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赠从弟的原文及翻译(汇总3篇)

赠从弟的原文及翻译(汇总3篇)

时间:2024-01-02 10:32:21 古诗文

赠从弟的原文及翻译 第1篇

xxx(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xxx,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xxx并举,称为“xxx”。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xxx,《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创作背景

xxx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但文名早为乡梓所重。除《太平御览》 引《文士传》 所记“少以才学知名,年八、九岁能诵《论语》、《诗》、赋数万言,警悟辩捷,所问应声而答,当其辞气锋烈,xxx折者”,xxx《与杨德祖书》亦谓“公干振藻于海隅”。他“贫居晏里闹,少小长东平。河充当冲要,沦漂薄许京“(谢灵运《拟xxx邺中集诗xxx》 诗),因战乱离开家乡, 漂泊到中原的许(今河南许昌)一带。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政治社会, 使他对现实生活有深切的体验,不仅没有产生对人生、前途的厌倦空幻之感,作品中还充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理想因素。《赠从弟》 诗三首便写于此时。同时xxx是一位很有骨气的文士。据《典略》记载,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席间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皆伏”,唯独xxx“平视”,不肯折节。曹操恨他“不敬”,差点砍了他的脑袋。以这样的气骨作诗,其诗自能“挺挺自持”,“高风跨俗”。《赠从弟三首》,就带有这样的气骨。

赠从弟的原文及翻译 第2篇

xxx(?-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xxx的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作品流传很少,现仅存十五首。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上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一耸挺拔,立于高山之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xxx,傲骨铮铮。

三、四两句“风声xxx盛,松枝xxx劲”的意思是说,风声是多么的凶猛,可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诗人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柏树的高贵品格。

五、六两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的意思是说,正当严寒、冰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柏树却仍然总是那么挺拔壮美。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的精神与高尚纯洁的傲骨。

“岂不罹凝寒,xxx本性”两句的意思是说,难道松柏就不怕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柏的品格,点明主题。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树的外在形象,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内在品格。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柏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高贵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赠从弟的原文及翻译 第3篇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中记载了xxx这句话,却没有记录xxx说这话时的语境,但我们都能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xxx绝非单纯地赞美松柏,他赞美的是一种品格,一种人格化的力量。后来,xxx在《史记·伯夷列传》中,很自然地引了这句话去比拟处于“举世浑浊”之中的“清士”,正是理解了xxx的言外之意。xxx所作《赠从弟》一诗,将xxx象征的这种品格表现得更为突出鲜明。

诗作首先着力于刻画“岁寒”的严酷环境。“瑟瑟”“xxx盛”写出了寒风的凛冽,“冰霜”“凝寒”写出了天气的严寒,天寒地冻,万物蛰伏,这是一个何其寂寞惨凄的世界。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山上的松树却傲然挺立。寒风愈猛烈,松枝愈苍劲;严寒愈侵凌,松树愈从容端正。松树的力量,来自它本性的坚贞。

此诗显然是托物言志,通过咏松树,赞许一种高洁、坚贞、傲然独立的品格。诗题为《赠从弟》,自是为勉励从弟而作,希望他如松树那般秉守坚贞之节,同时亦不妨看作是xxx的自抒怀抱。