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13篇)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13篇)

时间:2023-12-17 10:15:41 古诗文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1篇

建安十三年(208),xxx跟随xxx抵拒xxx。xxx初战失利,军中疾病流行。为巩固水寨,xxx下令将战船用铁索连了起来,准备冬天过去,来春再战。xxx数次挑战,xxx均闭门不出。xxx向xxx献计说:“敌众我寡,双方长久相持,于我不利。xxx战船首尾相连,正好用火攻,速战速决。”xxx依计,于是xxx派人献诈降书,火烧战船,在赤壁大败xxx,写下了我国战争史上辉煌的一页。战后,xxx被任命为武锋巾郎将。

赤壁之战中,xxx身先士卒,混战中被飞箭所伤,堕入江水。当时江水寒冷,砭人肌骨。xxx人救起他时,他已不能说话。那些军人不知他是xxx,便将他放在床上。正好xxx来此,xxx凝集精力,奋力喊了一声:“xxx!”xxx一听大惊,说道:“这是xxx的声音。”急忙寻找,发现xxx已奄奄一息。xxx眼含痛泪,替他解换衣服,请人疗救,这才抢回了xxx一条性命。

武陵地区有人叛乱,攻城掠地,骚扰百姓。xxx任命xxx兼任该郡太守。当时,郡中士兵只有五六百人。xxx审度时势,认为这点力量根本无法与敌人抗衡。于是命令打开城门,城门一开,xxx蜂拥而入。xxx乘敌半入之际,纵兵攻击,斩首几百人,其余的都逃之夭夭,一举收复了所有被占领的地方。xxx还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严惩叛乱的首要分子,赦免胁从依附之人。因而,从春到夏,xxx全部平定,那些边远地区的首领们也纷纷改操易节,奉礼请见。xxx义归于安定清平。后来,山越人滋扰长沙益阳,xxx又去讨伐镇抚,xxx加官偏将军。后病死任上。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2篇

xxx(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xxx三任。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xxx跟随孙策、xxx“擐甲_,蹈刃_”。诸山越不宾,xxx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xxxxxx都尉。

建安十三年(208),随xxx在赤壁抵抗xxx,与之隔江相望。建策火攻,并遣人送伪降书给xxx。调集蒙冲、斗舰数十艘,装满浸油柴草,裹以帷幕,后跟走舸。引船驶向对岸,突然纵火焚烧xxx船只和军营,大败xxx,升武锋中郎将。不久武陵蛮夷反,攻打城邑,xxx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拦腰截击,大破诸贼。春去xxx,xxxxxx。后又平讨长沙益阳县山贼,加偏将军。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有一子黄柄。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3篇

1. C(A走:打败,使……退却;B顺从; D归顺依附)

2. D(①学习期间,成就不明显;②主要是孙坚的功绩;④不是xxx之举,而是掾吏之想)

3. B(A“早年就失去了祖父”不当;C“主动请缨”不当;D“被xxx救起”不当)

4.(1)郡县长官这个人道德不好(没有高尚的品德),只会凭借武功的高强来作官(作为当官的要旨),而不会凭借文职官吏而著称。(5分。“不德”、“徒”、“以”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xxx也嫌弃外边懈怠,时而会有所察看,各在两掾中检察到不遵从法令的一些事情。(5分。“亦”、“省”、“数”各1分,句意通顺2分)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4篇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xxx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xxx、蜀汉、东吴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xxx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xxx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xxx《吴书》,此三书当是xxx依据的基本材料,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xxx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xxx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xxx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xxx的《魏书》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北宋xxx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xxx、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xxx(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西晋史学家。他少好学,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xxx天文学家),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xxx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xxx因为不肯屈从xxx,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xxx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5篇

【注释】①敩:xiào,效仿;xué,古同“学”,学习。②忩忩:(cōng cōng)纷争。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xxx白/庶子xxx亦白宝。

B.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xxx白/庶子xxx亦白宝。

C.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xxx白庶子xxx/xxx白宝。

D.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xxx白庶子xxx/xxx白宝。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赤乌,是传说中的瑞鸟,亦指太阳,这里是指xxx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xxx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古代纪年的方法还有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

B.太xxx,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xxx的辅佐大臣与皇帝的老师,位尊职虚,如西汉的xxx就曾做过长沙xxx、xxxxxx。

C.射御,古代六艺中的两种,指射箭御马之术,都属于xxx的技艺,另外四种技能是礼、乐、书、数。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即指此六艺。

D.庙,本是供奉祖宗的地方,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xxx的`祖庙。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 )(3分)

A.xxx反对朝臣互相攻讦构祸。在xxx和xxx互状告之时,他说,因有矛盾就相互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是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

B.xxx好学下士,对博弈妨害事业颇有微词,认为博弈耗劳精神费尽思虑而一无所获,

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并用这样的话规劝xxx。

C.xxx之母与全公主有矛盾,xxx因全公主诬陷而被xxx疏远。全公主说xxx不在太庙祭祀,而专往妃子家去谋划事情,又说xxx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

D.在xxx与xxx的争斗中,xxx虽有xxx、吾粲、顾谭等人多次向xxx陈述区分嫡庶的道义,但最终仍然难免太子之位被废的命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xxx弈,直事在署者颇敩焉,故以此讽之。

(2)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

参考答案

4.(3分)C

5.(3分)C(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指的是《诗》《书》《礼》 《易》《乐》《春秋》)

6.(3分)B(“用这样的话规劝xxx”错,原文是用把xxx的论奏出示给宾客传阅的方法规劝xxx)

7.(1)(5分)当时xxx喜欢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职的人很多都效仿(学习)他,所以xxx用这个方法(这篇论奏)来规劝他。(“直事”、“焉”、“讽”、“直事在署者”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

(2)(5分)xxx非常生气,将xxx、陈象满门抄斩,最终流放xxx到故鄣,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大臣多达几十人。众人都为他们感到冤屈。(“徙”“竟”“坐”“冤”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xxx,字子孝,是xxx的弟弟。他小时候因为母亲xxx夫人受xxx的宠爱而被xxx所喜爱,十四岁时,就安排他为宫廷侍卫,让中书令阚泽教他学习经传典籍六艺。他爱好学习,xxx下士,颇为人们所赞誉。

赤乌五年(242),被册立为太子,当时十九岁。xxx太xxx,xxx少xxx,而xxx、xxx、封亻甫、xxx等都是他的陪侍随从。当时司法官员多用条例律书来问罪,xxx认为奸猾狂妄之徒,将利用讼事掺杂个人私情,从而产生为祸作歹的念头,此风不可助长,上表表示应当杜绝。又都督xxx状告中庶子xxx,xxx也状告xxx,xxx对xxx说:“文武官员称职主事,能有几人?因有矛盾就相互翻脸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是他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使他们相互交往厚待。他常说当世的才学之士应探研讲习学问,操演熟习武功,以胜任当世事务,而只知交游下棋以妨碍事业,不是进取的态度。后来群臣出席他的宴会,言谈中说到下棋,xxx认为此玩艺只能妨碍事务浪费时光而毫无用处,耗劳精神费尽思虑而一无所获,不是可用来增进德行致力功业,积累功绩的行为。而且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君子的最大愿望是功德崇高如山行为光明耀世,以不能列入此种等级为耻。天地之长久,而人处天地之间,有如白驹过隙,年龄很快衰老,青春一去不返。举凡人生所忧者,就在于人的欲望所不能杜绝的那些东西,如果真能杜绝无益的欲念来xxx义的路径,抛弃不必要的事情以培植功业的根基,对于人的名声品行,难道不是良好之事吗?当然,人的欲望不能没有戏嬉娱乐,而戏嬉娱乐的爱好,也在于饮宴书琴骑射等方面,何必非得下棋不可,然后才感到快乐呢?于是命令陪坐者中的八个人,各自写出评判下棋行为的论文以矫正时弊,于是中庶子韦日xxx后写了一篇论文奏上,xxx将文章出示给宾客传阅。其时xxx喜欢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职者不少人都跟着他学,故此xxx用这个方法规劝他。在这以后xxx夫人与全公主有了矛盾。xxx曾大病卧床,xxx到太庙祭祀,xxx的妃子的叔父xxx的住所离太庙很近,就邀xxx到他家逛逛。全公主派人跟随监视,借机向xxx进谗说太子不在太庙里,而专往妃子家去谋划事情,又说xxx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xxx因此发怒,xxx夫人犹豫而死,而xxx所受宠信日益减损,害怕自己被废除。鲁xxxxxx图谋太子之位的欲望更为强烈,xxx、吾粲、顾谭等多次向xxx陈述区分和明定嫡庶的道义,指出按理太子之位不能被剥夺,全寄、xxx是鲁xxxxxx的党羽,他们天天在xxx面前谗毁。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6篇

xxx代xxx,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xxx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xxx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xxx实xxx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xxx,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与课文的相同点:本文也是介绍xxx对xxx的才华进步的赞叹。本文选自《三国志·xxx·xxx传》,也是历史传记故事。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轻: 或: 故: 遂: 安: 画:

2.翻译句子。

(1)君受重任,与xxx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3.xxx的学问好,在文中是通过xxx的 表现出来的,而xxx的这一举动,也说明xxx是一个不 的人,这是一个好**必须具备的品质。

参***:

1.轻视人 有人 原来的 就 怎么 筹划

2.(1)您接受重任,和xxx相邻,准备了哪些计策谋略,来预备不能预料的.事发生?(2)我不知道您的才干谋略已经达到了这一高度啊。

3.赞美 嫉贤妒能

翻译:

xxx临时**xxx的事务时,正当去陆口时,路过xxx屯兵的地方。当时xxx还是轻视xxx的,传闻xxx曾对xxx说:“xxx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xxx随即去拜访xxx。酒喝得正畅快时,xxx问xxx:“您担负重任以抵御xxx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xxx轻率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xxx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xxx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xxx想了五种应对的方法。xxx又佩服又感激,离开席子,坐在xxx旁边,手抚着xxx的背,亲切地说:“xxx,我不知道你的才华谋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7篇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乃“民”字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xxx承摄大业,xxx征召是仪,至则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xxx图袭xxx,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xxx,权令曰:“孤虽非xxx,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固辞不受。

xxx,遣仪之皖就将军xxx,欲诱致xxx,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xxxxxx江夏太守xxx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xxx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xxxxxx。为xxx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xxx数十年,未尝有过。xxx历告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告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常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则见亲任,专典机密 见:受到,被

B.权怒,收嘉系狱 系:关押,拘捕

C.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免罪,释放

D.xxx数十年,未尝有过 过:拜访,看望

6.下列句子中的“以”意义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权尝责仪以不言事 Bxxx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xxx好战,请以战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陵县人,本姓“氏”,因为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为“是”。

B.中书典校郎xxx诬告xxx诽谤诋毁国家政事,xxx大为震怒,把xxx抓进了_,是仪坚持正直回答讯问,最终xxx获释。

C.是仪作为xxxxxx,忠心xxx,动辄规谏劝止;对上勤勉,对他人恭敬;不经营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房子刚够自家居住。

D.是仪经常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xxx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是仪解释说不想干扰xxx。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3分)

(2)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3分)

(3)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常服,务从省约。(4分)

参考答案:

5.(3分)D(过:过失,过错)

6.(3分)B(表目的“来”;其余均为“用、拿”)

7.(3分)A(A他心中无百姓错,文中“民字无上”是目无尊上的意思。)

8.(1)(3分)太子非常尊敬他,做每件事之前都先征询是仪的意见,这样以后才实施。(敬、然后,句意各1分)

(2)(3分)xxx听说这些后,到是仪的家中去,要求看看饭菜,并且亲自品尝饭菜。(幸,舍,句意各1分)

(3)(4分)等到(是仪)卧病时留下遗嘱说,死后使用未漆过的`棺木,用平常的衣服来装殓,务必采取简省节约(的办法)。(遗、状语后置句式、务、句意各1分)

是仪传《三国志·吴书》翻译

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陵县人。他最初姓“氏”,起初在本县当办事员,接着到北海国政府作事,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说他姓的“氏”字是“民”字没有上面的部分,可以改为同音的“是”字,于是他就把姓改了。

xxx继承和统管大事,以表示尊敬优待的文书征召是仪。是仪到达后受到亲近和信任,专门在xxx身边管理机密文书,被授予骑都尉的官衔。xxx图谋袭击xxx,xxx问是仪的意见,是仪觉得xxx的计策很好,劝xxx采纳。是仪又随xxx出兵进攻xxx,被任命为忠义校尉。他向xxx陈述理由辞让,xxx下达指令说:“我虽然不是xxx,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是仪坚持推辞没有接受。

平定荆州之后,xxx建都武昌,是仪升任裨将军,后来又封为都亭xxx侍中职务。xxx还想授给他一支兵马,是仪因为自己不是将才,坚决推辞,不受。xxx间,xxx派是仪到皖县去见将军xxx,想执行引诱xxx大将xxx前来的计划。后来xxx受骗率军到达,被打得大败而逃,是仪xxx升任偏将军,进入皇宫内掌管尚书职权。对外总领众官,兼管诉讼事务,xxx又叫他教众公子读书学习。

xxx迁都到东边的建业,太子xxx在武昌镇守,并让是仪辅佐太子。太子非常尊敬他,做每件事之前都先征询是仪的意见,这样以后才实施。此后是仪进封都乡侯。后来他随太子孙登回建业之后,又被任命为侍中、中执法。管理众官事务,仍旧兼任诉讼管理。中书典校郎xxx诬告过去的江夏郡太守xxx诽谤诋毁国家政事,xxx大为震怒,把xxx抓进了_,有关官员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当时受牵连的人害怕xxx,都说听到了xxx的恶毒攻击,唯独是仪却说没有听到。结果他一连很多天都受到追根究底的盘问,xxx为此下达的诏令也变得非常严厉,群臣为他的处境担心到了极点。是仪回答说:“现在的刀锯已架在我脖子上,我怎敢替xxx隐瞒,自取灭亡,落个不忠诚的死鬼呢?只是认为听到了xxx诽谤国家政事的话,就该有听到的原委详情。”是仪依然据实回答讯问,供辞保持正直而不改变。结果xxx放过了他,xxx也得以免罪。

太子xxx、鲁xxxxxx两人被正式册封名号后,是仪以本职兼任鲁xxxxxx。是仪担任鲁xxxxxx时竭尽忠诚,鲁xxx的举动有过失时他总要规劝;他的处世特点是为上司服务勤勉,与人交往态度恭敬厉。是仪素来不置产业,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恩惠,修建的住宅刚好够自家居住。邻居有一家兴修了一座大宅院,xxx外出时远远望见,问修大宅院那家是谁,左右的侍从回答说:“像是是仪家。”xxx说:“是仪节俭,必定不是他。”一问果然是其他人。是仪就是如此受到xxx的了解和信任。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xxx听说之后,特地光临他家,看了他吃的菜饭,还亲自品尝,不禁感慨叹息,立即下令给他增添俸禄,扩大田产和住宅。是仪一再辞让,把受到的恩惠当作忧心的事。

是仪时时举荐人才,却从不说别人的短处。xxx曾经责备他不谈政事,没有肯定也没有非议,是仪回答说:“圣明君主在上,下面的臣僚尽职尽责,为臣一直担心自己不称职,实在不敢以我浅陋片面的看法,干扰陛下的神思。”是仪为国家服务几十年,从未有任何过失。校事官xxx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xxx感叹说:“假使人人都像是仪,哪里还用得着法律条令呢!” 等到(是仪)卧病时留下遗嘱说,死后使用未漆过的棺木,用平常的衣服来装殓,务必采取简省节约(的办法)。他八十一岁去世。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8篇

吾粲字孔休,xxx乌程人也。xxx曰:xxx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xxx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虽起孤微,与同郡xxx、xxx等比肩齐声矣。xxx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xxx元年,与xxx、xxx等俱以舟师拒魏将xxx于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漂没著岸,为xxx所获,或覆没沉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xxx击不受。粲与xxx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xxx功xxx,xxx不诣,粲教曰:夫xxx以屈伸为神凤凰以嘉鸣为贵xxx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xxx然与谋。粲募合人众,xxx中郎将,与xxx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xxx。

赤乌中,遭二宫之变,xxx欲废太子xxx,而立鲁xxxxxx,朝中官员各执一方。粲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违忤xxx,欲使鲁xxx霸出驻夏口,遣霸之党人xxx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xxx,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寿评曰:吾粲遭罹屯蹇,以正丧身,xxx!

(选自《三国志·吴书·吾粲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xxxxxx/以屈伸为神凤/凰以嘉鸣/为贵xxx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

Bxxxxxx以屈伸为神/凤凰以嘉鸣为贵/xxx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xxx然与谋/

Cxxxxxx/以屈伸为神凤/凰以嘉鸣为贵/xxx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

Dxxxxxx以屈伸为神/凤凰以嘉鸣/为贵xxx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xxx然与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即表字,旧时人于本名外,取与名之含义相关的字以表德行、特性。平辈之间,相互称字,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可以称字而不称名。

B.xxx是三国xxxxxx的年号,皇帝即位须改元,称元年。自汉武帝始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元嘉草草”中的“元嘉”便是南朝xxxxxx的年号。

C.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D.宗法社会称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子,妾所生的儿子叫庶子,嫡长子享有法定的优先继承权,“杀嫡立庶”是非法的,但若嫡长子已逝,庶出长子有优先继承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吾粲幼时就表现不凡,后来被xxx赏识,奏请朝廷任命,而走上仕途。

B.吾粲任职后,治理有方,名声政绩毫不逊于同道,后来不断得到任用。

C.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够xxx下士,“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谢谭。

D.xxx认为在宫廷斗争中,吾粲“抗言执正”,因正直而丧身,是可悲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漂没著岸,为xxx所获,或覆没沉溺。

(2)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参考答案

(根据句式整齐的原则,再加上固定结构“以……为”排除AD两个选项,由“哉”这个句末语气词排除C选项。)

(嫡长子已逝还有嫡长孙,还有嫡长子同母弟,庶出长子没有优先继承权。)

(“表现不凡”有误;在xxx奏请之前,吾粲已为小吏。)

13.(1)正好遇到天刮大风,各船的缆绳都被吹断,船只有的漂到岸边,被xxx俘获,有的翻倒沉没。(关键词“绠绁”“著”“为……所”“xxx)

(2)船沉了,我们就应一起去死!别人陷入绝境,怎能抛弃他们呢?吾粲与xxx救活的有一百多人。(关键词“败”“穷”“奈何”“活”)

参考译文:

吾粲,字孔休,xxx乌程县人。xxx载说:吾xxx下来才几岁,孤城有位老妇人看见他,对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有卿相的风骨。”xxx任乌程县县长时,吾粲是他手下的小吏,xxx为吾粲的气概感到惊奇。xxx后来做将军,可以自己选拔辖区内的地方官吏,便上表朝廷,奏请吾粲为曲阿县县丞。后升为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吾粲虽说出身寒微,却与同郡xxx、xxx等人地位声望一样高。xxx任车骑将军时,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县令,后回来在xxx身边任参军校尉。

xxx元年,吾粲与xxx、xxx等人一道率领水军在洞口抵御xxx将领xxx。正好遇到天刮大风,各船的缆绳都被吹断,船只有的漂到岸边,被xxx俘获,有的翻倒沉没。那些还存在的大船,落水未死的兵卒都攀附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其他官兵都怕人多使船倾覆沉没,都用xxx击水xxx卒,不让他们上船。只有吾粲与xxx让船上的人将落水者拉上船,左右将士认为船只超载定会沉没,吾粲说:“船沉了,我们就应一起去死!别人陷入绝境,怎能抛弃他们呢?”吾粲与xxx救活的有一百多人。

回来后,吾粲升任会稽太守,征召隐士谢xxx功xxx谢xxx身体有病为托词不肯赴任,吾粲开导说:“xxx因为能屈能伸而成为神灵,凤凰因为善于鸣叫而被人所贵重,你为什么一定要隐身藏迹于天外,潜伏鳞甲于深渊呢?”之后屡次前往邀请,谢xxx愉快地同他谋事。吾粲招募组合人马,被任命为xxx中郎将,与吕岱一起讨伐平定了山越,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少府,升迁为太子太xxx。

赤乌中,遭遇两宫事变,xxx想废掉太子xxx,然后立鲁xxxxxx为太子,朝中官员各自支持一方。xxx义执言,阐明嫡庶之分,违背xxx的想法,要让鲁xxxxxx出朝驻守夏口,遣送xxx同党xxx不得让他留在京都。吾粲又多次将朝廷纷争的情况告诉xxx,xxx当时驻守在武昌,接连上表谏诤。吾粲因此被xxx、xxx等人进谗言陷害,被逮捕入狱处死。xxx评论说:吾粲遭遇厄难,因为正直而丧身,可悲啊!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9篇

三国志xxx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xxx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xxx,衣冠无不游行市里。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同郡xxx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xxx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芬阴呼歆、洪共定计,xxx,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拱从歆言而止。后芬果败,洪乃服。xxx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后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xxx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军奉xxx命,始交好xxx,分义末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xxx。

太和中,xxx遣xxx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xxx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xxx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xxx不得已而用之,故戢①而时动。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xxx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xxx川,二祖劳于前世,xxx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若天时未至,xxx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时秋大雨,xxx军还。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三国志·xxx传》)

注:①戢:收敛,收藏。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衣冠无不游行市里

衣冠:借指士族。

B.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持平:与别人的观点一样

C.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识:标记

D.xxx平,朕岂敢自多

多:夸赞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洪从歆言而止

吾兄之盛行而夭其嗣乎

B.众乃各留所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二祖劳于前世

不拘于时,学于余

D.是以观兵以窥其衅

请立太子为xxx,以绝秦望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xxx作为高唐官吏,为人低调。xxx自以为比xxx高明,他想参与xxx芬谋废灵帝一事,被xxx劝阻,他xxx服xxx。

B.xxx先是投靠xxx,并受以xxx的礼待。当他准备应xxx之征离开xxx的时候,xxx并不想放他走,最后xxx被他说服。

C.在xxx离开xxx的时候,很多人都给xxx送礼,xxx也回赠了他们价值相等的礼物,这些人都佩服xxx的品行。

D.xxx征伐xxx,xxx认为应当以德服人,让百姓衣食无忧是治国的根本。xxx非常赞许xxx,并撤回了军队。

9.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军奉xxx命,始交好xxx,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5分)

(2)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5分)

参考答案

6.B [持平:保持公正、公平]

7.D [D 以:连词,来;A 而:连词,表承接,就/表示转折,但是、却;B 乃:副词,于是就/表强调,却、竟然、反而;C 于:介词,在/介词,向]

8.C [xxx把别人赠给他的钱财还给了别人]

9.(1)将军遵奉xxx命,刚开始与xxx交好。你们之间的情义还不牢固,假如我能替将军您效忠心,难道没有好处吗?[译出大意2分,“分义”“为”“仆”各1分]

(2)如果我中原地区没有衣食的忧患,百姓没有背井离乡的想法,那么天下就太幸运了,两个敌人(吴、蜀)自己的'内乱坐着就可以等来了。[译出大意2分,“中国”“患”“衅”各1分]

参考译文:

xxx字子鱼,是平原郡高唐县人。高唐县是旧齐国的著名都市,官吏们都喜欢游走于大街抛头露脸。xxx当时在县衙为做吏(也是有头脸的人),他每天都是洗完脸出门,公事一毕就回家,并紧闭大门。

xxx证讨xxx时,奏清皇帝任命xxx为军师。xxx(xxx受九锡封为魏xxx)建立后,xxx大夫,xxx任魏xxx时,拜xxx为相国,安乐乡侯。xxx汉称帝后,改任相国为司徒。

黄初年间,xxx诏要求宫廷大臣向他举荐独行xxx的隐士,xxx推举了管宁,xxx丕派车专门去迎接。xxx即位,封xxx为博平候,后改任太尉。xxx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xxx没有同意。在设筵大会朝臣时,派散骑常侍缪袭持诏书xxx歆:“朕新接手这些烦杂事务,一日万机,怕的是难分辨是非并做出错误的决断。幸好有有德操的大臣们在朕左右,而您却屡屡以病推辞。量主择君,不肯做官,抛弃xxx,不就其位者,古人的确曾有过,但周公、伊尹则不然。洁身自好为国家死节的事,是其他人应该做的,但我不敢让您也那样。您应该克服病痛的困扰参加朝会,施惠泽于朕。(朕)将让凳子空着,站在筵席前,命令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来等待您的到来,(只有那时)朕才能落座。”又特别叮咛缪袭:“必须在xxx起身赴会时,你才能回来。”xxx不得已,只好赴会。

太和年间,派遣xxx从子午道出兵伐蜀,皇帝也亲临许昌(阅兵以壮行色)。xxx上书说:“自兵乱以来,已经二十多年了,我xxx承奉上天之命,陛下以至高之德,正逢成xxx、康xxx的处境,应该成就一代盛世,xxx、舜、禹三xxx的足迹。虽然今天有二贼(东吴西蜀)凭险割据,如果我们坚持民本思想,使与民休养生息的仁政发扬光大,那么,敌方民众也会被感动,势必抱着小孩,背着行李前来投奔。战争是在不得已时才发动的,不可以轻启战端,要等持时机成熟,我望陛下能把精力集中在治国之道,把讨伐作为后事。况且若出兵讨伐,需千里运粮,这在军事上则处被动;而越过天险深入敌后,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就说今年征兵征差这件事情,已经对农业蚕桑业造成重大损失。治理国家者,是以民众为基础;民众把穿衣吃饭看成天大的事情。能使中国无缺衣乏食、饥寒交迫的祸患,百姓没有离乡背景、四处逃难的冤苦,那是举国的大幸大福。至于二贼的祸乱,可平心静气地坐下来等待时机。我忝居宰相之位,年老与疾病日甚一日,像犬马那样奔波的生命也即将结束,恐怕不再能侍奉和问候陛下,生命将尽,不敢不竭尽属下的忠诚,希望陛下仔细思考,做出决断。”xxx(看过《止战疏》后)派人告诉xxx说:“对您能深思熟虑国家的大政方针,朕非常佩服,贼依凭秦岭长江_,祖父、父亲两人生前一直为消灭他们而不辞劳苦,也没有平定。朕岂敢以为自己比祖辈能行,吹嘘必然能踏平他们!军事将领们认为,不把二贼一一消灭,是无端地自取凋敝,所以朕才检阅军队窥察时机准备出兵。(但是)如果时机不到,xxxxxx曾休兵罢战的先例,就是借鉴,朕以非常谨恭的心情,决不会忘记您的劝戒。”适在此时,秋雨连锦,xxx下诏令xxx退军。太和五年xxx亡故,皇帝追赠为敬侯,xxx表袭其爵位。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10篇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乃“民”字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xxx承摄大业,xxx征召是仪,至则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xxx图袭xxx,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xxx,权令曰:“孤虽非xxx,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固辞不受。

xxx,遣仪之皖就将军xxx,欲诱致xxx,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登留镇武昌,使仪辅**。**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xxxxxx江夏太守xxx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xxx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xxxxxx。为xxx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xxx数十年,未尝有过。xxx历告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告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常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则见亲任,专典机密 见:受到,被

B.权怒,收嘉系狱 系:关押,拘捕

C.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免罪,**

D.xxx数十年,未尝有过 过:拜访,看望

6.下列句子中的“以”意义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权尝责仪以不言事 Bxxx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xxx好战,请以战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陵县人,本姓“氏”,因为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为“是”。

B.中书典校郎xxx诬告xxx诽谤**国家政事,xxx大为震怒,把xxx抓进了**,是仪坚持正直回答讯问,最终xxx获释。

C.是仪作为xxxxxx,忠心xxx,动辄规谏劝止;对上勤勉,对他人恭敬;不经营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房子刚够自家居住。

D.是仪经常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xxx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是仪解释说不想干扰xxx。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3分)

(2)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3分)

(3)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常服,务从省约。(4分)

参***:

5.(3分)D(过:过失,过错)

6.(3分)B(表目的“来”;其余均为“用、拿”)

7.(3分)A(A他心中无百姓错,文中“民字无上”是目无尊上的意思。)

8.(1)(3分)**非常尊敬他,做每件事之前都先征询是仪的意见,这样以后才实施。(敬、然后,句意各1分)

(2)(3分)xxx听说这些后,到是仪的家中去,要求看看饭菜,并且亲自品尝饭菜。(幸,舍,句意各1分)

(3)(4分)等到(是仪)卧病时留下遗嘱说,死后使用未漆过的`棺木,用*常的衣服来装殓,务必采取简省节约(的办法)。(遗、状语后置句式、务、句意各1分)

是仪传《三国志·吴书》翻译

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陵县人。他最初姓“氏”,起初在本县当办事员,接着到北海国*作事,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说他姓的“氏”字是“民”字没有上面的部分,可以改为同音的“是”字,于是他就把姓改了。

xxx继承和统管大事,以表示尊敬优待的文书征召是仪。是仪到达后受到亲近和信任,专门在xxx身边管理机密文书,被授予骑都尉的官衔。xxx图谋**xxx,xxx问是仪的意见,是仪觉得xxx的计策很好,劝xxx采纳。是仪又随xxx**进攻xxx,被任命为忠义校尉。他向xxx陈述理由辞让,xxx下达指令说:“我虽然不是xxx,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是仪坚持推辞没有接受。

*定荆州之后,xxx建都武昌,是仪升任裨将军,后来又封为都亭侯**侍中职务。xxx还想授给他一支兵马,是仪因为自己不是将才,坚决推辞,不受。xxx间,xxx派是仪到皖县去见将军xxx,想执行引诱xxx大将xxx前来的计划。后来xxx受骗率军到达,被打得大败而逃,是仪xxx升任偏将军,进入皇宫内掌管尚书职权。对外总领众官,兼管诉讼事务,xxx又叫他教众公子读书学习。

xxx迁都到东边的建业,**xxx在武昌镇守,并让是仪辅佐**。**非常尊敬他,做每件事之前都先征询是仪的意见,这样以后才实施。此后是仪进封都乡侯。后来他随**孙登回建业之后,又被任命为侍中、中执法。管理众官事务,仍旧兼任诉讼管理。中书典校郎xxx诬告过去的江夏郡太守xxx诽谤**国家政事,xxx大为震怒,把xxx抓进了**,有关**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当时受牵连的人害怕xxx,都说听到了xxx的恶毒攻击,唯独是仪却说没有听到。结果他一连很多天都受到追根究底的盘问,xxx为此下达的诏令也变得非常严厉,群臣为他的处境担心到了极点。是仪回答说:“现在的刀锯已架在我脖子上,我怎敢替xxx隐瞒,自取**,落个不忠诚的死鬼呢?只是认为听到了xxx诽谤国家政事的话,就该有听到的原委详情。”是仪依然据实回答讯问,供辞保持正直而不改变。结果xxx放过了他,xxx也得以免罪。

**xxx、鲁xxxxxx两人被正式册封名号后,是仪以本职兼任鲁xxxxxx。是仪担任鲁xxxxxx时竭尽忠诚,鲁xxx的举动有过失时他总要规劝;他的处世特点是为上司服务勤勉,与人交往态度恭敬厉。是仪素来不置产业,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恩惠,修建的住宅刚好够自家居住。邻居有一家兴修了一座大宅院,xxx外出时远远望见,问修大宅院那家是谁,左右的侍从回答说:“像是是仪家。”xxx说:“是仪节俭,必定不是他。”一问果然是其他人。是仪就是如此受到xxx的了解和信任。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xxx听说之后,特地光临他家,看了他吃的菜饭,还亲自品尝,不禁感慨叹息,立即下令给他增添俸禄,扩大田产和住宅。是仪一再辞让,把受到的恩惠当作忧心的事。

是仪时时举荐人才,却从不说别人的短处。xxx曾经责备他不谈政事,没有肯定也没有非议,是仪回答说:“圣明君主在上,下面的臣僚尽职尽责,为臣一直担心自己不称职,实在不敢以我浅陋片面的看法,干扰陛下的神思。”是仪为国家服务几十年,从未有任何过失。校事官xxx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xxx感叹说:“假使人人都像是仪,哪里还用得着法律条令呢!” 等到(是仪)卧病时留下遗嘱说,死后使用未漆过的棺木,用*常的衣服来装殓,务必采取简省节约(的办法)。他八十一岁去世。

《三国志·吴书二十》阅读答案及翻译(扩展3)

——《三国志·xxx·xxx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三国志·xxx·xxx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11篇

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陵县人。他最初姓“氏”,起初在本县当办事员,接着到北海国政府作事,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说他姓的“氏”字是“民”字没有上面的部分,可以改为同音的“是”字,于是他就把姓改了。

xxx继承和统管大事,以表示尊敬优待的文书征召是仪。是仪到达后受到亲近和信任,专门在xxx身边管理机密文书,被授予骑都尉的官衔。xxx图谋袭击xxx,xxx问是仪的意见,是仪觉得xxx的计策很好,劝xxx采纳。是仪又随xxx出兵进攻xxx,被任命为忠义校尉。他向xxx陈述理由辞让,xxx下达指令说:“我虽然不是xxx,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是仪坚持推辞没有接受。

平定荆州之后,xxx建都武昌,是仪升任裨将军,后来又封为都亭xxx侍中职务。xxx还想授给他一支兵马,是仪因为自己不是将才,坚决推辞,不受。xxx间,xxx派是仪到皖县去见将军xxx,想执行引诱xxx大将xxx前来的计划。后来xxx受骗率军到达,被打得大败而逃,是仪xxx升任偏将军,进入皇宫内掌管尚书职权。对外总领众官,兼管诉讼事务,xxx又叫他教众公子读书学习。

xxx迁都到东边的建业,太子xxx在武昌镇守,并让是仪辅佐太子。太子非常尊敬他,做每件事之前都先征询是仪的意见,这样以后才实施。此后是仪进封都乡侯。后来他随太子孙登回建业之后,又被任命为侍中、中执法。管理众官事务,仍旧兼任诉讼管理。中书典校郎xxx诬告过去的江夏郡太守xxx诽谤诋毁国家政事,xxx大为震怒,把xxx抓进了_,有关官员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当时受牵连的人害怕xxx,都说听到了xxx的恶毒攻击,唯独是仪却说没有听到。结果他一连很多天都受到追根究底的盘问,xxx为此下达的诏令也变得非常严厉,群臣为他的处境担心到了极点。是仪回答说:“现在的刀锯已架在我脖子上,我怎敢替xxx隐瞒,自取灭亡,落个不忠诚的死鬼呢?只是认为听到了xxx诽谤国家政事的话,就该有听到的.原委详情。”是仪依然据实回答讯问,供辞保持正直而不改变。结果xxx放过了他,xxx也得以免罪。

太子xxx、鲁xxxxxx两人被正式册封名号后,是仪以本职兼任鲁xxxxxx。是仪担任鲁xxxxxx时竭尽忠诚,鲁xxx的举动有过失时他总要规劝;他的处世特点是为上司服务勤勉,与人交往态度恭敬厉。是仪素来不置产业,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恩惠,修建的住宅刚好够自家居住。邻居有一家兴修了一座大宅院,xxx外出时远远望见,问修大宅院那家是谁,左右的侍从回答说:“像是是仪家。”xxx说:“是仪节俭,必定不是他。”一问果然是其他人。是仪就是如此受到xxx的了解和信任。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xxx听说之后,特地光临他家,看了他吃的菜饭,还亲自品尝,不禁感慨叹息,立即下令给他增添俸禄,扩大田产和住宅。是仪一再辞让,把受到的恩惠当作忧心的事。

是仪时时举荐人才,却从不说别人的短处。xxx曾经责备他不谈政事,没有肯定也没有非议,是仪回答说:“圣明君主在上,下面的臣僚尽职尽责,为臣一直担心自己不称职,实在不敢以我浅陋片面的看法,干扰陛下的神思。”是仪为国家服务几十年,从未有任何过失。校事官xxx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xxx感叹说:“假使人人都像是仪,哪里还用得着法律条令呢!” 等到(是仪)卧病时留下遗嘱说,死后使用未漆过的棺木,用平常的衣服来装殓,务必采取简省节约(的办法)。他八十一岁去世。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12篇

xxx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枝叶分离,自祖迁于零陵,遂家焉。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xxx事。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xxx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xxx,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_,蹈刃_。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xxx。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xxx,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xxx,纠擿①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xxxxxx都尉,xxx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xxx,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xxx拒xxx于赤壁,建策火攻,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②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xxx,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xxxxxx,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

《三国志吴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第13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xxx,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xxx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xxx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①,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xxx、丹xxx、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xxx、xxx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xxx表权为xxx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xxx以师xxx之礼,而xxx、xxx、xxx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xxx、xxx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xxx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xxx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xxx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xxx、xxx等行。是时xxx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xxx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xxx将来侵,作濡须坞②。十八年正月,xxx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xxx望权军,叹其xxx,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