自雇者在企业出现之前也一直采用传统技术生产。由于自雇者采纳现代技术需要启动资金,而在经济发展早期,自雇者通常无法从金融市场获得融资,所以我们假定只有其收入w减去消费c后的剩余高于F2时,自雇者才有可能使用现代技术Blanchflower D. et. al., “Latent entrepreneurship across nation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2001, .后面我们将放松这一假定进行讨论。。由于规模经济以及生产外部性等原因,工业需要大量投资推进Murphy K. et. 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Big Pu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_, C. & Drazen A., “Threshold externalit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90, .,所以我们还假定,企业的出现需要付出一个固定成本F1。对于企业来说,如果随着资本积累其劳动的边际产出即工资w保持不变,其生产函数为AK生产函数;反之,为通常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

与Hansen & Prescott和Gollin et. al一样,我们假定无限寿命经济代表性当事人具有式(4)所示的Stone-Geary效用函数,at为农产品;mt为工业品。代表性当事人每一时期提供一个单位劳动并消费上述两种商品。为分析方便,我们假定经济没有人口增长,所以总劳动力可以标准化为1。

U(mt,at)=log(Mt)+if at≥

atif at

式(4)所示Stone-Geary效用函数在增长与结构转型模型中被广泛运用,其理论基础是“恩格尔法则”,即食品消费支出会随收入的提高而不断下降。由式(4),在任意时刻,由于代表性当事人生存需要,在基本农产品需求被满足之前,工业品消费为零。而当基本农产品消费被满足后,只有工业品消费才能增加其总效用。这一效用函数从需求端出发很好地解释了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变迁的动因;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农业剩余对于结构转型的重要性。

根据效用函数的性质,在农业没有出现剩余之前,使用传统生产技术的农业吸纳了全部劳动力。当Ya,t ≥且经济剩余小于F1时,农业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成为使用传统技术生产工业品的自雇者。我们将这一阶段定义为结构转型的第一阶段由于农业传统技术的技术进步十分缓慢,所以这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农业与工业(自雇者)的劳动力配置以及社会均衡工资率水平wt分别用式(5)、式(6)和式(7)表示。由于这一阶段的生产并没有使用资本,所以劳动份额固定为1。

La,t=A(1+γT)t,if Ya,t>(5)

Lms,t=1-La,t(6)

wt=A(1+γT)t(7)

当农业与自雇者经济剩余缓慢增加并能承担固定成本F1时,企业开始出现传统技术的技术进步尽管相当缓慢,但长期来看,仍会有经济剩余和人均收入缓慢增长。。在企业出现之后,我们假定在某个时刻之前,农业仍采用传统技术进行生产。我们将这一阶段定义为结构转型的第二阶段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才能反哺农业并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在这一阶段,企I的出现会产生大量劳动力需求。由于企业使用资本和现代技术,所以它比自雇者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当企业生产的工业品能够完全替代自雇者所生产的工业品时,自雇者将破产,企业将获得来自自雇者的全部劳动力供给各国的经济史表明,工业化初期可以观察到大量手工业生产者破产。。由于这一阶段农业仍使用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其生产率在短期可以视为不变,所以企业只能以固定工资wt==A获得雇佣劳动。理解这一点很简单。如果企业提供的工资高于,将诱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产品供给因此而下降;而由于基本农产品需求的存在,农产品供给下降势必会导致农产品相对价格上升,这反过来又诱使城市劳动力向农村回流,所以在农业引入现代生产技术之前,社会均衡工资率将保持不变。

给定工资率水平不变,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式(4)所定义的AK型生产函数,任意t时刻经济的总劳动份额LSt由下式决定:

LSt=A+Lms,tA(1+θT)t+A(1+θM)tKt(8)

与结构转型的第一阶段相比,由于工资率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式(8)分子表示的第二阶段总劳动报酬等于第一阶段。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又远高于自雇者,所以分母中企业的产出将随着资本积累而不断扩大。因此,劳动份额在这一阶段将随经济发展而持续下降。当自雇者全部转变为雇员时,企业总产出中劳动份额的变化仍需要进一步检验。 深入展规划中总劳动份额将下降至极值:

LSt=A+A(1+θM)tKt(9)

由式(8),在结构转型的第二阶段,尽管劳动份额下降是总体趋势,但其下降幅度和下降速度会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第一,自雇者与企业生产的工业品替代程度。替代程度越高,自雇者数量越少,劳动份额的低点越低。第二,生产技术。A越高,劳动份额低点越高。第三,企业技术进步速度。θM越大,企业资本积累速度越快,劳动份额的下降会越快。第四,财富的初始分布。根据Banerjee & Newman的研究,财富的初始分布对个体在雇员与自雇者之间的职业选择有着重要影响Banerjee A.& Newman A.,“Occupational Choic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Discussion Papers,1990.。由于自雇者比企I具有更高的劳动份额,所以如果有更多自雇者能够承担使用现代技术的固定成本,劳动份额的下降速度将会变慢,劳动份额的低点也会提高。

当农业引入现代技术后,结构转型将进入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均衡工资率因农业引入了现代技术而不断提高:

wt=A(1+γM)t(10)

由于工资不再固定不变,企业生产函数由AK型转变为Cobb-Douglas型。不考虑自雇者影响,此时经济的总劳动份额为:

LSt=A(1+γM)t+A(1+θM)tLαmf,tK1-αt(11)

相比式(9),由于式(11)分子所表示的总劳动报酬不断上升,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具有生产要素边际产出递减的性质,所以第三阶段的劳动份额随资本积累将由第二阶段的下降转为上升。在这一阶段,农业技术进步将驱使劳动力不断地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会逐步减少并接近于零。与此同时,工业的扩张也使得农业占总产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并接近于零,所以整个经济生产函数最终可以用单部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刻画。由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要素分配份额不变,所以总劳动份额最终会收敛到α并恒定xxx曾经归纳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六个程式化事实,要素相对分配份额保持不变是其中之一。参见: Kaldor N.,“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Theory of Capital, Palgrave Macmillan UK, 1961.。与第二阶段一样,自雇者与企业生产的工业品替代程度、传统技术的生产率和及企业的技术进步速度等,均会对劳动份额的上升速度以及收敛值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的模型揭示了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所呈现的U型变化规律,但与已有研究相比,我们的模型有三个本质区别:第一,工资率固定不变并不依赖于工资低于其边际贡献这一假定。第二,第二阶段劳动力转移以自雇者而不是农村劳动力向企业转移为主。第三,拐点的出现并不依赖于剩余劳动力是否消失,而是取决于农业生产率是否持续提升。理论上讲,解释劳动份额U型变化的关键,在于解释总劳动报酬慢于总产出增长所导致的劳动份额下降,以及总劳动报酬快于总产出增长所导致的劳动份额上升机理。已有研究用工业部门工资长期低于劳动边际产出来解释劳动份额下降原因,而在解释劳动份额上升时,又假定了工业部门劳动边际产出是下降的,这显然不符合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的相关事实。因为劳动边际产出远低于工资并不符合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求,同时数据显示,发展中经济体人均资本存量随人均收入增长而不断提高是一种共同趋势,所以除非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倒退,劳动边际产出下降与人均资本上升并不能并存。而我们在解释劳动份额U型变化机理时,将工资率固定不变归因于农业生产率长期停滞而导致的社会均衡工资率水平被“钉死”,同时将自雇者因素引入,说明总劳动报酬不变情况下总产出的扩张机理,这与经验研究所发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自雇者比重的变化模式是一致的。在解释劳动份额由下降转为上升机理时,并不要求企业劳动边际产出下降,更符合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的事实。

三、 实证分析

由于众所周知的劳动份额度量问题,使用跨国数据检验劳动份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难度很大。在已有研究中,xxx等人用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代替自雇者收入对初始劳动份额进行调整,方法过于简单。对于低收入经济体,由于非农自雇者数量高于雇员数量,这种调整方法会导致劳动份额被严重低估。Maarek等人用制造业劳动份额而不是总劳动份额检验经济发展与劳动份额之间的关系,尽管减轻了度量问题对实证分析结果的影响,但其结论能否扩展到整个经济,仍需要进一步讨论。在本节中,我们将运用新的数据实证分析劳动份额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我们还将对中国劳动份额未来变化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以期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一)计量模型

根据上节的理论分析,经济发展中劳动份额U型动态演进的拐点取决于农业引入现代技术的时间;同时,自雇者收入比重及其演进也会对总劳动份额水平和变化拐点构成影响。限于数据原因,农业引入现代技术的时间难以直接刻画,因而我们用第一产业比重来间接衡量。按照上节的理论分析,农业引入新技术的时间越早,劳动份额拐点的出现就越早。因此,当控制第一产业份额后,我们预期拐点出现的时期将会被推迟。因此,我们设定了以下的计量方程:

LSi,t=α0+α1pppi,t+α2ppp2i,t+α3asi,t+α4ssi,t+βi,t+εi,t(12)

式(12)中,LSi,t为经济体i在t时刻的劳动份额;pppi,t为人均GDP;ppp2i,t为人均GDP平方;asi,t为第一产业份额;ssi,t为非农自雇者收入占GDP比重;i,t为一组控制变量;α0为常数项;εi,t为残差。

(二)数据

Gollin提供了三种调整初始劳动份额的方法,其中第一种调整方法用雇员收入占GDP比重加上自雇者收入占GDP比重来调整劳动份额Gollin,D.,“Getting Income Shares Righ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1,.。这种调整方法在劳动报酬的界定上与我国国家_对劳动者报酬的界定最为接近。考虑到数据可得性以及与中国数据的可比性,我们采用了Gollin方法1来调整初始劳动份额。

根据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SNA),自雇者收入在SNA1968账户体系中被统计在私人与非法人企业的营业盈余账户,在SNA1993和SNA2008账户体系中则被统计在混合收入账户,联合国相关年份的《民核算统计:主表与详表》提供了部分国家私人与非法人企业营业盈余和混合收入数据。从这一数据来源中,我们根据Gollin方法1对初始劳动份额进行了调整,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包括52个国家和地区1970―2010年期间总劳动份额面板数据集。在我们的数据集中,所选取的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至少在8年,既包括了发达国家,也包括了发展中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比重超过了一半。除劳动份额外,其他数据来源分别是:第一产业份额根据联合国数据库计算;非农自雇者收入占GDP比重为自雇者收入占GDP比重减去第一产业份额;人均GDP数据取自,为2005年不变购买力平价数据;回归中所使用的控制变量为投资率、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也取自。

表1给出了数据集不同发展阶段雇员报酬占GDP比重和劳动份额的均值。其中,劳动份额1根据xxx等人提供的方法计算,劳动份额2根据Gollin方法1计算。可以看出,经过调整后的劳动份额1和劳动份额2均随经济发展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动态变化特征。特别是劳动份额2,其U型特征较劳动份额1更为明显。相比劳动份额2,按照xxx等人方法计算的劳动份额1明显低估了总劳动份额,并且低于6000国际元和高于16000国际元阶段的低估更为严重正如我们理论分析所表明的,经济发展第三阶段会存在一定数量使用现代技术的自雇者,所以xxx等人的调整方法也会低估高收入经济体总劳动份额。。

表1数据集不同发展阶段劳动份额均值

中学生劳动个人总结 第4篇

关键词:人口容量 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就业增长弹性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汉森认为,促成经济进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发明、新领土与新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人口增长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越发达,人口增长的基础就越牢固;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小基数下的适度人口增长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过度的人口膨胀则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经济增长对人口容量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到2000年,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692万人,净流入长三角人口10年间增长18倍。

事实上,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两者是复杂多变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总人口增长较慢而GDP增长较快,到1985年后,二者呈现出同向关系。类似情况也可以从在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中得到体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出现了负相关,当时大批外地劳动力返乡,在业人口出现负增长,但经济依然保持相对高速增长,直到2001―2002年,在业人口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才重新回到同方向变化。然而,就总体而言,从1978-2002年,无论是总人口增长还是在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本文将1978年到2002年主要年份的在业人口和GDP总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稳定在以上;将总人口与GDP总量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高达―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产业升级对人口容量的影响

根据钱xxx的标准,2002年,长三角人均经济水平为5258美元(PPP价格),处于工业化的初、中级阶段之间,江苏8市和浙江7市大致处于这一阶段,唯有上海市人均经济总量以常住人口计算为7458美元(PPP价格),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后期,而我国则为3920美元(PPP价格),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2002年长三角经济发展阶段处于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第一产业占GDP的6%,低于标准水平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52%,与标准水平一致;而第三产业为42%,高于世界平均2个百分点。

从分地区看,浙江7城市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8%高个百分点,与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占GDP6%的水平高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低于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水平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水平低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换言之,浙江7市的产值结构处于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但人均GDP与世界低收入国家相近。

江苏省8城市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8%低个百分点,与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低于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水平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水平低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江苏省7市的产值结构处于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但人均GDP与世界低收入国家相近。

而上海市的产业结构虽属于发达阶段的初中级阶段,但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降至2%,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低于标准水平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标准水平高11个百分点,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1998年的平均水平相近。

将长三角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2002年,长三角人均GDP达到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我国的人均GDP经调整为1892美元(PPP),基本接近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就业结构看,2002年,长三角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6%,低于工业化中级阶段24百分点,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高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为41%,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高1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3%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低17个百分点。总体判断,长三角都市带就业结构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与高级阶段之间的水平。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注意到,长三角都市带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高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标准水平,这可能与制造业的世界性转移相关。

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结合起来看,长三角都市带第一产业,26%的就业人数仅创造了6%的GDP,其生产力水平低下;第三产业以33%的就业人数创造42%的GDP,落后于第二产业以41%的就业人数创造52%的GDP。这说明长三角都市带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还不协调,就业结构滞后于产值结构,并且第一产业投入劳力多、产出少、效率低。

从纵向看,2000年与1990年相比,长三角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达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基本维持不变,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同时,长三角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从第3位上升为第2位;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从第2位下降为第3位。按照人口就业结构模型判断,长三角人口就业结构已从传统的正金字塔型转变为过渡时期的鼓型模式。目前,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调整与合理化阶段的任务,开始进入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这符合世界性产业发展规律。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人口容量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将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通过平衡要素在不同部门的生产率来提高社会平均生产率水平。一般说来,生产率提高较快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趋于上升,而生产率提高较慢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会趋于下降。显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本质要求,只有产业结构升级,才能获得经济学上所谓的“集约增长效应”。而且,产业结构升级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种理想。

其次,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区域人口容量的增扩。如前所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批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使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减少,比重不断降低,而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迅速上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化水平提高。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到高度工业化阶段逐渐趋向饱和,但是,依靠科技进步创造越来越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仍然是保证人口容量扩大的基础。加上工业化中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不断涌现的第三产业门类,以及三产本身的高度化,进一步增强了吸纳劳动力和容纳人口的能力。

将1978―2002年长三角人口增长率分别与同期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负相关,相关系数为,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第一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越慢,从另一侧面说明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而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与人口增长率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和。换言之,一定规模的人口或劳动力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支撑了区域人口和劳动力的扩容,这也正是经济效率高的大城市人口集中的原因所在。

就业增长弹性变化对人口容量的影响

就业弹性系数是研究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经济含义是:

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业就弹性系数不断趋于下降。索洛增长模型表明,技术进步率、资本投入增长率以及劳动与资本产出弹性均与就业增长率负相关,因为节约劳动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就业挤出效应,降低GDP就业弹性。

1978―2002年,长三角都市带主要年份的在业人口与GDP总量的相关系数在不同的时期里基本保持一致,高达,人口总量与GDP总量的相关系数略低于在业人口,但仍高过以上;若将GDP增长率与同期在业人口增长率进行相关分析,则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为。这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里,长三角都市带在业人口增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但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是不确定的,有变化的。

如从1978年到1980年,或者从1980年至1985年,总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是负向关系,说明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年国家出台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小城镇落户政策以后的一段时间,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的成本。

本文计算了1990年到2002年长三角都市带分产业的就业弹性,从中看到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都市带有资料的十二个市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无一例外地是负值,表明长三角十二个城市第一产业是劳动力输出部门。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在长三角各城市表现不一,上海、苏州、南通、扬州、泰州等五个城市,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小于0,说明这五个城市的第二产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减人增效的国企改革效果显著,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快于在业人口的增长速度,甚至出现第二产业的产值增长与就业人数减少并存。但浙江省有资料的六个城市中,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均大于0,尤其是绍兴市,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高达,宁波、嘉兴和舟山市就业弹性均高于,与江苏、上海的负弹性完全不同,这说明浙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劳动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有力地缓解了就业压力,这可能与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有关。浙江第二产业发展仍不充分,随着世界制造向第三世界的转移,浙江民营经济必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增长点。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除南通市为负之外,其余市均为正,xxx兴、杭州二市超过,上海市和湖州市的就业弹性均超过,说明这些城市第三产业成为就业的新增长点,这符合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性,而且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在业人口的比重滞后于产值结构,未来吸收外来人口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将主要是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